1、你好我過幾天坐飛機,身體做過髖關節置換手術。關節是陶瓷的可以過安檢嗎?
這個沒事的,我們國家還是比較穩定的,安檢時如果問了跟他說下就沒事了
2、髖關節手術出院後到底過多久才能蹲廁?
3個月之內是肯定不能蹲的,3個月以後,可以慢慢訓練自己蹲坐,幅度可以慢慢增加;但是是不是可以完全蹲下來,一般取決於2個因素:一是手術醫生的技術;二是關節假體的類型;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手術很成功,同時,你安放進去的股骨頭假體直徑大於或者等於32mm的話,那麼以後用蹲廁是沒有問題的;否則,一般不建議你用蹲廁,有後脫位的風險,具體的情況可以咨詢你的手術醫生。
3、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進行怎樣的體育運動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出院指導:
1、術後6周內屈髖角度小於90度,不彎腰撿東西,不坐低於45cm的椅子後松軟的沙發,坐下後膝關節應低於髖關節。
2、兩個月內不要患肢在下側卧,側卧時應健肢在下,兩腿間夾枕頭。
3、大小便時不能蹲坑,可使用坐便器,使用時患肢前移,健肢負重下蹲,避免身體前傾,雙足分開,雙膝並攏。
4、不能做直腿抬高,跪姿,盤腿、翹「二郎腿」屈腿提鞋等動作,不能過度俯身取物。
5、6月後可棄拐行走,應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及強度,由雙拐----單拐----棄拐,但必須避免屈患髖下蹲。
6、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上行走,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健肢後下。
7、穿褲子時應先穿患側後健側;穿襪子時應伸髖屈膝進行,穿鞋應穿不需系鞋帶的鞋。
8、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及參加奔跑、登山、跳舞等有損於人工關節的活動,肥胖病人應控制體重。
9、出現髖關節的任何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復查後與醫生聯系。
4、家裡病人做了髖關節置換手術,常規坐便器不符合要求(有些矮),請問有什麼辦法提升坐便器的高度?
有一種自製的架子可以放在馬桶上使用,網上或書上應該可以查到的。
5、做髖關節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目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被認為是人工關節置換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療方法,其它人工關節如人工肘關節、人工肩關節、人工椎體、人工骨盆置換都不同程度的開展。
術前注意事項
1、多喝水:一般來說,由於女性的尿道較男性短、寬且較直,術後容易發生尿路感染。為預防術後尿路感染,建議老年女性患者術前養成多飲水的生活習慣。
2、減輕體重:過於肥胖的患者容易導致出血增加、術後脫位、關節磨損及異位骨化等問題,因此,建議患者應盡可能地減輕體重,因為減輕體重可以減輕人工關節的負擔,安全度過康復期。而一些體重偏輕的患者則建議補充營養,盡可能多地儲備能量。
3、戒煙:由於吸煙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對麻醉後蘇醒不利,因此,如果有吸煙的患者如果打算進行手術治療,那麼需要在術前2周戒煙。
4、停用抗炎止痛葯:手術前大約10天就不能再服抗炎葯了,如阿司匹林通常會導致血液變稀,抑制凝血,增加出血風險。特別是在術中和康復期,更容易導致出血。如果患者擔心停用抗炎止痛葯後關節疼痛厲害,可以向主刀醫生咨詢以獲得更好的建議。此外,建議那些服用避孕葯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療等可能影響激素水平葯物的患者在術前幾周也要停服。
5、床上練習大小便:為防止患者在術後不習慣床上大小便而引起腹脹、便秘及尿瀦留等情況,術前患者可以自行在床上練習大小便。
手術當天
應維持患肢的特殊體位:仰卧位雙膝間墊枕、雙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髖內收內旋。當病人生命體征穩定,應盡早採用半坐位;囑病人開始進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和脛前肌組肌肉主動收縮,加速靜脈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給予冰袋冷敷24小時以減輕疼痛,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病人進行深呼吸、咳嗽,預防肺部感染。
手術後
由於手術後患者不能經常活動,務必注意防止血栓形成,這個階段一定要抗凝治療。
關節置換手術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手術的方法和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同任何手術一樣,它仍然有風險。因為術後需要卧床,制動,恢復後的活動也較以前大大減少,因此,很容易進入到血液高凝固的狀態。血液的高凝狀態容易導致血栓形成。醫生會給患者開一些稀釋血液的處方,以防止血栓形成。
6、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成年人,做置換關節手術後能用蹲廁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治療效果經過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已經得到充分的肯定並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可靠的治療手段。人工關節置換術主要目的是緩解關節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和改善關節的運動功能。骨性關節炎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首選適應征,其它依次為骨無菌性壞死(如股骨頭壞死等)、某些髖部骨折(如股骨頸骨折)、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良性和惡性骨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總之,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徵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而且通過其他各種非手術治療都不能得到緩解的疾病,都有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指征。
對於雙側股骨頭壞死、雙髖或雙膝骨性關節炎病人,有時需要同時或先後行雙髖或雙膝人工關節置換術。對於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由於全身多關節疼痛、僵直、功能障礙,有時往往需行多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目前,國內已有為一個病人同時或先後進行雙膝及雙髖四個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許多報道。
過去認為,60-75歲是全髖及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最合適的年齡范圍。近十年來,其適應征已擴大到高齡和年輕的患者。但由於年輕患者活動量大,術後生活時間較長,而人工關節的壽命有限,因此年輕患者手術以後可能不得不面臨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關節返修手術的可能。所以,對於年輕患者的人工關節手術應比較慎重。
肥胖被認為是相對的禁忌證,局部或全身活動性感染和其他有可能增加圍手術期嚴重並發症的情況,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禁忌證。
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目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被認為是人工關節置換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療方法,其它人工關節如人工肘關節、人工肩關節、人工椎體、人工骨盆置換都不同程度的開展。
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良好的金屬材料製成的一種類似人體骨關節的假體,利用手術方法將人工關節置換被疾病或損傷所破壞的關節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復關節的活動與原有的功能。
人工關節置換具有關節活動較好,可早期下地活動,減少老年病人長期卧床的並發症等優點。
7、髖關節置換術後怎麼上廁所
上下座便器
你可能需要一個帶扶手的加高的坐墊,或一個床旁便桶。
流程指導
1 後退直到雙腿接觸到座便器。
2 將手術腿稍微往前放。
3 雙手扶住
4 降低身體以坐到坐墊上,過程中保持手術腿更靠前。
5 站起時,反順序做上述步驟即可。
如果這個方法不適合你,一隻手放在後方(放在檯面或坐墊上),另一隻手放在助行器中部。
做任何動作時,不要彎曲你的手術髖關節超過90度!
如需要具體咨詢或者需要具體圖片可郵箱聯系,希望可以給您一定幫助。
8、我做了髖關節植換手術四個多月了以後應注意些什麼
(
9、髖關節置換9個月之後可以久坐嗎
髖關節置換9個月可以正常生活了,恢復你原來的正常生活習慣就可以。過度久坐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