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脫位怎麼辦??
查醫學網。
2、髖關節脫位術後如何進行恢復與保養?
最主要的是不要過勞.盡量就好了.祝早日康復!!
3、髖關節脫位後注意什麼 髖關節脫位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病情分析: 髖關節脫位手術後一定要定期隨診,通常隨診至少到14歲。建議拍片復查。另外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適量活動,堅持補鈣和維生素AD,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調理,多吃些骨湯等。
4、骨牽引病人的護理要點是什麼
骨牽引又稱直接牽引。即將牽引鋼針穿入骨內,使牽引力量直接通過骨骼而達損傷部位,牽拉關節或骨骼,使脫位的關節或錯位的骨折復位,並維持復位後的位置;牽拉固定關節,以減輕關節面所隨承受的壓力,緩解疼痛,使局部休息。常用於治療關節炎,矯正畸形。
適用范圍
( 1 )適用於成年人下肢不穩定骨折、石膏固定有困難者,如股骨幹骨折、脛腓骨粉碎性、開放性骨折。
( 2 )頸椎骨摺合並脫位者應用顱骨牽引,骨盆骨折同時伴有錯位,中心性髖關節脫位,需作骨牽引
( 3 )陳舊性髖關節脫位手術復位前行骨牽引可解除軟能組織攣縮。
( 4 )骨折部的皮膚損傷、擦傷,軟組織缺損有傷口時。開放骨折感染或戰傷骨折,傷員合並胸、腹或骨盆損傷者,需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而肢體不宜做其它固定者。
( 5 )肢體合並血循環障礙暫不宜其它固定者。
護理程序
• 顱骨牽引,抬高床頭,加強對抗牽引,如證明頸椎骨折、脫位已復位,應立即在頸部和兩肩之間下墊薄枕,使頭頸稍呈伸展位。同時立即減輕牽引重量,改為維持性牽引。
( 2 ) 防止神經受損,顱骨牽引時,易傷及舌下神經,出現吞咽困難,伸舌時舌偏向患側,上肢牽引時易出現臂叢神經受損,表現為一側上肢麻木,脛骨結節骨牽引時易發生腓總神經受損,表現足趾麻木,足下垂。
( 3 )為了避免穿針處感染,穿針眼每天用酒精棉簽消毒並用紗布包紮。
( 4 )其它護理措施同皮膚牽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