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脫位需要補哪些

髖關節脫位需要補哪些

發布時間:2020-03-27 06:12:53

1、髖關節脫位的問題。

您好:
從你提供的資料上看,一個嬰兒4個月時查出來有脫位現象,略談我的幾點粗淺觀點:
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為多見,出生時即已存在;
2、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
3、有時可合並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
4、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早期診斷,嬰兒期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後治療,即使非常成功35歲以後,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是獲得痊癒的重要措施;
5、典型性先天性髖脫位,若能早期正確治療,在正常功能刺激下,發展成正常髖關節可能性很大,3歲內治療者有很高治癒率;
6、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達到正常;
7、建議你到301醫院骨科就醫,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相應處理及治療。
以上僅供參考,祝你的女兒早日康復!

2、得了髖關節脫位,吃什麼葯好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做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祝早日康復回答者:xingzhonglin你好;這種情況一般對飲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吃一些高鈣食品。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效果與年齡有很大的關系。發現越早,治療越及時,往往效果越好。一般來講, 3歲以內的患兒主要採用牽引、手法復位、石膏及支具等保守治療,有很高治癒率;3歲以上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內收肌的攣縮明顯,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則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於達到正常。 出生至1歲是非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期。如能作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臨床效果是滿意的,如果延誤治療,最終將導致不可逆的痛性骨關節炎和不同程度的殘廢。回答者:tiansdlw21小兒髖關節脫位是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於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於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不也較明顯。 新生兒和嬰兒臨床表現較輕,症狀常常不明顯發現有下列體征時應視為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可能:1、兩側大腿內側皮膚皺褶不對稱,患側皮皺加深增多;2、患兒會陰部增寬,雙側脫位時更為明顯;3、患者髖關節活動少,活動時受限。蹬踩力量較健側弱。常處於屈曲位,不能伸直;4、患者肢體短縮;5、牽拉患者下肢時有彈響聲或彈響感,有時患者會哭鬧。

3、關於髖關節復位以後的如何補充營養??

幼兒及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
1、臨床症狀
走路較晚,步態異常:開始走路時步態不穩呈蹣跚、搖擺或搖動步故態(單側);雙側者為鴨行步態,肢體不等長,軀干呈代償性側彎
2、體征
Allis征陽性(單側)
Ortolani征或外展試驗陽性
Nelaton線征破壞
Trendelenburg征陽性
3、X線檢查
髖臼指數
CE角:正常值4歲+15°以上,15歲為+20°以上
Perkin's方格
Shenton氏線
Sharp角:該角>40°即表示髖臼發育不良。
股骨頸前傾角的測量:X線雙平片
頭臼指數(AHI):由股骨頭內緣到髖臼外緣的距離A比股骨頭的橫徑B,表示股骨頭的大小與髖臼深度不相稱的狀態。其特點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頭臼指數隨之下降,一般正常值在84-85左右。其計算公式為AHI=A/B×100。
髖關節間隙:與正常側相比較,雙側患者與同年齡髖關節進行比較。測定股骨頭最高點的面與髖臼軟骨底面的距離,分為5級,4級為正常間隙,3級較正常窄1/4,2級較正常窄1/2,1級較正常窄3/4,0級關節間隙完全消失。用以判斷有無創傷性關節炎的標准。
4、其它檢查:關節造影、CT、MRI均能對先天性髖脫位有其診斷價值。
5、幼兒及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的治療
1、保守治療
自動復位法:以Pavlik harness為代表。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
牽引復位法: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也有人用於1歲以內的患兒。
內收肌切斷閉合復位法:本人主張用於2歲以內的患兒。
Ferguson手術:
2、保守治療的固定姿勢:主張採用人位固定(Human Position)而不用Lorenz體系的蛙式位,其理由如下:
蛙式位是股骨頭遭受髖臼壓力最大的體位,尤其是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
蛙式位時經過內收長肌與髂腰肌之間的旋股內側動脈遭受壓迫,將直接影響股骨頭的血運;
蛙式位時,增大的盂唇可以壓迫骺間溝,致使股骨頭發育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畸形。
3、影響復位的因素
髂腰肌的攣縮;
盂唇過大,阻塞了髖臼而影響股骨頭的復位;
頭、臼不稱,通常是髖臼過小過淺;
其它:如髖臼內脂肪過多,圓韌帶過長、增寬在臼內形成阻塞,關節囊的攣縮等。
4、復位後髖關節發育的觀察
保持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基本條件;
保守治療一般頭三個月用石膏固定,以後改用支架固定,保持髖關節的有限制動;固定時間一般為就診月齡時間或加3個月,一般每三個月復查一次並復查骨盆平片進行監測;

4、髖關節錯位可採取哪些手術修復?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幼兒時期手術過一次未成功,失去了一次最寶貴的機會。
現在都16歲了,患側股骨頭長期磨損,肯定發育不良,甚至會出現壞死,真臼基本被軟組織填平,無法再容納股骨頭。成都醫院的治療方法只是延長左下肢長度,但對髖關節功能無任何治療效果,根據你的年齡,各種手術對你來所都有些太晚了,建議你進行全髖關節置換吧,只要手術成功,效果會很好,但是你一生中還要經歷幾次翻修。

5、髖關節脫位能否行走?

當時是怎麼損傷的,具體一點。
補充:不會脫位,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其周圍有強健的韌帶、肌肉、關節囊保護,非暴力不會使其輕易脫位,而且你受傷至今還能走路,不會是脫位,可能是把髖關節的滑膜或是韌帶損傷,由於你受傷後肯動沒有足夠的休息,所以關節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修養,損傷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吃葯的效果不好,可以配合局部理療,在注意多休息。

6、雙髖關節脫位

此病發病率在我國是千分之一,得了此病可以說是非常不幸,但你們發現的早,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如果不治,孩子長大以為就會成為瘸子,3歲以內發現都可以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不考慮做手術,對於3歲以內的小孩,國際上比較傳統的療法是:全麻下,蛙式石膏固定六個月,期間三個月換一次,六個月後換換成人字(也叫貝式)石膏再固定三個月後,看治療效果,如果效果欠佳,還要帶三個月行走支架,一療程需要一年,一年後如果還沒治好,則治療失敗。這種傳統療法最壞的後果就是導致小孩股骨頭壞死。
你們應盡快找個好醫生治療,此病治起來比較麻煩,全國善於治此病的醫生也不多,如果被庸醫誤診,錯失治療的最佳時間,你們會後悔一輩子的,推薦你去南京康愛醫院找諸蓬生主任去看,南京康愛醫院採用諸蓬生自創的專利超蛙式支架治療,具體療法你可以去他們網站上http://hospital.8080.net/去看,我孩子就是在南京治好的。
我建議你發個片子給南京的諸洪濤醫師咨詢一下,EMAIL地址:kuantuowei@sina.com ,有問必回的,這家醫院的醫生態度極好,天下難找這么好的醫生了。
你們是杭州的,離那也不遠,可以親自去醫院看看。

7、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都有什麼表現啊?

1.兩腿有粗細或長短,有病一側的腿會比較細和比較短2一側或兩側的胯關節不易向外展開。3一側腿部的皮紋或皺折比另一側多或深,兩側不對稱。4一側的臀部偏大,向外隆起。5一側會陰部增寬,雙側脫位時更為明顯。6一側髖關節活動少,活動時受限。蹬踩力量較健側弱。常處於屈曲位,不能伸直。 即使把腿拉直,手鬆掉後還是會縮回去。7.牽拉患者下肢時有彈響聲或彈響感,有時患者會哭鬧。8.換尿布時發現寶寶的雙腿不易分開,即使分開也會聽到'卡塔’的聲音有1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蛙式試驗:讓孩子仰卧在桌面或床上,將其雙腿髖、膝關節各屈曲90度,再使兩腿外展。若兩膝能同時接觸桌面為陰性;如哪條腿的膝外側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就有脫位的可能。這是早期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最簡便的檢查方法。有病的那側的腿是不能做到這個姿勢的。這個病的治癒率幾乎是百分之一百的,但是治療過程比較麻煩對寶寶而言比較難受,寶寶難受就是媽媽的最大痛苦,所以盡早發現,寶寶所受的痛苦就越少。要寶寶一天23個小時都要帶著那個矯正器的話,怕是媽媽的心都要難過死了但是要記住一點,臀紋不齊是先骻的一個表現,但臀紋不齊不是一定就有先骻這個病。看到寶寶臀紋不齊,不要覺得就一定是先骻,要去有實力的大醫院檢查,做BC確診,最好多去幾家,不要匆忙決定或接受治療。目前已有很多其實不是先骻,但被診斷為先骻的例子了,我不去xx醫院檢查的理由之一也是這個。拍x光的結果不是十分准確,因為寶寶不可能按照標準的姿勢固定不動讓你拍的,稍微動一動這個拍攝數值就不準確。BC的准確些。B超測量先髖有兩個指標:α角和β角。α角是髖臼頂線與基線之間的夾角,用以測量骨性髖臼的凸度。α角小表明骨性髖臼淺。β角是基線與斜線之間的夾角,指示軟骨性髖臼緣對股骨頭附加覆蓋的范圍。在測量結果上,I型正常,α角大於60°β角小於55°;II型骨化延遲,α角介於44°-60°,β角介於55°-77°;III型α角小於43°,β角大於77°;Ⅳ為髖關節完全脫位寶寶的骨骼要到7,8歲才完全發育好,大家媽媽們平時也在家裡可以多做一些有關的寶寶被動操。讓寶寶生長的最好

8、髖關節脫位應該做哪些檢查

?

與髖關節脫位需要補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