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全髖關節置換術護理

全髖關節置換術護理

發布時間:2020-10-19 15:49:30

1、全髖關節置換術

可以理解你的擔心,現在不靠 譜的多啊!比如說一個醫院,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呢,幫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後期的功 能 鍛 煉和 康 復 保 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主 張治 療與功 能 鍛 煉同時進行,避免 愈 後並 發 症,配 合 正 確的功 能 活 動,形成一個良 好的生活習慣,康 復 後的保 健 至 關 重 要

2、全髖關節置換後如何保養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3,5〕:康復的重點是減輕患者症狀,促進創口癒合,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具體方法:
(1)維持患側下肢於特殊低位:在髖關節無旋轉的情況下,取輕度外展位(20°~30°),在雙大腿之間安放枕頭保持兩腿分開,絕對避免患髖內收,必要時讓患者穿上「丁」字鞋或箱型足夾板防止髖內/外旋。
(2)由骨科醫生決定是否採用患肢持續皮牽引(同術前指導1.2)。
(3)對取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術後第2天取半坐位(30°~45°),坐位時間不宜過長,開始5分鍾,逐漸增加至15~20分鍾。而取後側入路切口的患者不宜過早坐起。
(4)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加強對髕骨的滑動和擠壓,同時進行髕骨周圍、膝關節後部及小腿後部的按摩與擠壓,防止關節粘連,改善患側下肢血液循環。
(5)繼續加強健側下肢各關節主動活動和肌力練習(同術前指導1.4)。
(6)術後第2天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或抗阻活動,由他人在患者足背、足底施加一定阻力,或做踝關節靜力性背屈、

3、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當天護理要點包括哪些業務學習

【護理問題】
(1)疼痛:與骨折或手術傷口有關。
(2)軀體移動障礙:與手術後強制性約束不能活動有關;一般會要求置於患肢外展中立位
(3)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外傷或長期卧床有關。
(4)潛在並發症:壓瘡、靜脈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與長期卧床有關。
(6)有肢體廢用性萎縮的可能:與長期卧床、皮牽引及功能鍛煉差有關。
【護理目標】
(1)通過治療和護理,患者疼痛減輕,舒適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進傷口處癒合。 (2)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3)皮膚完整無破損。
(4)密切觀察病情,避免並發症發生或使並發症發生率降至最低。
(5)在患者卧床期間,做好預防,不使病人發生便秘。
(6)鼓勵和指導患者功能鍛煉,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復正常功能。

4、單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做什麼體育運動

我覺得劇烈運動還是少做,這些娛樂性活動可以做,那種來回彎腰的活動不要做

5、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進行怎樣的體育運動?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出院指導:
1、術後6周內屈髖角度小於90度,不彎腰撿東西,不坐低於45cm的椅子後松軟的沙發,坐下後膝關節應低於髖關節。
2、兩個月內不要患肢在下側卧,側卧時應健肢在下,兩腿間夾枕頭。
3、大小便時不能蹲坑,可使用坐便器,使用時患肢前移,健肢負重下蹲,避免身體前傾,雙足分開,雙膝並攏。
4、不能做直腿抬高,跪姿,盤腿、翹「二郎腿」屈腿提鞋等動作,不能過度俯身取物。
5、6月後可棄拐行走,應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及強度,由雙拐----單拐----棄拐,但必須避免屈患髖下蹲。
6、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上行走,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健肢後下。
7、穿褲子時應先穿患側後健側;穿襪子時應伸髖屈膝進行,穿鞋應穿不需系鞋帶的鞋。
8、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及參加奔跑、登山、跳舞等有損於人工關節的活動,肥胖病人應控制體重。
9、出現髖關節的任何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復查後與醫生聯系。

6、半髖關節置換術

頭下型骨折骨折不癒合以及股骨頭壞死的幾率比較大,所以我國骨科界的共識是:<65歲,股骨頸骨折,推薦做內固定治療;而>65歲,一般建議做關節置換手術,可以選擇半髖(就是股骨頭置換)或者全髖置換,手術的效果一般全髖比半髖好,如果病人的身體條件允許,是建議做全髖關節置換的,當然,全髖關節置換的技術要求要比半髖高許多;

而做內固定手術(空心釘固定),不是不行,只是出現股骨頭壞死的幾率要大很多,要有接受失敗的心理准備;

至於人工關節的費用,不同的關節費用價格差別很大,地區差別也比較大,同一款關節假體差別1萬元以內很正常,但是對於66歲的老人來說,普通的進口關節足夠(關節費用一般在2.5-3萬左右),當然,如果醫生的技術成熟,你家人又不缺錢,那麼可以選擇陶瓷-陶瓷關節(關節費用在5.5萬左右),這個是目前初次全髖置換最好的關節,但對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

如果對答案滿意,請點擊「選擇滿意回答」

7、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雙側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是什麼,年齡多大?---直接關繫到手術的術式,比如是生物性關節,還是骨水泥型,是半髖置換還是全髖置換。當然也可以雙側同期置換。一般情況下,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CFH要全髖置換,至於手術技術:基本上成熟了,但有很大差別,引用骨科學術會議上一位很牛的專家的話:「全髖手術誰都能做,但你做的關節只能用10年,我做的能用15年,20年,你說水平有差距嗎?」。國產關節的壽命是10-15年,進口的不超過25年,因此,年輕型的置換指征嚴格,一般地講65歲以上患者,或者預期壽命10年以上,應行全髖置換。我所在的地區醫療保險可以報銷55%的總費用(包括材料),但進口假體的報銷率較低。

與全髖關節置換術護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