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髖關節復位以後的如何補充營養??
幼兒及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
1、臨床症狀
走路較晚,步態異常:開始走路時步態不穩呈蹣跚、搖擺或搖動步故態(單側);雙側者為鴨行步態,肢體不等長,軀干呈代償性側彎
2、體征
Allis征陽性(單側)
Ortolani征或外展試驗陽性
Nelaton線征破壞
Trendelenburg征陽性
3、X線檢查
髖臼指數
CE角:正常值4歲+15°以上,15歲為+20°以上
Perkin's方格
Shenton氏線
Sharp角:該角>40°即表示髖臼發育不良。
股骨頸前傾角的測量:X線雙平片
頭臼指數(AHI):由股骨頭內緣到髖臼外緣的距離A比股骨頭的橫徑B,表示股骨頭的大小與髖臼深度不相稱的狀態。其特點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頭臼指數隨之下降,一般正常值在84-85左右。其計算公式為AHI=A/B×100。
髖關節間隙:與正常側相比較,雙側患者與同年齡髖關節進行比較。測定股骨頭最高點的面與髖臼軟骨底面的距離,分為5級,4級為正常間隙,3級較正常窄1/4,2級較正常窄1/2,1級較正常窄3/4,0級關節間隙完全消失。用以判斷有無創傷性關節炎的標准。
4、其它檢查:關節造影、CT、MRI均能對先天性髖脫位有其診斷價值。
5、幼兒及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的治療
1、保守治療
自動復位法:以Pavlik harness為代表。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
牽引復位法: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也有人用於1歲以內的患兒。
內收肌切斷閉合復位法:本人主張用於2歲以內的患兒。
Ferguson手術:
2、保守治療的固定姿勢:主張採用人位固定(Human Position)而不用Lorenz體系的蛙式位,其理由如下:
蛙式位是股骨頭遭受髖臼壓力最大的體位,尤其是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
蛙式位時經過內收長肌與髂腰肌之間的旋股內側動脈遭受壓迫,將直接影響股骨頭的血運;
蛙式位時,增大的盂唇可以壓迫骺間溝,致使股骨頭發育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畸形。
3、影響復位的因素
髂腰肌的攣縮;
盂唇過大,阻塞了髖臼而影響股骨頭的復位;
頭、臼不稱,通常是髖臼過小過淺;
其它:如髖臼內脂肪過多,圓韌帶過長、增寬在臼內形成阻塞,關節囊的攣縮等。
4、復位後髖關節發育的觀察
保持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基本條件;
保守治療一般頭三個月用石膏固定,以後改用支架固定,保持髖關節的有限制動;固定時間一般為就診月齡時間或加3個月,一般每三個月復查一次並復查骨盆平片進行監測;
2、如何提高髖臼假體定位的准確性
致髖臼假體位置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如顯露不充分,患者體型較大,導向器不準確,以及術中患者體位發生變化等。定位不良會增加脫位率,導致肢體長度差異,假體撞擊,界面磨損,甚至需要進行翻修手術。
髖臼的位置異常也會改變髖關節的生物力學、導致骨盆骨質溶解和髖臼假體移位。雖然有髖臼安全區的概念,但此前一項基於美國醫保體系全髖關節置換的研究顯示,初次置換術後6個月內脫位率為3.9%,翻修手術為14.4%。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翻修手術脫位和不穩的比率高達22.5%。
大直徑股骨頭與摩擦界面材料的進步
從1998年至2007年,在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中應用大直徑股骨頭和特殊的磨擦界面材料使得短期脫位率下降了將近一半(從4.21%降至2.14%)。
通過增加股骨頭頸比,減少假體撞擊,增加髖關節無撞擊的活動范圍,在假體沒有發生撞擊時增加脫出距離(jump distance),可有效降低脫位率。
然而,大直徑股骨頭並不能取代假體精確的定位和良好的安裝質量,假體定位偏差可能會改變軟組織的張力和髖關節的生物力學,導致步態異常、大轉子滑囊炎,並會增加行走時的不適感。
全髖關節置換術中各種磨擦界面材料都不能耐受假體位置異常或者假體位置的變化。尤其無法耐受過度的外展和前傾,假體位置與內置物的生存率以及並發症直接相關。
髖臼假體定位的重要性
Kurtz等曾預測,初次和翻修的髖關節置換在未來20年將會明顯增加。到2030年,預計每年的需求量,初次置換將達57萬例,翻修將達9.7萬例。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納入了5萬余例全髖關節置換的翻修病例,最常見的翻修原因為不穩和脫位(22.5%),翻修手術的平均費用超過5.4萬美元。改善髖臼假體的位置有利於提高臨床療效,減少醫療衛生支出。
將髖臼假體安裝在「安全區」
關於髖臼假體理想的位置仍然存在爭議。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Lewinnek「安全區」一直被當作髖臼假體安裝的標准范圍,以圖降低不穩定的風險。Lewinnek等的這項研究有助於骨科醫生明確髖臼假體存在較高脫位風險的異常位置。
然而,假體安裝安全區的概念,作為這一研究的結果,僅僅基於9例脫位,以及6例因此而行全髖關節翻修術的病例。並且只有1例的原發病是骨關節炎,無論外科醫生關節置換的經驗如何,骨關節炎都是全髖關節置換術最常見的適應證。
脫位的病例中有3例髖臼假體安裝在安全區內。此外,291例沒有脫位的患者中只有113例影像學質量符合要求,可以評價髖臼外展角和前傾角。
這樣,就留下了一個問題:為了使脫位的風險降至最低,將髖臼假體安裝在安全區的常規方法(很多學者都贊同)是最好最准確的方法嗎?
比如,按照Lewinnek的標准,假體的位置尚可接受,而按照患者本來的解剖則可能判定為錯位。有研究建立正常半骨盆的三維空間模型,通過容積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髖臼的解剖定位與Lewinnek所述安裝髖臼假體的安全區並不匹配。
經測量,髖臼前傾角為19.9° ± 6°(7°-42°),女性(21.3° ± 7.1°)明顯大於男性(18.5° ± 5.8°)。Maruyama等推斷,這種解剖差異為女性脫位率較高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
除了上文考慮的因素外,髖臼假體位置的差異還受不同術者以及同一術者不同手術時間的影響。有研究報道,按照常規的方法進行關節置換,髖臼杯錯位的發生率為62%-78%。基於X線和CT影像應用術前模板,結合術中的測量容易出現偏差,並且也比較費時。
此外,術前進行影像學檢查時患者的體位也可能導致模板測算的偏差。目前確定髖臼位置的方法包括術前影像(如CT掃描)、術中影像(如X線片和X線透視)以及術中的解剖定位。
不管怎麼定義安全區,將髖臼假體安裝在這一區域內並不能避免脫位。目前主張在手術中參照解剖標志和患者特異性的形態,這對於提高髖臼假體定位的准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應用「患者特異性的形態」建立「患者特異性的目標區域」安裝髖臼假體。在進行全髖關節置換時,應用患者特異性的形態是指通過個體髖關節的形狀和結構指導手術重建和假體安裝。
與安全區不同,患者特異性的形態不依賴於平均數。雖然有些患者的髖關節由於某些病變、嚴重的發育不良或髖臼骨折等會增加處理的難度,但有些結構仍可以作為參照,有助於獲得良好的定位、力線和穩定性。
Patel等發現如果臼杯平行原始髖臼的邊緣,與相關的骨性標志或軟組織結構對齊,便可減少撞擊和不穩。臼杯放置在原始的外展角和前傾角上,可使關節獲得正常的活動度。
目前在安裝髖臼假體尋找解剖標志時,可以參照三個方面的信息:骨性標志、軟組織標志以及兩者相結合。關於「患者特異性的形態」主要有四種方法,各自在解剖標志上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別:Archbold等的方法應用髖臼橫韌帶,Sotereanos等應用髖臼周圍的骨性標志,McCollum和Gray應用坐骨大切跡,Maruyama等參照髖臼切跡角。所有這些方法都利用患者特異性的形態確定其特異性的目標區域,從而使髖關節置換術後撞擊和內置物磨損降至最小。
髖臼橫韌帶
Archbold等提出應用髖臼橫韌帶作為參照標志來判斷患者本來的髖臼前傾角,使髖臼假體平行韌帶,個體化地確定臼杯的位置。術者也可以通過髖臼假體與橫韌帶的相對位置來評價臼杯深度和高度。
應用這一韌帶作為解剖標志指導臼杯的安裝,首先需要充分顯露髖臼,能夠清楚地直視韌帶。然後平行韌帶用髖臼銼確定方向依次打磨髖臼,直至髖臼銼差不多與橫韌帶相吻合,恰位於韌帶內。
目的是通過韌帶和殘留的盂唇,確定髖臼杯的位置,使其與患者個體原始的前傾角和外展角相匹配。這種理想的臼杯位置可以很好地恢復髖關節的旋轉中心,並可最大限度地將功能活動范圍控制在臼杯的中部。
髖臼銼或髖臼假體相對於橫韌帶的位置,可為術者提供實時的信息,以判斷髖臼杯的深度、高度和前傾角。如果韌帶與臼杯下緣之間存在間隙,提示臼杯的位置過高。
如果臼杯過深,臼杯下緣與韌帶內緣之間會出現一定的間距,此時可以用外移襯墊(lateralized liner)進行矯正。而殘留的髖臼上唇可以作為參照,確定髖臼的外展角。
該手術方法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導向器,臼杯的安裝不受手術床上患者體位的影響。Archbold等在一組1000例初次全髖關節置換的病例中應用這一方法,採用直徑相對較小的股骨頭,沒有使用改變髖臼方向的襯墊,據報道總的脫位率僅0.6%。
骨盆解剖標志
Sotereanos等介紹了骨盆上的三個骨性解剖標志,可建立髖臼假體的參照平面,確定前傾和外展角度。通過下方兩個解剖標志的連線確定髖臼前傾角,臼杯與髖臼上外側最高點的距離(overhang)可評價臼杯的外展角。作者設計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復制出模板上測得的外展角,並可在術中與患者本來的前傾角相匹配。
術前模板測量包括臼杯的大小、恢復髖關節旋轉中心的安裝位置,並用角度導向器測量外展40°時臼杯超出髖臼外側緣的距離。應用所測得的超出距離可在術中確定臼杯的准確位置,臼杯的位置應反復調整直至術中的超出距離與術前數值一致。
外緣突出的骨贅會影響判斷,而難以確定真正的髖臼上外側緣,從而誤導術者參照術前模板測量進行定位使髖臼的位置太過水平。為了避免外側骨贅導致的臼杯定位錯誤,可以評估臼杯邊緣相對於下方髖臼切跡的位置來判斷。
相對於下方的髖臼切跡,如果假體裸露(臼杯置入太過垂直)或骨質裸露(臼杯放置太過水平),提示臼杯的外展角存在異常。
對髖臼進行360°的觀察以後,在骨盆的遠端可以確定兩個點,通過兩點的連線可以確定患者原始的前傾角。直視下,用骨膜剝離器(Cobb elevator)從髖臼後下緣向坐骨方向滑移,便可找到這一凹槽。為髂恥隆起下緣與恥骨上支外側部分的交點,通常距離髖臼前下緣約5mm。
接下來,將髖臼磨銼到合適的高度和深度,髖臼假體的邊緣必須通過這兩個參照點在髖臼內面相對應的位置。否則旋轉中心就會太高。髖臼假體的邊緣必須通過下方兩個解剖標志點的連線,將下方的髖臼切跡完全填充。
站立位側位片
McCollum和Gray提出了一種定位髖臼假體的手術方法,可最大限度地獲得無撞擊的關節功能活動范圍,該方法將臼杯前傾30°,以補償站立位與仰卧位骨盆傾斜度的差異。術前常規拍攝以大轉子為中心的站立位側位片。在髂前上棘與坐骨大切跡之間連線,測量該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這一測量結果有助於術中判斷髖臼的方向,使髖臼獲得30°的前傾以及30°-50°的外展。
患者側卧位時,術者可用手指觸摸坐骨大切跡,另一手指置於髂前上棘,在手術巾表面上可以劃出兩點之間的連線。髖臼假體安裝的目標位置是站立位前傾30°,為了獲得這一位置,先計算術前站立位側位片模板上第一條線的角度與30°之間的差值,再在手術巾上第一條線的位置加上這一差值,劃出第二條線。
在與第二條線平行的方向上置入臼杯。如應用McKee髖臼定位器,長柄的方向垂直於手術巾上的第二條線,短柄與之平行。
髖臼切跡角
Maruyama等提出了髖臼切跡角的概念,可確定一個基準平面,評價患者髖臼原始的前傾角。髖臼切跡角是指從坐骨大切跡到髖臼後壁(posterior acetabular ridge)的延長線與通過髖臼前後壁的直線之間的夾角。
髖臼切跡角(89.0°±3.5°)的解剖變異很小,在所有患者中幾乎都成直角。患者在手術台上取側卧位,術者站在患者的腹側,便於確定髖臼切跡角。觸摸到坐骨大切跡後,將食指橫過髖臼後壁。然後平行該線放置定位桿,找出穿過髖臼中心的平行線,在該線與髖臼上緣的交點上用電刀燒灼標記。
半球形髖臼銼的杯口平面垂直於解剖前傾角的標志線放置,接下來術者可將髖臼銼向後調整,瞄準上方的坐骨大切跡依次打磨。這樣通常可獲得比解剖前傾角大10°-15°的前傾。
D』Antonio報道,連續631例初次全髖關節置換均應用這一技術,參照髖臼切跡角和坐骨大切跡來安裝髖臼假體,且沒有應用其他外在的定位裝置,最終脫位率僅0.34%。
參照患者特異性的形態安裝髖臼假體的優勢,在術中,可以通過患者特異性的形態特徵確定不同個體的目標區域,參照該目標區域安裝髖臼假體可獲得精準的定位,使撞擊和脫位的風險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減少界面磨損。
為了盡可能降低撞擊和脫位的風險,從現在的角度看來,應用常規的技術將髖臼假體安裝在傳統的安全區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有證據顯示,安裝髖臼假體時通過解剖標志確定個體化的患者特異性的目標區域,可獲得很低的脫位率。應用患者特異性的形態特徵,可提高術者的手術技能,將髖臼假體精準地安裝在不同患者各自的目標區域內。
按照多數骨科醫師的標准,通過Lewinnek安全區可將髖臼假體安裝在尚可接受的位置上。然而,Lewinnek也認識到,雖然假體安裝在安全區脫位率相對較低,但安全區仍然是一個相對寬泛的范圍,在此范圍內的脫位也有報道。我們主張通過患者特異性的形態特徵,確定個體化的目標區域,可以更加精準地確定髖臼假體理想的位置。
3、強直使用得寶松對髖關節有壞處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種血清學陰性的慢性進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和髖關節等,至今病因不明。對AS晚期引起的髖關節畸形施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公認的改善關節功能的有效方法[1-2]。1999年4月至2006年1月我院對19例(38髖) AS並發髖關節雙側骨性強直患者施行一次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9例患者全部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根據1984年修訂的紐約診斷標准[3]),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齡25-57歲,平均37歲。病程5-25年,平均12年。全部為雙髖關節骨性強直,髖關節活動度為0,屈曲畸形角度<10°8髖,10-30°18髖,30-50°12髖,平均21°。生活不能自理8例,生活部分自理,需扶雙拐或藉助輪椅11例,5例伴膝關節疼痛但無膝關節功能障礙,8例輕到中度駝背畸形。
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口插、鼻插下施行雙側全生物型全髖關節置換術,其中2例採用氣管切開插管麻醉。首先閉合下行內收肌腱松解,手術均採用後外側切口入路,採用先截骨後髖臼成形的方法截斷股骨頸,松解是根據屈曲攣縮程度首先松解髂腰肌,切除關節囊其前側瘢痕攣縮部分,進一步從大轉子處橫斷闊筋膜張肌,松解闊筋膜張肌和臀中小肌間隙。用髖臼銼在原臼的位置上造臼,顯露馬蹄窩內脂肪,銼至馬蹄窩骨質相平水平,安裝大一號生物臼進行螺釘固定,股骨柄假體同樣採用大一號生物柄緊密壓配。術後指導患者早期肌肉及關節功能鍛煉,循序漸進。術後1周內進行下肢及臀部肌肉的收縮運動,以及遠端關節及鄰近關節的抗阻力運動,1周後,進行關節無負重活動。2周後以低負荷關節活動為主,3周後藉助助行器輔助行走,兩下肢平地行走,6周後練習下蹲,擴大活動范圍,8周扶雙拐行走,4-6月後過渡到無拐行走。
3.結果
全部患者1-8年(平均5.5年)隨訪,本組19例(38髖)中,33髖關節無疼痛,4髖輕度疼痛不適,無需服止痛葯物,有1髖主訴時有大腿中上段疼痛,隨時間延長逐漸減輕。所有19例髖關節主動屈伸活動由手術前的0°增加到隨訪時的平均81°(65-115°),活動度平均達到160°(110-230°),術後34髖屈曲畸形消失,4髖仍有10-15°屈曲畸形。伸屈功能改善明顯大於旋轉功能。術後患者均能生活自理,需扶單拐或手杖者5例。術後2例出現脫位,經及時手法復位後未再出現脫位現象,2髖在擴髓時擊入假體股骨柄時出現股骨距裂紋骨折,未達小粗隆下,未做特殊處理。6髖發生異位骨化,根據Brooker分期,Ⅰ級3髖,Ⅱ級3髖,病人除感不適外,對功能無明顯影響。放射學評定:骨皮質較前有明顯增粗,骨小梁稀疏改善明顯。
4.討論
4.1術前檢查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由於胸腔擴張受限,呼吸功能易出現損害,腎臟可能出現澱粉樣變,心功能不全及由於胃腸道結腸炎等引起一系列重要臟器損傷。因此術前應全面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另外除常規檢查外還可包括血沉及血清肌磷酸激酶等特殊檢查以明確病變的活動情況。
強直性脊柱炎因脊柱間和脊肋關節的固定使胸廓活動受限,肺活量降低,其降低幅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有的可下降到正常的60%,最低降至30%,嚴重者胸廓活動受限,使胸部活動消失,只有膈肌呼吸,此種病人應當注意,避免造成嚴重呼吸困難。
4.2 麻醉方法的選擇
大部分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因椎間關節強直,椎間盤、黃韌帶、棘間韌帶鈣化、骨化,使常規硬膜外穿刺不可能施行。普通氣管插管全麻可用於腰椎活動困難,而大部分頸椎受累較輕的患者。若患者的頸椎呈屈曲強直,頜柄距(下頜下緣至胸骨柄上緣的距離)變小,有的僅3-4cm,患者頭後仰受限,無法使用喉鏡;部分患者顳頜關節受累,張口困難,使氣管插管非常困難或不可能實現。我們採用氣管切開的方式進行全麻。
4.3切口的選擇
本組病例全部採用後外側入路,由於本組屈曲畸形角度<50°,採用此切口操作簡便,顯露充分,從髖臼的後沿測定髖臼位置容易,特別是顯露臀肌清楚,便於准確評價外展肌的功能,在髖關節強直的病人中,往往測定外展肌力非常困難,可通過術前的觸診及術中的觀察來判斷,如臀肌較厚,顏色紅潤,有活動性滲血,則術後患者可達到近似正常的步態;如臀肌較薄,顏色較差,但仍連續,那麼術後患者步態恢復較差;如臀肌連續性中斷,則不能採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4.4術中松解
本組病例髖關節已侵蝕到完全骨性融合,髖部痙攣性疼痛非常嚴重,在不正常的位置上融合,而內收肌長期痙攣疼痛而導致攣縮,加之前方關節囊及炎症組織的侵蝕攣縮使得本手術需在內側、前側及外側根據病人屈曲攣縮情況進行松解。所以我們常規採用閉合切腱法首先進行內收肌的松解,對於骨性融合的病人其頸的長度變化不大,從後側入路松解前側組織並不是特別困難。而闊筋膜張肌由於其腱性部分較長,伸展性較差,又位於關節的前外側,手術時可在粗隆部橫斷松解,並進行臀肌間隙進一步松解。髂脛束可在小轉子處剝離,餘下肌肉皆可隨功能鍛煉而逐漸適應延長。松解髖周圍攣縮軟組織時要避免損傷血管和神經組織。如進行徹底的松解仍殘留有屈曲畸形時,術後可輔助康復牽引治療來逐漸適應。
4.5手術方法
強脊炎骨性強直病例中,很難分辨股骨頭與髖臼的界限,給截骨和成形帶來很大困難,應用傳統的截骨方法不僅很難掌握髖臼的成形方向,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將股骨頭清理干凈。我們採用兩次截骨後髖臼成形的方法,髖臼周圍馬蹄窩內脂肪不會消失來確定髖臼的位置及深度,防止去骨太多而致假體的松動和中心性脫位,髖臼及股骨皮質非常脆弱,容易磨穿髖臼使骨皮質折斷,術中切勿暴力以免骨折,或股骨頭殘留太多而誤將髖臼假體裝入原股骨頭骨質內。
長期攣縮的關節的矯正、骨盆傾斜者和髖關節骨性融合者的髖臼假體精確放置是技術性的難點。常規全髖關節置換術時,髖臼假體置入時應保持與骨盆橫軸45°外展與20°前傾,股骨假體應保持10-15°前傾。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髖關節常伴多種畸形,如屈曲畸形、內收或外展畸形、內旋或外旋畸形等。嚴重髖關節畸形的患者,術中雖然可矯正至正常,但術後仍有畸形復發傾向。如按照常規方法安放假體,會增加術後髖關節脫位的可能性。為保證術後髖關節的穩定,術中假體置入的角度應根據髖關節畸形的具體情況即髖關節融合的位置和角度進行適當調整。對單純髖關節屈曲畸形者,可按常規方法安放假體。對合並下肢內旋畸形者,髖臼假體前傾角應適當減小,股骨假體前傾角應適當加大。對合並下肢外旋畸形者,髖臼假體前傾角應適當加大,股骨假體前傾角應適當減小或保持0°前傾。對合並內收畸形者,術中可切斷部分攣縮的內收肌肌腱,髖臼假體外展角應適當減小,這樣雖然可能會影響髖關節的外展,但可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在脊柱有輕度到中度後凸畸形時,為防止出現髖關節前脫位,調整前傾角至關重要。由於存在脊柱後凸,需靠髖關節的過度後伸來代償,所以如果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髖臼假體的前傾角仍按正常的10-20°安放,術後極易出現髖關節的前脫位,當脊柱有重度後凸畸形時,應與脊柱外科醫師協同評估脊柱矯正的角度和髖臼的前傾角,先行THA,再行脊柱截骨矯形,達到矯正力線,解除畸形,穩定關節的目的[4]。所以前傾角的大小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AS患者普遍存在骨質疏鬆,股骨髓腔常呈「煙囪」狀,骨組織增生反應能力差,很難有骨組織長入到多孔層而達到生物固定的效果[5],我們認為術後假體的松動除上述原因外,還與此病患者多為年輕人,活動量大造成的機械性松動有關。另外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和膝關節也常常伴有僵硬疼痛使其活動功能受限,髖關節的代償性活動相對增大也是造成假體松動的重要因素。國產假體材料及製造工藝的落後使得假體在髓腔內不能得到良好的匹配和固定也是假體松動的原因。
我們本組病例採用了非骨水泥大一號固定型假體,在考慮骨質疏鬆的前提下,又保持緊密壓配的特性,提供可靠的初期穩定,由於此類病人皆年輕,而骨質疏鬆為廢用引起,由於術後活動量的增加,骨質代謝會得到有效的改善,骨質結構的好轉從我們隨訪中已得到證實,同時為再次置換留有餘地。
4.6術後早期功能恢復的難點
術後患者的康復較其它病程短的患者不全相同,因為病程長,肌肉萎縮,其協同性及其下肢神經反射弧的建立都要一個過程,所以其下床及扶拐時間相對較長。
總之,本組病例隨訪顯示雙髖關節同時置換對改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和生活質量意義重大,雙側髖關節同時置換有利於雙下肢關節功能的協調發展,也可避免兩次擇期手術間隔時間里因使用不當導致的人工關節損壞,同時可以能節約患者醫葯費用,減輕患者痛苦,利於其它矯形手術開展和負重功能恢復。但我們所做病例多為強脊炎合並單純髖關節病變患者,膝部及踝部症狀不明顯。此種病人術後療效觀察和評價易於進行,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明顯。
4、雙髖關節人工置換【骨性關節炎,髖關節發育不良】
病友你好,你患的是髖臼發育不良,股骨前傾角增大。您已經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晚期,可以通過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但你的手術應該選擇特殊假體,能夠調整股骨前傾角,否則效果會受明顯影響。因此,假體費用不會太低。髖關節手術技術很成熟。
點擊這里查看我的門診時間
(積水潭醫院郭曉忠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股骨前傾角過大如何治療
兩側角度都比較大,左側更大些。從片子上看,關節目前沒有脫位。一般而言,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下,髖臼的前傾角也增大,如果股骨上端前傾角小一點,關節匹配就比較穩定。二者都大,關節就不穩定。我的意見是進一步了解髖臼前傾角的情況,可以從以往的CT資料庫中得到。再者觀察孩子走路是否有明顯外八字或其他不良步態。如果步態和同年齡孩子沒什麼兩樣,可以觀察1-2年再說。 山東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骨關節科-李金松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麻煩採納,謝謝!
6、先天髖骨錯位對婚姻後生孩子有影響嗎?現在21歲了手術還可以矯正不?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對生育可以說是不存在直接影響的。現在如果手術只有採取人工髖關節置換,這個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7、置換股骨頭的費用
對於頻臨塌陷或已塌陷變形,長久疼痛功能障礙者可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主要是人工股骨頭費用高,需要30000左右,從手術打牌出院可以需要50000左右;一般可以使用20年。好的可以保證30年。因此,建議患者最好去當地正規的專科醫院就診,收費標准,治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