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髖關節走路時或做一些運動時會錯位一樣地響,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您好當髖關節受到直接暴力或是間接性的強烈外力作用時就會引發髖關節脫位由於髖關節脫位的位置不同表現出髖關節脫位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當出現髖關節前脫位時會有患髖處疼痛累及其患肢外展、輕度屈曲等典型畸變且長於健康的肢體髖關節的主活動能力喪失被動活動時疼痛加劇保護肌痙攣等症狀若是髖關節中心脫位這類髖關節脫位較為少見主要髖關節脫位的症狀是輕度患者沒有明顯的畸變體現只會在局部有疼痛、腫脹之感輕度的活動障礙當累及骨盆時會有患肢短縮、內旋等畸形表現有明顯的疼痛感和明顯的活動受限如果患者有患肢屈曲、內收且比健康肢體長患髖處有明顯的疼痛感則可能是髖關節後脫位的主要症狀表現
2、側卧時曲伸左腿髖關節有很明顯的滑動,睡覺時左腿髖關節非常不舒服。腿喜歡向左偏
?
3、髖關節活動不足,會造成什麼影響?
相信很多在健身中,都會遇到深蹲腰痛的情況,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髖關節靈活度不足,那麼你知道除此之外,髖關節靈活度不足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嗎
1.臨近部位發力受限
當髖關節屈肌過於緊張時,會導致其他相鄰肌肉發力有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一些朋友在做腹部運動時,大腿上側感覺會非常明顯,而腹部不會。因為我們的身體會優先使用具有小刺激閾值的肌肉群來完成動作,也就是說,用更容易激活的肌肉群來做動作。因此,當臀部屈肌過於緊張時,刺激閾值變低,為了更容易使用臀部屈肌進行運動,就會導致大腿上部和髂前部疼痛。
2.相鄰關節代償
當髖關節的柔韌性不夠時,為了完成運動,會引起其他相鄰關節發生代償,通常包括膝關節和腰椎的代償。例如,在深蹲時,由於髖關節不夠靈活,股骨無法向外旋轉,因此膝蓋和腳趾會處於同一方向,因此力量不能穩定維持。這就會導致膝關節屈曲完成下蹲運動,時間一久,就會導致膝關節半月板或韌帶損傷。
那該如何提高髖關節靈活性呢
關於髖關節柔韌性的改善,我們主要從加強髖關節屈肌的力量入手
我們可能想知道臀部屈肌已經如此緊張了,為什麼需要練習?這樣不是越練越緊嗎?的確沒錯,就是要鍛煉髖部屈肌的力量,這塊肌肉在平時生活中容易發生緊張,但是長期縮短會導致髖部屈肌的虛弱。然而,當髖關節屈肌有足夠的力量時,髖關節的柔韌性就會大大提高,特別是類似骨盆眨眼的現象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改進動作:仰卧舉腿
動作優勢:
仰卧舉腿可以很好地發展我們臀部屈肌的力量,同時改善我們腹部的力量和形狀,而且這個動作很容易學,所需要的場地也非常小。
動作描述:
平躺在地上,雙手自然放鬆;腿部伸直,骨盆底肌肉收緊(肛提肌);收緊核心,將腿部抬高至90度或以上;然後回到原處再重復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