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麽屈髖屈膝肘髖關節屈曲的幅度比屈髖伸膝大?
在屈膝時屈髖,股前部可抵達腹前壁;在伸膝時屈髖,由於受股後部肌(腘繩肌)的緊張限制,僅可達90°左右。
2、什麼是伸髖力量
伸髖力量是人體四大基礎力量中地位僅次於伸膝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之其本身概念,理解較難,訓練動作十分多樣,繁瑣,為了避免一次性內容過多導致理解出現困難問題,所以我們將伸髖力量訓練這一篇分三部分來講解,這樣即好理解,也容易消化。
首先我們要明白伸髖力量,所屈伸的這個髖部在哪裡?在每個人大腿的最上端,有一個又圓又硬的骨頭,在裡面就是所謂的髖關節,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直觀的圖片來觀察:
明白了髖部在哪裡,那麼屈伸髖部所釋放力量的肌群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即臀部肌群,包含臀大肌,臀小肌等,以及股二頭肌肌群,包含股二頭肌,縫匠肌,大收肌群等等。簡單從外觀形態上理解,你可以理解為是你的臀部,大腿後側和*河蟹*共同發力所釋放了伸髖力量。在伸髖力量的釋放中,雖然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是各部位所發力的比例大小沒有什麼非常明顯的差距,一般來講,股二頭肌肌的發力比例在伸髖力量裡面是最大的,臀部肌群其次,大收肌群等發力比例最少。
這樣一介紹,相信不少訓練者已經對於伸髖力量有了一個基礎的了解和認識。還有不明白的應當是針對伸髖力量在實戰中的應用,以及伸髖力量的訓練法方面。伸髖力量的實戰應用這個非常好理解,所有屈伸髖關節的部位幾乎都要用到伸髖力量。比如你在奔跑中,伸髖力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你的速度快慢。有很多訓練者認為奔跑時快慢決定比例最大的是伸膝力量,其實這是個不小的誤區。因為如果你要帶動身體奔跑,最需要的是做到髖部的屈伸,而不是膝蓋的屈伸,你可以試試只屈伸膝蓋,而不屈伸髖部,是根本無法前進的,不要說奔跑了。而你屈伸髖部,不屈伸膝蓋,至少能滿足你向前前進,所以伸髖力量的大小對於極限速度的快慢決定是非常大的。在球場上也是如此,只要你在場上處於運動狀態,那麼伸髖力量就一直在釋放。並且,訓練伸髖力量能很好的幫助你感受臀部發力的秘訣,對於讓你成為一個較職業的球手有很好地幫助。
3、伸膝關節屈髖關節的肌肉是
?
4、髖關節的運動有哪些?結合運動舉例說明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5、為什麼舉重專項要求伸髖力量不能大於伸膝力量太多?
首先,在膝關節用力階段,膝關節伸展力和髖關節伸展力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膝關節伸展力(傳統舉重訓練中通常稱為腿力)的作用方向是由運動員垂直向上、向上或向後控制的。ARD(人們可以跳上、向前或向後)。在傳統的舉重訓練中,由於受運動結構的限制,髖部的伸展力(通常稱為拉力)必然會向上和向後移動,所以杠鈴過肩後會向上和向後移動。其次,當試圖提升極限或接近極限重量時,人體不能像提升小重量那樣小心地控制它。本能地,最強壯的肌肉在運動中承擔著最大的負荷。
因此,如果髖部的拉伸力大於膝蓋的拉伸力,必然會導致杠鈴在抓取極限重量或接近極限重量時過度使用髖部的拉伸力,使杠鈴在肩部後方移動過遠。它很容易落在支撐面後面(如果鍾轉動,身體會擋住杠鈴,一般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有些運動員抓握或轉身時會向後跳,即使舉重時也是如此。因為杠鈴向後移動的時間太長,人們不得不向後跳來「跟上杠鈴的步伐」。
例如,在下面的視頻中,截獲了張國正的一組高翻蓋訓練:第一個高翻蓋完成,可以看到張國正。後跳比較明顯(知道沒有傳輸地圖,這個視頻有央視標志酷不上傳,否則看視頻或動作地圖更明顯)。如前所述,當轉動鈴時,身體會阻擋杠鈴的向後移動路線。另外,杠鈴的重心與杠鈴的重心有較小的高度差,不穩定度低,且過度使用臀部伸展力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在沒有身體阻擋的情況下進行抓舉時,會遇到以下問題:1)向後跳,杠鈴很容易向後移動過多。(2)後跳導致更多的不確定性(跳躍影響運動穩定性,跳躍幅度和時機必須與杠鈴軌跡相匹配),使得試舉成功率不穩定。
因此,在舉重訓練中,通常需要協調發展膝蓋伸展(腿部力量)和臀部伸展(拉力),以避免由此引起的技術問題。
6、1.既可屈髖關節又能伸膝關節的是() 2.既可伸髖關節又能屈膝關節的是()
既可屈髖關節又能伸膝關節的是( C ) 2.既可伸髖關節又能屈膝關節的是( D )
7、同學說右腿髖關節痛,一直延伸到膝蓋部分,主要還是髖關節
可能有風濕了,最佳的治療辦法是去中醫院看中醫吃中葯。
不要指望西醫了。
8、髖關節與膝關節分別是腿上那個部位。
如圖 紅色方框為髖關節位置 綠色為膝關節位置
很清楚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