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支配

髖關節支配

發布時間:2020-10-10 21:43:07

1、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能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這些運動由那些肌肉完成?肌肉又由那些神經支配?

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和肩關節一樣,能進行任意方向運動,只是幅度比較小而已。特點是頭小臼深並有髖臼唇,穩固性較大;關節囊緊張堅韌,其後下方薄弱;囊周圍韌帶多而強韌,分囊內和囊外兩種,囊內有股骨頭韌帶營養股骨頭,髂股韌帶可限制大腿過伸,恥股韌帶可限制大腿的外展和旋外,坐股韌帶可限制大腿旋內,輪匝帶可限制股骨頭向外脫出。
至於各種運動就要考慮髖肌大腿上的肌肉了1)髖肌前群有髂腰肌,闊筋膜張肌;後群有臀大中小肌,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閉孔外肌2)大腿肌前群縫匠肌,股四頭肌;內側群有五塊肌恥長股短大(簡寫啦=。=)後群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至於神經支配一般是不會考這么變態的,Bless~~

2、坐骨神經支配哪些肌肉

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諸支。

1、股二頭肌系大腿後群肌之一。有2頭,長頭起自坐骨結節,短頭起自股骨嵴中部,2頭會合,以腱止於腓骨小頭。可以屈小腿、伸大腿;屈膝時外旋小腿,受坐骨神經支配。

2、半腱肌,肌腱占此肌長度幾達一半。它有一個梭形的肌腹,約在股部下行途中的2/3處移行為長的繩樣的肌腱並附著於脛骨上端內側面。此肌近端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長頭一起自坐骨結節,止於脛骨上端的內側。位於大腿後內側皮下,為一三角形扁肌,其外側與股二頭肌毗鄰,與股二頭肌長頭共同起於坐骨結節,肌束向下逐漸與二頭肌分離而移行於一長腱,止於脛骨粗隆內側。

3、半膜肌位於大腿後側、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的腱膜起自於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內側髁後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內,由坐骨神經支配。

4、大收肌位於大腿的內側,其前面上方為短收肌,下方為長收肌,內側為股薄肌,後面緊貼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為內收肌群中最寬大者,呈三角形。

(2)髖關節支配擴展資料:

股二頭肌的解剖結構:

股二頭肌位於大腿後外側皮下,有長短二頭。長頭起於坐骨結節,短頭起於股骨粗線的外側唇下半及外側肌間隔。兩頭在股骨下1/3處合並為一總腱止於腓骨頭。此肌為雙關節肌。近固定時,使大腿伸,小腿屈,並外旋。遠固定時,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牽拉股骨向後),在小腿伸直時,則使骨盆後傾。股二頭肌受坐骨神經支配。顧名思義,該肌呈梭形,有長頭和短頭。

在股下部,長頭移行為肌腱並和短頭相接。圓形的肌腱附著於腓骨頭,在其通過膝關節時易於看到和觸摸到,尤其是當對抗阻力屈膝時。當坐骨神經從臀部下降到股後面時居股二頭肌長頭之後而得到保護。

3、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3)髖關節支配擴展資料: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

4、下肢各群肌的神經支配

大腿肌前部由股百神經支配,後群由坐骨神經支配,內側群由閉孔神經支配,小腿肌前群由腓深神經支配,後群由胚神經支配,外側群由腓淺神經支配,足度底肌由胚神經支配,足背肌由腓深神經支配。

肢的肌肉組織稱為下肢肌包括髖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壯強大,以適應維持人體直立姿勢知、負重和行走等功能。

(4)髖關節支配擴展資料:

下肢骨骼肌的髖肌前群主要是髂腰肌,可屈髖關道節;後群位於臀部,淺面有版強厚的臀大肌,內有臀中肌,再裡面還有臀小肌和梨狀肌。臀大肌起於髂骨和骶骨的後面,肌纖維斜向外下,止於股骨上端的後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也有外旋髖關節的作用。

大腿肌前群又叫伸肌群,有股四頭肌,以四個頭分別起於髂骨和股骨,四頭相合,形成強大的股四頭肌腱,包繞髕骨的前面和兩側,再向下以權髕韌帶止於脛骨粗隆,主要作用是伸膝關節。縫匠肌可屈髖、膝兩關節。

5、髖關節的神經支配抬大腿的閉孔神經會影響血壓嗎

病情分析: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右大腿根(大腿根部)最近經常痛,有時還會延伸到膝內側。主要考慮是髖關節病變(主要指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或股骨頭壞死),因為閉孔神經支配到膝關節內側,所以髖關節病變可引起膝關節疼痛。但也不排除膝關節本身的病變。
指導意見:
您的這種症狀與頸椎盤突出,壓迫脊髓關系不大,主要考慮是髖關節(大腿根部)病變。建議拍髖關節X線片,必要做CT,以明確診斷。

病情分析:
你好,主要考慮是頸椎病或者腰椎病引起來的。
指導意見:
治療我建議你可以吃一些中葯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葯物來治療。

6、髖關節的組成和特點及作用

1、髖關節主要由股骨頭、髖臼組成。

2、髖關節特點:1髖臼窩深,股骨頭深陷與髖臼之間,關節面接觸面緊密2關節囊厚,囊外有韌帶加強,前壁最堅固3股骨上端形成多平面的彎曲角,與骨盆、下肢呈多曲拱結構

3、髖關節作用:負重並具有廣泛的運動范圍

(6)髖關節支配擴展資料:

解剖結構

股骨關節面占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髖臼橫韌帶封閉髖臼切跡,神經血管經過韌帶下出入關節。

髖臼凹陷與股骨頭關節面之間的間隙為髖關節間隙,正常成人此間隙寬為4~5mm。間隙的上半較窄,顯示兩相對骨性關節面的距離。

下半較寬,顯示股骨頭與髖臼窩底之間的距離。在正位片上,正常人股骨頸下緣與閉孔上緣雖不相連,但共同形成一比較自然的弧形曲線,稱為恥頸曲線(Shent-on曲線)。

關節囊一般堅厚,而其後下方較薄弱;在髖骨附於髖臼周緣及橫韌帶;在股骨,前方附於轉子間線,上方與下方附於大小轉子附近,在後方附著於離轉子間嵴約1cm處。

7、說一說髖關節的結構,及支配其運動的肌肉

?

與髖關節支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