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腿大腿受涼外側酸痛延至臀部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的下肢放射痛疼痛的抽筋感,這個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建議你做個腰椎X線平片或者CT檢查和磁共振(MRI)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臨床表現
(一)症狀
1.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由於纖維環外層及後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症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間盤產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生化學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壓迫或牽張已有炎症的神經根,使其靜脈迴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3.馬尾神經症狀
向正後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臨床上少見。
(二)體征
1.一般體征
(1)腰椎側凸 是一種為減輕疼痛的姿勢性代償畸形。視髓核突出的部位與神經根之間的關系不同而表現為脊柱彎向健側或彎向患側。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於脊神經根內側,因脊柱向患側彎曲可使脊神經根的張力減低,所以腰椎彎向患側;反之,如突出物位於脊神經根外側,則腰椎多向健側彎曲。
(2)腰部活動受限 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急性期尤為明顯,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顯,因為前屈位時可進一步促使髓核向後移位,並增加對受壓神經根的牽拉。
(3)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 壓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與病變的椎間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陽性。叩痛以棘突處為明顯,系叩擊振動病變部所致。壓痛點主要位於椎旁1cm處,可出現沿坐骨神經放射痛。約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痙攣。
2.特殊體征
(1)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 患者仰卧,伸膝,被動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經根有4mm滑動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窩不適。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神經根受壓或粘連使滑動度減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內即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在陽性病人中,緩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這時再被動屈曲患側踝關節,再次誘發放射痛稱為加強試驗陽性。有時因髓核較大,抬高健側下肢也可牽拉硬脊膜誘發患側坐骨神經產生放射痛。
(2)股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關節完全伸直。檢查者將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髖關節處於過伸位,當過伸到一定程度出現大腿前方股神經分布區域疼痛時,則為陽性。此項試驗主要用於檢查腰2~3和腰3~4椎間盤突出的患者。
3.神經系統表現
(1)感覺障礙 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小;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2)肌力下降 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變 亦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後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2、髖關節炎吃葯可以治好嗎?
關節炎症普通的廣譜消炎葯很難到達,因為裡面主要是積液和韌帶,血管很少,所以一般口服葯是達不到效果的。
髖關節有一定的麻煩,也就是封閉打不進去,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手術,將炎症組織挖去。手術確實很痛苦!如果你現在尚能忍受,並且病情沒有惡化的跡象,可以選擇不治療,因為關鍵炎症不會蔓延。就在狹小的范圍,但是要注意如果累及股骨頭,就一定要手術了。
3、屁股著涼就痛
可能是小的時候的留下的毛病吧,小孩子的屁股必須要照顧好,要不可定會鬧肚子甚至引發其他症狀。。。
呵呵,希望你能早日改了這個不好的毛病!~
祝福你!~
4、關節炎並非凍出來但避免受涼確有益
最近,網上傳言,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患上關節炎。但事實真相並非如此。
大家知道,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疾病,疾病累及關節軟骨和整個關節,包括軟骨下骨、關節囊、滑膜和關節周圍肌肉,多見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好發於負重較大的膝關節、脊柱、指間關節和髖關節等部位,但以膝關節發病最為多見。它的發生發展是一種長期、慢性、漸進的病理過程,一般認為是多種致病因素包括機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其中年齡是主要高危因素,其他包括軟骨營養、代謝異常、生物力學方面的應力失衡;生物化學的改變;酶對軟骨基質的異常降解作用;累積性微小創傷、肥胖、關節負荷增加等因素。女性發病率較高,絕經後的婦女發病率急劇上升,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因為雌激素在維持關節組織和關節本身的穩態方面發揮著相關作用。。
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人到40歲以後(甚至年齡更小),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生活與工作中過度使用關節,比如重體力勞動、某些項目的運動員,不恰當的鍛煉方式,像較長時間的負重暴走、爬山、爬高樓等,就有可能導致關節因過度使用而提前到達使用壽命,較早地就出現了骨關節炎。除人之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動物都會發生骨關節炎,只有兩種呈倒懸體位的哺乳動物不患此病,即蝙蝠和樹獺。這種普遍性也提示我們,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不如說其是一種關節對於磨損的自然反應。但大家還要認識到,人體是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的,只要磨損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在人體自我修復的范圍,關節功能可以表現良好,而不出現疼痛。
在臨床上有一些患者在描述膝關節疼痛時,會表述遇到天陰下雨或氣候轉涼關節疼痛就會誘發或加重,這是因為關節受涼會導致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滑液分泌減少、局部血液循環減慢,代謝產物易於在局部積聚,不好的天氣也使得人們的活動意願降低,而適當的關節運動有助於減輕症狀,同時壞天氣還使人產生負面心情,這些綜合因素影響加重了關節炎的疼痛症狀。中醫理論在骨性關節病的發病原因中,強調「風寒濕邪」的傷害作用,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是非常正確的。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好好愛護關節,注意保暖,控制體重,科學鍛煉,避免外傷等,發揮身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延緩關節的老化和發病。總之,受涼後關節疼痛可能是骨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但寒冷絕非是導致骨關節炎的病因。
5、腿受涼後怎麼辦?
你好, 建議您平時注意增減衣服,給予腿部保暖,可以經常做腿部的理療,熱敷及按摩,可以洗溫泉浴。再者可以口服小活絡丹治療。
6、我2月份做了髖關節積液切開沖洗引流手術。出院後多活動,偶爾受涼,手術至今已有五個月左右,腿還是疼
我真的服了這個病也要手術!!!!!500多塊錢就把你治好了,看看你現在!!!
7、髖關節炎
病情分析:
髖關節炎表現為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具體有髖關節疼痛,腫脹,內部積水,軟骨磨損,骨刺增生,關節變形,髖的內旋和伸直活動受限,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我國人群中發生髖的骨性關節炎者較白種人為少.
指導意見:
1,非葯物治療
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內翻的楔行鞋墊,職業治療及關節保護,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等.歐美國家相當一部分患者通過以上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醫護人員的觀念還比較薄弱,今後加強這項工作的力度是各級醫務人員應該重視的.
2,葯物治療
(1)透明質酸鈉:為關節腔滑液的主要成分,為軟骨基質的成分之一,在關節起到潤滑作用,減少組織間的摩擦,關節腔內注入後可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常於關節內注射,1次25mg,1周1次,連續5周,須嚴格無菌操作.
(2)氨基葡萄糖:為構成關節軟骨基質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單糖,正常人可通過葡萄糖的氨基化來合成GS,但在骨關節炎者的軟骨細胞內GS合成受阻或不足,導致軟骨基質軟化並失去彈性,膠原纖維結構破壞,軟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損及破壞.氨基葡萄糖可阻斷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促使軟骨細胞合成具有正常結構的蛋白多糖,並抑制損傷組織和軟骨的酶(如膠原酶,磷脂酶A2)的產生,減少軟骨細胞的損壞,改善關節活動,緩解關節疼痛,延緩骨關節炎症病程.口服1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氨基葡萄糖的弱點是其單體不能促使人體軟骨再生.
(3)非甾體鎮痛抗炎葯:可抑制環氧化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對抗炎症反應,緩解關節水腫和疼痛.可選用布洛芬1次200~400mg,1日3次;或氨糖美鋅1次200mg,1日3次;尼美舒利1次100mg,1日2次,連續4~6周.
3,手術治療
髖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但由於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並發症,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並發症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由於人工關節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醫師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圍手術期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實施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需要謹慎.
4,代替治療
鑒於目前的傳統治療大多著眼於緩解疼痛,不能改善關節內部的現狀,80年代開始,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即大青鯊軟骨粉來治療髖關節炎,恢復人體已退化的關節軟骨的再生,已成為80年代之後各先進國家中全新的嘗試.在歐洲,鯊魚軟骨粉的萃取物已經被認定為關節炎葯品,美國OAM(代替醫療事務局)也把鯊魚軟骨粉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進行研究和普及,而日本則選定專業公司提供臨床用品,作為代替醫療的一環廣泛運用於髖關節炎的臨床,並取得顯著成效,日本鯊魚軟骨普及協會甚至歸納出針對人體軟骨再生的最佳服用量為7.5g/天的統計數據.純天然鯊魚軟骨粉除了功效得到驗證之外,沒有副作用也是它的難得之處,代替療法的普及為人類徹底攻克髖關節炎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生活護理:
多曬太陽,注意防寒濕,保暖,使髖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緩解後,每日平地慢走一兩次,每次20—30分鍾.盡量減少上下台階,彎腰,跑步等使關節負重的運動,避免,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補充關節營養物質,如上述提到的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對恢復關節活力大有裨益.此外,選擇適宜適度的體操,強化關節周圍肌肉可以保證關節的安定性.
8、腿部受寒,有濕氣或風濕,就等於關節炎嗎?可以治好嗎?
你好
屬於輕度膝關節炎。主要是受涼或久居潮濕引起。
不要緊張,注意以後不要再受涼,吹風扇就可以了。
治療可以服用小活絡丸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