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摔傷院前急救

髖關節摔傷院前急救

發布時間:2020-09-20 13:54:17

1、運動損傷的應急措施是什麼?

擦傷:如果擦傷很淺,塗點紅葯水即可。如果擦傷面較臟或有滲血時,可用水將擦傷部位洗凈,塗消炎葯,並用紗布包紮。若傷口較深,污染較大時,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並服用消炎葯。

挫傷:指身體局部受鈍力(擠壓、碰撞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傷。輕者僅皮下組織損傷,重者常因某些器官(如頭、胸、腹部和睾丸)的損傷而合並休克。輕度挫傷一般不用處理,局部徐點葯酒之類即可。如有血腫,傷後第一天予以冷敷,兩天後可做熱敷。較重的挫傷可用五虎丹、七厘散或雲南白葯加酒調成糊狀敷傷處並包紮好。懷疑有內臟損傷,則送醫院急救。

扭傷:由於關節部位突然過猛地扭轉所致。輕者發生韌帶部分纖維斷裂,重者韌帶纖維完全破裂,引起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多發生在踝關節、膝關節及腰部。

急性腰扭傷:讓患者仰卧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用中成葯跌打損傷丸之類,以醋調勻後,外塗或外敷傷處。此外,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理療等也可。

關節扭傷: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時,將扭傷關節部位墊高,先冷敷,二三天後再熱敷。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和疼痛者,可取陳醋250克,燉熟後用毛巾蘸醋敷傷處,每日2-3次,每次10分鍾。腰扭傷或關節扭傷,病情嚴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檢查治療。

刺傷:指長而尖的銳器刺入肌體後引起的損傷。傷口多小而深,有時會傷及神經、血管及重要的臟器。如刺傷部位不靠近重要器官,當時可以拔出異物,用碘酒或酒精進行局部消毒,包紮好傷口。如果當時沒有把握判斷是否刺傷重要器官,不要立即拔出刺傷異物,應送醫院處理,可避免發生大出血。刺傷後均要及時應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必要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破傷風。

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導致受傷,通常是由於肌肉過度拉緊。肌肉拉傷的部位多為大腿後部肌群、腰背肌、小腿三頭肌、大腿內收肌等。主要是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的。如拉傷較輕,可用冷水滲透毛巾或用冰塊放在水袋內冷敷,保持半小時,每隔90分鍾敷一次,重復3次。如肌肉大部分或全部斷裂,在加壓包紮後立即送醫院進行手術縫合。

脫臼:因外力作用而使關節面之間失去正常的連接關系,叫脫臼,又稱關節脫位。分完全脫位和半脫位。常見的脫位有肩關節脫臼、肘關節脫臼、下頜關節脫臼和髖關節脫臼。不論何種脫臼,病人均應保持安靜,不要活動,脫臼部位千萬不能隨便揉搓。在准備送醫院的同時,如果是肩關節脫臼,可把肘部彎成直角,再用毛巾把肘和前臂托起,掛在頸上。如果是肘關節脫臼,可用三角巾托起前臂,掛在頸上,再加一條寬頻纏過胸部,在對側胸前作結,把脫位關節固定住。如果髖關節脫臼,讓患者躺在軟軟的卧具上送醫院。

骨折:凡骨或骨小梁的連續性發生斷裂叫骨折。分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透過皮膚與外界相通)和閉合性骨折(斷骨與外界不相通)。對於開放性骨折,先做無菌處理,用消毒的敷料或干凈的毛巾手帕包紮。止血後,再用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閉合性骨折,用木板把患處包紮固定,不要隨便搬動,送醫院。

嚴重骨折發生後,要積極防止休克。對出血性休克應用指壓法或止血帶應急止血,對損傷性休克應讓患者去枕平卧,保持溫暖。對呼吸困難者,應解開其衣領或進行人工呼吸

2、冬季意外摔傷的緊急處理方法有哪些

如果不幸受到傷害,也不要過於驚慌。
首先要判斷傷情,是開放型傷口(有破口的),還是非開放型的。是否有皮下淤血,關節功能是否受到影響,局部是否出現肢體畸形,關節活動是否受到影響。
第二步是及時採取有效的急救。如果是開放型傷口,不論傷口大小,必須送醫院進行治療,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醫務人員到來前,要及時止血,有條件的,可用消毒後的紗布包紮;如果沒有條件,可用干凈的布對傷口進行包紮,然後迅速送醫院進行治療。對於此類受傷,6~8小時是處理縫合傷口的最佳時機,千萬不能耽誤。

3、●●●●●●●●健康急救!!!!!!!!!!!!!!!!!!!!!!!!!!!!!!!!!!!!!!!!!!!!!!

眩暈有很多的原因,腦、耳、頸椎、心、、、、去醫院檢查下。

4、發生運動意外如何急救

隨著冬季的到來,人們都穿起了厚衣服,加上天氣寒冷等原因,關節變得較為僵硬,行動也遠不如夏秋季節靈活方便,摔傷、拉傷、扭傷的現象(「三傷」)也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遇到下雪或雪後,「三傷」患者更是明顯增加。那麼,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這些意外的傷害?一旦受傷,又如何正確處置呢?

冬季意外「三傷」,主要受傷部位是腕關節、髖關節周,嚴重者還包括腰椎、脊椎受到意外壓迫造成的骨折。冬季由於氣溫較低,人的反應能力有所下降,外出活動時,

一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二是活動中要注意適度。

三是過於危險的活動要盡量少做。如果不幸受到傷害,也不要過於驚慌。

首先要判斷傷情,是開放型傷口(有破口的),還是非開放型的。是否有皮下淤血,關節功能是否受到影響,局部是否出現肢體畸形,關節活動是否受到影響。

第二步是及時採取有效的急救。如果是開放型傷口,不論傷口大小,必須送醫院進行治療,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醫務人員到來前,要及時止血,有條件的,可用消毒後的紗布包紮;如果沒有條件,可用干凈的布對傷口進行包紮,然後迅速送醫院進行治療。對於此類受傷,6~8小時是處理縫合傷口的最佳時機,千萬不能耽誤。如果摔傷的同時有異物刺入,切忌不要自行拔除,要保持異物與身體相對固定,送醫院進行處理。如果沒有出現開放型的傷口,也不要自行或讓非醫務人員揉、捏、掰、拉,應該等急救醫生趕到或到醫院後讓醫務人員進行處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受傷現場沒有其他人,一定要呼叫急救人員前來救治,切不可自己堅持,這樣,很可能出現繼發傷。正確的方法是,讓受傷部位制動,等待急救人員到來。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有時自己感到受傷很輕,往往不去醫院,這一點也是不可取的。事實上,有些傷,自己的感覺並不是十分准確,正確方法是即使感到傷不重,也應到醫院進行檢查。受傷初期如果出現腫脹,可以用冰塊或冷水進行冷敷,只有到恢復期以後,方可熱敷。所有意外受傷,都不要自行在傷處塗抹有色的消毒劑(如碘酒等),否則會影響醫生判斷傷情。

5、成人都應該學的幾種急救知識,關鍵時候起作用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救助人還是被救助人都要保持冷靜,不同的危險也有不同的急救要點,下面三種急救方式適合不同的情況。

一、中暑急救急救方法: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2、使病人仰卧,解開衣領,脫去或松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應避免直接吹風),以盡快散熱。

3、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解暑。

5、一旦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症狀,應讓病人側卧,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治。 

二、燒傷燙傷急救

常見的處理辦法是: 

1、如果燒傷的部位是頭和頸部,則不用包紮,應採用暴露療法,只在創面塗以燒傷葯膏即可,但不可讓鼻涕、眼淚、唾液污染創面。一旦創面遭到嚴重污染,必要時,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如果燒傷後,水泡已破,且局部被臟物污染,則應用生理鹽水沖洗,周圍也應清潔消毒,然後在創面蓋凡士林紗布和無菌紗布包紮,每2—3日換葯一次。 

3、如果燒傷後有水泡形成,最好不要刺破水泡,以免感染,如水泡較大需要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4、對於小面積輕度燒傷,可用冷水及時沖洗局部,以降低溫度,減輕痛感與腫脹。如果燒傷的局部很臟,可用肥皂水沖洗,但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後,再塗上燙傷膏、紅花油等葯品。



三、溺水急救

1、 水中急救企圖接近溺水患者時,救援人員應使用一些運輸工具(船、救生筏、破浪艇、漂浮裝置),盡快到達患者處,救援人員必須時刻注意自身安全,減少自身及患者危險。

2、所有患者都應視為可能存在脊髓損傷,應給予治療,固定頸、胸椎。固定患者頸部於中立位(無屈無伸),使患者仰卧漂浮於水平背部支持裝置上,再抬離水面。如必須翻轉患者,應沿長軸保持頭、頸、胸、軀體成直線小心的滾木樣轉至水平仰卧位。

3、保持頭部於中立位的同時,通過抬下頜開放氣道。一旦患者的氣道可以開放,就要開始呼吸救治,這通常在患者處於淺水中或移出水面後完成。

如果在水中救援人員捏住患者鼻孔、支持頭部、開放氣道有困難,可採用口對鼻呼吸取代口對口呼吸。應清除口腔、鼻部的淤泥、雜草、嘔吐物、假牙等,不必清除氣道內誤吸水分。溺水患者復甦不應常規使用海姆立克法。緊裹的內衣、腰帶應松解。

4、 胸外按壓將患者移出水面後立即開始檢查循環指征,普通循環指征(呼吸、咳嗽、或對呼吸救治的反應性運動)和脈搏。

復甦期間嘔吐進行胸外按壓或呼吸救治時可能發生嘔吐,將患者頭轉向一側,用手指、衣物、吸引器清除嘔吐物。如可能存在脊髓損傷,應給予固定,移動時保持頭、頸、軀干整體移動。

5、最好明確水中含何種毒物。溺水者可發生原發性或繼發性低溫,應予復溫。



(5)髖關節摔傷院前急救擴展資料:

緊急救護的程序通常有這幾步:

第一步是撥打急救電話120;第二是迅速將傷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第三是快速對傷者進行分類,先搶救危重者,並優先護送危重者。

在發生嚴重傷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況下,緊急呼救的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急救要點:一是實施快速營救。二是一定要把傷病者放到通風處。一定要遵循快搶、快救、快送的「三快」原則。

安全

確定傷患和救援者無進一步的危險。

檢查傷患:包括傷患意識、呼吸、脈搏、瞳孔、有無外傷、出血等。



求援

1.冷靜現場指揮,請旁人協助。

2.電話120(應說明地點、傷情、人數、姓名及所需支援事宜等。)

急救優先次序:

1、維持呼吸道暢通。

2、重建呼吸功能---呼吸停止時,施與人工呼吸。

3、重建循環功能

(1)、心跳停止時,施與心外按摩。

(2)、嚴重 出血者予以止血。

4、預防休克。

5、預防再次受傷。

把握原則

1、將傷患置於正確舒適的姿勢,防止病情惡化。

2、保暖,但避免過熱而出汗。

3、給予傷患心理支持。

4、詳細記錄,並隨時觀察傷患病情的變化。

急救要點

在發生嚴重傷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況下,緊急呼救的同時:

a.實施快速營救(例如從水中或火場里把受傷者拖出來)。

b.一定要把傷病者放到通風處並進行口對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急救技術



6、脫臼急救法有哪些?

※肘關節脫臼:可把肘部彎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托起,掛在頸上。

※肩關節脫臼:可用三角巾托起前臂,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頻纏過胸部,在對側胸前打結,把脫臼關節上部固定住。

※髖關節脫臼:應用擔架將患者送往醫院。

與髖關節摔傷院前急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