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歲,右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最近走路疼痛【右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診斷: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骨關節病。
治療:目前髖關節已磨壞,嚴重影響內外旋轉。要有個好的功能只能手術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即便能用20-30年,最起碼這20-30年有個好的生活質量。即使以後假體松動了可以再置換一個又可以用3年,也許那時就有了更好的假體。髖關節置換目前已是非常成熟的技術。
曹永平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
(北大醫院曹永平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髖關節脫位手法復位9個月後多長時間能自己站和走路?
參考 有一天,我們都會相敘
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術後,能像正常人走路一樣嗎????
走路的姿勢有問題,個人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考慮
1、習慣。也就是肢體、關節的功能基本正常,可以正常行走的病人由於之前疼痛等影響了步態,治療後沒能將步態糾正過來。這種情況最容易解決,慢慢鍛煉,寧可放棄行走速度,每一步都要正常的行走,應該可以糾正過來的。
2、肢體無力。病程長的人,很容易出現肌肉萎縮,萎縮的肌肉沒有能力維持正常的行走。解決辦法:肌肉鍛煉,讓肌肉有力。實際上有力的肌肉更能維持關節的穩定性,所以進行肌肉鍛煉很有用。
3、疼痛。解決辦法疼痛明顯的時候適當減少活動,必要時吃點止痛葯。
4、雙側下肢不等長。為了維持行走時候的平衡,沒經過手術的病人常會出現骨盆傾斜,這個時候的骨盆傾斜是健側上移,手術糾正脫位以後,健側相對短了,所以,走路的時候還是有可能跛行。解決辦法:墊高縮短的下肢。
由於沒見到病人,所以以上都是猜測,僅供參考
4、髖關節脫位能否行走?
當時是怎麼損傷的,具體一點。
補充:不會脫位,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其周圍有強健的韌帶、肌肉、關節囊保護,非暴力不會使其輕易脫位,而且你受傷至今還能走路,不會是脫位,可能是把髖關節的滑膜或是韌帶損傷,由於你受傷後肯動沒有足夠的休息,所以關節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修養,損傷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吃葯的效果不好,可以配合局部理療,在注意多休息。
5、寶寶髖關節脫位會走路嗎
你好,孩子髖關節脫位走路的症狀:走路一跛一跛或向兩側搖擺,猶如鴨子走路,或是站立時腰部向前凸出明顯,就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很多家長都誤以為這是孩子剛學走路時
6、髖關節脫位保守治療快一年,還戴行走支架,我問過醫生會好嗎?他說會好。我還是擔心以後好了,和正常人走
請問你家孩子康復了嗎? 帶行走支架走路走的多嗎?我們家孩子從14個月開始帶行走支架,6個月了。
7、寶寶髖關節脫位,現在還在戴行走支架,但是我們托架給她走路已經很穩了,還用戴支架嗎?
還是不要脫,髖關節脫位相當於骨折,帶支架沒個一兩年是糾正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