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跑步的技巧怎麼用髖發力
擺髖帶腿是指短跑運動員在快速跑動中,其擺動腿積極收縮後以髖部肌群始發力帶動大腿積極向上擺動的一個技術動作。王保成於1995年提出:「現代短跑運動和短跑技術的本質特徵是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平動運動」。
而髖關節運動又是人體水平加速的關鍵環節,因此也就決定了,現代短跑技術發展的特點是:伸髖和擺動式積極落地技術和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力量和膝、踝關節的退讓與超等長收縮力量的加強。
運動員跑動中,以擺動動作工作肌群的用力順序而言,是以髖部肌群始發用力帶動大腿向前擺動,大腿在前擺過程中,小腿順著慣性向大腿靠攏,使膝關節保持較小的折疊夾角,這一夾角是完成擺動動作的先決條件。因而在擺髖帶腿的時候要積極主動的使這一夾角達到最小值,大小腿折疊緊密,直到擺至支撐腿垂直緩沖階段仍能形成較小的折疊夾角,讓擺動半徑變小,擺動慣量減少,髖屈肌群快速收縮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使前擺動作積極、主動;
從短跑的工作肌群用力順序上而言,一般是從人體總重心近端大肌群發力到遠端小肌肉群發力直至到遠端小肌肉群用力終止,就擺腿技術而言,應當是以髖部肌群發力來帶動髖部向前移動;從短跑技術結構上分析,運動員在快速的跑動中支撐腿從著地到蹬伸髖關節的活動幅度較大,一般是148°——203°的范圍內。當支撐腿蹬伸結束後,髖部已充分伸展,在向前擺動時,髖部肌群若不積極進行收腿,而以大腿發力向前擺動,那麼已被拉長的髖部肌群的牽引反射能力就會降低,從而消弱了肌肉群的收縮功率。另一方面,大腿發力主要是依靠股四頭肌的用力收縮來完成向前的擺動動作,如果髖部肌群的運動潛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就容易形成臀部後坐,蹬伸無力等不合理的技術動作。
2、自由泳打水究竟是髖部發力還是大腿發力?
大腿發力。是大腿帶動小腿在水面上下擺動。
3、游泳會造成髖關節韌帶拉傷
運動損傷,可以用治療骨傷軟組織損傷的接骨散外敷治療,它局部給葯,使葯能快速滲透到損傷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腫,使損傷組織快速恢復正常。
4、自由泳怎麼用髖部發力
在自由泳中,無論兩臂如何「交叉」,在一臂推水階段都要善於利用轉髖的力量,這樣才能獲得較大的前沖力。在轉髖的同時,「鎖定」肘關節,注意上臂的內收,體會「輕、飄、粘」的水感。髖部發力就是由髖部的轉動帶動臂和腿來推動水。轉髖角度大約在45度左右。髖部發力的時機就是手臂成高肘抱水姿勢之時。
5、最近游泳,髖關節痛
是沒有做好准備運動下車 所以在下水前 請做好准備運動預熱
6、請問游泳有什麼訣竅可以有快點啊!我很急那
學蛙泳竅門:
手--向側後「下」方劃水。劃水時手心向下。爭取最大浮力和推動力。出水時手成「刀」形(即手心對手心),將阻力減到最小。
腿--向下向後蹬腿。收回時大腿和膝蓋打開,兩腳相蹦。(想想青蛙)
配合--手推水和腳蹬水交替進行。
換氣--學蛙泳,換氣比較難掌握。要多體驗幾次。當手向下推動水流,身子會往上浮,抓緊時間讓頭部浮出水面,換氣。
初學者首先在齊肩深的水裡學習手部姿勢(水太淺找不到感覺)。練習時身子要前傾。學會讓手控制身體的平衡。找到感覺後,腳輕輕蹬。就能試著浮起來。這時就可以試著手和腳的配合了。
自由泳,其動作結構比較合理、省力、阻力小,是當前速度最快的一種游泳姿勢。
一、 動作結構與技術要點
(一) 身體姿勢
自由泳時身體俯卧在水面成流線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保持適當的緊張度,在游進中保持頭部平穩, 軀干圍繞身體縱軸有節奏 的自然轉動35゜~45゜。
(二) 腿部動作
自由泳腿部動作雖有一定的推進力,但主要起平衡作用,保持身體的穩定和協調雙臂做有力地劃水。要求兩腿自然並攏,腳稍內旋,踝關節關松,以髖關節為軸,由大腿帶動小腿和腳掌,兩腿交替做鞭打動作,兩腳尖上下最大幅度約30~40厘米,膝關節最大屈度約160゜。
(三) 臂部動作
自由泳是臂部動作是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以一個周期分為入水、抱水、劃水、出水和空中移臂不個不可分割的階段。
1. 入水:完成空中移臂後,手在控制下自然放鬆入水。手的入水點一般在身體縱軸和肩關節的前後延長線之間。入水時手指自然伸直並攏, 臂內旋使肘關節抬高處於最高點,掌手斜向外下方,使手指首先觸水,然後是小臂,最笫譴蟊圩勻徊迦腖
7、為什麼我游蛙泳髖關節會疼?
收腿動作突然做得太快了,或是蹬腿時突然用力。平時多做一些活動髖關節的運動。
8、經常游泳會不會影響髖關節
會不會影響髖關節主看游泳的動作,比如說蛙泳蹬腿蹬的大的時候,發力的位置就與髖息息相關,如果只是腳等那麼就跟髖的關系不大。而用用髖最大的泳姿就是蝶泳,基本就是髖和腰的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