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注射部位十字法、連線法的名詞解釋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脊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在外上四分之一為注射部位。
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
屬於臀大肌注射法定位方法。
肌肉注射定位方法有:
一,體位,常用體位有,坐位,俯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做臀中小肌注射時)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脊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在外上四分之一為注射部位。
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
2、臀中肌注射法定位:
點線法: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緣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構成的角內。
3、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以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病兒以自己手指寬度為標准)。
4、股外側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為大腿中段外側,大約7.5cm寬,位於膝上10cm、髖關節下10cm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部位為上臂外側,自肩峰下2-3橫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肌肉注射法2、關節的名詞解釋
定義1:某構造的兩個部分或兩節之間連接處的活動部位。 定義2:骨與骨相接之處。能伸屈旋轉活動的為活動關節,不能伸屈旋轉活動的為不動關節。
答題辛苦,幫忙點下【採納回答】,謝謝
股骨頭韌帶為髖關節囊內扁平的三角形纖維帶,基底部附著於髖臼橫韌帶及髖臼切跡的兩側;尖部連結股骨頭凹。此韌帶為滑膜所包裹含有營養股骨頭的血管,使血管免受外傷,並對股骨頭起彈性墊的作用。
4、名詞解釋:髖關節與膝關節
髖關節(hip joint),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屬於杵臼關節。
-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構成,是人身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在承受幾乎全部體重的同時還要擔負起腿部的各種運動任務。
5、名詞解釋:大轉子結構
股骨頸與體連接處上外側的方形隆起的地方,稱之為大轉子。是測量下肢長度,判斷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位的重要標志。
6、骨盆的名詞解釋
骨盆又稱腰帶、髖,是一個骨骼構造,位於脊椎末端,連接脊柱和股骨,與四足動物的後肢、雙足動物的下肢相連。股骨與腰帶在臀部連接處形成髖關節,它是球窩關節。
由左、右髖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間的骨連接構成。
界線:由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聯合上緣構成的環形線。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兩塊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
7、有關《運動解剖學》中的兩個名詞解釋,一個是向心工作,一個是多關節肌功能性「被動不足」。
第一個是是肌肉收縮工作的形式,有向心和離心之分。所謂向心工作是指骨骼肌收縮引起肢體向肌肉縮短的方向運動。
第二個是多關節肌的特徵之一,有主動不足和被動不足之分。被動不足是指多關節肌在一個關節被拉長後,在另外一個關節的拉長受到限制的現象。如髖關節在伸展的情況下,屈膝就比較困難。
8、正常人體解剖 名詞解釋 關節唇,請大俠指點
關節唇(articular labrum),是附著於關節窩周緣的纖維軟骨環,可加深關節窩,增大關節面,增加關節的固定性.
具有關節唇的關節有:肩關節,髖關節.
9、髂前上棘名詞解釋?
不適合精選你讓我做???啥意思?我做完了你說不用做髂前上棘指髂嵴的前端。平卧位,經臍畫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以臍為起點向外下側畫一角平分線,在此平分線上向外下側連續兩次移放4橫指,最後拇指指腹觸之堅硬處。
定位方法
髂嵴的前端為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平卧位[1],經臍畫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以臍為起點向外下側畫一角平分線,在此平分線上向外下側連續兩次移放4橫指,最後拇指指腹觸之堅硬處即為髂前上棘。此法常用於髂前上棘不明顯之肥胖者。臨床上常在此後3橫指髂結節的骨面平坦處做骨髓穿刺。在臍與左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處常行腹腔穿刺。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常對L3~L4棘突間隙,臨床可依此行椎管內麻醉。
臨床意義
是確定麥氏點(McBurney)的標志;自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側緣所作的水平線即腹股溝區的 上界。
坐骨結節至髂前上棘的連線稱奈勒通(Nelaton)氏線,臨床上根據 股骨大轉子尖端與此線的關系是否正常,來判斷是否髖關節脫位或股骨頸骨折。
可用髂前上棘作為標志來測量下肢的長度。
確定臀部肌肉注射的穿刺點和在髂結節進行骨髓穿刺的進針部位。
股動脈、股外側皮神經、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的神經的行程,也可根據它們與髂前上棘的關系來確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