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粘連康復

髖關節粘連康復

發布時間:2020-09-12 03:14:33

1、廢用性髖關節粘連怎麼治。

病情分析:你好!所謂的股骨頭和髖關節黏連導致髖關節活動受限,實際上並不是股骨頭和髖關節黏成塊了,而是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軟組織發生黏連影響和限制了髖關節的功能活動,真正因為外傷骨折導致的股骨頭和髖關節骨性癒合的情況非常少見。這種髖關節周圍肌肉、肌腱和軟組織的黏連需要做長久的康復訓練才能慢慢逐漸恢復,這種拉伸肌肉、肌腱的功能鍛煉需要有足夠的毅力和耐心,不能操之過急,粗暴、冒進的康復動作會損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一旦演化成骨化性肌炎,則會使髖關節功能喪失!由於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都比較強大,最好是在專業的康復訓練醫師指導下進行;並藉助理療、中葯熏洗浸泡、配合口服伸筋丹、活絡丹等治療。

2、髖關節粘連

找一家專業的康復機構,進行專業評定 制定康復計劃 進行康復訓練!粘連六年 時間實在太久不過不是沒有可能,我有個腦外傷偏癱的病號 卧床二十年 本來認為他的患手是廢用手了,但現在康復很好,很難得 所以要有信心 也要有吃苦的精神

3、髖關節粘連,關節空間變小,活動有影響要吃什麼葯,怎樣鍛煉

這個考慮是關節的病變的,一般是需要理療的,比如是針灸、按摩、熱敷,封閉等,必要時到醫院檢查關節鏡的,同時治療

4、胯骨關節粘連怎麼辦

髖關節發生粘連一般是術後沒有及時功能鍛煉導致的。這個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只有靠自己咬著牙努力的進行功能鍛煉,等到粘連都活動開了,就不會那麼疼了

5、髖關節康復訓練

做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病人,以下動作應盡量避免,否則您的人工髖關節發生松動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術後早期禁止"蹺二郎腿",更不要在蹺二郎腿的同時施壓
●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包括蹲便
●禁止直腿從高處跳落
●避免做劇烈運動
●避免摔倒
●不論平卧位還是行走時盡量不要向外旋轉您的髖關節。
●側卧位時盡量不要向手術側側卧
為了使您輕松愉快地完成訓練,我們為您制定了以下訓練計劃:

術後72小時內
-

1.傷口處放置引流管……
傷口處放置引流管,避免術後血腫的發生,24~72小時後拔除。

2.早期應盡量平卧……
早期應盡量平卧,手術一側腿向外打開30o,膝關節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雙腿內置入三角枕。避免向手術側翻身。可以側卧後,睡覺時最好在兩腿之間放置一個枕頭。

3.抬高手術一側腿……
抬高手術一側腿,主動屈伸踝關節。有條件者使用下肢靜脈泵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4.72小時內疼痛將較劇烈……
72小時內疼痛將較劇烈,術後早期疼痛多因手術創傷所致,適當服用鎮靜止痛葯或採用病人自控型止痛泵,減少疼痛刺激,以保證病人較好地休息。

5.術後一般使用抗生素……
術後一般使用抗生素,具體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6.全身靜脈麻醉的病人術後常規霧化吸入……
全身靜脈麻醉的病人術後常規霧化吸入,鼓勵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多飲水,多吃粗纖維和多維生素類食物防止便秘。

術後1~3天
-此期訓練以恢復肌肉力量和促進下肢血液流動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但暫不活動髖關節。

1.屈伸踝關節
慢慢地將腳尖向上勾起,然後再向遠伸使腳面綳直。每隔5~10分鍾就可以練習數次;手術後立即開始直到您完全康復。

2.轉動踝關節
由內向外轉動您的踝關節;每天3~4次,每次重復5遍。

術後3天~2周
-此期可以開始進行一些卧位髖關節活動,以恢復肌肉力量,逐漸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為目的。

1.3~13天使用關節被動活動器(cpm)
術後早期CPM的使用既可以使剛剛更換的人工關節提前進入角色,有效地防止周圍軟組織粘連又可以對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CPM開始活動度:30o~40o,2次/日,每次30~60分鍾,逐日加10o,達到100o~120o止

2.1屈伸膝關節
每天3~4次,每次重復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之一:
1) 屈伸膝關節:如圖所示屈曲膝關節使您的腳跟滑向臀部,然後伸直。注意不要使膝關節向兩側擺動。

2.2臀部收縮
每天3~4次,每次重復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之二:
2) 臀部收縮: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綳緊,保持5秒鍾。

2.3外展練習
每天3~4次,每次重復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之三:
3) 外展練習:平卧位伸直腿盡量向兩側分開,然後收回,注意不要完全並攏。

3.1股四頭肌收縮
綳緊您的大腿前方肌肉(股四頭肌),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5~10秒鍾,每隔10分鍾練習10次或直到您感覺大腿肌肉有點兒疲勞。

3.2股四頭肌收縮
直腿抬高:綳緊您的大腿前方肌肉,盡量伸直膝關節,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鍾,慢慢放下。重復練習,您會感覺大腿肌肉有點兒疲勞。

手術2周後
-  此期以恢復正常髖關節活動度和增強肌肉力量為目的。
  如果您的人工髖關節是骨水泥型的,那麼此期您的人工髖關節已經可以負重了,可以逐漸坐起,並開始練習站立和行走。但請您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下康復訓練內容。

1.14~21天起坐,坐床沿,坐椅子。
從椅子上站起時,首先身體要挪到椅子邊緣,把患肢放在前面,讓健側腿承受身體大部分重量,主動進行屈髖屈膝、伸髖伸肢運動,可繼續使用關節被動活動器。

2.22天起醫生雙手平舉扶患者雙手,練習平地步行
22天起醫生雙手平舉扶患者雙手,練習平地步行,每次100~300步,2~3次/日。
走路不在多,而要走正確,同時練習等步上下梯,上樓梯時先邁健腿,下樓梯時先邁患腿。平步時足不要外旋或內旋,不要拖步,跳步,不要跛行,要大膽讓患髖負重。切記避免意外跌倒。一般不用拐杖,以免延晚獨立行走期。第4周起同時練習下蹲,起立和立地踏步。

3.站立練習
手術不久您就可以下床站立。開始的時候您會感覺頭暈,所以您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幫助。直到您有足夠的力量站立。進行站立練習時您一定要扶著床旁或牆上的扶手。每天3~4次,每次10遍。

4.站立抬腿練習
雙手握住扶手抬起您的患肢,注意抬腿時膝關節不要超過腰部。每次2~3遍。

5.站立外展練習
注意保持您的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每次2~3遍。

6.站立後伸練習
將患肢慢慢後伸,注意保持上身直立,每次2~3遍。

6、關節粘連後如何鍛煉

多鍛煉,勤鍛煉。不怕痛,要咬牙
一分通,一分靈活
加油
好人一生平安
和你一起加油
我也是關節粘連

7、髖關節粘連,關節不能活動,從手術到現在有13年了。還能不能恢復了?

髖關節粘連?是強直嗎?

8、全髖置換術後髖關節粘連

你可真行!醫生就沒給你下醫囑?哪家醫院呀!真行!
首先一點,繼續運動肯定會緩解,而且必須加強運動。由於這種粘連是由於組織造成的,所以肯定能恢復。不過由於一年多沒動,恢復的速度會比較慢,但一定要堅持!中醫有種針刀療法,對松解粘連很有幫助,但技術含量相當高,所以要做的話一定要找有資歷的醫生。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置換過的髖關節絕對不能作內收的動作,也就是說患側腿不可以向健側擺動,蹺二郎腿也不行,一定要注意,免得髖關節脫位。
祝你早日康復!

與髖關節粘連康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