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選擇

髖關節選擇

發布時間:2020-09-11 09:13:14

1、治療髖關節痛中哪個最專業呢?

髖關節痛是指大腿根部與抄骨盆之間疼痛,髖關襲節不能過伸和不能完全屈曲、不能站立和行走、活動疼痛加重,下肢短縮百畸形,想用髖關節度痛的保健品我覺得百傲鯊的天然鯊魚軟骨粉就是很不問錯的一個選擇,很多人答都是用這個保健品的

2、人工髖關節置換,選擇什麼材質

沒到迫不得已,最好不要換,人體組織,還是原裝的好。具體什麼材料記不清了,反正是抗排異的合金

3、選擇髖關節置換術有風險嗎?

就如同您做每一項正常的日常活動都存在受傷的可能性一樣,任何手術對患者來說都是有或大或小的風險的。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手術的風險正在降低。為了讓您客觀的認識人工關節置換術,下面為您列出手術中及手術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神經損傷血管損傷膀胱損傷和泌尿道並發症:術後密切注意尿袋內尿液顏色,數量,如有異常及時處理。以上各類損傷發生幾率都不是很高,如有發生也有相應的處理方法,一般對術後影響不大。出血及血腫形成:術後常規引流24-48小時可避免。感染:術前術後合理抗生素的應用血栓栓塞:深靜脈血栓為髖關節置換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術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應應用抗凝葯物並盡量早活動下肢可降低發生率。假體脫位:術後配合醫生擺好體位,合理康復,避免一切禁忌活動,可降低發生率骨折:最常見的事股骨骨折,但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鍛煉,避免錯誤的動作及摔倒,發生率會低很多。假體松動:發生率很低,醫生會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固定假體方法,最大限度減少松動人工關節置換術屬於成熟的手術,手術風險低,成功率很高,希望每一位髖關節疾病患者不要因為對手術並發症的顧慮而放棄最合適的治療時機。應該今早去咨詢有經驗的醫生,結合自身的病情,早日採取合理的治療手段。

4、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嚴重影響髖關節活動的疾病,嚴重的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只能卧床休息。一些患者因為股骨頭發生塌陷,在醫生的建議下往往會選擇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為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真的是這樣嗎?新浪中醫股骨頭壞死頻道的專家指出,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也不斷的在暴露出來:一,髖關節手術使用人造關節代替壞死的股骨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但是髖關節置換術並不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最佳方法,且由於人工關節減震功能不良,手術之後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不能每天行走的距離過遠、更不能負重行走、進行體力勞動、跳舞,以免假體提前下沉,出現髖關節疼痛症狀。二,手術後活動受限的症狀的症狀也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還可以,但是能進行過多的活動,過多的活動如爬樓梯、跑步、登山等運動會使假體的使用年限減少、假體的松動,因為人造關節沒有自行修復功能。如果置換手術後不久就出現了假體松動的情況,導致了置換術的失敗,不得不再進行第二次手術,甚至第三次的手術。三,髖關節置換手術還有可能引發其他並發症,留下後遺症等,有的患者會發生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被控制後再進行關節再置換,而再置換的感染率遠遠高於第一次的手術。而在手術中也可能會造成其他部位骨質的損傷,導致術後住院時間長等缺點。通過以上詳細介紹,大家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應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了吧。在此提醒廣大患者,除非股骨頭塌陷非常嚴重,其他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法沒有療效的情況下,方可考慮髖關節置換手術。

5、人工髖關節目前最好的是哪一種

用於股骨頭置換手術zd的人工股骨頭一般有國產和進口的兩種.總體費用,一般來說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患者入院後檢查,床位,診療,手術,麻醉費及葯品費用,一般患者需要人民幣8千-1萬元左右,.另一部分為材料費.其不享受醫保待遇.材料的不同,其價格有顯著的差異.一般情況下,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如年齡,全身體質狀況,有無骨質疏鬆等進行選擇,提出手術方案,患者根據醫生的建議結合經濟狀況來選擇不同費用的假體.按照國家衛生部組織華東八省市對進口材料進行統一招標價格,以目前常用的關節為例,生物型陶瓷髖關節為人民幣3萬6元左右,生物型鈷合金-高分子聚乙烯頭臼髖關節為人民幣2萬5千元左右,雙極人工股骨頭為人民幣2萬元.國內合資產品目前尚無陶瓷頭臼產品,其他價格約較進口產品低約40~45%.

6、髖關節鍛煉方法有哪些

鍛煉目的是什麼? 髖關節的肌肉很多:股四頭肌,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肉,腘繩肌群,內收肌群等等可以做 蹲起,剪蹲,俯身後擺腿,肩橋挺身,河蚌式翻胯,側卧提腿等等動作來鍛煉控制髖關節運動的肌肉

7、怎樣選擇人工髖關節(金對金髖關節假體的優點和缺點)

人工髖關節假體的種類非常多,如國產的、進口的及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人工關節假體,是患者及其家屬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常常難以決斷的一個問題。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進口的人工髖關節假體價格比國產的貴1-2萬元,但具體是進口關節的效果好還是國產的好,或者說使用壽命更長,目前還暫無定論。雖然國產關節與進口關節在質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近年來國產關節的質量也有了改進,其材料也呈現多樣化,如鈦合金、鈷鉻合金、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患者髖關節損壞的程度不同,人工關節的選擇也會有不同。此外,髖關節是否需要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關節各自特定的適應症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提高了髖關節嚴重病損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於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的15~20 年的成功率可達90%以上。但是隨著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年輕化,人們發現在年輕的患者中,全髖置換術的效果遠未達到理想狀況,患者年齡越小,置換術的遠期效果越差。小於55 歲的患者全髖置換術後假體的10 年存留率僅為80%左右,16 年存留率僅為33%,而在小於40 歲的患者中,假體的10 年失敗率高達30%~56%。在導致人工關節中、遠期失敗的原因中,磨損和松動是最重要的因素。金對金全髖表面置換在10年前開始進入臨床應用,金對金的設計比早期表面置換假體(金屬對聚乙烯)在冶金和摩擦特性上具有很好的改進,早期表面置換在金屬材料、固定方法和界面(增加了金屬和聚乙烯的磨損)三方面有不足,新型假體塑性更薄,使用更好的固定技術,設備能更好地耐受。在表面置換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的國家裡,表面置換大概是所有全髖置換的10%,比如澳大利亞2007年是7.9%,許多歐洲國家(英、法、德)使用率從6%到9%。與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人工假體相比,新一代金屬對金屬假體在理論和臨床選擇上有著較大優勢。首先,金屬對金屬磨擦付耐磨損性能更好。在快速磨損期,金屬對金屬假體的線性磨損率為25~35μm/年,到第3 年進入穩態磨損期後,線性磨損率降低到5μm/年,容積磨損率為0.3mm/年,比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低100 倍。同時,金對金使全髖表面置換和大股骨頭全髖假體成為可能,二者分別有利於保留較多的股骨側骨量、優化股骨近端的應力傳導、術後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更好。盡管金對金假體有著更加良好的耐磨損性能,但是仍然無法迴避由於磨損而帶來的金屬離子釋放的問題,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的患者需長期並有可能術後一生均處於這種較高的金屬離子濃度環境,長期持續的較高金屬離子濃度環境是否會致敏、致癌、致畸以及加重腎臟等臟器負擔目前仍不清楚,不過隨訪至今仍然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植入與上述問題有相關性,至少截至目前來看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是相對安全的。國外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植入金屬對金屬假體後,患者腫瘤和腎病的發病率以及惡性腫瘤的死亡率與健康人群並無明顯差別。另外,對於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應當嚴格掌握。由於界面摩擦形成的金屬離子在體內積聚,且需要通過腎臟排泄,並有可能通過胎盤屏障,故此慎用於腎功能不全患者和有近期妊娠可能的女性。另外,年輕活動量大的患者可採用表面置換術。而年齡較大、患有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絕經後女性等應慎用表面置換術,可採用全髖關節置換。

8、髖關節置換請教專家指點!謝謝好心人!

1.可以選擇36mm的大頭關節嗎?(另一側是32mm)還是兩側都選用同樣大小的頭?看片子手術有什麼問題沒?答:完全可以。選擇同樣大小頭也可以的,沒有嚴格要求。右側手術還可以,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有會員認為前傾角小,但是我看應該在正常范圍內5-25°。外展角也在正常范圍內30-50°)。2.目前什麼品牌的關節好?考慮年齡較小,想選擇一款質量好的關節!答:患者年輕,最好用進口關節。國產髖關節和進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年齡小最好做陶瓷對陶瓷界面,生物型假體。3.是不是臼杯不用螺絲固定會受力均勻一些?相對好一些?答:這個看壓配情況,壓配好就不要用螺釘了。

與髖關節選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