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人工髖關節置換假體選擇

人工髖關節置換假體選擇

發布時間:2020-09-10 07:51:35

1、人工髖關節置換能使用多少年效果如何?

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王青:人工髖關節置換是目前治療終末期髖關節疾病相當有效的方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病人可以恢復到基本正常生活狀態。人工關節有一定使用年限,一般來說十年假體使用壽命超過90-95%,二十年也能達到80%以上,這與假體質量、手術水平、病人的使用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對於某一特定病例很難回答能夠確保使用多少年。根據您的年齡,如果您現在就做手術估計今後很有可能需要再做手術翻修。如果等到五六十歲再做手術雖然手術翻修的可能降低,但您今後的二三十年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因此這是一個生活理念問題:是現在手術在人生最精華的二三十年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還是因為懼怕手術翻修而忍受幾十年的痛苦等年老了再手術?這需要您自己拿主意。

2、本人今年50歲了,要第三次做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不知道用哪一種關節比較好,誰幫助我

如果你第一次用進口的,可能就沒有這么快做第二次,也就不會這么快做第三次了,因為進口的初次置換存活平均都在20年以上,國產的是七八年.你現在是第二次翻修,骨缺損肯定是比較大的,一定要用進口的.建議用強生的solution來做(大醫院醫生一般都知道),如果髖臼缺損嚴重可能還需要用到髖臼重建環.不過這個備貨比較麻煩,你可能需要多等一兩個星期.這個手術肯定是比較復雜了,而且你自身情況也比較復雜,建議一定要到省會的大醫院去做,你這個是比較少見的手術,小城市的醫生沒有經驗的.這樣術後效果才會比較好.費用肯定是比較高的,你得准備個差不多十萬塊來做.你現在五十歲,還可以買醫保.如果有職工醫保最好,如果沒有的話一定要買個居民醫保,開通一個月就可以用,可以省一大筆錢(具體看你當地的醫保政策),一般能省上一半.這種手術一般是沒有生命危險的,因為髖部沒有什麼大血管也沒有器官.手術完一定要遵醫囑及時下地鍛煉,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3、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嚴重影響髖關節活動的疾病,嚴重的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只能卧床休息。一些患者因為股骨頭發生塌陷,在醫生的建議下往往會選擇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為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真的是這樣嗎?新浪中醫股骨頭壞死頻道的專家指出,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也不斷的在暴露出來:一,髖關節手術使用人造關節代替壞死的股骨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但是髖關節置換術並不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最佳方法,且由於人工關節減震功能不良,手術之後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不能每天行走的距離過遠、更不能負重行走、進行體力勞動、跳舞,以免假體提前下沉,出現髖關節疼痛症狀。二,手術後活動受限的症狀的症狀也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還可以,但是能進行過多的活動,過多的活動如爬樓梯、跑步、登山等運動會使假體的使用年限減少、假體的松動,因為人造關節沒有自行修復功能。如果置換手術後不久就出現了假體松動的情況,導致了置換術的失敗,不得不再進行第二次手術,甚至第三次的手術。三,髖關節置換手術還有可能引發其他並發症,留下後遺症等,有的患者會發生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被控制後再進行關節再置換,而再置換的感染率遠遠高於第一次的手術。而在手術中也可能會造成其他部位骨質的損傷,導致術後住院時間長等缺點。通過以上詳細介紹,大家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應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了吧。在此提醒廣大患者,除非股骨頭塌陷非常嚴重,其他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法沒有療效的情況下,方可考慮髖關節置換手術。

4、怎樣選擇人工髖關節(金對金髖關節假體的優點和缺點)

人工髖關節假體的種類非常多,如國產的、進口的及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人工關節假體,是患者及其家屬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常常難以決斷的一個問題。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進口的人工髖關節假體價格比國產的貴1-2萬元,但具體是進口關節的效果好還是國產的好,或者說使用壽命更長,目前還暫無定論。雖然國產關節與進口關節在質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近年來國產關節的質量也有了改進,其材料也呈現多樣化,如鈦合金、鈷鉻合金、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患者髖關節損壞的程度不同,人工關節的選擇也會有不同。此外,髖關節是否需要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關節各自特定的適應症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提高了髖關節嚴重病損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於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的15~20 年的成功率可達90%以上。但是隨著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年輕化,人們發現在年輕的患者中,全髖置換術的效果遠未達到理想狀況,患者年齡越小,置換術的遠期效果越差。小於55 歲的患者全髖置換術後假體的10 年存留率僅為80%左右,16 年存留率僅為33%,而在小於40 歲的患者中,假體的10 年失敗率高達30%~56%。在導致人工關節中、遠期失敗的原因中,磨損和松動是最重要的因素。金對金全髖表面置換在10年前開始進入臨床應用,金對金的設計比早期表面置換假體(金屬對聚乙烯)在冶金和摩擦特性上具有很好的改進,早期表面置換在金屬材料、固定方法和界面(增加了金屬和聚乙烯的磨損)三方面有不足,新型假體塑性更薄,使用更好的固定技術,設備能更好地耐受。在表面置換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的國家裡,表面置換大概是所有全髖置換的10%,比如澳大利亞2007年是7.9%,許多歐洲國家(英、法、德)使用率從6%到9%。與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人工假體相比,新一代金屬對金屬假體在理論和臨床選擇上有著較大優勢。首先,金屬對金屬磨擦付耐磨損性能更好。在快速磨損期,金屬對金屬假體的線性磨損率為25~35μm/年,到第3 年進入穩態磨損期後,線性磨損率降低到5μm/年,容積磨損率為0.3mm/年,比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低100 倍。同時,金對金使全髖表面置換和大股骨頭全髖假體成為可能,二者分別有利於保留較多的股骨側骨量、優化股骨近端的應力傳導、術後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更好。盡管金對金假體有著更加良好的耐磨損性能,但是仍然無法迴避由於磨損而帶來的金屬離子釋放的問題,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的患者需長期並有可能術後一生均處於這種較高的金屬離子濃度環境,長期持續的較高金屬離子濃度環境是否會致敏、致癌、致畸以及加重腎臟等臟器負擔目前仍不清楚,不過隨訪至今仍然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植入與上述問題有相關性,至少截至目前來看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是相對安全的。國外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植入金屬對金屬假體後,患者腫瘤和腎病的發病率以及惡性腫瘤的死亡率與健康人群並無明顯差別。另外,對於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應當嚴格掌握。由於界面摩擦形成的金屬離子在體內積聚,且需要通過腎臟排泄,並有可能通過胎盤屏障,故此慎用於腎功能不全患者和有近期妊娠可能的女性。另外,年輕活動量大的患者可採用表面置換術。而年齡較大、患有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絕經後女性等應慎用表面置換術,可採用全髖關節置換。

5、急求!人工全髖關節置換後是否必須做康復治療?何時做?及術後四個月後和將來注意事項!!

你據說的這種情況在全髖換中很常見,特別是象這種患病時間較長後才換關節的更為見。

因為術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患肢短縮的情況下行走的,人體為了維持平衡,使健側高些,患側低些,必需傾斜骨盆和脊柱,從而使得周圍的肌肉韌帶都適應這種畸形姿態。時間長後,就習慣了這種傾斜的體位。當換關節時,醫生是根據下肢實際長度來選擇假體的。所以,有些病人會在一段時間內感覺到術後換了關節還沒有術前舒適。這是因為,周圍肌肉韌帶要有一個調節和適應過程。所以看起來走路還是跛的。

我的經驗,這種情況只要不是術後明顯下肢不等長,一般都會好轉的。當然,如果術前畸形很嚴重,恢復程度也會相應減少。平時注意適當煅煉,比如有意識的向相反方向彎腰,加強患肢主動煅煉,恢復周圍肌肉的力量,都對這種術後跛行有幫助。

6、選擇髖關節置換術有風險嗎?

就如同您做每一項正常的日常活動都存在受傷的可能性一樣,任何手術對患者來說都是有或大或小的風險的。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手術的風險正在降低。為了讓您客觀的認識人工關節置換術,下面為您列出手術中及手術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神經損傷血管損傷膀胱損傷和泌尿道並發症:術後密切注意尿袋內尿液顏色,數量,如有異常及時處理。以上各類損傷發生幾率都不是很高,如有發生也有相應的處理方法,一般對術後影響不大。出血及血腫形成:術後常規引流24-48小時可避免。感染:術前術後合理抗生素的應用血栓栓塞:深靜脈血栓為髖關節置換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術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應應用抗凝葯物並盡量早活動下肢可降低發生率。假體脫位:術後配合醫生擺好體位,合理康復,避免一切禁忌活動,可降低發生率骨折:最常見的事股骨骨折,但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鍛煉,避免錯誤的動作及摔倒,發生率會低很多。假體松動:發生率很低,醫生會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固定假體方法,最大限度減少松動人工關節置換術屬於成熟的手術,手術風險低,成功率很高,希望每一位髖關節疾病患者不要因為對手術並發症的顧慮而放棄最合適的治療時機。應該今早去咨詢有經驗的醫生,結合自身的病情,早日採取合理的治療手段。

7、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多少錢

人工髖關節置換是將人工假體,包含股骨部分和髖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絲釘固定在正常的骨質上,以取代病變的關節,重建患者髖關節的正常功能,是一種較成熟可靠的治療手段。建議還是到正規大醫院骨科及時進行手術,費用估計5-10萬吧。

8、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雙側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是什麼,年齡多大?---直接關繫到手術的術式,比如是生物性關節,還是骨水泥型,是半髖置換還是全髖置換。當然也可以雙側同期置換。一般情況下,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CFH要全髖置換,至於手術技術:基本上成熟了,但有很大差別,引用骨科學術會議上一位很牛的專家的話:「全髖手術誰都能做,但你做的關節只能用10年,我做的能用15年,20年,你說水平有差距嗎?」。國產關節的壽命是10-15年,進口的不超過25年,因此,年輕型的置換指征嚴格,一般地講65歲以上患者,或者預期壽命10年以上,應行全髖置換。我所在的地區醫療保險可以報銷55%的總費用(包括材料),但進口假體的報銷率較低。

與人工髖關節置換假體選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