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髖關節疼痛,做什麼運動鍛煉好
由於髖關節過度內收,外展,前屈,後伸等原因造成周圍肌肉和韌帶發生撕裂傷或斷裂稱為髖關節扭傷.多是因為猛跑時摔倒,從高處跳下時單足著地,劈叉等造成.損傷後髖部軟組織充血,水腫,病人常訴髖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患肢不能著地負重行走,輕者可出現跛行,拖拉步態,關節內側內收肌處及腹股溝處有壓痛,髖膝微屈,患側肢體取外展外旋半屈曲位,如「稍息」姿勢,骨盆向病側傾斜,病肢呈假性變長.
指導意見:可行局部封閉,以強的松龍0.5ml加1%利多卡因5~10ml局部注射,可緩解疼痛.適當制動,需卧床休息,不必固定..手法治療此病有較好效果.患者仰卧,醫生將骨盆固定,搖轉並牽引下肢,然後屈膝屈髖向下壓,再按揉大粗隆後上方及髖內側,然後伸直下肢.也可讓患者坐椅上,屈髖屈膝,腳下踩一粗圓柱,來回滾動,以活動下肢.
2、髖關節可以做哪些運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3、髖關節疼痛,能做運動嗎?
當髖關節疼痛的時候,是不適宜做運動的,需要很好的卧床休息,疼痛消失以後才可以逐步恢復走路的
4、什麼運動是髖關節具有的全部功能
其位置在全身的中部,結構特殊,當全身劇烈運動時,髖關節結構能適應由骨的杠桿作用產生的巨大力量。鳳凰中醫股骨頭壞死頻道的專家說,髖關節的主要功能是負重,將軀體的重量緩沖到下肢,同時能做相當范圍的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和環旋運動,且有吸收、減輕震盪的功能。
5、髖關節受傷後哪些運動不能做
臨床工作中多見於機體劇烈及暴力過度運動易引起關節肌肉損傷,炎症刺激引起不適反應現象,積極對症處理治療,按時復查。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適當運動鍛煉身體,加強營養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以使用消炎及針灸理療磁熱療輔助,按時復查治療處理。
6、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能做運動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有的患者不注意新關節的保護,認為換了關節就高枕無憂了;有的患者則對新關節過度關注,做什麼都小心翼翼。那麼,人工髖關節術後,到底什麼樣的的運動、飲食才「適度」,我們來聊聊。
1.術後六周之內不建議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襪等動作;手術六周後,穿鞋、穿襪、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為都可以進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認為術後六周太早,也可以推遲到三個月後;
2.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並不是完全不能「蹺二郎腿」、盤腿。只是這些行為需要等到術後三個月,患者恢復得不錯以後才能做。如果在術後六周內做「蹺二郎腿」、盤腿等動作,很有可能會導致髖關節脫位,十分危險;
3.術後患者不宜長時間坐著,因為久坐對於髖關節、腰椎等都是一個考驗。一般來說,這個「長時間」是指超過30~40分鍾。也就是說,建議患者坐30~40分鍾,就站立行走一段時間;
4.術後患者上下樓梯時需要注意「好上壞下」,即上樓時健側的腿先上,下樓時手術一側的腿先下。此外,在術後三個月之內,患者上下樓梯要盡量扶著扶手。因為一方面剛做完髖關節置換,關節不一定十分穩固;另一方面,患者術後可能因為肌肉無力而發生摔倒。但手術三個月以後,如果通過側抬腿鍛煉,患者已經恢復得比較好了,就不需要再如此小心;
5.如果因為飲酒造成股骨頭壞死,進而需要髖關節置換,這類患者即使換了新關節,仍然建議戒酒或者減少飲酒。因為術後繼續飲酒有可能導致對側(好的一側)股骨頭壞死,同時也有可能對肝腎造成損害;
6.人工髖關節置換後在飲食上並沒有太多注意事項,沒有必要因為手術而忌口。
7、髖關節鍛煉方法有哪些
鍛煉目的是什麼? 髖關節的肌肉很多:股四頭肌,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肉,腘繩肌群,內收肌群等等可以做 蹲起,剪蹲,俯身後擺腿,肩橋挺身,河蚌式翻胯,側卧提腿等等動作來鍛煉控制髖關節運動的肌肉
8、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8)髖關節可做運動擴展資料: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
9、髖關節可以做旋轉運動嗎?
網路搜索髖關節的人體解剖,弄清楚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