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訓練方法

髖關節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0-09-04 02:22:42

1、如何提高髖關節力量

論壇上轉的 我覺得有效果

如何快速地、直接地、簡單地提高髖關節的力量呢? 第一種方法是仰卧直腿上下擺動,類似於仰泳中的腿部動作,不同的是擺動幅度大。仰卧最好是採用半仰卧的姿勢(兩肘關節後面支撐),不僅提高了髖關節的力量而且還鍛煉了腰腹肌。在具體的操作中夏季練習得比較多,幾乎天天練,冬季的訓練在准備活動中,小墊子上的柔韌練習之後緊接著就是3組30秒的上下擺腿練習,間歇時間根據學生的水平來確定。還可增加難度練習:仰卧在體操凳上臀部以下懸空練習,在小腿部位綁上沙袋增加難度。 第二種方法是直腿擺欄。把欄架固定在與腰部同等的高度,站在欄側,左右腿交替直腿擺欄,可用內、外擺腿等練習方式。隨著髖關節的力量的逐漸增強,適當增加難度。如提高欄架的高度,增加練習的負荷量,小腿綁沙袋負重等等。 在提高髖關節力量方面主要是採用上面的兩種方法,肌肉和神經系統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刺激後才能出現應激反應,所以每種練習方法不能急於求成,持之以恆是凸顯這兩種方法效果的關鍵所在。

2、怎麼訓練髖關節力量

行進間扭髖練習較好,動作要領:側向兩腳交叉跑,右腳一會兒前,一會兒後,配合手的協調,注意扭髖。(訓練髖關節是訓練靈活性,不是訓練力量,分組訓練,先慢後快。

3、如何鍛煉髖關節周圍肌肉

這里介紹幾個鍛煉膝蓋周圍肌肉的動作:
鍛煉四頭肌 四頭肌即大腿前面的肌肉。坐在地板上,將膝蓋向前伸直;在膝蓋凹陷處的下方墊一塊毛巾卷;緊縮膝蓋至少30秒,然後放鬆。重復此緊綳及放鬆過程25次。 護膝小貼士 ▲正確登樓鍛煉
不少辦公族喜歡登樓鍛煉,但這種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如體重過重、孕婦、有退行性關節炎的人,最好避免登樓。同時要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下樓時,為了防止膝關節承受壓力增大,應前腳掌先著地,再過渡到全腳掌著地,以緩沖膝關節的壓力。登樓後可對膝關節進行局部按摩,使膝關節得到充分的放鬆,防止其僵硬。 ▲跑步別選硬地
許多跑步者的疼痛是來自肌腱發炎,這是由不良的訓練習慣引起的。選擇合適的跑步場地,能有效減少此類問題。通常以選擇草地為最佳,柏油路次之,水泥地居後。水泥地是最堅硬的表面,不可忽視其反作用力,最好不要在人行道上慢跑。 ▲定期更換跑鞋
當跑鞋失去彈性而無法再承受反作用力後,應立即換鞋。如果一個跑步者一周至少跑40公里,則每隔2至3個月即該換新跑鞋。若低於40公里,則應每隔4至6個月換鞋。跳有氧舞蹈、打籃球和網球的人(一周練習兩次),也應在4至6個月後換鞋。假如一周練習四次以上,則應2個月換一次鞋。 ▲冰敷減輕疼痛
運動時若發生膝蓋疼痛,應立即休息,用冰塊冰敷,並抬高患部20至30分鍾。不要低估冰塊的效力,最好在當天晚上或隔天早晨起床時,再以冰塊敷一次。冰塊是極佳的消炎劑,它有助於減輕膝蓋疼痛。
面的方法既能鍛煉身體,又可以達到保護膝關節的目的。
◆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俯卧屈膝:俯卧位,雙手在頭前交叉,將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逐漸屈膝,腳跟盡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伸肌鍛煉:仰卧位,將一側膝關節屈曲盡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將大腿固定5~10秒鍾,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股四頭肌鍛煉:俯卧位,將一側腿屈膝靠向臀部,雙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環繞踝部),逐漸將下肢向臀部牽拉,並保持這一姿勢5~10秒鍾,然後放下,雙腿交替進行。反復練習10~20次。
◆推擦大腿:坐在椅上,雙腿屈曲,用兩手的掌指面分別附著左(右)腿兩旁,然後稍加用力,沿著大腿兩側向膝關節處推擦10~20次,雙腿交替進行。
◆指推小腿:坐在椅上,雙腿屈曲,雙腳微分,用兩手的虎口分別放在兩膝的內外側,然後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用力,沿小腿內、外側做直線的指推動作盡量至足踝。反復指推10~20次。
◆拳拍膝四周:坐在椅上,雙腿屈曲,雙足平放在地板上,並盡量放鬆雙腿,雙手半握拳,用左右拳在膝四周輕輕拍打50次左右。 ◆按揉髕骨:坐在椅子上,雙腿屈曲約90°,雙足平放地板上,將雙手掌心分別放在膝關節髕骨上,五指微張開緊貼於髕骨四周,然後稍用力均勻和緩有節奏地按揉髕骨20~40次。
以上八種膝關節功能鍛煉操,每天早、晚各做一遍,對防止或減輕膝關節骨性關節病有好處

4、髖關節可以做哪些運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5、髖關節鍛煉方法有哪些

鍛煉目的是什麼? 髖關節的肌肉很多:股四頭肌,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肉,腘繩肌群,內收肌群等等可以做 蹲起,剪蹲,俯身後擺腿,肩橋挺身,河蚌式翻胯,側卧提腿等等動作來鍛煉控制髖關節運動的肌肉

6、怎麼鍛煉髖關節柔韌性

髖關節柔韌性練習方法:
1. 髖關節繞環。雙手扶腰,站距同肩寬,將髖關節向外頂出反復劃大圈,注意圈要由小逐漸變大。
2. 坐姿彈膝。坐在地上,雙腳腳心相對,盡量靠近襠部。上身盡量挺直,雙手扶住雙膝,有節奏地上下(主要是向下壓)彈動。
3. 豎角式。基本姿勢同上,上體挺直後向前屈髖,達到極限後堅持一段時間。注意是屈髖,一定不能弓腰。
4. 俯身盤腿坐。盤腿坐在地上,雙腿要一上一下,臀部和膝蓋要貼緊地面,向前緩慢俯身,直到上體的大部分緊貼地面,臀部不能抬起。

注意事項:

動作要均勻。

7、如何科學地提高髖關節柔韌性

一字馬又叫劈叉,是指兩腿分開成「一」字型的一種動作,分為豎叉和橫叉,是一種對腿部和髖關節柔韌性要求極高的動作,也是武術、舞蹈、體操、雜技等運動的基本功,練習一字馬有助於提高腿部和髖關節的柔韌性與靈活度,從而保證上述運動的練習者能夠完成一些大幅度的腿部動作。
練習一字馬的好處與壞處
對於男性而言,除了專業的武術、體操運動員或者舞蹈、雜技演員外,普通男性練習一字馬並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因為一般的運動對柔韌的要求遠遠低於一字馬,而男性劈叉又不像女性那樣具有美感,且一字馬的練習伴隨的是長時間高強度拉筋的疼痛,對於男性而言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多去練練力量呢。
相對而言女性練一字馬則是好處多多,一個漂亮的一字馬下去,將女性身體特有的柔美感體現的淋漓盡致,柔韌性練習有助於塑造女性的身材,這一點看看那些舞蹈演員或者體操運動員挺拔的身姿就知道了,而且一字馬還是撩哥神技,因為幾乎沒有男人能擋得住一字馬的誘惑。而練習一字馬的壞處在於首先一字馬的練習不容易,拉筋的疼痛導致業余練習者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後,練習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韌帶拉傷,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另外有觀點認為練習一字馬導致髖部肌肉和韌帶過松,不利於髖關節的固定,從而引發髖關節甚至脊椎的變形,且拉伸髖部韌帶還有可能致使女性陰道肌肉鬆弛,甚至可能會導致摸撕裂,不利於日後的夫妻生活。當然,這些隱患是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避免和消除的,比如肌肉鬆弛的問題,其實專業的柔韌練習並不是無腦壓腿撕胯,在練習前通常都要進行跑步,跳繩,深蹲等鍛煉,在練習後也要進行大量的踢腿,控腿的訓練,通過這些訓練可以有效防止練習者的肌肉和韌帶柔而不韌,從而避免上述的問題。
對於女孩而言,如果你的男友會一字馬,那麼他肯定不會是個肥頭大耳的胖子或者骨瘦如柴的病秧子,甚至還有可能是個練家子,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起碼不用為他的身體健康擔憂,還很有安全感。
而對於男孩而言,如果你的女友會一字馬,那麼她的身材肯定不差,挺拔矯健的身姿走到哪裡都是一道風景線,而且會一字馬的女人在滾傳單時可以解鎖更多姿勢,所以你會很「性」福,不過可要小心有擋不住誘惑的損友來挖牆腳哦。
如果你想要練一字馬,那麼你需要學習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並且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戒驕戒躁,不要為了效果而無腦壓腿,也不要因為個把月都沒看到成效而灰心。

8、怎麼鍛煉髖關節的靈活度

一、床上鍛煉法
(1)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往上拉與主動屈髖活動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2)髖關節外展直腿抬高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外展直腿抬高25°~35°,持續1分鍾放下,作10次。同理可作側卧及俯卧抬腿,鍛煉外側及後側肌群。 (術後3個月開始)
(3)髖關節作外展、內收活動,雙膝屈曲約90度,與肩同寬,膝關節作內收、外展運動,持續5~10分鍾。
(4)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 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下肢外旋 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5)髖關節屈曲位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10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跪位外展屈伸髖活動鍛煉法:取跪位,雙膝盡可能分開,雙上肢伸直支撐上身,膝關節固定,身體作前後運動,屈伸髖關節。
二、床下鍛煉法
(1)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後再扶起,反復進行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2)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身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3)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伸,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4)屈髖法:正坐於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分開;患肢反復作屈膝屈髖運動3~5分鍾。
(5)抱膝法: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分開,雙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復屈肘後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
(6)開合法:正坐於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角,雙足並攏,以雙足尖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以外展為主3~5分鍾。
(7)蹬車活動法:穩坐於特製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如蹬自行車行駛一樣,速度逐漸加快,活動10~20分鍾。

9、舞蹈訓練中,胯部怎麼練

在舞蹈訓練中,特別注意外開,這就需要髖關節很好的柔韌性和肌肉能力。在訓練是很忌諱盆骨的松動,強調立胯、收胯、提胯,要將髖關節和下肢斷開,這樣做動作的時候才幹凈利落,不拖泥帶水。

髖關節的外開訓練很枯燥,大胯和小胯都是我們在活動的時候要經常注意的地方。髖關節的外開有利於舞蹈中腳位的站立。將最基本的腳位站立正確可以使舞蹈時的動作美化很多。

經常做的壓胯訓練有「青蛙趴」,靠牆下橫叉等,這些都需要長時間地去進行韌帶的拉伸,在訓練中不可急於求成,以免造成髖關節韌帶的損傷。

不論是在中國古典舞還是芭蕾舞中,最基本的聯系都要外開,做到「開、綳、直」,這是舞蹈的基本要求。髖關節的正確運用可以延伸到下肢的運用。外開時盆骨、膝蓋和腳趾尖成一條線,真正做到「開、綳、直」。

(9)髖關節訓練方法擴展資料

舞蹈修煉氣質,跳舞的人,站著美、坐著美、一出手一抬腳都是美,想讓舞蹈變成氣質,想讓訓練體態變成日常體態,必然要經歷規范動作、持之以恆、從而形成習慣的過程。

舞蹈基本功包括素質訓練、形體訓練、技巧訓練和舞姿訓練四個部分,對於業余舞蹈教學來說,尤其是10歲以下的孩子,由淺入深、由量變達到質變,規范而漸進性的舞蹈基本功練習是最科學的。

而對基本功的要求高,並不是表現在「一個月內下叉」、「一個星期內下腰」等速成上,而是在把上把下的練習中,在壓腿、踢腿、擦地等每一個細節上。

與髖關節訓練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