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踢球

髖關節踢球

發布時間:2020-09-02 02:09:48

1、常用的四種踢球技術

 踢球技術主要有腳內側踢球、腳背內側踢球、腳背正面踢球、腳背外側踢球、腳尖踢球和腳跟踢球。

1、腳內側踢球 腳內側踢球是運用大趾骨、舟骨和跟骨所連成的三角部位擊球。這個部位觸球的面積較大,出球平穩,但力量較小。
(1)腳內側踢定位球
動作方法:踢球時應直線助跑,跨步支撐時眼睛要看球。腳落地時足尖應與出球方向保持一致,距球10~15厘米,膝關節微屈,兩臂自然張開,維持好身體平衡。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由後向前擺動,在前擺過程中髖關節外展,腳翹起,腳內側與出球方向約成90°,以大腿帶動小腿快擺擊球。擊球時腳跟前頂,腳腕用力綳緊,以腳內側部位擊球的後中部。擊球後,踢球腿應繼續保持擊球時的形狀隨球前擺。
踢地滾球:腳內側踢地滾球的動作方法基本上和踢定位球相同。所不同的是因為球在地面滾動。因此,在支撐與擺腿擊球的過程中,要根據球滾動的方向、速度,對動作方法中的某些環節適當調整。
球從迎面滾來。踢球前身體要正對來球方向,眼睛看著球以判斷球滾動的速度和考慮完成踢球動作的時間。踢球時依球滾動速度,支持腳踏地的位置要稍偏後些。因為支持腳落地時球仍在運行中,故一定要把踢球腿從後擺動到前擺擊球的時間計算在內。擺腿擊球動作一般多運用敲擊的方法,腳擊球時間以球正滾到支持腳腳尖的垂直線上為宜。
球向前滾動時,可以調整跑的速度盡快地接近球。踢球前,依球向前滾動的速度,支持腳要稍向前踏些,以便在擺腿擊球時能夠踏在所需要的正確位置。擺腿擊球時多運用擺擊的方法將球擊出。
(2)踢反彈球
腳內側踢反彈球時,首先要根據來球的弧度及時准確地遷到球的落點,身體要正對來球,支持腳的位置一般遠在球側。如來球弧度小,可偏後些,提腿擊球時間及時准確地掌握在球落在反彈剛要離開地面的剎那,用擺擊的方法擊球的後中部。
(3)踢空中球
腳內側踢空中球時,身體要正對來球方向,兩眼准確觀察球在空中飛行的路線,大腿抬起,小腿拖在後面。擊球時利用小腿的擺動平敲球的後中部,如要踢出高球,可踢球的中部。

2、腳背正面踢球
腳背正面踢球是用腳的一、二、三楔骨和跖骨末端部分擊球,這個擊球部位較為堅硬。腳背正面踢球由於腿的擺動與人的髖膝關節的自然結構相適應,其用力方向與出球方向一致,並且同人的日常走、跑動作相一致,因此便於加大擺幅和加大擺速,所以便於大力踢球。
(1)踢定位球
直線助跑,隨著身體與球接近,兩眼要緊緊地盯住球。跨步支撐時步幅要大而積極,支持腳一般踏在球的後沿側方10~15厘米處,足尖與出球方向一致,膝關節微屈。踢球腿在跨步支撐的同時大腿後引,小腿盡力後屈。在支持腳著地的同時,弓身送髖。在支撐腿由斜撐過渡到直撐的同時,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動。當膝蓋提至接近球的後上方時,小腿加速前提。擊球瞬時,腳背綳直,腳腕壓緊,以腳背的正面擊球的後中部。擊球後,踢球腿應隨球繼續前擺。
(2)踢地滾球
腳背正面在踢迎而或向前的地滾球時,除應正確完成踢定位球的主要方法外,還應根據球滾動的速度,調整支持腳踏地的位置,原則上支持腳在踢迎而來的地滾球時應稍靠後些,踢向前地滾球時應稍靠前些。因為支持腳踏地時球仍然在滾動,故一定要將踢球腿前擺擊球這段時間計算在內。
(3)踢反彈球
腿背正面踢反彈球時,首先要准確判斷球的落點,落地時間和反彈角度。踢球時,支持腳踏在球的側方,當球將要落地時踢球腿小腿急劇前提,在球剛落地反彈離地時,以腳背正面擊球的後中部。
(4)踢空中球
①側身踢凌空球:踢凌空球時,首先要判斷好球運行的路線。和確定好擊球點。踢球時,身體側對出球方向,支持腳跨上一步,腳尖指向出球方向,上體向支持腳一側傾斜,踢球腿的大腿高抬接近地面平行,然後以大腿帶動小腿急劇向出球方向擺動,用腳背正面踢球的後中部。在擺腿踢球的過程中身體隨之向出球方向扭轉,當要踢球的剎那,兩眼始終注視著球,身體正對出現方向,踢球後面對出球方向。
②踢倒勾球:踢倒勾球時,支持腳先向前跨一步,膝部彎屈,上體後仰,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盡力向上方擺動。當球落在頭的前上方時,用腳背正面向後倒勾踢球。

3、腳背內側踢球
腳背內側踢球是運用腳的第一、二跖骨和第一、二楔骨之間的腳背部位。特點是踢球腳易於插進球的底部,擊球點多,易於控制出球的高度、旋轉和落點,擊球力量也較大。
(1)踢定位球:斜線助跑,助跑方向與出球方向約成45°,支撐腳以腳掌處沿積極著地,踏在球的側後方25~30厘米處,膝關節微屈,足尖指向出球方向,身體稍向支持腳一側斜。在支持腳著地的同時,身體順勢向出球方向轉動,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呈弧形由後向前擺動。當膝蓋提到接近球的內側垂直上方的剎那,小腿加速前提,腳尖稍外轉,腳面綳直,腳趾扣緊,腳類指向斜下方,以腳背內側部位擊球的後下部。踢球後,踢球腿隨球繼續前提。
(2)踢地滾球:腳背內側踢地滾球時,無論球沿什麼方向滾動,正確完成踢球動作的首要條件必須先明確出球方向,然後在助跑接近球的同時調整身體與出球方向的角度,使其保持在45°角。踢球的動作方法與踢定位球基本相同,只是支持腳踏地的位置應根據球滾動的方向稍加調整。
(3)踢過頂球:動作方法基本與踢定位球相同。支持腳可踏在球的側後方,踢球腳不必過於綳緊,踢球的後下部並有斜下切的動作。踢球後,腳不隨球前提,使球產生向後的旋轉,以控制球速,使球成拋物線緩慢下落。
(4)轉身踢球:助跑最後一步略帶跨跳動作,支持腳的腳類和膝關節盡可能轉向出球方向,利用腰的扭轉協助提腿和做踢球動作。
(5)踢弧線球:助跑和支持腳與踢這位球的動作方法相同,用腳背內側踢球的後外側,擺腿用力的方向不通過球的中心。在踢球的一剎那,踝關節用力向里轉,腳稍上翹,使球成側旋並沿一定的弧線運行。

4、腳背外側踢球
(1)踢定位球:腳背外側踢平直球時,助跑、支持腳的位置和踢球腿的擺動基本上與腳背正面踢球相同。在踢球腿的膝蓋擺到接近球的垂直上方的剎那,小腿加速前擺,腳尖內轉,腳背外側與地面垂直,腳面綳直,腳趾扣緊,以腳背外側部位擊球的後中部。踢球後,踢球腿隨球繼續前擺。
(2)踢地滾球:腳背外側踢地滾球時,根據身體和球所處的位置和出球方向可分別採用直線和斜線助跑。一般靠近踢球腳一側來球多用直線助跑;正對踢球腳和內側來球多用斜線助跑。直線助跑支持腳踏地位置距球較遠,一般踏在球的側後方20~25厘米處;斜線助跑則較近約10~15厘米。踢球腿的動作基本上與腳背正面踢球相類似。

5、腳尖踢球
腳尖踢球是用腳類部位接觸球的一種踢球方法。特點是腳接觸球的面積小,起腳出球較快,但准確性較差。在比賽時多用於鏟球。
動作方法是支持腳踏在球的側後方,擊球時腳背翹起,腳趾下扣,踝關節緊張用力並保持穩定,以腳類部位擊球的後中部稍偏下的部位。
腳尖捅球時,如支持腳離球過遠,踢球腿要屈膝前跨,送髖,在踢球腳落地前,用腳尖捅球的後中部。

6、腳跟踢球
腳跟踢球是用腳跟部位將球踢到身體後面的踢球方法。
球在支持腳內側時,踢球腿自然提跨到球的前方,然後以膝關節為軸小腿突然快速後擺,踝關節緊張用力,以腳跟觸球前中部把球向後踢出。
球在支持外側時,踢球腿先自然前提,當擺過支持腳時,立即向支持腳一側成交叉動作後擺,踝關節緊張用力,以腳跟擊球的前中部把球向後踢出。

2、我打球、踢球時膝蓋的關節處和髖關節特別疼

是因為以前膝蓋關節處受過傷,我和你有同樣的症狀,可以准備一個大布袋子,裝滿大鹽,用微波爐加熱,之後騰膝蓋就可,記住要堅持,大概1個月就可以解決

3、請專業人士回答一下「踢球動作的五個環節」是什麼?

踢球的方法很多,動作要領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種踢法都是由助跑、支撐腳站位、踢
球腿的擺動、腳觸球和踢球後的隨前動作五個環節組成。

1.助跑:助跑是指踢球前的幾步跑動。它的作用在於調整人與球的方向、距離,以便在
踢球時使支撐腳能夠處於所需要的正確位置,從而增加擊球的力量。助跑最後一步要大一
些,這為踢球腿的充分擺動、增大擺腿速度、制動身體的前沖和提高擊球的准確性創造了
條件。助跑分為直線助跑和斜線助跑。助跑的方向和出球的方向相同叫直線助跑,助跑的
方向和擊球的方向成交叉叫斜線助跑。

2.支撐腳站位:支撐腳的位置要以踢球腿的擺動能達到最大的擺幅、發揮最大的速
度和有利於踢球腳准確地接觸球的合適部位為原則。支撐腳的位置一般是由所使用的踢
球方法(腳法)來決定。凡採用的踢法需要踩在球的側方的,一般距離球10-15厘米;
凡採用的踢法需要踩在球側後方的,一般距離球25-30厘米。踢活動球時,更要掌握好
支撐腳的位置。因支撐腳落地時球仍在繼續運行之中,要把踢球腿後擺的時間計算在內。
如追踢向前滾動的球時,支撐腳落地的位置要稍靠前,這樣才能與球保持合適的距離。
支撐腳要積極踏地以制動身體的前沖力量,膝關節要微屈,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和保證充
分地擺腿和自如地踢球。因此,支撐腳實際上起著固定支點的作用。

3.踢球腿的擺動:擊球力量的大小,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而主要取決於踢球腿的擺動。
它是踢球力量的主要來源、擺幅大,擺速快,踢出去的球力量就大.球的運行速度就快,
運行距離就遠。因此,踢球腿的擺動動作是否正確,直接關繫到踢球的力量拆出球的速度
和球的運行距離。踢球腿的擺動是在支撐腳跨步時(助跑最後一步)順勢向後擺起的。在
支撐腳著地的同時以須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攝當膝關節擺到接近球的垂直上
方的剎那間,小腿加速前擺擊球。

4.腳觸球:包括踢球腳的部位和檯球的部位。一般來說,用腳的某一部位擊球的後中部,
作用力通過球心,出球平直。當踢各種活動來球時,應准確判斷來球的速度、方向,根據
出球目標,合理選擇踢球腳以及腳.與球的部位。在現代足球比賽中,運動員已廣泛地采
用了弧線球(香蕉球)踢法。,這種踢法主要運用腳背內側或外側擊球.擊球的作用力不
通過球心,使球產生旋轉,並沿著一定弧線運行。這種球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此外,也可
以用正腳背抽踢前旋球。

腳內側踢球:俗稱腳弓踢球,個人認為腳弓的說法不夠准確,說腳內側比較合適.它是腳內側部位踢球的一種方法.特點是腳與球接觸面積大,出球准確平穩,且易於掌握.但由於踢球時要求大腿前擺到一定程度時需要外展且屈膝,故大腿與小腿的擺腿都受到限制,因此出球力量相對較小.

(1).腳內側踢定位球:直線助跑,支撐前的最後一步稍大些,支撐腳站在球的側面約15厘米處,支撐腿膝關節微屈.在支撐腳著地時,踢球腿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動,在前擺的過程中大腿外展,當膝關節的擺動接近球的正上方時小腿做爆發式擺動,在觸球前將腳跟送出使得腳內側部位所形成的平面與出球方向垂直,踢球腳鞋底與地面平行,腳尖微微翹起,踝關節功能性地緊張使腳型固定,觸球後身體跟隨移動,髖關節向前送.

(2).腳內側踢空中球:根據來球速度和運行軌跡及時移動到位,踢球腿大腿抬起並外展,小腿屈並繞額狀軸後擺,利用小腿繞額狀軸由後向前擺動,當擺至額狀面時與球接觸,擊球的中部.

(3)腳內側踢各種方向來的地滾球時應考慮:A:腳觸球瞬間,支撐腳與球的相對位置能否保證與踢定位球時基本相同.

B:出球方向應考慮球與腳接觸時的入射角及球運行的速度.

C:由於來球方向不同,踢球腿擺動多數依靠小腿爆發式的擺動.

(4):腳內側踢反彈球:根據來球落點及時移動到位,支撐腳的站位與球的落點應保持踢定位球時的相對位置.踢球腿擺動與踢定位球時相同.在球著地時剛彈離地面的瞬間用腳內側擊球的中部.

4、正腳背踢足球髖關節做什麼運動

做的是屈髖運動!

5、髖關節滑膜炎好了以後還能踢球嗎

可以踢球,也要注意關節保養,可補充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鯊魚軟骨,MSM二甲基碸

6、我去年跑步過猛把髖關節拉傷、現在踢球一使勁就疼、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問題分析:
建議最好採用外用葯物治療,可外敷狗皮膏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治療,保護滑膜,改善營養狀態,減少炎症滲出,

意見建議:
促進關 節液吸收,以解除關節僵硬、水腫、疼痛症狀。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治癒目地。指導 意見:口服的有芬必得緩釋膠囊,美洛昔康分散片,壯骨關節丸

7、我以前經常踢球,現在出現了髖關節疼痛的問題,一般運動後疼痛會比較明顯,現在影響到走路了,求網友幫助

可能是損耗性傷 去大醫院看看 現在可能還不晚 劇烈運動前一定要活動身體 否則容易受傷 加劇運動勞損 尤其是踢球這類 以後要注意啊

8、踢球正確姿勢?

1.
腳背正面踢球: 腳背正面踢球是用腳的一、二、三楔骨和蹠骨末端部分擊球,這個擊球部位較為堅硬。腳背正面踢球由於腿的擺動與人的髖膝關節的自然結構相適應,其用力方向與出球方向一致,並且同人的日常走、跑動作相一致。

2.
腳內側踢球: 腳內側踢球是運用大趾骨、舟骨和跟骨所連成的三角部位擊球。這個部位觸球的面積較大,出球平穩,但力量較小。

9、我去年跑步過猛把髖關節拉傷、現在踢球一使勁就疼、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應該是大腿內收肌拉傷了,一個月內不能劇烈活動了,以免持續損傷。

與髖關節踢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