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脫位術後如何康復訓練
小兒左髖關節脫位術後已三年5個月,髖關節覆蓋是好的,平地走路還可以,不能單獨爬梯,感覺髖關節部位活動不靈活,外展不到位,登梯使不上勁。這個月18號看了趙黎主任的門診,他建議我們要看您的康復科。
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術後
病情分析:
你好,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手術後,一定要注意休息,過一段再開始運動。
指導意見:
這個手術不是完全能夠恢復正常的運動方式,還會多少留點後遺症。
3、髖關節脫位術後多久能正常走路
掉下來不會,但你應該是有DDH的,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可能關節退變會比正常人來的早,平時注意別讓髖關節承受太大壓力。
4、髖關節脫位術後9年應注意什麼?
病情分析:
你好,這個髖關節脫位術後,一般來說及時復位了,現在九個月了可以正常的活動,比如行走等
指導意見:
但是髖關節脫位後可能繼續發展為股骨頭壞死的,生活中盡量不要抽煙喝酒,另外就是盡量少劇烈運動為宜
5、髖關節脫位術後如何,另一側還需手術嗎【髖關節發育不良】
從你的片子看右側髖關節發育不佳,髖臼指數大股骨頸前傾角大,股骨頭覆蓋差,建議手術治療。
(鄭州骨科醫院方華宴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髖關節脫位術後恢復不好【左側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現在讓孩子正常行走就可以了。
對股骨頭壞死現在也沒有需要治療的,應該還可以自己恢復。只是需要定期復查,請4-6個月復查拍片。
平時沒有需要特別護理的。
王延宙
(王延宙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山東省立醫院王延宙 http://wangyanzhou.haodf.com/
7、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後的症狀
本病的預後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治療越早,效果越佳. 隨年齡的增大,病理改變越重,治療效果越差. 1歲以內,使用帶蹬吊帶法.生後8-9周, 發現髖關節有半脫位或脫位,可使用帶蹬吊帶6-9個月. 僅限制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均不受限. 除個別髖關節內有阻礙復位因素外, 絕大多數患兒都可達到復位治療,亦不會發生股骨頭無菌壞死. 也有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為襁褓支具法,維持4個月以上. 1-3歲:對一部分輕型患兒,仍可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 若使用4-6周後不能復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復,石膏固定法. 整復方法:全麻下,患兒仰卧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 沿大腿長軸方向牽引,同時壓迫大轉子部位,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 達到整復後,由於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發育及產生缺血性改變, 故目前國內,外小兒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為「人字位石膏」, 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 上石膏後允許患兒帶石膏踩地活動. 4歲以上:此時脫位程度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改變也較嚴重, 手法整復難以成功,應採用手術治療.行沙爾特骨盆截骨術. 股骨頸前傾角大於45°者應加作股骨旋轉截骨術. 成人:成人可考慮作查理骨盆內移截骨術. 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程度較高,經牽引未能下移,伴嚴重疼痛, 且影響生活者,可行股骨轉子下截骨術來改變負重力線,改善症狀.
採納哦
8、髖關節脫位術後如何進行恢復與保養?
最主要的是不要過勞.盡量就好了.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