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是扁骨

髖關節是扁骨

發布時間:2020-08-27 22:59:26

1、髖骨到底是中軸骨還是附肢骨(帶骨)?髖骨到底是扁骨還是不規則骨?

髖骨是下支帶骨,且是不規則骨

2、髖骨是人體什麼部位

髖骨為人體腰部的骨骼,共左右兩塊。幼年時,髖骨分為髂骨, 坐骨和恥骨以及軟骨連接。成年後,它們之間的軟骨會骨化,成為一個整體,即髖骨。左髖骨、右髖骨、骶骨、尾骨以及它們之間的骨連接一起構成骨盆。髖骨與股骨構成髖關節。髖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規則扁骨。

3、人的髖骨在那裡?

髖骨
髖骨hip bone

為不規則的扁骨。16歲以前由髂骨、坐及恥骨以軟骨連結而組成,成年後軟骨骨化,三骨在髖臼處互相癒合。髖臼是髖骨外面中央的環形關節窩,由髂、坐、恥三骨的體構成,與股骨頭相關節,其底部中央粗糙,無關節軟骨附著,稱為髖臼窩。窩的周圍骨面光滑,附以關節軟骨,叫做月狀面。髖臼的前下部骨緣凹入,叫髖臼切跡。

(一)髂骨

髂骨illum在三骨中最大,位於髖骨的後上部,分為髂骨體和髂骨翼兩部。髂骨體位於髂骨的下部,參與構成髖臼後上部。由體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翼的內面凹陷名髂窩,為大骨盆的側壁,窩的下方以弓狀線與髂骨體分界。弓狀線前端有一隆起名髂恥隆起,髂窩的後分粗糙,有一近橫位的耳狀面,與骶骨的耳狀面相關節。髂骨翼的上緣肥厚且呈弓形向上凸彎,叫髂嵴。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約平齊第4腰椎棘突,是計數椎骨的標志。翼的前緣彎曲向下,達於髖臼,生有上、下兩個骨突,分別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後緣也生有上、下兩骨突,分別命名為髂後上棘和髂後下棘。兩側髂後上棘的連線約平第2骶椎。從髂前上棘向後約5-7厘米處,髂嵴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結節,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二)坐骨

坐骨ischium位於髖骨的後下部,可分為坐骨體及坐骨支兩部分。坐骨體構成髖臼的後下部和小骨盆的側壁。體的後緣有一向後伸出的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坐骨棘與髂後下棘之間的骨緣呈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跡,坐骨棘下方的骨緣小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跡。由體向下延續為坐骨上支,繼而轉折向前內方,叫做坐骨下支,其前端與恥骨下支相連。坐骨上、下支移行處的後部,骨面粗糙而肥厚,名坐骨結節,是坐位時體重的承受點。

(三)恥骨

恥骨pubis位於髖骨的前下部,可分為恥骨體及恥骨支兩部分。恥骨體構成髖臼的前下部和小骨盆的側壁。由體向前下內方伸出的骨條叫做恥骨上支,繼而以銳角轉折向下外方叫做恥骨下支。恥骨上、下支移行處的內側面為一卵圓形粗糙面,叫做恥骨聯合面,與對側同名面之間以纖維軟骨連接,構成恥骨聯合。恥骨上支的上緣有一銳利的骨嵴,叫做恥骨梳,其後端起於髂恥隆起,前端終於恥骨結節。恥骨結節內側的骨嵴稱為恥骨嵴。由坐骨和恥骨圍成的孔,叫做閉孔,在活體閉孔有閉孔膜封閉。孔的上緣有淺溝叫做閉孔溝。

髖骨
①指環跳穴。《針方六集》列為環跳穴別名。
②經外穴名。《類經圖翼》:「髖骨,在膝蓋上,梁丘旁外開一寸。主治兩腳膝紅腫痛,寒濕走注,白虎歷節風痛,腳丫風痛,舉動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艾炷灸3-4壯;或艾條灸5-15分鍾。

4、髖關節與膝關節分別是腿上那個部位。

如圖   紅色方框為髖關節位置  綠色為膝關節位置

很清楚吧

呵呵

5、髖骨在哪個位置

髖骨為人體腰部的骨骼,共左右兩塊。幼年時,髖骨分為髂骨,坐骨和恥骨以及軟骨連接。成年後,它們之間的軟骨會骨化,成為一個整體,即髖骨。左髖骨、右髖骨、骶骨、尾骨以及它們之間的骨連接一起構成骨盆。髖骨與股骨構成髖關節。髖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規則扁骨。

(5)髖關節是扁骨擴展資料

為不規則的扁骨。上部扁闊,中部窄厚,有朝向下外的髖臼。16歲以前由髂骨、坐及恥骨以軟骨連結而組成,成年後軟骨骨化,三骨在髖臼處互相癒合。

髖臼是髖骨外面中央的環形關節窩,由髂、坐、恥三骨的體構成,與股骨頭相關節,其底部中央粗糙,無關節軟骨附著,稱為髖臼窩。窩的周圍骨面光滑,附以關節軟骨,叫做月狀面。髖臼的前下部骨緣凹入,叫髖臼切跡。

6、髖關節和股骨頭是一個名稱嗎?

髖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屬於杵臼關節髖臼內僅月狀面被覆關節軟骨髖臼窩內充滿脂肪又稱為Haversian腺可隨關節內壓的增減而被擠出或吸入以維持關節內壓的平衡髖關節解剖後的結構:股骨頭、髖臼、關節囊、關節面、關節液

與髖關節是扁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