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會導致關節穩定性下降嗎
瑜伽可以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度,也可以治療膝蓋損傷,但是同時,不正確的練習也可以導致對膝蓋的傷害。
一、注意髖關節的熱身。
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是人體下肢聯接在一起的三個關節,髖關節沒有足夠活動的話,在練習中,就會給膝關節施加過度的壓力,讓膝關節不堪重負。開始的時候,可以旋轉髖部、腳踝,練習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來加強髖關節的拉伸。髖關節打開以後,盤坐也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在此提醒:當你的髖關節還不具備很強的外旋能力、腳踝和腳背的靈活性與伸展能力的時候,切記不要輕易就去嘗試全蓮花的練習!否則收獲的將是膝關節受到傷害的事實!
二、體式的調整和構建從山式中腳的放置開始。
確信腳掌能夠穩定地接觸地面,腳掌的四個角點(前腳掌兩側兩點,腳後跟兩側兩點)要平穩分布在地面上,均勻用力。力量通過腳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腳趾努力張開、保持能夠活動。同時注意腳心通過腳弓向上提起。
這樣,膝蓋兩邊的韌帶力量均勻分布,髕骨能夠自由移動,半月板就不容易被過度擠壓。另外,腿部肌肉的彈性也會得到加強。因此,建議多多練習山式站立!
三、在膝蓋彎曲的體式中保持膝蓋和踝關節垂直。
例如在戰士式和側角式中,首先讓膝蓋位於踝關節的正上方,五趾張開,彎曲膝蓋後,髕骨的位置應該和第二個腳趾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有少量的前傾,膝蓋也不應該超過腳趾尖。同時注意腳背,不能讓腳心往下掉。除此之外核心部位的控制也很重要!
四、避免膝蓋向內過度伸展。
在需要腿部伸直的體式中,膝蓋很容易向內過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雙腿背部伸展式(坐立前屈)中,膝蓋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內撇,這個時候膝蓋周圍的韌帶力量就容易不平衡。
站立體式中,可以稍微彎曲膝蓋,讓腳掌均勻用力緊緊貼地。坐立體式中,可以在膝蓋窩下方墊上一個小毛巾卷等。注意,股四頭肌的收緊會避免膝關節過度拉伸的現象!
五、注意膝蓋細微的感受及時調整。
膝蓋的韌帶和軟骨以及半月板都是屬於感覺不是很敏銳的部位,所以如果當你感覺到有疼痛時,其實傷害往往已經不可避免。因此應該仔細感受身體,一旦有一點點地不適現象,就要趕快做以調整,避免進一步損傷。
如果從體式中出來感到有疼痛,那麼實際上傷害已經造成了。應珍惜每一次的練習機會,認真專注對待每一個體式練習。善待自已,在最佳幅度內活動關節,做到在無痛范圍內動動。
六、通過平衡體式來加強膝蓋的防護。
平衡體式中因為身體需要自我調整來找到最佳的位置,這個時候身體的智慧會合理利用膝蓋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尤其是需要膝蓋彎曲的站立平衡體式,效用很好。這種動態的平衡主要通過增強韌帶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肌肉力量,所以還有助於預防將來的損傷。用運動鍛煉膝蓋,將膝蓋固定住的東西僅有肌肉和韌帶。鍛煉肌肉是很重要的,因為肌肉是重要的支撐結構。如果肌肉鬆弛無力,膝蓋可能有麻煩了。
2、兩手不能在背後相扣情況該怎麼練牛面式
1、在肩關節靈活度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先藉助輔助物來練習。最常用的就是雙手中間抓毛巾或瑜伽伸展帶。用伸展帶來輔助練習。
2、多練習開肩體式,增加關節靈活性。牛面式本身也是一個開肩體式。
3、跪立在墊面上,雙手側平舉,雙手臂在胸前相互纏繞,大臂與地面平行,保持5-8個呼吸,交換手臂練習。
(2)牛面式髖關節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整個練習過程中,保持自然。均勻的呼吸。
2、完成最後一個動作時,如果無法使膝蓋在一條直線上,可讓教練幫忙糾正。如果無法使雙手在背後交握,可使用彈力帶或毛巾輔助,同時請教練握住雙肘,以保證雙肘在同一個平面上。
3、雙腿交疊時,務必使雙腳腳背貼地,且雙膝膝蓋相對。
4、如果雙手無法互相緊握,可以握一條毛巾輔助。如果覺得坐在地上不舒服,可以在臀部下方墊一塊瑜珈磚。
3、瑜伽牛面式時左腿的外側特別酸疼怎麼回事
這是正常的,說明你的髖關節比較緊,牛面式就是有開外髖關節的功效 ,幫助拉伸大腿外側。
4、瑜伽對骨盆有什麼好處
在瑜伽習練中若想測定你的骨盆是否歪曲,有幾個簡單的小辦法:
1、閉上眼睛,做原地高抬腿運動。睜開眼睛時,腳離開了最初的位置,骨盆重心在向移動的位置偏離,偏差越大,骨盆歪曲度越高。
2、穿裙子後,中線位置很快就偏離。
3、閉上眼睛單腿站立,很難掌握平衡。
4、某一側胸罩肩帶很容易滑落。
無論診斷的結果如何,以下的動作都會讓你在培養了正確身姿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讓肚子干癟下去了,而且瑜伽動作溫和,不用擔心會扭傷骨盆。
髖部的穩定對於運動員來說很重要,對其他人也是。髖部最基礎的功能就是承受重量,來穩定上半身,支撐下肢,緩沖諸如跑步、跳躍帶來的震動。
臀中肌是穩定髖部的主要肌肉。它的起點在髂嵴,延展到大腿骨上端,包裹髖部外側,在臀小肌幫助下穩定髖關節。簡單來說,臀中肌減少關節過多的運動,保持大腿骨穩定在髖關節窩。
4種方法建立髖關節力量和穩定性
站立和平衡體式幫助建立這塊肌肉的穩定和力量,當正確啟動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在幾個常見的體式中啟動臀中肌。
熱身
既然想在大的運動范圍的前提下建立力量,需要拉伸來延展相關的肌肉,嘗試一下牛面式或者鴿子式。
第一個體式:山式
回到山式!髖部兩側的均等,是保證大范圍移動的前提,山式的簡單變體可以讓你找到比較弱的那一側。單腿站在磚塊上,另外一條腿漂浮。
錯誤示範:
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有力氣啟動站立腿的髖部外側,讓骨盆擺正。可以把手放在骨盆上,更好地觀察骨盆是否擺正。
每邊腿都重復幾次,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二個體式:樹式
這個比山式更近一步。樹式看起來對瑜伽人來說很簡單,但是這里其實需要很多髖部的穩定性。
錯誤示範:
不要讓臀中肌放鬆,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讓骨盆擺正,站立腿找到山式的感覺。
髖部向中線靠近(啟動臀中肌),站立腿腳掌均等下壓。
腳趾展開,足弓啟動,向上到腹股溝內側。同時站立腿下壓,啟動髖部。
第三個體式:弓步新月式
重復前面2個體式中啟動臀中肌的方法,運用在弓步中找到穩定。
錯誤示範:
不要讓膝蓋向內扣
正確示範:
啟動臀中肌,收髖部向身體中線,拉大腿骨回到髖關節窩。
從這里,感受前腿那側的髖部下沉。
雙腳前後推地遠離彼此,延展下背部,尾骨下沉一點。
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四個體式:側躺髖部外展
當你在前面站立體式中找到臀中肌啟動後,可以做更多的力量訓練和平衡它。
關鍵是抬起的腿移動地緩慢一點,保持肌肉啟動,而不是靠慣性把腿甩上去。
放下來時,保持髖部外側啟動,抵抗重力,慢慢放下來。
肌肉會很快變得酸痛,你就做對了。
同樣的,看看一邊是不是比一邊容易。多建立弱的那一側的力量,讓骨盆兩側均等。
5、為什麼我做不到牛面式這個瑜伽動作呢。
6、為什麼練習瑜伽擺正骨盆很重要
在瑜伽習練中若想測定你的骨盆是否歪曲,有幾個簡單的小辦法:
1、閉上眼睛,做原地高抬腿運動。睜開眼睛時,腳離開了最初的位置,骨盆重心在向移動的位置偏離,偏差越大,骨盆歪曲度越高。
2、穿裙子後,中線位置很快就偏離。
3、閉上眼睛單腿站立,很難掌握平衡。
4、某一側胸罩肩帶很容易滑落。
無論診斷的結果如何,以下的動作都會讓你在培養了正確身姿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讓肚子干癟下去了,而且瑜伽動作溫和,不用擔心會扭傷骨盆。
髖部的穩定對於運動員來說很重要,對其他人也是。髖部最基礎的功能就是承受重量,來穩定上半身,支撐下肢,緩沖諸如跑步、跳躍帶來的震動。
臀中肌是穩定髖部的主要肌肉。它的起點在髂嵴,延展到大腿骨上端,包裹髖部外側,在臀小肌幫助下穩定髖關節。簡單來說,臀中肌減少關節過多的運動,保持大腿骨穩定在髖關節窩。
4種方法建立髖關節力量和穩定性:
站立和平衡體式幫助建立這塊肌肉的穩定和力量,當正確啟動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在幾個常見的體式中啟動臀中肌。
熱身
既然想在大的運動范圍的前提下建立力量,需要拉伸來延展相關的肌肉,嘗試一下牛面式或者鴿子式。
第一個體式:山式
回到山式!髖部兩側的均等,是保證大范圍移動的前提,山式的簡單變體可以讓你找到比較弱的那一側。單腿站在磚塊上,另外一條腿漂浮。
錯誤示範:
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有力氣啟動站立腿的髖部外側,讓骨盆擺正。可以把手放在骨盆上,更好地觀察骨盆是否擺正。
每邊腿都重復幾次,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二個體式:樹式
這個比山式更近一步。樹式看起來對瑜伽人來說很簡單,但是這里其實需要很多髖部的穩定性。
錯誤示範:
不要讓臀中肌放鬆,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讓骨盆擺正,站立腿找到山式的感覺。
髖部向中線靠近(啟動臀中肌),站立腿腳掌均等下壓。
腳趾展開,足弓啟動,向上到腹股溝內側。同時站立腿下壓,啟動髖部。
第三個體式:弓步新月式
重復前面2個體式中啟動臀中肌的方法,運用在弓步中找到穩定。
錯誤示範:
不要讓膝蓋向內扣
正確示範:
啟動臀中肌,收髖部向身體中線,拉大腿骨回到髖關節窩。
從這里,感受前腿那側的髖部下沉。
雙腳前後推地遠離彼此,延展下背部,尾骨下沉一點。
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四個體式:側躺髖部外展
當你在前面站立體式中找到臀中肌啟動後,可以做更多的力量訓練和平衡它。
關鍵是抬起的腿移動地緩慢一點,保持肌肉啟動,而不是靠慣性把腿甩上去。
放下來時,保持髖部外側啟動,抵抗重力,慢慢放下來。
肌肉會很快變得酸痛,你就做對了。
同樣的,看看一邊是不是比一邊容易。多建立弱的那一側的力量,讓骨盆兩側均等。
7、新手請教牛面式
你可以試試前後呢
8、瑜伽哪些體式對關節好
膝關節的瑜伽理療體式
1、前屈式
1、坐姿,脊柱自然伸展,兩腳兩腿並攏伸直,兩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或在大腿上。
2、吸氣,兩臂伸直,兩手並攏兩肩向後收,拇指相扣,掌心向下。將你的兩臂高舉過頭部,緊貼雙耳。微微向後略仰使整個脊柱向上延展。
3、呼氣,由腹部開始向下貼近大腿上側,兩手抓住兩腳腳趾,保持順暢呼吸(感覺動作困難可稍微彎曲雙膝)。
4、吸氣,由後背開始,帶起整個上身。呼氣,回到起始坐勢。放鬆10-20秒的時間。
2、抱膝式
1、慢慢吸氣,胸部逐漸放鬆下來,上身保持平躺姿勢,雙腿屈膝,雙手抱住兩膝蓋處。
2、吸氣,頭部慢慢往上抬,雙手抱住雙膝,雙腿盡量壓向胸部位置,慢慢呼氣。
3、束角式
1、坐姿,兩腳腳心合攏,雙手十指交握住腳趾,挺直上半身。
2、向地面的方向振動雙膝,盡量靠近地面。
3、呼氣,放低上身,用雙手肘抵住小腿,額頭抵在腳前方的地板上,吸氣,伸展背部。
4、吸氣,起身還原。可反復做6—10次。
4、仰卧扭轉式
1、仰卧,平展兩臂,掌心貼地,兩腿並攏自然蜷起。
2、以脊柱為軸線,隨著呼氣,將腿帶動身體向一側扭轉,頭部向反方向側扭轉。
3、停留後保持10-20秒,回正放鬆,反方向重復該動作。
瑜伽練習中膝關節的保護
1、注意熱身,尤其是髖關節
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是人體下肢聯接在一起的三個關節,髖關節沒有足夠活動的話,很多需要髖關節打開的體式中,就會給膝關節施加過度的壓力,讓膝關節不堪重負。開始的時候,可以旋轉髖部、腳踝,練習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來加強髖關節的拉伸。髖關節打開以後,盤坐等體式也就容易得多了。
2、避免膝蓋向內過度伸展
在需要腿部伸直的體式中,膝蓋很容易向內過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雙腿背部伸展式中,膝蓋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內撇,這個時候膝蓋周圍的韌帶力量就容易不平衡。站立體式中,可以稍微彎曲膝蓋,讓腳掌均勻用力緊緊貼地。坐立體式中,可以在膝蓋窩下方墊上一個小毛巾卷等。
3、注意膝蓋細微的感受及時調整
膝蓋的韌帶和軟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覺不很敏銳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這個時候,傷害往往已經不可避免。所以一旦有一點點地不舒服,趕快調整,避免進一步損傷。
4、通過平衡體式來加強膝蓋的防護
平衡體式中因為身體需要自我調整來找到最佳的位置,這個時候身體的智慧會合理利用膝蓋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尤其是需要膝蓋彎曲的站立平衡體式,例如鷹式,效用最好。這種動態的平衡主要增強韌帶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肌肉力量,所以還有助於預防將來的損傷。
5、注意習練完後的放鬆
體式練習完後的放鬆很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幫助肌肉、韌帶和骨骼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