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的消化系統疾病都有哪些
一、口炎
口炎是口腔粘膜的表層炎症,偶爾也有發生水皰性或潰瘍性口炎。
1、病因
多是由於飼喂不當,如吃了粗糙和尖銳的飼料,飼料中混有木片、玻璃或麥芒等雜物所造成;牙齒磨滅不正或各種堅硬機械的刺激;或服用高濃度的刺激性葯物如冰醋酸、灑石酸銻鉀等;吃了有毒植物,誤飲氨水,維生素缺乏等,都可引起本病。此外,繼發於某些傳染病,如口蹄疫等。
2、症狀
患牛採食困難,從口腔內流出大量的唾液,口角外附有泡沫樣粘液, 口腔內粘膜潮紅腫脹,舌苔黃厚, 嚴重時有水泡、潰瘍或創傷等症狀。
3、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精心喂養,飲水要衛生,不喂粗硬帶芒的草料和嚴防損傷口舌的刺激性異物進入口腔,如口腔內有芒刺等異物要取出。本病採取如下治療:
(1)反復洗滌口腔:一般用1%食鹽水或3%硼酸溶液,一日數次洗口。口腔惡臭,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唾液分泌旺盛,用1%明礬溶液或鞣酸溶液洗口。
(2)口腔粘膜潰爛或潰瘍時,口腔洗滌後潰爛面塗10%磺胺甘油乳劑或碘甘油,每日二次。也可用青黴素80萬單位加適量蜂蜜混勻後,每日塗抹數次。
(3)病情嚴重,體溫升高,不能採食時,要靜脈注射葡萄糖並結合抗菌素療法等。每天二次經胃管投入流質飼料。
二、食道阻塞(草噎)
食道阻塞是食管腔被飼料團塊或異物所阻塞,致咽下發生障礙的疾病。
1、病因
奶牛採食胡蘿卜、玉米棒子、土豆等大塊的根莖類飼料過急或在採食時被突然驅趕,受到驚嚇常可引起食道阻塞。此外,奶牛發生異食癖時,常舔食各種異物如毛巾、布片等而發生陰塞。繼發性食道梗塞常見於食道麻痹、食道痙攣、食道狹窄、食道擴張等病。
2、症狀
常於採食中突然發生,表現為採食停止,精神不安,眼急驚恐,頭頸伸直,頭高抬起,喜站立、搖頭、空嚼磨牙、流涎,口唇周圍附著泡沫,屢發吞咽動作,如能採食或飲水者,也隨即從鼻口中流出。在頸部食道阻塞,可摸到硬塊;如在胸部食道阻塞,則不能摸到。該病多伴繼發瘤胃臌氣,腹圍臌大,肷部鼓起,呼吸困難, 如搶救不及時,很快會窒息死亡。
3、防治
預防本病在於消除發病原因,塊莖、塊根類飼料要切碎喂,飼料配合要全面防止奶牛發生異食癖。發病時必須及時治療,首先檢查堵塞的嚴重程度,確定是否進行瘤胃穿刺、排氣等應急措施。
(1)掏取法 當阻塞發生在頸部上1/3處,先從外部把阻塞物由下而上推到咽部附近,再用開口器固定口腔,用左手將牛舌頭拉出口外緊緊握住,右手伸入咽部掏出異物。
(2)葯療法 當阻塞發生在頸部的中1/3或下1/3處時,先用2—5%的普魯卡因溶液10—20毫升用胃管灌入食道,10分鍾後再將植物油或液體石蠟油100毫升灌入食道,用膠管插入食道,將堵塞物捅入胃內。
(3)手術法 在其它方法不見效的情況下,採用切開食道的方法,取出異物。
三、前胃弛緩
前胃弛緩是由於長期飼喂品質不良的飼料和飼養管理不當以致前胃興奮性降低和收縮力減弱引起的機能障礙性疾病,臨床上以前胃蠕動減弱或停止,食慾、反芻、噯氣紊亂,且常伴發有一定的酸中毒為特徵。是奶牛常見疾病,尤其是老齡奶牛。
1、病因 此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前胃弛緩其原因常見於:
(1)飼料品質低劣、單純,長期飼喂適口性較差的飼料,如稻草、麥秸、玉米秸稈等。
(2)飼料配合不平衡,精料、糟粕類(如酒糟、豆腐渣、糖渣)喂量過多。
(3)飼養方法及飼料突然改變。
(4)奶牛運動量不足,而使全身肌肉張力降低。
繼發性前胃弛緩在奶牛中更為常見,發病者多數為妊娠牛、產後牛、高產牛。牛患產前(後)癱瘓、酮尿病、創傷性網胃炎、心包炎、乳房炎、產後敗血症、口蹄疫、牛巴氏桿菌病等,都表現有前胃馳緩症狀。
2、症狀
病牛精神沉鬱,步態緩慢,病初食慾減少,或吃青貯和乾草而不吃精料,或吃精料而不吃草,前胃蠕動減弱,發生便秘。而後無食慾,前胃蠕動停止,缺乏反芻和噯氣,開始腹瀉,排出氣味惡臭的黑色粘稠或水樣糞便,體溫正常,全身無力。瘤胃馳緩時間較長者,左側肷窩下陷,泌乳量明顯下降。病久日漸消瘦,後軀搖擺,卧地不起。
3、診斷
根據病後的特徵,如食慾異常,前胃蠕動減弱,體溫脈率正常等,即可確診。現場診斷可用胃管取胃內容物,測其PH值,患前胃弛緩的牛,其PH值一般低於6.5。
4、治療 制止食物在胃內發酵和腐敗,調整瘤胃PH值,防止發生酸中毒,減少或停止喂酸性飼料。
(1)緩瀉和制酵 硫酸鎂500克,魚石脂10—20克,溫水4000—5000毫升,一次內服;液體石蠟或植物油500—1000毫升,一次內服。
(2)興奮和增強前胃運動機能 內服酒石酸銻鉀10克,每天一次,連用3天。為了興奮前胃機能,經常應用擬膽鹼葯物,如新斯的明,一次量為0.02—0.06克,皮下注射,每隔3小時注射一次。加強瘤胃的收縮,可一次靜脈注射10%氯化鈉500毫升、10%安鈉咖20毫升;對於分娩前後的牛和高產牛,可一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20%葡萄糖酸鈣300毫升。
(2)為防止酸中毒,可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5%碳酸氫鈉500毫升。或內服人工鹽300克、碳酸氫納80克。
(3)可內服中葯 黨參60克,炒白術60克,茯苓60克,神曲50克,麥芽50克,山楂50克,青皮30克,陳皮40克,蒼術30克,灸甘草30克。研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
5、預防
(1)飼養管理制度要合理,飼料配合盡量平衡,飼料質量要有保證,供給充足的乾草,以及維生素 、礦物質飼料。
(2)防止草料變質霉爛,增加奶牛的運動量。
(3)對臨產牛、分娩後牛、高產牛應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定期靜脈注射葡萄糖和鈣制劑。
四、 瘤胃臌氣
瘤胃膨氣又稱氣腫是奶牛吃了大量易發酵的飼料,在瘤胃內發酵,迅速產生並積聚大量氣體不能以噯氣排出,致使瘤胃的容積急劇增大,胃壁發生急性擴張,並呈現反芻和噯氣障礙的一種疾病。
1、病因
原發性 主要是由於採食大量容易發酵的飼料而引起。如飼喂大量多汁、幼嫩的青草和豆科植物(如苜蓿)以及易發酵的甘薯秧、甜菜等;或飼喂含蛋白質高而又未經浸泡的飼料(如大豆、豆餅等);或飼喂發霉變質或經雨淋潮濕的飼料;或食入大量的豆腐渣、糖糟、青貯飼料;或食入有毒物質(毒芹等)等都可引起瘤胃臌氣。
繼發性 常見於食道阻塞、瘤胃積食、前胃弛緩、創傷性網胃炎、胃壁及腹膜粘連等疾病。
2、症狀
原發性 病牛表現不安,回頭顧腹,張口呼吸,伸舌吭叫,食慾廢絕,眼結膜發紺,充血,眼球突出,口色青紫,心跳亢進,腹圍增大,左肷窩部隆起而高於髖關節,嚴重者全身出汗,治療不及時很快會窒息死亡。
繼發性 發病緩慢,病牛食慾減少,左腹膨脹,通常膨氣呈周期性,有時呈現不規則的間歇。
3、診斷
原發性瘤胃臌氣,可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症狀予以確診,慢性或繼發性臌氣,則應根據病牛其他症狀綜合分析。
4、治療 原則是排氣減壓,制止發酵,恢復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1)膨氣嚴重的病牛要用套管針進行瘤胃放氣。膨氣不嚴重的用消氣靈10毫升×3瓶,液體石蠟油500毫升×1瓶,加水1000毫升,灌服
(2)為抑制瘤胃內容物發酵,可內服防腐止酵葯,如將魚石脂 20-30克、福爾馬林10-15毫升、1%克遼林20-30毫升加水配為1-2%溶液,內服。
(3)促進噯氣,恢復瘤胃功能,其方法是向舌部塗布食鹽、黃醬、或將一棵樹根銜於口內,促使其嘔吐或噯氣。靜注10%氯化鈉500毫升,內加10%安鈉加20毫升。
(4)對妊娠後期或分娩後的病牛或高產病牛,可1次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500毫升。
5、預防
(1)防止牛採食過量的多汁、幼嫩的青草和豆科植物(如苜蓿)以及易發酵的甘薯秧、甜菜等。不在雨後或帶有露水、霜等草地上放牧。
(2)大豆、豆餅類飼料要用開水浸泡後再喂。
(3)做好飼料保管和加工調制工作,嚴禁飼喂發霉腐蝕飼料。
五、瘤胃積食
瘤胃積食也叫急性瘤胃擴張,中獸醫稱為宿草不轉。是由於瘤胃內積滯過多的食物,使瘤胃體積增大,胃壁擴張,並引起前胃機能紊亂的疾病。多見於舍飼牛。
1、病因
(1)精料、糟粕類飼料過多,粗飼料少,或突然變更飼料時由於適口性好牛過度貪食而造成。
(2)牛體消瘦,消化力不強;運動不足,採食大量飼料而又飲水不足。
(3)繼發於瘤胃弛緩、瓣胃阻塞、創傷性網胃炎、真胃炎和熱性病等。
2、症狀
病初食慾、反芻、噯氣減少或停止,拱背,不斷努責,回顧腹部,後肢踢腹,磨牙,搖尾,呻吟,站立不安,時欲卧地,但卧時短暫又復站立,一般取右側橫卧。瘤胃蠕動微弱或或完全停止。左側腹部中下部膨大,用手按壓膨大部,硬感如面團樣,同時有痛感。鼻鏡乾燥,鼻孔有粘液膿性分泌物。通常排軟便或腹瀉,糞呈黑色帶惡臭。重則混有血液或粘液。一般體溫不高,但呼吸緊張而急速,心跳加快。隨著病情加重,病牛四肢無力,卧地不起,呈昏迷狀態,如不及時治療可因脫水、中毒、衰竭或窒息而死亡。
3、診斷 根據出現的症狀,結合發病調查可以確診。
4、治療 原則是排出瘤胃內容物,促進瘤胃蠕動,防止發生酸中毒。
(1)喂給少量乾草,禁用粗硬飼料及粥狀飼料。給予清潔飲水,少量多次,可在水中加入少量食鹽。每天按摩左肷部3—4次,每次20—30分種。
(1)硫酸鎂500克,松節油30毫升,馬錢子酊15毫升,酒石酸銻鉀6克,液狀石蠟油1000毫升,混合加水5000毫升一次灌服。
(2)5%葡萄糖液1500毫升,10%氯化鈉500毫升,5%碳酸氫鈉1000毫升,20%安那加20毫升,一次靜脈輸液。
(3)如發現脫水中毒時,可一次靜注糖鹽水15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5%碳酸氫鈉500毫升,10%安那加20毫升。
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時,應做瘤胃切開手術,掏取內容物。
5、預防 做好飼養管理工作,調節好飼料達配比例。
六、創傷性網胃炎及心包炎
1、病因
牛採食速度快,咀嚼吞咽很不細致,易將混入飼料的尖銳異物(如鐵絲,鐵釘,注射針頭等)吃進瘤胃內。異物經一定時間後由瘤胃轉入網胃。由於網胃體積小而收縮力卻很強,易使尖銳異物損傷胃壁,甚至穿入心包造成此病。損傷的部位,多在網胃前下部。
2、症狀
若異物僅刺入網胃粘膜而未引起明顯的炎症變化時,病牛僅有輕微的前胃弛緩症狀。若異物穿透網胃進入橫膈膜時,則前胃弛緩症狀明顯,突然食慾大減或不食,瘤胃蠕動減弱,其內常蓄積一些氣體。病牛精神沉鬱,鼻鏡乾燥,弓背站立,肘外展,肘部肌肉震顫,頭頸微伸,喜站立,不願走,強迫牽引,走路緩慢,願走上坡路,下坡時有痛感表現,不願左轉彎。用雙手將髻甲部的皮膚捏緊向上提起或用拳頭短促地壓迫劍狀軟骨部,病牛表現疼痛,發出呻吟聲。糞干而少,呈褐色,有粘液和血液,排便時拱腰舉尾。若炎症范圍小,體溫心跳變化不太明顯。異物刺傷心包時,則可並發創傷性心包炎。除上述症狀外,脈搏多數超過 100次上,呼吸加快,體溫升高;有時體溫下降後,脈搏仍頻數。觸診、叩診心臟區有疼痛感,聽診有摩擦音或拍水音。病的末期,頸靜脈努張像繩索一樣,胸下、頸下、頜下等處浮腫。如異物刺入心肌的速度快時常出現劇烈的全身反應:恐懼,肌肉戰栗,全身被毛逆立,局部或全身出汗,有時突然昏倒,心跳急速、節律不齊、力量大小不等。
3、診斷
根據病的症狀和病史,可以做出確診。
4、治療
要盡早實行瘤胃切開手術,從網胃中取出金屬異物,如不手術,最好早日淘汰。
5、預防
(1)做好飼草料調制工作,防止尖銳金屬異物等混入飼料被牛吞食。可以用電磁鐵檢查飼料內是否有金屬異物。
(2)奶牛的日糧供應要平衡,維生素、礦物質要充足,防止奶牛異食把金屬異物吞內體內。
(3)條件許可的話,可用金屬探測器檢查瘤胃內的金屬異物,並把它取出。
七、瓣胃阻塞
瓣胃阻塞中獸醫稱為百葉干。它是由於前胃機能障礙,瓣胃的機能減弱,食物不能正常後送到真胃,聚積於瓣胃中而干固,造成胃道不通的一種疾病。
1、病因
長期飼喂乾草、糟粕以及粉狀飼料(谷糠、麩皮、酒糟、豆渣等),飲水不足,易引起本病的發生。特別是吃了混有泥沙的飼料更易發生本病。
繼發於瓣胃弛緩或炎症,真胃變位,前胃、網胃與膈肌粘連,以及焦蟲病等。
2、症狀
瓣胃阻塞常伴有瘤胃積食、膨脹及前胃弛緩的症狀。病初症狀不大明顯,患病牛精神沉鬱,食慾減退,反芻減少,繼而鼻鏡乾燥有的龜裂,口乾有黃色舌苔,口臭,耳根、角根發熱;食慾、反芻嚴重減退或完全廢絕,四肢無力,喜卧。在右側倒數第5—7肋間和肩關節的水平線上聽診,瓣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觸診或叩診有堅實感,病牛敏感。排糞次數減少,後便秘。糞便干黑如算盤珠樣,腸音減弱。由於腸內容物腐敗發酵,排出褐黑色稀糞,惡臭難聞。尿少或無尿,尿色黃紅而粘稠。病的後期,發生瓣胃小葉壞死和敗血症,預後不良。
3、診斷 根據瓣胃的聽診,觸診和叩診進行診斷。
4、治療 原則是軟化瓣胃內容物,防止脫水發生酸中毒。
(1)瓣胃注射葯物是治療瓣胃阻塞最有效的方法,用25%—30%硫酸鎂(鈉)溶液250—400毫升,消毒後一次直接注入瓣胃。注射宜用連續注射器。
(2)為防止酸中毒,可用10%葡萄糖500毫升,0.9%氯化鈉1500毫升,20%安鈉加20毫升,5%碳酸氫鈉500毫升,靜脈輸液。
(3)中葯:大黃60克,芒硝(後入)120克,當歸30克,白術30克,二丑30克,大戟30克,滑石30克 ,甘草10克,研末,加豬油500克,開水沖,候溫內服(懷孕母牛去大戟,芒硝)。
(4)治療方法無效時,可施行真胃切開術,通過瓣皺口取出部分或全部食物。
5、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不要長期飼喂粉碎的飼料,注意飼料清潔,不要混入泥沙。多給飲水和多汁飼料,在飲水中加少量食鹽。發病時應首先禁食。但供充足的水。
八、皺胃阻塞
皺胃阻塞也叫皺胃積食,是由於迷走神經機能紊亂,導致皺胃內容物積滯、胃壁擴張、消化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常繼發瓣胃阻塞、瘤胃積液、自體中毒和脫水,常發生死亡。
1、病因
(1)飼養管理不當,缺之青飼料,長期飼喂麥秸、玉米稿桿等的牛,發病率較高。
(2)迷走神經分支損傷、縱膈疾病、創傷性網胃炎繼發幽門狹窄、幽門痙攣、腹腔內臟器官粘連、真胃炎等,也可繼發本病。
2、症狀
病初,以前胃馳緩症狀為主,食慾、反芻減退,以後則停止,排少量的糊狀,粽褐色的混有粘液和血液的惡臭糞便。病牛多為左側卧,有時發出吭聲。個別病牛有嘔吐症狀,瓣胃、腸蠕動音,隨著疾病的發展日趨減弱,尤其是瓣胃蠕動音,後期大多數病例聽不到。陰塞嚴重的,右側中腹部明顯地向後下方突出,是本病的重要症狀之一。但是有時不明顯。
3、診斷
重病例,在右側中腹部向後下方局限性膨隆,以拳頻頻沖擊右側中下部肋骨弓的右下方真胃區,則病牛有退讓,踢腳或抵角的敏感表現。在觸診部,可聞鋼管回擊聲,腹底檢查,觸摸到體積增大的真胃體。
4、治療
尚無特效療法,病的初期可進行皺胃切開手術,可見預期效果。防止酸中毒,可用5%葡萄糖1000毫升,0.9%生理鹽水1500毫升,5%碳酸氫鈉500至1000毫升,20%安鈉加20毫升,靜脈輸液。
九、皺胃炎
皺胃炎是皺胃粘膜發炎引起的比較嚴重的消化不良症。常見於老年牛和體質衰弱的成年牛。
1、病因
(1)飼料粗硬,調理不當,飼料霉敗或質量不佳;奶牛常期飼喂糟粕、豆渣或粉渣,營養不足,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飼喂不定時,時飽時飢,突然變換飼料,放牧突然轉為舍飼;體質衰弱,長途運輸,驚恐等均影響消化機能,而導致皺胃炎的發生。
(2)中毒、前胃疾病、消化道疾病、代謝病、某地急性或慢性傳染病等,均能促使真胃炎的發生和發展。
2、症狀
急性病例,精神沉鬱,垂頭站立,眼瞼半閉,無神無力。被毛污穢、蓬亂,鼻鏡乾燥,結膜潮紅、黃染。口粘膜被覆粘稠唾液,口腔內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食慾減退或消失,有時磨牙,瘤胃輕度膨氣。瘤胃收縮力微弱,次數減少;觸診右腹部真胃區,病牛有痛感。便秘,糞便干硬呈球狀,表面被覆粘液。體溫不高或降低。泌乳減少或停止。末期,病情急劇惡化,全身衰弱,精神極度沉鬱,呈昏迷狀態,甚至虛脫。
慢性病例,病牛呈常期消化不良,異嗜。口腔內有粘稠唾液和粘液,舌苔白,散發甘臭。糞便干硬呈球狀。末期,體質虛弱,精神沉鬱,有時呈昏迷狀態。
3、診斷 根據消化不良,觸診皺胃區敏感,眼結膜與口腔粘膜黃染,便秘等症狀,必要時參照血液學檢查,可初步診斷為皺胃炎。
4、治療 清理胃腸,抑菌消失,晚期應強行輸液,是本病的治療原則。
(1)病初,用硫酸鎂或人工鹽500克,溫水5000毫升內服。拉稀糞以後,用磺胺脒60克,碳酸氫鈉粉60克,加水500毫升內服,1日2次,連服5日。
(2)病情嚴重者,及時用抗菌素,同時還須用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000—3000毫升、20%安鈉加註射液10—20毫升,40%烏洛托品注射液20—40毫升靜脈注射。
5、預防
加強奶牛的飼養管理,飼料搭配要恰當、全面。禁止飼喂霉敗或質量不佳的飼料。
十、皺胃移位
皺胃移位是由於皺胃通過瘤胃下方移到左側腹腔,置於瘤胃和左腹壁之間。本病較多發生於高產母牛,大多數發生於產後。
1、病因
奶牛妊娠後,其胎兒逐漸增大,沉重,並逐漸將瘤胃向上抬高及向前推移,使皺胃左移;當母牛分娩時,使瘤胃恢復原位而突然下沉,真胃被壓到瘤胃左方。分娩期努責、奶牛高產、膿毒性乳房炎和子宮炎,消化不良、過食含有高蛋白的精飼料、生產癱瘓、酮病等均可導致皺胃馳緩,引起皺胃移位。
2、症狀
患牛拒吃精料和多汁飼料,特點是吃少量乾草,消化紊亂。糞便量少而呈稀糊狀,胃腸蠕動弛緩,食慾減退,精神輕度沉鬱, 皮膚及呼氣有酮體氣味,但無酮病症狀。右側腰窩明顯下陷,左腹壁第11肋弓下方呈明顯不對稱膨大。在左側最後一、二或三肋骨(肋間)的肋軟骨接合處、肋架上1/3部,用聽診與叩診結合檢查時,可聽到鋼管音。
3、診斷
根據在左腹中部最後幾個肋間的聽診(皺胃蠕動音)及叩診(皺胃鋼管音),結合臨床症狀進行診斷。必要時可作該區穿刺檢查,尿中酮體明顯陽性反應及直腸檢查發現瘤胃背囊明顯右移, 而背囊的外側部壓力降低,可作為診斷依據。
4、治療
(1)手術療法 切開左右腹壁,整復移位
(2)滾轉翻身法 先使病牛呈左側橫卧姿勢,然後再轉成仰卧式(背部著地,四蹄朝天),隨後以背部為軸心,先向左滾轉45度,回到正中,再向右滾轉45度,回到正中。如此左右搖晃3分鍾,突然停止,使病牛仍呈左側橫卧姿勢,再轉成俯卧式(胸部著地),最後使之站立,檢查復位情況。
(3)可內服中葯 黨參30克,沙參30克,黃芪100克,當歸50克,白術80克,柴胡30克,升麻20克,陳皮40克,甘草15克,研末內服,1 日1劑,連服5劑。
5、預防
粗飼料與精飼料要搭配好,防止過食含有高蛋白的精飼料。患有能繼發皺胃移位的乳房炎、子宮炎,消化不良、生產癱瘓、酮病等病時要及時治療。
2、牛,羊養殖技術交留發言討論搞
農村養牛技術大全
第一節 養牛注意什麼?
一.常用消毒法
⒈機械清除法:主要是通過清掃、洗刷、通風、過濾等機械方法清除病原體。此法雖說普通而又常用,但達不到徹底消毒的目的,作為一種輔助方法,須與其它消毒方法配合進行。
⒉物理消毒法:採用陽光、紫外線、乾燥、高溫、蒸煮等方法,殺滅細菌和病毒。
⒊化學消毒法:用化學葯物殺滅病原體是最為常用的方法。選用消毒葯物應考慮殺菌廣譜,有效濃度低,作用快,效果好;二是對人畜無害;三是性質穩定,易溶於水,不易受有機物和其它理化因素影響;四是使用方便,價廉,易於推廣;五是無味,無臭,不損壞被消毒物品;六是使用後殘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⒋生物消毒法:常用該法將被污染的糞便堆積發酵,利用嗜熱細菌繁殖時產生高達到70℃以上的熱,經過1~2個月可將病毒、細菌、寄生蟲卵等病原體殺死。但此法不適用於炭疽、氣腫疽等芽孢病原體引起的疫病,這類疫病的糞便應焚燒或深埋。
二、消毒的實施
⒈定期性消毒:一年內進行2~4次,至少於春秋季各進行一次。牛舍內一切用具每月應消毒一次。
①對牛舍地面及糞尿溝可選用下列葯物進行消毒:5%~10%熱鹼水、3%苛性鈉、3%~5%來蘇爾溶液等噴霧消毒,用20%生石灰乳粉刷牆壁。
②飼養用具、牛欄、牛床等以5%~10%熱鹼水或3%苛性鈉溶液或4%來蘇爾進行洗刷消毒,消毒後2~6小時,在放入牛隻前對飼槽及牛床用清水沖洗。
⒉臨時性消毒:牛群中檢出並剔出結核病、布氏桿菌病或其它疫病牛後,有關牛舍、用具及運動場須進行臨時性消毒。
①布氏桿菌病牛發生流產時,必須對流產物及污染的地點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
②病牛的糞尿應堆積在距離牛舍較遠的地方,進行生物熱發酵後,方可充當肥料。
③產房每月進行一次消毒,分娩室在臨產牛生產前及分娩後各進行一次消毒
第二節 春季養牛重保健
春季養牛應注意以下幾方面:飲水給牛喂飽以後,供給充足清潔的溫水。冷水容易刺激牛的腸胃,引發胃腸疾病,妊娠的母牛還容易流產。此外,冷水會消耗牛的許多熱能,浪費飼料。溫度進入春季後,晝夜溫差大,平時要多墊、勤換欄草,保持牛欄乾燥,嚴防濕欄,以利保溫。牛舍內的溫度應保持在8℃~20℃。濕度要注意保持牛舍內的通風良好,注意勤換墊草,保持舍內乾燥,牛舍濕度不要過大,否則會使奶牛產奶量下降,嚴重者還會使奶牛患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症。常在舍內撒些石灰粉或草木灰,這樣既能降低舍內的溫度,又能消毒防毒,有利於提高產奶量。
飼喂潔凈的飼草春季給牛喂的草料,一般都是上年貯存的,到春季食用時會有不同程度的霉變,牛食用後常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在飼喂前應仔細檢查飼草,以避免牛發疾病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在平時的飼料中多補充骨粉、磷酸鈣、磷酸氫鈣等,既含鈣又含磷,消化利用率相對較高。由於在冬季舍飼期長期喂飼劣質乾草、秸稈等根莖飼料,會造成維生素E缺乏症,增加犢牛白肌病的發病率。因此要補充維生素E。注意刷拭牛體刷拭牛體可以保持牛體清潔衛生,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抗病能力,減少感冒等疾病的發生。每天早晚刷拭兩次,每次3分鍾~5分鍾,要周密刷拭全身部位,不可疏漏。
14308822153494413.jpg
第三節 冬季養牛有「六巧」
冬季氣候寒冷,如果飼養不當,會使牛生長緩慢,甚至掉膘。因此,必須加強飼養管理。 秸稈巧處理冬季飼草單一、營養缺乏,容易導致牛掉膘消瘦。如果冬季把秸稈進行氨化巧處理,牛就愛吃。做法是:把麥草、稻草等細鍘成2~3厘米長的短節,每100公斤碎麥草或稻草加4公斤尿素。具體操作時,先用40公斤水把尿素充分溶解,然後攪拌在碎麥草、碎稻草內,攪勻後裝入大缸或水泥池,壓實、封嚴,進行氨化,一個月後可開缸飼喂。氨化過的飼草綿軟,芳香,易消化。飼草巧搭配冬季喂牛要盡量做到飼草多樣化、短草配長草、優質草配次草。如麥草、稻草配青乾草、花生秧、苜蓿草等,這樣混合均勻,既合牛的胃口,營養也夠全面。
精料巧配合冬季喂精料時要軟硬配合,如玉米、大豆等硬料和麩皮、粉料等軟料搭配飼喂。開始先喂草,牛吃到大半飽時少加料,牛將要吃飽時多加料,且要加有香味的料,如把大豆炒香、磨碎,加拌在草內。
食量巧安排冬季晝短夜長,不但白天要喂好,夜間還要加喂1次,每頭牛日喂草量13~15公斤。
飲水巧加溫冬天應給牛飲25℃左右的溫水,還要在溫水中加點食鹽和豆末,牛愛飲,還可降火、消炎。
注重衛生巧拭牛體舍內糞便要勤出,打掃干凈,勤墊干碎草、土,保持乾燥衛生,防止牛蹄患病。每天把牛牽到室外曬太陽,用刮子或刷子刷拭牛體,以促進牛體血液循環,防止牛瘡癬病的發生。
第四節 冬春季如何養牛
飼草搭配 冬春季喂牛要盡量做到飼草多樣化,要短草配長草,優質草配次草,如麥草和稻草配青乾草、秫葉、花生秧和苜蓿草等,這樣混合均勻的飼草營養全面,牛愛吃。
精料配合 喂精料時要軟硬配合,如喂玉米、黃豆等硬料時,可加拌麩皮、粉料等軟料。開始先喂草,待牛吃到半飽時少加精料,將要吃飽時多加精料,並且要加有香味的精料,如把黃豆炒香磨碎加拌在草內,即使無青草,牛也能頓頓吃飽。
加喂尿素 加喂尿素是補充牛體蛋白質的重要措施,冬春季可適量飼喂。一般6月齡以上的犢牛日喂40-60克,育肥牛70-100克,成年母牛日喂150克。尿素適口性差,可按日糧的1%與精料混合後拌草飼喂,喂後半小時內不能飲水。
食量安排 冬春季晝短夜長,在白天喂好牛的基礎上,夜間還需加喂一槽,日喂草13-15公斤。
飲水加溫 冬春季不能給牛飲冷水,水溫應控制在25℃左右。溫水中加點食鹽和豆末喂牛,可起到降火、消炎作用。
經常刮刷 牛舍內的糞便應勤出,打掃干凈,勤墊干碎草和土,保持乾燥衛生,防止牛蹄患病。每天把牛牽到室外曬太陽,用刮子或刷子刮刷牛體,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牛生瘡癬。
14309681423082975.jpg
第五節 農戶養牛莫入七誤區
誤區一:商品意識不強 有的養牛戶不是把養牛作為致富的重要項目,而是當成副業,惜售心裡比較重,對登門求購的客戶要麼是不賣,要麼就漫天要價,拒客戶於門外。在經營中需要改變這種做法,出售價格要合理。
誤區二:抵禦市場波動能力弱 當市場牛價波動時,養牛戶多表現心態不穩。牛價上揚時,待價惜售,甚至牛價越高越不賣;牛價下跌時,惟恐一跌再跌,牛價越賤越賣牛。由於貴買賤賣,每頭牛經濟損失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牛半價波動還直接影響到肉牛改良的積極性。牛價越貴越願搞改良,牛不值錢則不願搞改良。面對市場變化,養牛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當市場波動時,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把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誤區三:雜種公牛配種 有些養牛戶缺乏科學知識,圖方便省錢,利用雜種公牛進行配種。雜種公牛雖然體高力大,但遺傳性不穩定,極易造成近親繁殖,後代退化,經濟效益低下。
誤區四:輕視培育 犢牛出生後補飼不足,尤其是出生後第一、第二個冬春舍飼期很少補料或不補料,結果改良牛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出欄期多在3-5歲齡或更晚,經濟效益不高。一般情況下,應從犢牛培育抓起,特別要搞好第一、第二冬春舍飼期補飼,使其在18-24月齡體重在300公斤左右時出欄。
誤區五:養牛不驅蟲 牛感染多種寄生蟲,可使日增重下降33%,飼料轉化率下降30%,寄生蟲害嚴重時會造成牛死亡。
誤區六:不喂添加劑 育肥牛多以酒糟、精料、秸稈為主,除補飼食鹽外,其他添加劑應用較少,影響育肥效果。添加尿素是解決我國蛋白質飼料短缺的有效途徑。此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添加劑均可選擇應用。
誤區七:管理粗放 農村牛圈舍多數簡陋,一些育肥牛舍的舍溫偏低,糞尿清理不及時,舍內潮濕,牛體不刷拭,不曬太陽,養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設,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涼的牛舍,冬季要做好保溫,使舍溫保持在5℃以上。每天定時清除糞便,中午通風換氣,刷拭牛體,定時將牛牽到舍外曬太陽,增強體質,有利於增膘
第六節 科學養牛簡明技術手冊
一.奶牛的夏季飼養管理
奶牛較耐寒不耐熱,適宜的溫度為4-24℃,改善夏季飼養是實現全年高產的重要途經,一般有以下具體措施:
1、搭設涼棚,噴灑涼水,安裝風扇等措施來排熱降溫。
2、選擇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的青粗飼料,如苜蓿、胡蘿卜、南瓜皮、瓜皮、優質乾草等。
3、精料喂量增加10%,精料中蛋白質飼料增加5%。
4、延長飼喂時間,增加飼喂次數。為促進採食,夜間的喂量應佔60%左右。
5、飼喂稀料,既增加營養,又能滿足水的需要。
6、補喂小蘇打,按精料的1%添加。
7、堅持飼料品質檢查,青貯出窯、乾草進槽應進行質量檢查。
8、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減少疾病的發生,如乳房炎、子宮炎、腐蹄病、食物中毒等。
9、保持牛體和牛舍環境的清潔衛生。
10、驅滅蚊蠅。
14311603584657453.jpg
二.粗飼料的調制
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在18%以上,每單位重量內能量含量很低的飼料,都屬於粗飼料,如青綠飼料、乾草、作物秸稈、秕殼、莢殼、青貯飼料等。下面著重介紹青貯飼料和農作物秸稈的調制。
青貯飼料凡用青飼料經控制發酵而製成的飼料都叫青貯飼料。優質青貯飼料喂牛適口性很好,利用率高,可獲得良好效果。
1、青貯飼料時,對青貯原料應有如下要求:
(1)、適量的碳水化合物:青貯原料中含糖量不宜少於1.0-1.5%,當用含蛋白質較多,碳水化合物較少的青豆秸等青貯時,須添加5-10%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以保證青貯飼料的品質。
(2)、適宜的水分:一般青貯原料含水應在65-75%,原料粗老時不宜青貯,若要青貯須加水,使水分含量提高至78-82%。
(3)、適宜的長度:原料長度一般以3-5厘米為宜。
2、青貯方法
(1)、鍘短:根據原料的差異應鍘短在2-10厘米為宜。
(2)、裝填:裝填速度要快,裝料前,窖底應先鋪適當厚的碎草,裝填後也同樣如此。
(3)、壓實:壓實是保證青貯飼料質量的重要一環。
(4)、封埋:裝窖壓實後,在碎草上面覆蓋塑料布,再用土填壓。
3、青貯料的利用
青貯飼料製作40-50天後,即可開使用,優質的青貯飼料應該是,顏色黃綠,柔軟多汁,氣味酸香,適口性好。
青貯料開窖使用應從背風的一頭開始,逐漸向另一側,從上往下分層取用,切勿全面打開,嚴禁掏洞取草,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取後要蓋好,防止日曬、雨淋和二次發酵,冬季取出的青貯料應放在牛舍內,防止凍冰,夏季應邊喂邊取,防止發生霉爛變質。發霉變質的爛草不能飼喂家畜,取出後不要拋撒在窖的附近,應及時送到肥料堆去製作肥料。
青貯飼料的用量,應視牛的品種、年齡、用途和青貯飼料的質量而定,除高產乳牛外,一般可將其作為唯一粗飼料使用,但應注意不要喂量過大造成拉稀。開始飼喂和停止飼喂時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通常喂量,乳牛20-30千克,役牛10-15千克,種公牛、肉用牛5-12千克。斷奶後的生長肉牛3-6月齡每日每頭可喂青貯料5-10千克,6-12月齡10-15千克,12-18月齡15-20千克。另外還要給予乾草和精料來綜合平衡養分。
三、物秸稈飼料的利用
粗飼料在草食家畜日糧中占很大比例,其中秸稈為主要組成部分。粗飼料經適當加工調制,可改變原來的體積和理化性質,進而改變消化性,提高營養價值。
1、 1、切短或粉碎處理
切短或粉碎,便於採食,減少浪費,並易於和精料拌和。切短的適宜長度為3-4厘米,粉碎時不能過細,粉碎過細會影響瘤胃的消化。
2、 2、鹽化處理
冬季牛常以麥秸、玉米秸等粗飼料為主食。這些飼草質地粗硬,營養價值低,適口性差,鹽化後,效果會明顯改觀。
操作方法:將麥秸、高粱殼等飼料切短或壓碎,按每100公斤粗飼料加入0.5至0.8克食鹽計算,將食鹽溶解在20-30公斤水中,製成食鹽溶液備用。在水泥地面上(沒有水泥地面的也可鋪上塑料布)一層一層堆放粗飼料,向粗飼料上面均勻地噴灑食鹽水溶液,一邊噴灑一邊攪拌,然後將攪拌上面均勻的粗飼料裝入水泥池、缸或塑料袋內,最後用塑料薄膜封蓋或扎口。通過24-48小時的浸潤和軟化,即可開池解口取用喂牛。
3、氨化處理
目前生產實踐中氨化處理秸稈的方法最普遍,其中尿素氨化法較常用。
具體做法為:按秸稈重量的3%加進尿素,一般將3千克尿素溶解在60千克水中,均勻地噴灑到100千克秸稈上,逐層堆放、壓實,再用塑料膜覆蓋。也可利用地窖進行尿素氨化處理切碎了的農作物秸稈,用碳銨也可進行氨化處理。
氨化處理時間取決於氣溫,通常夏季約需1周,春秋季2-4周,冬季4~8周,甚至更長,使用時應讓殘留的氨氣揮發掉。
2、況評分
奶牛體況是奶牛營養代謝正常與否及飼養效果的反映,也是奶牛高產與健康的標志之一。奶牛體況通常是以體膘評分來衡量的。體膘是指一頭母牛所具有的脂肪量或能量的儲備水平。
體膘評分是以肉眼觀察母牛尻部而得,主要的部位有髖骨(髖結節)、臀角(坐骨結節)和尾根。另外,腰椎上的脂肪(或肌肉)量也被用於評分指標。評分范圍從1分(極瘦)到5分(極胖)。具體評定方法為:觀察奶牛整個軀體的大小、全貌、肋骨的顯露程度和開張程度,背線、腰角、坐骨及尾根等部位的肥瘦程度。
1、手觸摸或按壓以下各部位
肋骨-用拇指和食指掐捏肋骨,檢查肋肌的豐瘠程度。過肥的牛,不易掐住肋骨。
背線-用手掌在牛的肩、背、臀(尻)部移動按壓,以測定其肥胖程度。
腰角和坐骨-用手指和掌心掐捏腰椎橫突,觸摸腰角和臀角。如肉膘豐厚,則不易觸摸到骨骼。尾根-如過瘦,尾椎與坐骨間的凹陷非常明顯。評時,需要考慮被毛光澤及順逆、腹部的凹陷度。
2.分說明:
1分
整個脊骨覆蓋的肌肉很少,且顯著凸起,脊骨末端手感明顯,形成延伸至腰部的清晰可見的衣架樣。前背、腰部和尻部部位的脊椎骨凸起明顯。腰角和臀角之間嚴重凹陷。尾根以下與臀角之間的部位嚴重凹陷,使得該部位的骨骼結構極為明顯地凸起。
2分
憑視覺辨別出整個脊骨,但不凸起。脊骨末端雖覆蓋的肌肉多一些,但手摸仍明顯凸起。整個脊骨不使人產生清晰衣架樣的印象。前脊、腰部和尻部部位的脊椎骨在視覺上不明顯,但手感仍可辨別。腰角和臀角凸起,兩個臀角之間的明顯凹進,但骨骼結構有些肌肉覆蓋。
3分
用手輕輕施加壓力可辨別出整個脊骨,同時,脊骨平坦,無衣架樣印象。前背、腰部和尻部部位的脊椎骨呈圓形背脊狀。腰角和臀角呈圓形且平滑。臀角之間和尾根周圍部位平坦。
4分
用手用力按才能辨別出整個脊骨,同時脊骨呈平坦或圓形,根本無衣架樣印象。前脊部位脊椎骨呈圓形、平坦地隆起狀,但腰、尻部位依然平坦。腰角呈圓形,兩個腰角之間的十字部位看上去呈水平形。尾根和臀角周圍部位的肌肉豐滿,看得出有皮下脂肪積累。
5分
視覺上看不出脊椎骨、腰角和臀角部位的骨骼結構。皮下脂肪明顯突起。尾根幾乎埋進脂肪組織內。
14370956419627257.jpg
養牛用酒糟作飼料,牛肉鮮嫩不膻,每頭牛還可以節省100元左右的飼料費用。而酒糟是釀酒後的下腳料,用來喂牛正好是廢物利用,養牛戶和釀酒戶互利雙贏。玉米酒糟和高粱酒糟都可作為育肥牛的飼料。開始喂時牛不習慣,應訓練由少到多增加用量。喂牛的酒糟要新鮮,禁用發霉變質的。若喂酒糟後出現濕疹、膝關節紅腫和腹脹等不良反應時要暫停飼喂。
3、得了AIDS或者梅毒之後身體會有發霉或者發臭的味道嗎?
梅毒 |首頁|性病常識|非淋知識|進行咨詢
梅毒主要症狀
一、這種病是怎麼得的
梅毒病原體為蒼白螺旋體,具有8-20旋圈,長約6-15 μm, 高倍放大於原漿中見有顆粒。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螺旋體可見兩束纖維,每束由3根原纖維組成,伸展到該螺旋體兩端的胞漿內。所謂"鞭毛"其實是由纖維束破裂產生的。這些原纖維直徑約10nm,位於漿膜和外細胞壁之間,它們可以收縮,螺旋體運動特別活潑,共有三種運動方式:①全身彎曲如蛇形;②依其長軸旋轉而前進;③伸縮其旋圈之距離而移動。三種運動中以第二種運動方式為常見。螺旋體包囊易在培養中見到,但在有毒螺旋體株中亦可見到。螺旋體採取橫斷分裂繁殖,在活動期這種分裂可能每30小時有一次。梅毒的傳播可以直接由性交(佔95%)以及接吻、授乳、握手、手術、輸血等途徑傳染,亦可間接由衣服、毛巾、剃刀、煙嘴、食具、玩具、醫療器械、種痘等而傳染,所發生的梅毒稱間接梅毒,亦稱無辜
梅毒,間接傳染較直接傳染要少得多,梅毒的後天傳染由皮膚、粘膜侵入,以陰部多見,陰部外如口唇、舌部、手指、乳房等處則少見。先天梅毒多在妊娠4個月後由胎盤傳染,臨床上不發生硬下疳。
二、一期梅毒有哪些主要症狀
主要症狀為硬下疳,通常在螺旋體侵入人體後9-90天,平均3周後,在受侵局部出現硬化疳,其特點是初起為單個暗紅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漸增大,很快表面形成糜爛面,並演變為淺潰瘍。典型硬下疳,直徑1-2cm大小,圓形或類圓形,略高出皮面,皮面呈肉紅色糜爛面,其底清潔呈細顆粒狀,有少量漿液性分泌物,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皮損境界邊緣清楚,觸之有軟骨樣硬度,無疼痛及觸痛,數目常為單個,偶可為2-3個,損害絕大多數發生於生殖器,男性多發於陰莖包皮冠狀溝、龜頭或系帶部,有些發生於尿道內、陰莖干或其基底部、陰囊上;女性則最多見於陰唇,亦可見於陰唇系帶、尿道、子宮頸及會陰等處。陰部外常見部位為口唇、舌、扁桃體、乳房、肛門等部位。硬下疳未經治療,約2-6周可自行痊癒,遺留輕度萎縮性瘢痕、色素沉著或無瘢痕。
感染後數小時梅毒螺旋體即沿淋巴管到達淋巴結內繁殖,1-2周後附近淋巴結即開始腫大,以腹股溝淋巴結最多見,稱梅毒性橫痃。其特點為淋巴結較硬,彼此不融合,不化膿,表面無紅、腫、熱、痛。穿刺淋巴結檢查,梅毒螺旋體常為陽性。淋巴結腫大消退速度較硬下疳緩慢。
三、二期梅毒有哪些主要症狀
系一期梅毒未治療或治療不規范,梅毒螺旋體由淋巴系統進入血液系統內大量繁殖播散而出現的症狀。可侵犯皮膚、粘膜、骨、內臟、心血管及神經系統。常見有流感樣全身症狀及全身淋巴結腫大,繼之出現以皮膚粘膜疹為主的臨床表現。骨、內臟、眼及神經系統症狀較輕或少見。
皮膚損害為二期梅毒的主要損害。其形態多種多樣,可有斑疹、斑丘疹、膿皰疹(少見)等而類似很多皮膚病,但也可有以下一些特點,具有共同性而有助於臨床診斷:即皮損廣泛對稱,疏散而不融合,發展和消退均緩慢;客觀症狀明顯而主觀症狀輕微;皮疹常呈銅紅色、褐紅色,好發於掌跖;常伴有粘膜、毛發、骨損害,梅毒血清反應陽性。
1)斑疹性梅毒疹(梅毒性攻瑰疹):為最早出現的二期梅毒疹,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5-2cm,散在不相融合,顏色為淡紅到褐紅色。皮疹發生於軀干兩側、肩、臂部和四肢內側,掌跖部者呈暗紅色鱗屑斑,具有特徵性。自覺症狀輕微,不痛不癢。一般數日、數周後自行消退而不留痕跡。
2)丘疹性梅毒疹:通常較斑疹出現稍晚。常見者為豆形丘疹梅毒疹,常輕度高起,直徑約2-5mm或更大,呈生肉色或銅紅色,觸之有深而堅實的浸潤,表面光滑或被覆有粘連性鱗屑。皮疹常分布於顏面、軀干、四肢屈側,特別是掌跖部呈現暗黃紅色斑,觸之有深在性浸潤,具有特徵性。丘疹鱗屑性梅毒疹表現為皮疹呈暗紅色扁平丘疹,可互相融合成片,其上被覆粘著性鱗屑,頗似銀屑病樣發疹者。毛囊性苔蘚樣梅毒疹較少見,表現為微小頂端有鱗屑的丘疹,開口於毛囊者呈錐形,位於其他部位者呈圓頂形。常群集形成鱗屑性斑塊。晚期或復發性二期梅毒皮疹常較局限而不對稱,群集而傾向融合為其特點,如環狀梅毒疹,皮疹呈環形、弓形或迴旋狀,表面覆有鱗屑,周緣輕度高起,由微小扁平丘疹構成,常見於面部特別是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周及鼻唇溝、頰部及面中部
,亦常見於陰部特別是陰莖干及陰囊。花瓣形梅毒疹較少見,為成群小的衛星狀丘疹環繞於大的丘疹周圍。扁平濕疣呈直徑1-3mm紅褐色蕈樣斑狀,基底寬而無蒂,表面呈灰白色,有滲液,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極強。好發於皺褶部皮膚,特別是肛門和生殖器部位。
3)膿皰性梅毒疹:較罕見,多見於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低的患者,膿皰通常發生於紅色潤浸基底上,消退緩慢,形成小而表淺的潰瘍,表面被覆痂皮,嚴重者呈深在性潰瘍,稱膿皰性梅毒疹。有時潰瘍表面痂皮厚積類似蠣殼,稱蠣狀梅毒疹。皮疹常廣泛分布全身,顏面特別是前額、指趾四周、掌跖常被累及。
四、三期梅毒有哪些主要症狀
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經一定潛伏期,通常為2-4年後,約有1/3患者發生三期梅毒。除皮膚、粘膜、骨出現梅毒損害外,尚可侵犯內臟,特別是心血管及中樞系統等重要器官,危及生命。三期梅毒的共同特點為損害數目少,破壞性大,分布不對稱,愈後遺留萎縮性瘢痕;客觀症狀嚴重而主觀症狀輕微;損害內梅毒螺旋體很少,傳染性小或無;梅毒血清反應陽性率低。
晚期皮膚損害主要分兩型。
1)結節性梅毒疹:呈直徑為2mm或更大的紅褐色或銅紅色結節,質硬而有浸潤,呈集簇狀排列,表面被覆粘連性鱗屑或痂皮,或結節頂端壞死、軟化形成糜爛及潰瘍,常一端自愈另一端又起,新結節呈弧形、環狀或花環狀排列,消退後遺留瘢痕及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班。好發於頭、肩胛部、背及四肢伸側,分布不對稱,自覺症狀輕微。
2)梅毒性樹膠腫:為破壞性最大的一種損害。初為皮下深在性結節,逐漸增大與皮膚粘連,呈暗紅色浸潤性斑塊,中央逐漸軟化,而後破潰,流出粘稠樹膠狀膿汁,故名樹膠腫。潰瘍繼續擴大呈圓形、橢圓形,境界清楚,潰瘍壁垂直向下,邊緣整齊,呈紫紅色,常一面癒合,一面繼續發展,形成腎形或馬蹄形潰瘍。經數月後潰瘍結疤痊癒。可發生於全身各處,以小腿多見,常單發。自覺症狀輕微。
3)近關節結節:少見,為發生於肘、膝、髖關節附近的豌豆至胡桃大小、圓形、卵圓形結節,質地堅硬,對稱分布,表麵皮色正常,無明顯自覺症狀。如不治療可持續數年,不易自行消退。
五、梅毒是否需要治療
患有梅毒的患者應該及時治療,因為早期梅毒經有效有治療,可以達到根治效果,而且越早越好,而晚期梅毒(包括一些二期梅毒)有些達不到根治且持續梅毒血甭陽性;治療時應劑量足夠,療程正規。有人觀察早期梅毒未經治療者,有25%發生嚴重損害,而不適當不規則治療者35%-40%復發及促使晚期損害提前發生;又有人調查:早期毫無治療者1.7%發生早期神經梅毒。而不適當治療者11.1%發生早期神經梅毒,治療後應定期追蹤觀察,並對其配偶及性夥伴同時進行檢查及治療。
六、預後如何
驅梅治療達到根治的標准有三個:第一是損害消失;第二是功能障礙得到完全恢復;第三是血清學轉陰。越早治療,越有可能達到根治,治療愈晚,則難以達到驅梅治療的目的。
1.早期梅毒經過充分足量的治療,下疳可達到根治;二期梅毒疹雖經充分治療,皮疹消失,無功能性障礙,但已有一部分患者血清不能陰轉,持續陽性。雖不具有傳染性,但仍有復發的可能,復發時即有傳染性,故復發時應加倍劑量治療。
2.晚期皮膚粘膜、骨、關節梅毒:經充分治療能夠痊癒,形成瘢痕,功能障礙有的得到恢復,有的損害如鼻骨的樹膠腫、上齶穿孔等則不能恢復,血清學陰轉有部分患者不可能達到,但可防止發生心血管和神經梅毒。
3.心血管梅毒:如已有心衰、心絞痛發生則根治的三項標准均不能達到。驅梅治療僅能緩解病變的進一步發展,但如驅梅治療過急,可能發生治療矛盾,對患者的生命延長無多大助益。因此,宜在控制心衰、心絞痛的前提下謹慎驅梅。主動脈弓降段的梅毒性動脈瘤,經驅梅治療,可使病情穩定,不再惡化。
4.早期神經梅毒的腦頂部腦膜炎、腦底部腦膜炎、橫斷性脊髓炎、腦動脈炎:如不嚴重,經治療後可望全部或部分恢復功能;嚴重者則治療無多大裨益。梅毒血清和脊髓液反應僅有部分可能陰轉。晚期神經梅毒如脊髓癆、麻痹性痴呆和腦組織的樹膠腫等,雖經治療,症狀也難以改善。
5.一年內的早期潛伏梅毒:經充分治療,大部分血清反應可望陰轉,達到根治,防止復發。超過一年的早期潛伏梅毒和晚期潛伏梅毒的患者有半數,雖經足量驅梅治療,血清反應也不能陰轉,持續陽性終生,但亦有不經治療自行陰轉的。
6.孕婦梅毒:妊娠早期治療,可防止胎兒受染;妊娠晚期治療亦可使受感染的胎兒在分娩前治癒。
7.早期胎傳梅毒:經治療後可使症狀消失,血清陰轉,功能恢復,但如患兒內臟損害嚴重,驅梅效果亦不佳。晚期胎傳梅毒經過治療後可使損害癒合,預防新的損害發生,但血清反應不一定能陰轉。若損害累及重要器官(角膜炎),治療後也難以恢復功能。
8.梅毒患者的就業與結婚問題:早期梅毒患者因傳染性強,須經充分足量的區梅治療,症狀完全消失,方可就業。至於結婚問題,就繼續觀察2年,證明無復發者,方可結婚。晚期梅毒患者一般無傳染性,經充分足夠的治療後,又經觀察無臨床復發,盡管有的患者血清反應持續陽性,如滴度無上升者,可以允許結婚。
七、預防梅毒的生活須知
要預防梅毒的發生,首先應講究性道德,做到一夫一妻制,反對性泛濫、性亂交等丑惡現象。其次,應加強對梅毒防治知識的宣傳,整肅社會,嚴禁賣淫嫖娼,重點發現一期早發梅毒,早期徹底治療,防止播散;婚前、產前檢查堅持做梅毒血清試驗,嚴格挑選避孕套(即使這樣,仍有30%失敗率);還應做到挑選血源時,供血者一律做梅毒血清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