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1.髖臼發育不良是前提,而髖關節脫位是最終發展的結果。所以,他們往往是並存的。
2.樓上的已經把症狀描述的很詳細了,簡單的說就是:
雙側脫位-----走路搖擺,鴨行步態。
單側脫位-----患肢短縮的一系列症狀,比如:加氏征陽性( 將小孩平卧,兩下肢屈膝到85°~90°之間,兩踝放平對稱位,發現兩膝有高低)。
另外,其他的關節檢查(比如Ortolani征等建議專業醫生檢查)。
3.片子還是明確診斷的重要的依據。簡單可靠。
4.治療的問題:
一般,3周歲的兒童也可以考慮全麻下手法復位,然後石膏外固定。如果脫位嚴重或手法復位失敗既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
2、關於髖臼角度
二樓好專業哦 做為一名年輕媽媽 我在女兒四個月時也遇到這樣的煩惱 我們是自己發現她的臀紋不對稱的 先去上海新華醫院看(我們是上海人),第一次專家叫拍個片子 第二次碰到的專家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骨科主任陳教授 他每周二在新華坐堂 建議我們去後一家做個B超 檢查結果是沒問題 那天有好多小朋友 以女孩居多 但好象都查出正常 現在我女兒已經兩歲了 走和跑都很穩 如果你在上海或臨近地方 還是早點去查為好 那時候陳教授說這樣的B超設備只有他們一家醫院有 小兒骨科是周一下午 但最好大人早上就去掛號 人很多
3、髖關節置換請教專家指點!謝謝好心人!
1.可以選擇36mm的大頭關節嗎?(另一側是32mm)還是兩側都選用同樣大小的頭?看片子手術有什麼問題沒?答:完全可以。選擇同樣大小頭也可以的,沒有嚴格要求。右側手術還可以,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有會員認為前傾角小,但是我看應該在正常范圍內5-25°。外展角也在正常范圍內30-50°)。2.目前什麼品牌的關節好?考慮年齡較小,想選擇一款質量好的關節!答:患者年輕,最好用進口關節。國產髖關節和進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年齡小最好做陶瓷對陶瓷界面,生物型假體。3.是不是臼杯不用螺絲固定會受力均勻一些?相對好一些?答:這個看壓配情況,壓配好就不要用螺釘了。
4、髖關節脫位的問題。
您好:
從你提供的資料上看,一個嬰兒4個月時查出來有脫位現象,略談我的幾點粗淺觀點:
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為多見,出生時即已存在;
2、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
3、有時可合並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
4、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早期診斷,嬰兒期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後治療,即使非常成功35歲以後,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是獲得痊癒的重要措施;
5、典型性先天性髖脫位,若能早期正確治療,在正常功能刺激下,發展成正常髖關節可能性很大,3歲內治療者有很高治癒率;
6、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達到正常;
7、建議你到301醫院骨科就醫,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相應處理及治療。
以上僅供參考,祝你的女兒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