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曲腿髖關節

曲腿髖關節

發布時間:2020-08-24 00:18:13

1、髖關節屈伸較差怎麼康復?做些什麼動作好?

一、屈髖不利通常是髂腰肌和臀中肌前部力量減弱,可以負重屈髖(大腿前屈)增加屈髖肌的力量。
二、伸髖不利通常是腘繩肌和臀中肌後部力量減弱或屈髖肌伸展性較差,可以負重伸髖(大腿後伸)增加伸髖肌的力量及後控腿增加屈髖肌的伸展性。。

2、髖關節可以做哪些運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3、患者大腿在髖關節處不能伸,只可屈。即腿伸直後疼痛,感到被牽扯著屈

你好,這個考慮髖關節的病變,建議做個髖關節ct看一下。

4、1.既可屈髖關節又能伸膝關節的是() 2.既可伸髖關節又能屈膝關節的是()

既可屈髖關節又能伸膝關節的是( C ) 2.既可伸髖關節又能屈膝關節的是( D )

5、側卧時曲伸左腿髖關節有很明顯的滑動,睡覺時左腿髖關節非常不舒服。腿喜歡向左偏

病情分析:
這個情況,常見的是臀部的髂筋膜彈響症,只是也需要排除先天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者是髖關節的半脫位等。
指導意見:
這個建議完善下骨盆平片檢查予以確診,如果是骨頭沒有問題的,一般是臀部的髂筋膜彈響症,這個是可以做手術予以松解治療的。

6、屈髖關節就是屈大腿嗎?

屈髖關節就是屈大腿。

7、屈髖屈膝的肌肉有哪些?

屈髖的肌肉有: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
屈膝的肌肉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股薄肌、腓腸肌。
「屈髖」動作的「拮抗肌」則有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等「伸髖」肌群。正常情況下,伸髖肌群的收縮能有效制約屈髖肌群的作用,防止過度屈髖。

任何一個肢體運動A都必須有一個定點作為基礎,然後主動肌附著在此定點上收縮,才能產生相關骨關節遠端運動的結果。所以,當這個「定點」本身也是一個可動關節B、或具有可移動性的時侯,負責固定/穩定這個「定點」的肌肉就被稱為運動A的「穩定肌」了。

穩定肌的主動收縮固定的關節B,使關節B成為了一個穩定的整體,繼而使之可以成為運動A
的支點或基礎。

由於股四頭肌的近端附著在骨盆的髂前下棘;髂腰肌中腰大肌的近端附著在T12~L5的椎體外側(含椎間盤),髂肌近端附著在骨盆的髂窩及髂脊的內唇;所以「屈髖」動作的「穩定肌」主要就是對骨盆及腰椎起到穩定作用的肌群,如:豎脊肌、腹肌(內、外斜肌、直肌、橫機)等;以及固定骨盆髂、恥、坐骨的諸多韌帶
的支點或基礎。

由於股四頭肌的近端附著在骨盆的髂前下棘;髂腰肌中腰大肌的近端附著在T12~L5的椎體外側(含椎間盤),髂肌近端附著在骨盆的髂窩及髂脊的內唇;所以「屈髖」動作的「穩定肌」主要就是對骨盆及腰椎起到穩定作用的肌群,如:豎脊肌、腹肌(內、外斜肌、直肌、橫機)等;以及固定骨盆髂、恥、坐骨的諸多韌帶

8、仰卧起坐直腿與曲腿的區別

仰卧起坐直腿與曲腿的區別在於以下幾點:

1、主要功能肌不同:直腿做仰卧起坐主要鍛煉髂腰肌,是髂腰肌包括股直肌在遠固定條件下收縮,使軀干在髖關節處彎屈。

而曲腿也產生屈髖動作做仰卧起坐,主要是腹直肌包括腹內外斜肌在下固定條件收縮,形成軀干前屈,骨盆前傾。

2、作用性不同:髖關節的彎屈使髂腰肌在預備姿式仰卧時就先於腹直肌收縮,形成做仰卧起坐動作過程中髂腰肌的力量性主動不足,這就有利於腹直肌在下固定條件下全力以赴收縮,獨當一面地完成動作,因而提高了腹部肌肉的鍛煉效果。

3、效果不同:做仰卧起坐時把腿部固定(有同伴按著腳踝,腿部呈彎曲狀態),大腿和髖部的屈肌便會加入工作,從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而直腿時腹肌需要更加用力,對鍛煉效果自然是更好的。

(8)曲腿髖關節擴展資料:

【常見的仰卧起坐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有些人沒時間到健身房去鍛煉,會選擇在家裡做一些基礎而有效的簡單鍛煉方式來鍛煉身體,希望能達到減肥的作用。仰卧起坐就是許多人選擇的一種方式,很多人以為只要堅持做,就能達到減肥目的。

糾錯:單純依靠仰卧起坐只能達到局部的健身效果,因為仰卧起坐直接針對的是腹部肌肉群,長期鍛煉的效果可能使腹部肌肉力量加強,但是身體其他部位,如大腿、臀部等得到的鍛煉就比較少。所以,要注意的第一點就是要把仰卧起坐和其他健身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身體的完美減肥效果。

誤區二:通常許多人做仰卧起坐做得又快又猛,以為這樣是腹部肌肉力量加強的表現,其實這么做很容易讓腹部肌肉拉傷。

糾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雙手交叉抱於胸前,起坐時控制著讓腹部發力。或者加大難度,雙手持重物,以增加鍛煉效果。

誤區三:許多人在中途做仰卧起坐的時候,身體會不自然地向某一個方向偏離。這樣做是錯誤的,會讓腹部肌肉鍛煉得不均勻,從而身材走形。

糾錯:應該盡量控制起卧的方向,不要偏離直線,而且速度要放慢,來鍛煉腹部肌肉的控制能力,最好在起來時用心感覺一下腹部肌肉的運動狀況。

誤區四:一些人以為仰卧起坐做的速度越慢,越有鍛煉效果。

糾錯:速度適當放慢是有助於鍛煉效果的,但速度太慢的話,效果反而不佳。而最正確的速度,應該是起來的速度快一些,下去的速度要放慢些,這樣效果最好。

誤區五:大多數人做仰卧起坐習慣將雙手置於腦後,十指交叉。(扣住頭部)

糾錯:這是仰卧起坐最大的一個誤區,甚至有一些體育老師都這么教學生,這完全是誤導。這樣的手勢,會對頸椎產生負擔,你越用力扣住頭,負荷就越大。正確的方法是兩手分別放於兩耳再向內側一點(大約後腦正中間再向外一點)的位置, 而且兩手只是輕輕搭在那裡,不要用太多力。

參考資料:

網路-仰卧起坐

與曲腿髖關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