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的收展

髖關節的收展

發布時間:2020-08-23 19:11:10

1、說明關節的屈伸,外展內收,旋轉三種運動的基本形式

屈伸是運動環節在矢狀面內繞冠狀軸的運動,一般是向前運動為屈,向後運動為伸。

外展內收是運動環節在冠狀面內繞矢狀軸的運動,一般是運動環節的末端遠離身體正中面運動為外展,靠近正中面運動為內收。

旋轉是運動環節在水平面內繞垂直軸的運動,一般是運動環節向前向內旋轉為旋前(內),向後向外旋轉為旋後(外)。



(1)髖關節的收展擴展資料

人體有幾個主要關節: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

關節有靈活性和穩定性,從下至上基本遵循:踝關節——靈活性,膝關節——穩定性,髖關節——靈活性,腰椎——穩定性,胸椎、肩關節——靈活性的規律。

違反了這樣的規律,關節相應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降低就會造成身體不平衡、臨近關節出現代償,比如髖關節不靈活可能會引起腰椎不穩定。

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構成。

(1)關節面:兩個以上相鄰骨的接觸面,一個略凸,叫關節頭,另一個略凹,叫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滑的軟骨,可減少運動時的摩擦,軟骨有彈性,還能減緩運動時的震動和沖擊。

(2)關節囊:很堅韌的一種結締組織,把相鄰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關節囊外層為纖維層,內層為滑膜層,滑膜層可分泌滑液,減少運動時的摩擦。

(3)關節腔:關節軟骨和關節囊圍成的狹窄間隙,正常時只含有少許滑液。

2、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能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這些運動由那些肌肉完成?肌肉又由那些神經支配?

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和肩關節一樣,能進行任意方向運動,只是幅度比較小而已。特點是頭小臼深並有髖臼唇,穩固性較大;關節囊緊張堅韌,其後下方薄弱;囊周圍韌帶多而強韌,分囊內和囊外兩種,囊內有股骨頭韌帶營養股骨頭,髂股韌帶可限制大腿過伸,恥股韌帶可限制大腿的外展和旋外,坐股韌帶可限制大腿旋內,輪匝帶可限制股骨頭向外脫出。
至於各種運動就要考慮髖肌大腿上的肌肉了1)髖肌前群有髂腰肌,闊筋膜張肌;後群有臀大中小肌,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閉孔外肌2)大腿肌前群縫匠肌,股四頭肌;內側群有五塊肌恥長股短大(簡寫啦=。=)後群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至於神經支配一般是不會考這么變態的,Bless~~

3、髖關節 的髖怎麼念?



kuān
<名>
臀部 [hip]
髖,髀上也。從骨,寬聲。字亦作髖。——《說文》
髖,尻也。——《廣雅》
至於髖髀之所。——《漢書·賈誼傳》
(相馬之法)淺髖薄髀,五駑。——《齊民要術》
髖骨,通稱胯骨 [hip bone]。如:髖髀(胯骨與股骨)

髖骨
kuāngǔ
[hip bone] 在哺乳動物中,構成骨盆外側半的向上擴展的大骨,骨盆是由髖骨、坐骨和恥骨組成的,在成體這三塊骨融合成一塊骨


(髖)
kuān
ㄎㄨㄢˉ
〔~骨〕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恥骨合成的。通稱「胯骨」。
(髖)
鄭碼:LWEL,U:9ACB,GBK:F7C5
筆畫數:19,部首:骨,筆順編號:2554525114451222535

4、肩關節與髖關節的異同點

相同點:都屬於球窩關節,都有關節唇,都可作屈伸,收展,旋內,旋外和環轉運動.
不同點:肩關節關節頭大而盂小而淺,兩關節面的接觸面積小,活動度大, 而髖關節相對頭小窩深,兩關節面接觸面積較大,

5、什麼叫髖關節?髖關節在什麼部位

就是髖臼與股骨頭的連接啊 形成髖關節 或者說是大腿根部與骨盆連接的地方。
意見建議:髖部是連接人體軀乾和下肢的重要樞紐。髖關節上撐軀干下連雙下肢,是人在行走、坐卧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

6、如何轉動髖關節?

這種事最好問醫生,每個人情況不同,所要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7、肩關節髖關節組成解剖學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啊,媽耶,好久沒做解剖學題目了。
肩關節和髖關節主要的共同點就是連接四肢,往這方面考慮一下吧。

8、測定髖關節的內收、外展時,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是?

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是 軸心:髂前上棘;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垂直線;
移動臂:股骨縱軸
髖關節外展測量時患者仰卧,檢查者的手放在對側髂前上棘處穩定骨盆。正常范圍為0°~40°至

45°。當對側髂前上棘移動時,檢測到的為偽外展。
只有在對側腿處於外展位時才能測量真正的內收。如果未測試腿處於中立位,當被測腿越過靜
止的對側腿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骨盆傾斜。髖關節內收測量時患者仰卧,同外展測量一樣,
骨盆在測量時需要被固定。正常范圍為0°~20°至30°。
希望能幫助到你。

與髖關節的收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