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練習瑜伽擺正骨盆很重要
在瑜伽習練中若想測定你的骨盆是否歪曲,有幾個簡單的小辦法:
1、閉上眼睛,做原地高抬腿運動。睜開眼睛時,腳離開了最初的位置,骨盆重心在向移動的位置偏離,偏差越大,骨盆歪曲度越高。
2、穿裙子後,中線位置很快就偏離。
3、閉上眼睛單腿站立,很難掌握平衡。
4、某一側胸罩肩帶很容易滑落。
無論診斷的結果如何,以下的動作都會讓你在培養了正確身姿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讓肚子干癟下去了,而且瑜伽動作溫和,不用擔心會扭傷骨盆。
髖部的穩定對於運動員來說很重要,對其他人也是。髖部最基礎的功能就是承受重量,來穩定上半身,支撐下肢,緩沖諸如跑步、跳躍帶來的震動。
臀中肌是穩定髖部的主要肌肉。它的起點在髂嵴,延展到大腿骨上端,包裹髖部外側,在臀小肌幫助下穩定髖關節。簡單來說,臀中肌減少關節過多的運動,保持大腿骨穩定在髖關節窩。
4種方法建立髖關節力量和穩定性:
站立和平衡體式幫助建立這塊肌肉的穩定和力量,當正確啟動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在幾個常見的體式中啟動臀中肌。
熱身
既然想在大的運動范圍的前提下建立力量,需要拉伸來延展相關的肌肉,嘗試一下牛面式或者鴿子式。
第一個體式:山式
回到山式!髖部兩側的均等,是保證大范圍移動的前提,山式的簡單變體可以讓你找到比較弱的那一側。單腿站在磚塊上,另外一條腿漂浮。
錯誤示範:
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有力氣啟動站立腿的髖部外側,讓骨盆擺正。可以把手放在骨盆上,更好地觀察骨盆是否擺正。
每邊腿都重復幾次,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二個體式:樹式
這個比山式更近一步。樹式看起來對瑜伽人來說很簡單,但是這里其實需要很多髖部的穩定性。
錯誤示範:
不要讓臀中肌放鬆,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讓骨盆擺正,站立腿找到山式的感覺。
髖部向中線靠近(啟動臀中肌),站立腿腳掌均等下壓。
腳趾展開,足弓啟動,向上到腹股溝內側。同時站立腿下壓,啟動髖部。
第三個體式:弓步新月式
重復前面2個體式中啟動臀中肌的方法,運用在弓步中找到穩定。
錯誤示範:
不要讓膝蓋向內扣
正確示範:
啟動臀中肌,收髖部向身體中線,拉大腿骨回到髖關節窩。
從這里,感受前腿那側的髖部下沉。
雙腳前後推地遠離彼此,延展下背部,尾骨下沉一點。
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四個體式:側躺髖部外展
當你在前面站立體式中找到臀中肌啟動後,可以做更多的力量訓練和平衡它。
關鍵是抬起的腿移動地緩慢一點,保持肌肉啟動,而不是靠慣性把腿甩上去。
放下來時,保持髖部外側啟動,抵抗重力,慢慢放下來。
肌肉會很快變得酸痛,你就做對了。
同樣的,看看一邊是不是比一邊容易。多建立弱的那一側的力量,讓骨盆兩側均等。
2、髖關節與膝關節分別是腿上那個部位。
如圖 紅色方框為髖關節位置 綠色為膝關節位置
很清楚吧
呵呵
3、在練習瑜伽新月式的時候重心老是不穩,還有髖部沉不下去,要怎麼解決呢?要領在哪裡?
這就證明你的骨質不夠柔軟,你應該加強難度,多學習舞蹈,慢慢就弄好啦.關鍵在於堅持,我也做到過
4、瑜伽對骨盆有什麼好處
在瑜伽習練中若想測定你的骨盆是否歪曲,有幾個簡單的小辦法:
1、閉上眼睛,做原地高抬腿運動。睜開眼睛時,腳離開了最初的位置,骨盆重心在向移動的位置偏離,偏差越大,骨盆歪曲度越高。
2、穿裙子後,中線位置很快就偏離。
3、閉上眼睛單腿站立,很難掌握平衡。
4、某一側胸罩肩帶很容易滑落。
無論診斷的結果如何,以下的動作都會讓你在培養了正確身姿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讓肚子干癟下去了,而且瑜伽動作溫和,不用擔心會扭傷骨盆。
髖部的穩定對於運動員來說很重要,對其他人也是。髖部最基礎的功能就是承受重量,來穩定上半身,支撐下肢,緩沖諸如跑步、跳躍帶來的震動。
臀中肌是穩定髖部的主要肌肉。它的起點在髂嵴,延展到大腿骨上端,包裹髖部外側,在臀小肌幫助下穩定髖關節。簡單來說,臀中肌減少關節過多的運動,保持大腿骨穩定在髖關節窩。
4種方法建立髖關節力量和穩定性
站立和平衡體式幫助建立這塊肌肉的穩定和力量,當正確啟動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在幾個常見的體式中啟動臀中肌。
熱身
既然想在大的運動范圍的前提下建立力量,需要拉伸來延展相關的肌肉,嘗試一下牛面式或者鴿子式。
第一個體式:山式
回到山式!髖部兩側的均等,是保證大范圍移動的前提,山式的簡單變體可以讓你找到比較弱的那一側。單腿站在磚塊上,另外一條腿漂浮。
錯誤示範:
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有力氣啟動站立腿的髖部外側,讓骨盆擺正。可以把手放在骨盆上,更好地觀察骨盆是否擺正。
每邊腿都重復幾次,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二個體式:樹式
這個比山式更近一步。樹式看起來對瑜伽人來說很簡單,但是這里其實需要很多髖部的穩定性。
錯誤示範:
不要讓臀中肌放鬆,不要讓站立腿那邊的髖偏向一側
正確示範:
讓骨盆擺正,站立腿找到山式的感覺。
髖部向中線靠近(啟動臀中肌),站立腿腳掌均等下壓。
腳趾展開,足弓啟動,向上到腹股溝內側。同時站立腿下壓,啟動髖部。
第三個體式:弓步新月式
重復前面2個體式中啟動臀中肌的方法,運用在弓步中找到穩定。
錯誤示範:
不要讓膝蓋向內扣
正確示範:
啟動臀中肌,收髖部向身體中線,拉大腿骨回到髖關節窩。
從這里,感受前腿那側的髖部下沉。
雙腳前後推地遠離彼此,延展下背部,尾骨下沉一點。
看看是不是有一邊比較難擺正。
第四個體式:側躺髖部外展
當你在前面站立體式中找到臀中肌啟動後,可以做更多的力量訓練和平衡它。
關鍵是抬起的腿移動地緩慢一點,保持肌肉啟動,而不是靠慣性把腿甩上去。
放下來時,保持髖部外側啟動,抵抗重力,慢慢放下來。
肌肉會很快變得酸痛,你就做對了。
同樣的,看看一邊是不是比一邊容易。多建立弱的那一側的力量,讓骨盆兩側均等。
5、股骨頭壞死早期症狀?
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放射,並有該區麻木感.。首發症狀分別有髖關節疼痛、腰骶部疼痛、膝關節疼痛、臀部疼痛或腹股溝區疼痛
6、我想問以下,我的右側胯骨持續的疼痛,並且伴有右足不敢使力的症狀,問一下是不是股骨頭的毛病啊
你好,首先考慮腰椎間盤的問題,其次是風濕、股骨頭問題。拍片可確診。
7、股骨頭壞死2期有哪些症狀?
你好,早期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多數臨床症狀不明顯,僅見於大腿部肌肉無力和內收肌疼痛,個別患者有遠離部位的肢體疼痛,部分患者在勞累後可出現髖關節間歇性疼痛,雙髖交替性疼痛或伴輕度跛行。
晚期的股骨頭壞死多為間歇性,隱襲性發病,隨著中晚期病情演變,以發展緩慢的髖關節疼痛為主要臨床症狀,活動時加重,休息時不明顯。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呈間歇性發作,其發作時表現為突然劇痛,又突然消失,在髖關節疼痛發作期間,個別患者常規止痛劑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