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中風後髖關節

中風後髖關節

發布時間:2020-08-21 16:40:20

1、中風回家如何康復鍛煉?

1、對於手部功能的訓練。手部的訓練包括雙手上舉訓練和手腕指關節訓練,患者在訓練時要注意適量以及注意關節的充分伸展。
2、卧位訓練。這種訓練主要是為了鍛煉患者的翻身和坐起動作,還有躺姿和坐姿的相互變換。
3、對患者手部功能是日常訓練。這種訓練的目的就是訓練患者的日常動作,比如吃飯,穿衣,洗臉和刷牙等這些日常行為。
4、關節運動訓練。對於患者下肢的運動訓練而言,髖關節方面的鍛煉是比較重要的,做這種訓練時患者要注意大腿盡量往裡收,小腿盡可能的後屈,然後再復位,在每天都要重復上述動作。
5、對患者的坐姿訓練。患者的兩只手置於其身體兩側,做前後擺動這種動作訓練,之後變為站立這種姿勢,進行同樣的擺動訓練,注意在訓練時要保持身體的平衡狀態。
6、鍛煉患者的步行功能。這種訓練最好是訓練到患者能夠用雙腿支持自己的身體,患者可以保持站立姿勢以及進行一些走動,要注意在訓練時身邊要有扶手,以防止患者突然摔倒。

2、中風患者腿腳發軟怎麼辦

做被動運動:
上肢被動運動先從肩部開始,家屬及陪床人員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將上臂做外展、內收及向上、向下運動。動作要輕柔,防止因肩關節周圍肌肉鬆弛造成關節損傷或脫位。做前臂被動運動時,家屬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隻手托住肘關節,將前臂做屈、伸及內旋運動。手的被動運動方法是家屬一手握住病人手腕,另一隻手握住病人手指,做腕關節屈、伸及各手指的屈伸運動。
下肢的被動運動亦先從近端開始,即髖關節的被動運動,將患肢膝關節屈曲,然後家屬一手扶住患側膝關節,一手扶住髖部,做左右轉動動作。小腿運動的方法是家屬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關節的伸屈運動。足部活動時一手握住踝部,另一隻手捏住腳趾,使足做背曲及向左右旋轉運動。值得提出的是在給病人做被動運動的同時應結合按摩。有助於肢體的功能恢復。濟南神經康復.醫院

3、中風病人能換人工髖關節嗎

那要看病人的年齡,和中風康復程度來決定。按常規是可以做的。如果年齡偏大,中風有後遺症最好不要做,就供參考。

4、中風康復怎麼才能鍛煉走好路?

多走路。我家附近有好幾個例子,都是中風後腿腳不靈便了。他們都很堅強,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都堅持鍛煉,每天早晨早早就出門了,老伴兒陪著一起在路上走啊走啊的,晚上吃完飯之後又出來走一次。真的,中風後不要求別的,只要能自己走路,自己上廁所不用伺候就可以了。癱瘓在床上的滋味可不是感受的,所以一定要多鍛煉康復,不給兒女和老伴兒添麻煩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5、醫生您好,我有個問題問您,我的父親在去年得了腦溢血,左邊偏癱,做了康復以後會走路了,但是,在家康復

指導意見:
您好。結合你所描述的情況來看。考慮可能是腦溢血的並發症的。同時骨折的方面也是有影響的。建議做康復鍛煉配合針灸治療。

6、偏癱康復訓練

運動治療:運動治療是中風最重要的康復方法,主要解決患者肌肉乏力,不能伸展、不能站立、坐下、步行等問題,這是很多中風患者遇到的,運動治療則會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7、腦卒中偏癱患者良肢位有哪幾種?每種卧位有何優勢?分別適用於何種情況下的中風患者?

我以下說的體位適用於所有中風患者。
一、仰卧位。健側肢體自然擺放。患側肩胛後墊枕,患側肩關節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開伸直、掌面向上。患側腿外側墊枕,保證髖關節無外旋,正直。
二、健側卧位。健側肢體自然擺放。患側上肢前伸、墊枕。患側下肢自然屈曲,於患足下墊枕,防止患足內翻。
三、患側卧位。健側自然擺放。患側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擠壓,手掌朝上。患側下肢自然屈曲擺放。

中風患者的體位擺放,所謂「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癱分期有不同的定義。
在早期,也就是「軟癱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擺放。而在「痙攣期」,良肢位指抗痙攣體位。

與中風後髖關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