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束角式髖關節

束角式髖關節

發布時間:2020-08-21 09:11:12

1、瑜伽哪些體式對關節好

膝關節的瑜伽理療體式
1、前屈式

1、坐姿,脊柱自然伸展,兩腳兩腿並攏伸直,兩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或在大腿上。
2、吸氣,兩臂伸直,兩手並攏兩肩向後收,拇指相扣,掌心向下。將你的兩臂高舉過頭部,緊貼雙耳。微微向後略仰使整個脊柱向上延展。
3、呼氣,由腹部開始向下貼近大腿上側,兩手抓住兩腳腳趾,保持順暢呼吸(感覺動作困難可稍微彎曲雙膝)。
4、吸氣,由後背開始,帶起整個上身。呼氣,回到起始坐勢。放鬆10-20秒的時間。
2、抱膝式
1、慢慢吸氣,胸部逐漸放鬆下來,上身保持平躺姿勢,雙腿屈膝,雙手抱住兩膝蓋處。
2、吸氣,頭部慢慢往上抬,雙手抱住雙膝,雙腿盡量壓向胸部位置,慢慢呼氣。
3、束角式

1、坐姿,兩腳腳心合攏,雙手十指交握住腳趾,挺直上半身。
2、向地面的方向振動雙膝,盡量靠近地面。
3、呼氣,放低上身,用雙手肘抵住小腿,額頭抵在腳前方的地板上,吸氣,伸展背部。
4、吸氣,起身還原。可反復做6—10次。
4、仰卧扭轉式
1、仰卧,平展兩臂,掌心貼地,兩腿並攏自然蜷起。
2、以脊柱為軸線,隨著呼氣,將腿帶動身體向一側扭轉,頭部向反方向側扭轉。
3、停留後保持10-20秒,回正放鬆,反方向重復該動作。
瑜伽練習中膝關節的保護
1、注意熱身,尤其是髖關節
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是人體下肢聯接在一起的三個關節,髖關節沒有足夠活動的話,很多需要髖關節打開的體式中,就會給膝關節施加過度的壓力,讓膝關節不堪重負。開始的時候,可以旋轉髖部、腳踝,練習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來加強髖關節的拉伸。髖關節打開以後,盤坐等體式也就容易得多了。
2、避免膝蓋向內過度伸展
在需要腿部伸直的體式中,膝蓋很容易向內過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雙腿背部伸展式中,膝蓋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內撇,這個時候膝蓋周圍的韌帶力量就容易不平衡。站立體式中,可以稍微彎曲膝蓋,讓腳掌均勻用力緊緊貼地。坐立體式中,可以在膝蓋窩下方墊上一個小毛巾卷等。
3、注意膝蓋細微的感受及時調整
膝蓋的韌帶和軟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覺不很敏銳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這個時候,傷害往往已經不可避免。所以一旦有一點點地不舒服,趕快調整,避免進一步損傷。
4、通過平衡體式來加強膝蓋的防護
平衡體式中因為身體需要自我調整來找到最佳的位置,這個時候身體的智慧會合理利用膝蓋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尤其是需要膝蓋彎曲的站立平衡體式,例如鷹式,效用最好。這種動態的平衡主要增強韌帶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肌肉力量,所以還有助於預防將來的損傷。
5、注意習練完後的放鬆
體式練習完後的放鬆很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幫助肌肉、韌帶和骨骼恢復。

2、束角式總是做不好,僅僅是因為髖緊么

髖沒有打開啊
我的情況是,剛開始身體往下傾時兩邊髖關節會很緊,但下去後又好了,所以我每次都不敢往下壓,有些痛

3、束角式有什麼功效?為什麼有那些功效呢

頂一下。你的後一個問題,為什麼有哪些功效,確實值得認真給出實證的證據加以證明,並且加以科學說明和闡釋。 查看更多答案>>

4、請教一個橫叉的問題

請教橫叉:我發現一定是打開尾骨才不會腰疼,但是很難掌握重心靠前,能否給我講講這個體會? 發表於 昨天 18:51

關於橫劈叉;都是我自己的一些切身體會,堅持一段練習下來,效果還不錯,不知道是不是適合你,畢竟有個體差異嘛,希望對你有幫助才好;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尾骨對橫叉的影響不大(我做橫叉的各種輔助練習和橫叉練習時,也從來沒有感覺到腰部會有疼痛(也許這也是個體差異)。
髖關節是球窩關節,股骨頭嵌入骨盆的關節窩內(髖臼),所以髖臼窩的大小與股骨頭的大小是否匹配(一定范圍內)和髖關節的開度有直接的關系。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的髖臼窩相對於股骨頭較小,那麼髖關節內收和外翻的范圍就小,也就是說,股骨頭在髖臼窩里的運動范圍就小;所以也就直接影響到劈叉的開度,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
再比如;有的人,大腿內外側副韌帶的柔韌性不算差,但是橫叉就是不如「想像中的、應該」的好,這也就是和她自身的關節結構有關了(髖臼窩、股骨頭);
我的一個同事(我們是從06年5月第一次接觸瑜伽開始、一路堅持到現在的),在一起的練習中,我發現她是那種不但是「橫叉」不能下,就連縱叉也下不完全的柔韌性,竟然從一開始就能完成能「束角式」和「雙盤」(當然雙盤又要牽扯到其它韌帶、關節了,我們暫且不論);我很納悶,也很困惑、、、,
通過慢慢的觀察和分析;看出;我的橫叉就是在最後10公分的高度時失去了彈性、、;髖關節的外翻是我最大的問題;
也就是說雖然我的內外側副韌帶柔韌性不錯,但是髖臼窩相對於股骨頭小了一些,所以影響了髖部的外翻,導致了我的橫叉到現在還有10公分的距離。我覺得我的理解應該是對的(當然期待非常懂得解剖學,又習練瑜伽的老師給予更為全面的解釋)。
面對這種情況,一定是不急不躁,慢慢打開髖臼窩周圍的韌帶是關鍵,長時間的仰卧束角式,趴小青蛙,坐角式、、、在這個過程中千萬別忘了同時習練打開外髖的體式。
講的不好,畢竟不是專家啊,我們一起探討
可以買一本《哈他瑜伽關鍵肌肉全解》的書看看,它對體式練習有幫助。

5、髖關節發育不良怎樣運動

腿部到胸部的伸展

運動需要你四肢舒適地在地板上躺下。接下來,抬起你的腿,同時保持其它部分躺在盡可能平坦的地面上。彎曲膝蓋,提腿,盡可能舒適地接近你的胸部,保持15到30秒。將腿返回到原來的位置,並用另一條腿重復伸展,另外保持休息的腿可平放在地面上。每天做這種髖關節的舒展10分鍾即可,對髖關節發育不良很有幫助。

瑜伽伸展

一些瑜伽姿勢可以幫助舒展肌肉,並提供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幫助。這些姿勢應該由經過認證的教練進行監督,以確保您採用了適當的技術。此外,培訓師可以提供熱身姿勢,以確保最好的、最安全的瑜伽常規。這種瑜伽伸展有,髖關節舒展的三角伸展式; 加強側髖關節伸展和束角式。

其它拉伸運動
物理治療師或醫師可能會建議低強度、低沖擊運動,如游泳和騎自行車的髖關節伸展。這些活動提供的方法,同時也可鍛煉上背和手臂的其它領域的機構,如伸展髖關節。其它活動,如有節制的劃船可能是有益的,但也可能加劇臀部的關節炎

6、瑜伽開髖需要多長時間

1、簡易坐姿式
2、束角式
3、牛面式
4、單盤前曲伸展式
5、半魚王式
6、聖哲瑪里琪第三式
7、坐廣角式
什麼是瑜伽開髖,開髖有什麼好處
髖關節靈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個人理解靈活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活動范圍大(需要在生理結構允許范圍內),另一個是控制能力好。
其實身體的每個關節都是這樣,這2個方面應該是互相影響的,活動范圍太小,控制的范圍也就小,而控制能力不好,則活動也就受限。
因此對某個關節進行鍛煉,一來要活動關節,促進關節活動范圍的增大,另一方面要鍛煉相關的肌肉,增強肌肉的力量和彈性,例如鍛煉膝關節的同時,要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和彈性。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家對於開髖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接著往下了解吧!
因此我覺得「在經常性開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加強「鎖髖」的練習」,這句話總結得相當精闢啊!
髖關節,以及骨盆的穩定,其實就是加強核心肌肉群的練習了。在骨盆的上口,腹直肌在前方,腹斜肌在兩側,胸髂肋肌在後方,從不同方向連接了胸腔和骨盆,使身體各個部分形成一個整體。
4個方向的鋼板,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個立體的空間結構,這個結構就是在普拉提中常說的「軸心盒子」,穩定了骨盆的位置。
而在骨盆的下口,股直肌在前方,髖收肌群在內側,闊筋膜張肌在外側,肌腱在後側,連接了骨盆和下肢(髖關節和膝關節),產生了髖關節屈、伸、內收、外展的運動結構。
其實參與這些活動的肌肉還有其他很多,全說說不過來,我也未必一時都能記得,以上說的算是比較基本的。所以說,要練習「鎖髖」,我想就是鍛煉這些相關的肌肉群了。
可以做的體式很多,或者說大部分的練習都需要這些肌肉群參與,只是有些時候骨盆與髖關節的穩定,在練習的時候被我們忽略了。
順便說下,很多人走路時候都有不自覺的外八(比如舞蹈演員等),或內八(比如長期穿高跟鞋的女士)。
這樣的姿勢都會影響髖關節的靈活性,從活動范圍到肌肉的支撐穩定性能。
而穩定骨盆的肌肉,長期處於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就會影響肌肉的功能,產生肌肉損傷。我從小就有外八的毛病,也是在2年前才開始意識到。
然後努力去改的,所以站、走、倒立我都要提醒自己大腿肌肉內旋收緊,梨狀肌放鬆,也因為這個問題,我的髖收肌群比較薄弱,需要溫和謹慎練習束角式類的體式,多練習戰士系列等鍛煉肌肉力量的體式。

7、束角式的功效

1、消除坐骨神經痛。

這個體式可以緩解坐骨神經痛,防止疝氣。

2、打開髖部和腹股溝。

3、緩解經期疼痛。

女性通過與肩倒立第一式以及該體式的其他系統體式一起練習,可以調整不規則經期,促進卵巢功能正常。

4、維持生殖器官的健康。

這個體式使骨盆和腹部以及背部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並得到了刺激。這個體式可以使腎臟、前列腺和膀胱保持健康。假如定期練習,可以緩解睾丸的疼痛和墜脹。

(7)束角式髖關節擴展資料

瑜伽束角式的所需材料:瑜伽墊

1、坐在地面上,兩腿向前伸直。彎曲右膝,雙手抓住右腳腳踝和腳跟,將右腳拉向腹股溝,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將左腳拉向腹股溝,直至與右腳掌相合。雙手緊握雙腳腳趾,將腳跟再次向腹股溝,溝拉靠,雙腿外展,雙膝下壓靠近地面,脊柱向上伸展,目視正前方。保持這個體式30~60秒。

2、呼氣,身體前屈,緩緩下壓,直至胸部與雙腳相觸。

3、低頭,依次讓額頭、鼻子與地面相觸,最後將下巴放在地面上,保持這個體式30~60秒,正常呼吸。

4、吸氣,軀干從地面抬起,松開雙腳,伸直雙腿,放鬆。

注意事項:

雙手要緊握雙腳,握得越緊,軀干就能更好地上提。如果患有子宮脫垂,請勿練習這個體式。

與束角式髖關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