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連接人體軀乾和下肢的關節是什麼
由於我不清楚你說的是問題一:下肢骨和軀干骨連接關節
還是問題二:下肢骨的股骨和下肢骨的髖骨形成的關節(沒學過人體解剖的人想問的一般是這個)(髖骨是下肢骨!)
簡版回答:問題一:骶髂關節
問題二:髖關節
詳版回答:
問題二:1、關節是骨與骨之間連接的地方 髖關節由髖臼(髖骨上)和股骨頭組成。
2、髖臼是髖骨外面中央的環形關節窩,由髂、坐、恥三骨的體構成,與股骨頭相關節
問題一:1、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骨。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構成。
你說的離下肢最近的、能和下肢骨形成關節的軀干骨是骶骨
2、肢骨組成:下肢帶骨:1塊髖骨.
自由下肢骨:1塊股骨,1塊髕骨,1塊脛骨,1塊腓骨;
足骨:7塊跗骨,5塊跖骨,14節趾骨.
你說的離軀干骨最近的、能和軀干骨形成關節的下肢骨是髖骨
3、髖骨和骶骨在耳狀面相關節(骶髂關節)
4、髖骨由髂、坐、恥三骨的體構成
別暈 看問題二回答即可
2、髖關節與膝關節分別是腿上那個部位。
如圖 紅色方框為髖關節位置 綠色為膝關節位置
很清楚吧
呵呵
3、;下肢髖關節疼。不能走路發病時間及原因:4個月
通過舒通筋脈,改善微循環,加速血液循環,保持和恢復髖關節的活動功能,預防早期肌痿縮等綜合科學的治療,能夠達到完全治癒的目地。
4、髖關節疼痛、偶爾整個下肢有痛感
您好!髖關節疼痛,有時整個下肢亦有痛感,這種情況應該考慮有兩種情況,一是髖關節炎,二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坐骨神經痛,
建議您到二級甲等醫院拍一個髖關節的片子,排除股骨頭缺血的問題,如為髖關節炎還要排除結核的可能,因為許多髖關節炎為結核性的,需要抗癆治療。另外下肢的痛感需要做一個腰椎CT,看腰椎間盤是否出現病變,如確定就需要做理療針灸按摩等治療的。僅供參考,祝你早日康復!
5、專家您好:髖關節疼痛,下肢無力,站立時顫抖,人越來.
髖關節疼痛,下肢無力,站立時顫抖,人越來越消瘦,初步考慮肌無力?|建議到神經內科看一下
6、髖關節的組成和特點及作用
1、髖關節主要由股骨頭、髖臼組成。
2、髖關節特點:1髖臼窩深,股骨頭深陷與髖臼之間,關節面接觸面緊密2關節囊厚,囊外有韌帶加強,前壁最堅固3股骨上端形成多平面的彎曲角,與骨盆、下肢呈多曲拱結構
3、髖關節作用:負重並具有廣泛的運動范圍
(6)髖關節下肢擴展資料:
解剖結構
股骨關節面占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髖臼橫韌帶封閉髖臼切跡,神經血管經過韌帶下出入關節。
髖臼凹陷與股骨頭關節面之間的間隙為髖關節間隙,正常成人此間隙寬為4~5mm。間隙的上半較窄,顯示兩相對骨性關節面的距離。
下半較寬,顯示股骨頭與髖臼窩底之間的距離。在正位片上,正常人股骨頸下緣與閉孔上緣雖不相連,但共同形成一比較自然的弧形曲線,稱為恥頸曲線(Shent-on曲線)。
關節囊一般堅厚,而其後下方較薄弱;在髖骨附於髖臼周緣及橫韌帶;在股骨,前方附於轉子間線,上方與下方附於大小轉子附近,在後方附著於離轉子間嵴約1cm處。
7、什麼叫髖關節?髖關節在什麼部位
就是髖臼與股骨頭的連接啊 形成髖關節 或者說是大腿根部與骨盆連接的地方。
意見建議:髖部是連接人體軀乾和下肢的重要樞紐。髖關節上撐軀干下連雙下肢,是人在行走、坐卧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
8、如何鍛煉下肢與髖部肌肉
持啞鈴進行健身鍛煉,不受場地和氣候的影響,實用性強。由於啞鈴動作簡單易學,效果顯著,因此深受廣大健身者的喜歡。下面介紹幾種啞鈴的實用健身方法;
1.兩手交替前平舉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直臂垂於體側,拳心向後;然後兩臂直臂交替向前平舉至肩平行。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特別是三角肌前部的肌力,同時也鍛煉前臂肌群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逐漸增到每組25次左右。練習一段時間後,還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練習時,身體要保持正直,不能因手臂用力而隨之前後晃動。這一練習也可以做成兩手同時前平舉。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2.直臂側平舉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兩臂體側垂直,拳眼向前;然後兩臂直臂用力向兩側上舉至與肩平行。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特別是外三角肌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做 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加到每組25次左右。上舉時兩臂一定要伸直,當手的位置與肩齊平時稍停,還原的速度稍慢。練習時,上體始終保持正直。上舉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3.兩手上提
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兩臂體側垂直,拳眼相對;然後兩手將啞鈴向上提起至胸前兩側乳頭處。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力量,同時也發展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到每組做25次左右。練一段時間以後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練習時,上體要保持正直,不能因兩手臂上提而拱背或後仰。上提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4.俯立兩臂側平舉兩腳左右分開寬於肩,上體前屈與下肢呈直角,身體成俯立狀,兩手握啞鈴,兩臂自然下垂,拳眼向前;然後兩臂用力向側平舉至手部稍高於肩的位置。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的力量。開始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或逐漸加到每組25次左右。還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兩臂用力側舉時,上體應保持直角,腰要綳緊,上體不能因手臂用力而上下擺動。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5.兩臂前上舉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拳眼相對,兩臂垂於體側;然後兩臂直臂前上舉,啞鈴舉至頭上時,手臂充分伸直並向後振擺。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前部的力量,同時也可發展胸大肌、前鋸肌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增到每組20次左右,還應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這一練習動作應有節奏的完成。動作順序是兩手前平舉,上舉。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6.前後擺臂
兩腿並立,兩手持啞鈴,拳眼向前;然後兩臂交替前後擺動。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肩帶肌群的力量。每組可以做30次左右,做2組。兩臂交替擺動時,身體稍前傾。每兩動做一次呼吸。
7.下蹲起前平舉和側平舉
由蹲立開始,兩手持啞鈴,拳眼相對,兩臂體側垂直;然後由下蹲中起立,同時兩臂直臂前平舉。這一練習還可以做成兩拳眼向前,在起立時,兩臂直臂側平舉。這兩種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的力量,同時對腿部肌群力量的發展也有幫助。開始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3~4組。以後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每當起立和臂部用力時,股四頭肌和三角肌應盡量緊張。起立和下蹲時,上體應始終正直,不能拱背。起立時吸氣,下蹲時呼氣。
8.仰卧側繞舉
仰卧長凳上,兩手持啞鈴,拳眼相對,兩臂置於體側;然後兩臂直臂經體前交叉往頭後舉起至頭後,隨後兩臂再經體前交叉還原。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肩部肌群的力量,對胸大肌和背闊肌也有促進發展作用,還能增進肩關節的柔韌性。開始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3~4組。以後可以增到每組25次左右。練習時,動作節奏要稍緩,兩手交叉時避免啞鈴相撞。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9.兩手彎舉
坐在凳上,上體挺直,兩手握啞鈴,拳心向前,兩上臂緊靠攏身體;然後由兩臂體側垂直開始,兩手臂同時用力彎曲,將啞鈴舉起至雙肩下處。這一練習也可以採取站立姿勢,用拳眼向前的方法進行練習,這兩個練習主要發展肱肌和肱二頭肌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以做20次左右,還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練習時,兩臂用力要均勻,上體不能因手臂用力而前後晃動。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0.仰卧臂屈伸
仰卧長凳上,雙手握啞鈴置於頸後兩側,拳眼向外;然後兩臂用力伸直將啞鈴上舉。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的力量,對前臂肌群也起鍛煉作用。開始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啞鈴的重量。在整個動作過程中,都要保持兩上臂垂直於地面和向內夾在胸部兩側的固定姿勢。伸直臂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1.兩臂後上舉
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拳眼相對,兩臂體側垂直;然後由上體前傾,雙腿微屈開始,兩手直臂盡量向後上方舉起啞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的力量,也兼發展前臂肌群和胸鎖乳突肌及腕肌的力量。開始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逐漸增到每組 20次左右。也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當身體前屈,兩臂向後上方舉啞鈴時,胸部應挺出,同時頭後仰。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2.直立交替推舉
兩腳開立,兩手握啞鈴,拳心相對,將啞鈴提到肩際;然後兩臂交替上舉啞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和三角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逐漸增到每組25次左右。練習時,身體應保持自然挺直,不能後傾或側倒。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3.兩手推舉
兩腳開立,兩手握啞鈴,拳心相對,屈臂將啞鈴置於肩際;然後兩手同時上舉至手臂伸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和肱三頭肌的力量。開始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加到每組25次左右。當兩臂將啞鈴上舉時,兩腿不能屈伸,也不能藉助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而應充分發揮臂部力量將啞鈴舉起。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4.仰卧直臂交替後舉
仰卧長凳上,兩手持啞鈴,拳心向下,兩臂置於體側;然後兩手直臂交替向上,向後舉起啞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胸部和肩部肌群的力量及增進肩關節的柔韌性。開始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3~4組。以後可以逐漸加到每組 20次左右。練習時,身體不能上下起伏,手臂一定要伸直。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5.仰卧拉舉
仰卧長凳上,兩手握啞鈴,拳心相對,兩手直臂置啞鈴於胸上方;然後兩臂略彎曲,將上舉的啞鈴往身體兩側拉下至與肩平,隨即兩手直臂將啞鈴用力向上收攏至胸上。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胸大肌的力量,對三角肌、背闊肌的發展也有效。開始時,每組可做10次左右,做4組。以後逐漸增到每組15~20次。還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將啞鈴由上舉向側拉下時,應控制速度,避免突然拉下。用力上舉啞鈴時要避免兩啞鈴相撞。啞鈴在頭上方稍停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16.腰繞環
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兩臂伸直;然後直臂以腰部為中心,由體前屈開始,做腰繞環動作。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腰部肌群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組。在練習中,兩腳位置不動,上體和兩臂的動作幅度要大。
17.俯卧直臂展體
俯卧高凳上,兩腳固定(也可以俯卧於床上或長凳上,由同伴幫助壓住雙腳);兩手握住一隻啞鈴;然後由身體前屈開始,兩臂伸直,身體伸向後展體。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背闊肌的力量。開始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3~4組。以後可逐漸加到每組15~20次。身體上伸後展應盡量伸展,身體還原前屈時動作要緩慢。身體上伸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8.仰卧舉腿
仰卧在平放的長凳上,兩手抓牢長凳的頭部上端處;也可將長凳擺放成斜坡,頭部高,腳部低,兩腳套啞鈴;然後收腹舉腿。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腹肌,特別是腹直肌的力量。開始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3~4組。以後逐漸增到每組15次左右。收腹舉腿和還原時膝關節都不要彎曲,放下還原時速度要慢些。上舉腿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9.直臂仰卧起坐
仰卧墊上(床上),雙臂伸直上舉貼墊(床),雙手同握一隻啞鈴;然後直臂與上體一起上抬坐起直至成體前屈。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軀干肌群,特別是腹直肌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做8~10次,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到每組做15次左右。做這個練習一定要固定好雙腳,最好有同伴幫助壓住雙腳。仰卧起坐時,膝關節不要彎曲;起坐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20.深蹲
兩腳開立,兩手握啞鈴,兩臂自然垂於體側;然後深蹲,再起立還原。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腿部肌群的力量,特別是股四頭肌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5組。以後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深蹲時,應全腳掌著地,腳後跟不能抬起,上體應保持正直,不能拱背屈體。起立時吸氣,下蹲時呼氣。
21.深蹲跳
兩腳開立,兩手握啞鈴置於肩際,屈膝下蹲;當下蹲至最低限度時,兩腳立即利用反彈力量蹬直跳起。這一練習主要發展腿部肌群力量,可以很好地增進兩腿的彈跳力量。開始練習時,可以每組做15次左右,做4~5組。以後可以考慮增加啞鈴重量。在向上跳起時,應盡量做到跳得高些。著地時,須先用前腳掌著地,接著過渡到全腳掌,以免身體受劇烈震動。上跳時吸氣,下蹲時呼氣。
啞鈴健身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用啞鈴鍛煉,既可增加力量,又可健美形體
科學地使用啞鈴,確實可以收到很好的鍛煉效果。有材料說,當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通過啞鈴鍛煉而得。但是確有不少人用啞鈴鍛煉後,既沒有增加力量,也沒有變得健美,常會就此心灰意冷,啞鈴也被束之高閣,甚至成為錘子的替代品。事實上,啞鈴健身大有學問。如果不加以貫徹,鍛煉效果往往會差強人意。
在鍛煉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力量與健美究竟誰是自己的最愛。鍛煉肌肉主要通過兩條途徑,一是增加肌纖維的數量;二是增加肌纖維的體積。第一條途徑可以提高鍛煉者的力量,但健美效果相對不明顯,適於專業舉重運動員;第二條途徑可使肌肉體積顯著增大,但是力量增加相對較少,適合於健美運動員或者大眾健身者。通常健身愛好者都把健美視為主要目的,出於這一目的用啞鈴鍛煉時,須遵循如下規則。
訓練前要先選擇合適重量的啞鈴。一般需要選擇65%—85%負荷的啞鈴,所謂負荷是指所能舉起的最大重量,舉個例子,如果每次能舉起的最大重量是10千克,就需要選擇重量為6.5—8.5千克的啞鈴進行鍛煉。對於一般健身者而言,擁有兩三付不同重量的啞鈴並堅持鍛煉,就足夠了。鍛煉時每次舉6—8組,每組重復8—12次,動作速度不宜過快,每組間隔2—3分鍾。負荷太大或太小,間歇時間太短或太長,效果都不好。
誤區二:啞鈴只練上肢
有人認為啞鈴只能練出健美的上肢,要想全面鍛煉,可能需要某些更復雜的器械。
時下一些較為昂貴的聯合健身器械不僅在健身房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進入了日常家庭。盡管聯合器械具有其他簡單器械無可比擬的優點,但是也存在價格高、佔地面積大、挪動不方便等缺點,這些缺陷正好是啞鈴的優點,而且只要設計和計劃得當,啞鈴訓練完全可以獲得與使用聯合器械類似的功效,何樂而不為呢?
鍛煉上肢肌肉是啞鈴的拿手好戲,但是啞鈴同樣可以鍛煉腰腹肌肉。如在仰卧起坐的時候在頸後部雙手緊握啞鈴,可以增加腹肌練習的負荷,提高鍛煉效果;進行背屈伸練習時,同樣可以利用啞鈴增加背部肌肉的負荷,以刺激背肌的增長;手握啞鈴的體側屈或轉體運動,可以鍛煉腹內、外斜肌;手握啞鈴的直臂前舉、側平舉等可以鍛煉肩部和胸部肌肉;此外,啞鈴還可以鍛煉下肢肌肉,如手持啞鈴單腳蹲起、雙腳蹲跳等等。
誤區三:啞鈴不適合老年人
老年人中有不少健身愛好者,但他們常會選擇慢跑、廣播操或太極拳等項目,力量訓練則很少有人問津,啞鈴更是基本上不被考慮。一般人都以為,年紀大了,力量下降了,所以不適合進行力量訓練了。事實並非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因為力量下降了,所以更需要力量訓練。
肌肉產生運動,同時也幫助身體維持靜止的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肌纖維自然萎縮,力量下降,不僅動作遲緩,而且穩定性降低,肌腱與骨膜更易發生過度磨損,所以各關節發生疼痛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適宜的力量鍛煉,不僅可以延緩老年人肌肉萎縮的進程,保持肌肉彈性,為更好地從事其他形式的健身活動打基礎,而且還可以增加肌肉對各關節穩定性的保護作用,以減少或緩解各類疼痛。啞鈴小巧玲瓏、物美價廉,特別適合老年人進行力量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