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掃描

髖關節掃描

發布時間:2020-08-20 15:39:47

1、掃描:雙側髖關節關系在位,關節間隙未見明顯狹窄及增寬。右側股骨頸骨折,斷端相嵌,遠折端稍向內移位,

指導意見:
你好,這個上面的MR檢查看出你右下股骨骨折導致,骨折的治療一般就是復位固定,骨折癒合一般要6-8個月才能達到原來的骨強度,所以骨折後一般建議病人3個月內禁止任何形式運動,可以正常生活活動,傷後3-6個月內可以適當活動(跑步、游泳),減少劇烈運動,6個月後才可進行對抗性、高強度劇烈運動。、、·

2、髖關節有炎症為啥做核素掃描

關節炎症最好能做一個髖關節的核磁共振檢查,做個血的常規檢查,血沉和c反應蛋白檢查,明確炎症程度,可以應用抗菌葯物治療,注意休息為主,髖關節限制活動。

3、骨掃描右側髖關節核素濃聚

在ECT上骨掃描濃聚不一定就是骨轉移,有可能是造影劑的問題,但如果相應的部位出現相應的症狀,那應該就是骨轉移了.根據你的描述,你的左側骶骨關節處應該是有骨轉移,而且癌也最容易出現骨轉移.可以定期到去破骨細胞抑制劑,它不僅可以改善骨轉移的症狀,也可以防止發生骨轉移.也就是說未出現骨轉移的患者可以預防,已經出現骨轉移的患者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做到有病治病,未病先防.破骨細胞抑制劑主要是雙膦酸鹽類物,主要有三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鈉,氯屈膦酸二鈉,第二代有帕米膦酸二鈉,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這類物在改善癌骨轉移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疼痛,控制病情,預防骨轉移的並發症和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第三代有伊班磷酸鈉能顯著降低惡性腫瘤骨轉移的高鈣血症,降低尿鈣的吸收,並可增加骨礦密度,減少骨代謝紊亂.

4、兩側髖關節部位酸痛,CT掃描診斷為FAI,必須手術嗎?【兩側髖關節疼痛】


解放軍第309醫院關節外科孫繼桐髖關節撞擊症是近來受到大家關注的一個問題,單純的CT檢查有一定的診斷意義,但是核磁共振對於病情的發展和程度能夠更精確的反應,因為,撞擊的後果還包括髖臼盂唇的損傷,髖關節內滑膜的增生狀況,股骨頭如果受到撞擊後的損傷狀況和股骨頭的血運狀況等。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關節鏡下的關節清理和撞擊不穩骨贅的磨除,如果有髖臼盂唇的損傷,還應該進行修復,手術創傷不大,但是技術要求較高。建議你做完核磁共振再說。

(309醫院孫繼桐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股骨頭CT,髖關節CT:矢狀及冠狀位重建:是什麼意思

矢狀及冠狀位重建,是指CT掃描時,圖像構建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計算機把CT掃描得到的數據計算後形成圖像。矢狀位和冠狀位是解剖術語。指從前到後位置,和從左到右位置。和骨頭的病變是否恢復沒有關系。

6、只隔了10天,做了兩次CT,危害大不大?一次腰部CT,一次髖關節,劑量多大?

放心吧!我做為一個CT維修工程師,跟CT天天打交道,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問題。
下面我來給你做下具體分析。
腰椎間盤CT,掃描程序一般是120KV,200MA,掃12層。最多不超過15層。根據現在大多數機器的性能來看,你接觸射線的時間大概是12-15秒。
髖關節CT,掃描程序一般也是120KV,200MA。因為你做這兩個部位在人體最厚最難掃描的部位,所以劑量也是全身所有部位中劑量最大的。髖關節是用螺旋掃描你接觸射線時間也就是5-10秒。

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

與髖關節掃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