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短髖關節

短髖關節

發布時間:2020-08-16 04:23:30

1、髖關節鍛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部位,具有負重、將重量傳達給下肢、並控制著下肢活動的作用。髖關節患病,通常就是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原則就是恢復其解剖形態和功能,兩者不能兼得時,以恢復髖關節負重功能為主,運動功其次,嚴重股骨頭壞死經非手術治療不疼痛,可以站立行走,生活達到自理,雖說在解剖形態上不如正常人,有點變形,也是可以接受的。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另外還要堅持遵醫囑進行康復鍛練,李醫生建議大家在做康復功能鍛煉時,應該遵守以下幾原則:

1、鍛煉必須動作緩慢,持續有力,逐漸有力。

2、鍛煉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時間從短到長,次數從少到多,力量逐漸加大。

3、每個鍛煉方法禁止動作過大,用力過猛,禁止強行鍛煉,以免造成骨橋骨折,筋腱損傷。

4、股骨頭肥大,關節間隙消失的患者,應禁止該關節功能鍛煉,避免造成損傷。

2、現在髖關節受限而且長短腿了什麼情況

長短腿一般分為結構上的長短腿與實質性的長短腿。結構上的長短腿是由於骨盆有旋轉等原因,導致兩腿有高低;而實質性的長短腿多為先天性發生,是左右兩腿骨骼有一個明顯的長度差,這種長短腿是由於某些生長障礙類疾病諸如小兒麻痹症所造成的。你所說的髖關節受限應該是骨盆問題引發的,因此只要進行骨盆調整就可以恢復好轉,這一點瑞脊可以幫助你。

3、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3)短髖關節擴展資料: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

4、如何打開髖關節?

在瑜伽體式鍛煉中,或許您會發現一些朋友始終做不好前曲式(站立前曲,以及坐姿前曲還有其它變式)。一般來說是大腿肌肉韌帶沒拉開的緣故,您感覺疼痛和受限制的一般也是來之於腿部。實際上,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您的髖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沒有打開的緣故,這是很容易被忽視和誤解的。
與髖關節的外轉能力相關的肌肉包括:閉孔內肌和閉孔外肌,上下孑孑肌,梨狀肌,股方肌,這些肌肉雖然短寬但非常有力。這些肌肉各自分開但同時協助股骨頭外轉起作用,使人在行走l過程中保持骨盆相對穩定,單腿直立時,也能同時保持骨盆和股骨的相對固定。一個人在做前曲姿勢時,你的背部肌肉必須得引伸,尤其是這些髖關節轉動肌群。梨狀肌在這里起了很特殊的作用,因為梨狀肌直接連接骨盆與股骨大轉子。
(髖後部肌肉結構圖一)
(髖後部肌肉結構圖二)
梨狀肌如果壓迫坐骨神經將導致一系列的放射痛(從臀部到大腿後面以及前腿和腳),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坐骨神經痛。如果轉動肌群不夠靈活的話(太緊),將會使骨盆向下拉從而影響髖關節的功能。髖關節功能不正常將導致下背部(骶椎骨部位)受影響,這也是下背部疼痛的主要來源。
做前曲體式有困難的朋友(指不能達到完全體式,如下顎接觸膝蓋或小腿),開始或許是因為大腿肌腱沒拉開,可以繼續針對性鍛煉。但如果鍛煉了很長時間還是一直完成不了的話,應該考慮是髖關節沒有打開的原因。下面是幾個可以用來針對髖關節進行鍛煉的體式:圖一圖二圖三圖四圖五

5、髖關節筋短,沒有角度。從小發育不良。能換假股骨頭嗎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存在發育不良導致的,沒有見,也是不能肯定的,必要時建議到醫院骨科看一下,是什麼情況,採取針對性治療。

6、髖關節怎樣檢查?

髖關節由髖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韌帶和肌肉組成。前方為腹股溝,呈輕度凹陷,有股動脈、靜脈和股神經通過。後方臀肌飽滿,有坐骨神經走行。

視診:畸形髖關節畸形復合者居多,如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於腰椎前凸和骨盆傾斜的代償,畸形不明顯,檢查時需注意將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將骨盆在矢狀面上放正,可將健腿極度屈曲,患髖屈曲畸形即顯示出來。可用角度尺測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連線與軀干直線垂直,骨盆在冠狀面上擺正,患髖的內收和外展畸形顯示出來;旋轉畸形:使兩側髂前上嵴距床面距離相等,骨盆在橫截面上擺正,患髖的內旋或外旋即顯示出來,可利用髕骨面的垂線測量。有時對比雙足體位,可作粗略估計;縮短畸形:因髖關節傷病引起的下肢短縮,除尺量法之外,可通過對比兩側大轉子的位置來判斷。

腫脹和腫塊。髖關節本身的腫脹顯於前方,即腹股溝飽滿;而臀部的異常豐滿,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變。髖關節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脫位或半脫位引起,而外下方腫脹則屬大轉子病變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膿腫。大腿內上方腫脹,除恥骨和小轉子病變外,也可考慮流注膿腫。

臀皺襞嬰幼兒雙側臀皺襞不對稱,可反映先天性髖脫位的存在。

臀肌萎縮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中常見。

步態。臀式步態:在負重期,髖關節應呈輕度外展位,當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髖關節脫位時,髖關節不能外展負重,而是相反的呈內收位,即顯臀部下垂。為了減輕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動將軀干側向負重側的患腿,這種跛行步態稱之為臀式步態。當雙側髖脫位時,雙側臀部交替下垂,類似鴨行;下肢廣泛麻痹步態:主要表現在搖擺期的腿不能作屈髖動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離地。負重期也屬臀式步態,同時軀干後傾,因臀大肌麻痹,靠髖後伸緊張前方韌帶來維持站立。有時病人以手扶大腿來維持伸膝站立;關節強直時,靠骨盆的扭轉來移動下肢,即腰椎代償性的伸屈動作;髖關節各類型的畸形體位,表現出各式各樣的異常步態,有的難於描述,但經仔細分析即可明確。

觸診:壓痛點。髖關節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溝中點或臀部中央區尋找壓痛。大轉子壓痛易於尋找,有的按壓大轉子可引起髖關節痛。

腫塊。髂窩部可表現肥厚或飽滿(膿腫),有時在恥骨上可觸及腫塊(腫瘤)。疑有髖關節感染或恥、坐骨腫瘤時,應作肛門指診,尋找膿腫或腫塊。疑有髖關節脫位時,需在臀部或髖關節外上方尋找股骨頭,通過關節的旋轉可觸及股骨頭的轉動。

活動:被動活動。病人平卧位,髖關節伸直為0度,屈曲時大腿可貼腹壁,與軀干交角約為30度,屈伸角度可連續記錄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為0度,實際活動范圍共150度,外展和內收則以中立位為0度,小腿內收的角度等於髖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於股內收。檢查時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轉動代替了髖關節的活動而引起誤差。

主動活動主要檢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動伸屈髖關節,同時出現彈響聲,即所謂的「彈響髖」,常因為闊筋膜張肌腱肥厚與大轉子磨擦所致。有時在內側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與小轉子磨擦而來。

7、怎樣展開髖關節

01、可能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學行的階段會表現為鴨步或者跛行. 換尿片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他的腿不能很好地張開(兩腳並緊,兩大腿成直線)?踢腿的時候活動受到限制?如果沒有,一般問題不大. 如果你擔心,最好去醫院做一個透視(注意透視時用東西保護孩子的會陰以保護他的性腺),那樣就徹底放心了.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在一歲之前,確診治療,最好盡早確診.
02、這種情況不能除外寶貝腦發育不良,所以要定期去醫院檢查,每個月都要去醫院檢查看寶貝的肌站立發育情況,如果沒有好轉或者跟正常寶貝差異比較大,一定要到神經科去確診,因為腦發育不良的情況跟康復的早晚和是否完全康復是非常有關系的,有些寶貝發育方面的問題如果早期治療或者干預的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如果治療過晚或者任由寶貝發展的話,最後進入到難恢復的病態.小兒髖關節脫位,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出生時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親在懷孕2~3個月時,正逢胎兒髖關節形成時期,因孕媽咪的感冒、發燒或其他疾病導致胎兒生長停頓了一下,關節未正常發育,就出現了脫位。該病男女比例約為1:5,女孩兒出生時,年輕的爸爸媽咪必須注意檢查一下。 有一個簡單的檢查方法:寶貝躺著,將她的雙髖朝兩邊展開(膝蓋呈直角,大腿與身體垂直)。如果寶貝的雙腿硬硬的,不能展開,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寶貝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於有些輕度脫位、半脫位的很難靠手法檢查確診,而且寶貝腿上脂肪多、腿的長短也較難明確。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做超聲波檢查確診。要注意的是,由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貝白白遭受X光的傷害。10個月以上的寶貝可用X光確診。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3~6個月的寶貝診斷明確後,可用專用吊帶固定,3個月後95%以上可治癒,這種治療方法不損傷關節、並發症少。1歲左右、開始走路的寶貝,則需要先將脫位的關節整復,然後上3個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2歲以上的寶貝則要動手術、再上石膏。4~7歲的寶貝必須通過手術才能痊癒。做同樣的手術,寶貝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手術創傷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髖關節脫位不予治療,就會導致腿部殘疾,走路瘸腿,長大後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時就會感覺酸痛難忍

8、髖關節長短腿什麼意思

產生長短腿主要有三個因素
1、骨盆傾斜:導因於髖部力學上的運動變形、長短腿、脊柱側彎。
2、肌肉萎縮:導因於小兒麻痹病毒感染、跟腱縮短、肌肉停用或少用。
3、關節變形:導因於關節炎的病變。
你說的髖關節長短腿應該是骨盆傾斜引起的長短腿。
人體骨骼等長最為平衡,髖關節不在一個水平位上,造成骨盆傾斜,引發長短腿,壓迫內臟,也會改變肌肉群,從而引發疼痛。

就像汽車輪胎的平衡矯正,我們不會在單側換上較厚的墊子,而是在腳底用左右平衡的力學方法來改善長短腿的問題。目前有一款足益健足鞋驗配很適合你的情況。足益健可是幫你量身定做適合你的矯正器,提供給原本不等長的腿一個高度使其變的等長,應該可解決你50%-60%的問題。

與短髖關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