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側卧雙腿彎曲睡嗎?
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分析,多考慮可以的
2、今年25歲,2014年4月份做的髖關節置換術後一年無假體脫落現象,但是髖關節的位置一直疼痛,蹲不下
關節置換術後需要避免哪些運動? 術後6-12個月內,手術肢體任何形式的旋轉動作是禁止的,你不能讓你受傷的腿向內旋轉超過身體的中線,不能使置換的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包括向前屈曲和向後屈曲。 康復科的理療醫生會告訴你運動的方法與技巧,並會向你推薦一些幫助你應付日常生活的輔助工具。記住,如果不按照理療師的醫囑去做,你極有可能使你的新關節脫臼而不得不再次手術! 即使關節功能已經完全恢復,過重的運動和體力勞動也是需要避免的,置換的關節只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關節置換術後的家庭護理有哪些? 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讓生活變得容易一些,這些方法包括: (1) 盡量少爬樓梯。對每天的生活做好計劃,這樣每天只爬1-2次樓梯就能把該辦的事情辦好。 (2) 避免摔倒。將房子鋪上防滑地毯,不要亂扔東西以防絆倒。 (3) 使用能升降的馬桶,這樣能減少髖關節彎曲的程度。 (4) 在關節完全恢復之前不要養那些很好動的寵物 髖關節置換術後注意點及康復功能鍛煉方法 股骨頭置換或全髖節置換術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髖部疼痛、恢復髖關節功能,術後第2天便可開始康復功能鍛煉,及早恢復患腿的行走、負重功能。在病人開始康復功能鍛煉之前,應讓患者了解並掌握全髖置換術後的注意點:(1)不要交叉雙腿(常規術後病人雙腿間置一三角狀枕頭,以防病人雙腿交叉);(2)站立或坐時身體向前傾斜幅度不能超過90°(3)手術後的髖關節避免內旋及過度外旋。當站、坐或躺時,膝蓋和腳尖不能轉向內側,應保持腳尖和膝蓋直對天花板或朝向外側。 1 卧床練習 1.1 踝關節跖屈和背屈雙腳 上下運動;保持膝蓋伸直; 1.2 膝蓋伸展練習 仰卧,綳緊大腿前的肌肉,向下壓患側膝部;保持5s,然後放鬆; 1.3 膝蓋屈曲練習 仰卧,輕微彎曲患側膝部;腳後跟用力往下按,收緊膝蓋後大腿肌;保持5s然後放鬆; 1.4 膝部和髖部屈曲練習 仰卧,慢慢彎曲患側膝部,使腳跟滑向臀部;始終保持腳平貼床面;再慢慢恢復原位;當腳跟上下滑動過程中,始終保持膝部垂直於床面,不要左右搖晃; 1.5 臀部外展練習 保持患腿向外滑向床沿,然後慢慢恢復原位;保持膝部伸直,腳趾和膝蓋朝向天花板;在來回滑動過程中,不能讓腿部隨意向內或向外滾動;不要試著從床上抬起腳;在床面和腿之間可以放一層塑料紙,以減少磨擦; 1.6 臀部和膝部屈曲練習 仰卧,提起患腿,在髖部和膝蓋處彎曲,並且腳部抬離床面;臀部屈曲不能超過90°; 1.7 髖部伸展練習 收緊臀部肌肉;保持5s,然後放鬆: 1.8 臀部屈曲,膝部伸展練習 仰卧,彎曲健側腿,腳放平(這對於有過背部疼痛史的病人特別重要);抬起患腿,但不能高於第一條腿的膝蓋位置,慢慢使腿部降回到床面,避免突然落下; 以上練習,每個動作重復10次,每天練習3遍,理療師可視病人的術後情況酌減或增加。 2 起床練習 當病人通過上述卧床鍛煉後,能主動將髖關節屈曲60°左右時,理療師即可幫助病人起床、坐立、行走康復鍛煉。起床時先以Bridge(橋)方式(即健腿屈曲,臀部向上抬起移動)向健側移動至床沿,即可用雙肘著床用力坐起,坐起時膝關節要低於髖關節,上身不可前傾。起立時可借用助步器的幫助。 3 助步器站位練習 3.1 站位-臀部屈曲練習 向上彎曲膝部與助步器的橫桿同高,注意臀部彎曲不能超過90°; 3.2 站位-臀部伸展 保持背部挺直,伸直患側膝並向後移動腿部(腰部不要向前傾); 3.3 站位-臀部外展 站在離助步器一步的位置,患腿向外側面移動;保持膝部伸直;上半身不能彎曲或搖晃; 4 步態訓練 用助步器幫助訓練助步器先行;患腿跟上;健腿第3步;重復。注意:在移動時,不要扭轉患側,轉身時應作小步移動。 5 起坐練習 該練習應在坐帶有扶手的硬凳上進行,嚴禁坐沙發病人背向硬凳,雙腿及助步器緊靠坐凳,患腿向前移開,病人身斜向健側,健側手離開助步器握住坐凳扶手,身體重量側重於健側臀部坐下,坐下時保持背部挺直,上身不能前傾。起立時,臀部挪至坐凳最外沿,患腿向前移開,身體斜向健側,雙手撐住扶手起立,然後扶住助步器,起立時保持背部挺直,上身不能前傾。 通過上述5點,病人在術後1周既可起床坐立行走。術後6個月之內均要按照以上5點進行康復功能鍛煉,防止術後髖關節僵硬、股骨頭脫位,以達到髖關節置換手術目的的良好效果。
麻煩採納,謝謝!
3、髖關節內旋怎麼矯正?
O型腿成因很復雜,有後天和先天的原因,絕大部分與小時候缺鈣,不良的姿勢,踢足球絕對算O型腿的高危因素,有文章報道,足球運動員的O腿是正常人的,20倍,你可以觀察足球運動員,基本上都是O腿。
關於鍛煉目前稍微有作用的就是多種壓腿動作,除此之外,基本上作用不大。,
如果你要糾正,就只有綁腿這個土方法,要不就是做手術。
你先看一下你是不是O型腿。
如果准確測雙小腿的間距,標准方法是腳踝並攏,然後在放鬆狀態下測雙膝蓋和雙小腿之間最大的間距,如果在,5到,8公分左右就是輕,中度O型腿。從你描述的來的看你的大腿中間也有縫隙,可能與你從小不正確的姿勢有關,因此如果不影響你生活,你可以不用管它,如果很愛美的話,就可以用綁腿這個土方法糾正。
知道 水滴石穿嗎?
我一個親戚的朋友50歲學習打乒乓球 打了1年 天天打,最後近視300度 居然好了
還有聽別人說的 幾十歲了 練習翻腰的,堅持下來都練出來了
只要毅力 沒什麼練不出來的
綁腿成功的例那就更多了,關健是有沒有這個毅力,國旗班,閱兵村的戰士要想站穩腳跟,直腿是第一要素。
你仔細看完,相信會對你有幫助的
正常人雙腳並攏時,小腿中間是能合攏的,當然有些人也不能合攏,好看的腿型對一些職業是很重要的,比如模特,舞蹈演員,空姐,飛行員,軍人等,比如國旗班戰士,09年閱兵戰士的要求就更高了,他們的要求是,雙小腿中間能夾住一張朴克牌。也就是要求戰士們站立時雙腿筆直,雙腿中間幾無縫隙。
著先你要確定你是小腿變還是大腿,不過大多數都是小腿彎,因此大部分是綁小腿,一般是坐著綁,可以坐在沙發上或板凳上,雙小腿並攏,然後,用皮包帶,肩帶或皮帶等能綁緊,彈性差的材料綁住,用力綁緊雙膝蓋下面一點的部位,用力綁緊後,可以發現雙小腿能拼得非常直,堅持長一些的時間,同時將不正確的姿勢改掉。
綁緊後,可以伸直或彎曲,時間一般為每天,4小時左右。
如果小腿彎得較厲害可以適當的增加皮帶數量。
程度較輕的O掉,一般是,2月左右會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首先O得程度比較輕,如果你綁腿的時間足夠的話,比如每天,在4小時以上,並且綁腿力夠大,綁得夠緊,那麼一個月就會有效果,為了防止反彈,你可以綁的時間更長一些,把不正確的姿勢改掉,如走路,等等什麼的,只要綁的時間夠長,只會越來越好。
如果年紀較小骨髂還沒有完全定型,因此非常有希望在短期內矯正,
如何綁成直腿,骨骼可以通過外力重新塑形,,因此通過綁腿是能收到一副相當好看的直腿的,
,舞蹈演員,跳水運動員比如黃豆豆,陶虹等,先天有O型腿的大部分都是通過後期的綁腿矯正的,因此通過堅持綁腿是會收到明顯效果的。
綁腿材料可以用肩帶,皮帶,布帶等能綁緊,網上賣的帶子千萬不要用,因為它彈力強,綁不緊,是不會有任何作用的,綁腿一般要選彈力差的材料,綁腿時一定要用力綁緊,如果力度太小,綁不緊,沒有力度無論綁多久都沒有作用的。如果你是輕O的話。想短期見效,就只能用綁腿這個雖土,但是實用的方法,可以用皮帶,或是肩帶每天用力綁3小時左右,一到,1到2個月後你會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
同時注意 走,坐,站的正確姿勢。
據體方法是皮帶,肩帶,布帶,或是其它能綁緊的材料捆膝蓋以下的小腿先站立然後雙腿並攏後皮帶,肩帶,布帶捆緊,固定住,也可以雙腿並攏,取坐位,用力綁緊小腿並固定住,如果大腿中間有空隙也可以綁上一根,注意力度一定要大,用力綁緊後可以使雙小腿中間縫隙變小,甚至閉合,雙小腿會有一種往內拉的感覺, 時間一般為2到,3小時,中間可休息一下。有時間的,想短期見效的晚上睡覺也可以綁。
如果O得較重,綁直後還會有一些增高的效果。
99年閱兵戰士綁腿二月矯正O形腿
綁腿兩月糾正「羅圈腿」
「每天訓練回來,衣服都濕透了,一天要換洗三套。 」在盛夏季節,站軍姿訓練中,汗水順著手套不斷滴落。腳一挪開,便能看到地下一灘水。吳曉峰說,這些別人難以想像的場面,在當時都是很普通的。
對於訓練中的點點滴滴,吳曉峰至今記憶猶新,可在談笑間,卻不經意「暴露」了一個「缺陷」:有顆門牙缺了一半。原來,吳曉峰當年在一次站軍姿訓練中,由於過於勞累,眼前一黑,昏倒了,重重摔倒在地,大門牙被磕掉一半。「當時為了形象,補好了,後來吃東西又磕掉了,也就算了。 」
為了完成使命,沒有人計較得失和辛苦。由於愛好踢球,吳曉峰曾經有些「羅圈腿」。這在受閱官兵中可是一大忌。按照標准,雙腿之間能夠夾住一張撲克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吳曉峰每晚上床前,都用背包帶用力緊緊捆住雙腿睡覺。每天早上,要比別人提前半個多小時起床。「因為剛起來,雙腿都是麻的,小腿紅腫,不能立即下床,要緩和一會兒才行。」這一捆,就是兩個多月,羅圈腿就這樣硬被糾正了過來。
相信上述能讓你滿意,如果滿意請給個好評喲,謝謝
4、髖關節的組成和特點及作用
1、髖關節主要由股骨頭、髖臼組成。
2、髖關節特點:1髖臼窩深,股骨頭深陷與髖臼之間,關節面接觸面緊密2關節囊厚,囊外有韌帶加強,前壁最堅固3股骨上端形成多平面的彎曲角,與骨盆、下肢呈多曲拱結構
3、髖關節作用:負重並具有廣泛的運動范圍
(4)髖關節彎曲擴展資料:
解剖結構
股骨關節面占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髖臼橫韌帶封閉髖臼切跡,神經血管經過韌帶下出入關節。
髖臼凹陷與股骨頭關節面之間的間隙為髖關節間隙,正常成人此間隙寬為4~5mm。間隙的上半較窄,顯示兩相對骨性關節面的距離。
下半較寬,顯示股骨頭與髖臼窩底之間的距離。在正位片上,正常人股骨頸下緣與閉孔上緣雖不相連,但共同形成一比較自然的弧形曲線,稱為恥頸曲線(Shent-on曲線)。
關節囊一般堅厚,而其後下方較薄弱;在髖骨附於髖臼周緣及橫韌帶;在股骨,前方附於轉子間線,上方與下方附於大小轉子附近,在後方附著於離轉子間嵴約1cm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