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記錄

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記錄

發布時間:2020-08-11 18:08:02

1、全髖關節置換術

可以理解你的擔心,現在不靠 譜的多啊!比如說一個醫院,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呢,幫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後期的功 能 鍛 煉和 康 復 保 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主 張治 療與功 能 鍛 煉同時進行,避免 愈 後並 發 症,配 合 正 確的功 能 活 動,形成一個良 好的生活習慣,康 復 後的保 健 至 關 重 要

2、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器械名稱以及手術過程圖譜

好多 都知道張什麼樣 也知道都起什麼作用
重要的是 就是沒記住都叫什麼 因為太多了
不過我可以介意你一下
你可以去一些有關醫療器械的網站看看
14260465給你這個QQ吧
他就是搞醫療器械的
他就是跟骨科台的那個人

3、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的家庭護理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外旋、輕度屈曲位。睡覺時梯形枕夾在雙下肢間固定3-6月。
2.術後24小時預防應用抗生素,如傷口、體溫無感染徵象,24小時後可停用抗生素。如有情況應繼續使用。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應超過72小時,24小時引流量少於20ml後才可拔管。
4.術後24小時內常規拍X線片,檢查人骨頭在髖臼內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麻醉清醒後即應活動未固定的關節,作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身體較好的患者術後24內即可下床,試著站立,情況較差者可術後2-3日下床;術後14-21日拆線;一般情況下術後1月可持雙拐下地行走,術後2月扶單拐行走,2月後多數患者可丟雙拐自由行走,並加強屈髖、外展髖鍛煉,一般要求屈曲不低於90°(根據關節材料確定,好的材料可屈曲120-130°),外展不低於40°。鍛煉過程可輔以理療,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應及時隨診治療。
6.嚴格定期隨診(術後1、2、3、6、12月以及以後每年),以便指導鍛煉和了解情況。定期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X線片檢查應注意觀察有無骨與骨水泥、與柄間透亮帶,柄折斷,骨水泥折斷,柄端與髓腔內側的關系,假體下沉,股骨距吸收,股骨上端內側骨水泥裂開,骨質吸收等
如果手術後處理不當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這也是很多患者擔心的;以為是醫院的治療不到位。

4、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雙側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是什麼,年齡多大?---直接關繫到手術的術式,比如是生物性關節,還是骨水泥型,是半髖置換還是全髖置換。當然也可以雙側同期置換。一般情況下,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CFH要全髖置換,至於手術技術:基本上成熟了,但有很大差別,引用骨科學術會議上一位很牛的專家的話:「全髖手術誰都能做,但你做的關節只能用10年,我做的能用15年,20年,你說水平有差距嗎?」。國產關節的壽命是10-15年,進口的不超過25年,因此,年輕型的置換指征嚴格,一般地講65歲以上患者,或者預期壽命10年以上,應行全髖置換。我所在的地區醫療保險可以報銷55%的總費用(包括材料),但進口假體的報銷率較低。

與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記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