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問:髖關節腔內有少量滑液信號影,如何治療?
1、一月前左大腿根部及後對稱部位疼痛,夜間較重,大腿向內、外側伸展均有些受限,同時伴有雙膝關節輕微腫痛,下蹲稍困難。於是到北京某專科醫院就診,對於大腿的疼痛,醫生認為是肌腱受損,於是開了《青鵬軟膏》外塗;雙膝X光顯示:雙膝髕骨緣可見輕度骨質增生改變,膝關節面尚光滑無明顯硬化,關節間隙未見狹窄,印象:雙膝關節輕度退行性變,醫生確診為:滑膜炎,故開了內服葯《獨一味膠囊》及《滑膜炎顆粒》。經服葯雙膝關節基本恢復。2、由於大腿根部疼痛未見好轉,於是做了核磁檢查,檢查所見: 雙髖關節對應良好,拴髖關節間隙未見明顯異常,關節腔可見少量滑液信號。雙側股骨頭表面光滑,骨皮質完整連續,未見明顯骨質中斷破壞,股骨頭內骨髓未見明顯異常信號影。周圍軟組織未見異常信號改變。
2、雙側髖關節腔內可見少量積液是不是股骨頭壞死的早期
如果發現髖關節有積液產生,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就醫治療。少量髖關節積液通過保守治療完全可以康復。放棄治療產生大量積液,導致關節腔內壓力升高,使股骨頭供血不足,易成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誘發因素,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可轉為化膿性關節炎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建議及早就醫。
3、臭氧注射療法的臭氧注射治療股骨頭壞死
採用臭氧靶點髖關節腔內注射治療。
臭氧治療股骨頭壞死原理是:缺血是股骨頭壞死的罪魁禍首,因股骨頭長期處於缺血狀態,關節囊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便出現了攣縮狀態,致使髖關節的各種功能活動受到限制,如果解決了缺血問題,就從根本上治好了股骨頭壞死。臭氧具有瞬間強氧化性,注射後就還原成氧,增加了血液氧濃度,使股骨頭供血正常,也就從根本上治癒了股骨頭壞死。同時臭氧能迅速解除局部無菌性炎症,使積液消失,骨質得以修復。疼痛可得到迅速緩解,還能氧化膽固醇及各種毒性,並能刺激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改變股骨頭的骨質由於長時間缺血而造成的缺氧狀態。另外臭氧可以直接作用於神經末梢,達到鎮痛的效果。臭氧介入針只有0.3毫米粗,患者根本就感覺不到疼痛。一般患者2-3針,就能取得滿意效果,而重症患者也只需四五針效果就非常顯著。如果再配合「局部關節囊針刀松解」療法效果更佳。
腰肌勞損、肩周炎、急慢性腰扭傷等軟組織的急慢性損傷是造成無菌性炎症的主要原因。對其採用病變局部注射臭氧,是治療此類病症的最佳療法,利用臭氧拮抗無菌性炎症炎鎮痛的作用,改善不適症狀。梨狀肌綜合症治療主要是要緩解梨狀肌的充血、水腫、痙攣和增生肥厚等一系列急、慢性無菌性炎症過程,解除其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和壓迫,利用臭氧治療無菌性炎症,可以迅速止痛,而且能減少組織充血、促進水腫消散、改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將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間隙用於治療腰肌勞損、腰腿疼、急性腰扭傷效果顯著,採用頸椎旁肌肉注射臭氧治療頸痛及頸僵直。
隨著我國臭氧技術的發展,臭氧治療廣泛,其主要的適應症是頸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滑膜炎、滑囊炎、骨性關節炎、頸椎病、骨質增生、肩周炎、風濕、類風濕、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疼痛。
據專家說,臭氧治療疼痛關鍵要選好適合臭氧治療的適應症,比如CT或MRI檢查顯示為椎間盤輕度或中度突出,與臨床定位症狀一致,且臨床症狀與腰椎退行性改變關系不大者效果都很好。但對腰間盤突出鈣化、合並椎體滑脫的效果就不很好。而對治療骨性關節炎、頸椎病、骨質增生、肩周炎、風濕、類風濕、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是最好的,這是現今任何葯物注射或針灸、按摩、中葯、膏葯等不能夠相比的。
公立、民營醫院骨科、疼痛科、康復科等科室,臭氧治療疼痛已經在全國各地公立、民營醫院進行使用,北京301醫院、北京中關村醫院、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第一臨床中心、第三臨床中心、天津濱海醫院、西安武警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福建、湖南省、新疆等省的各級縣醫院、解放軍部隊、武警部隊醫院的廣泛應用,在做了數萬例臭氧注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該治療方法較傳統方法有操作方便、創傷輕微或無創傷,有效率高、恢復快、並發症少等優點。
4、大腿根被撞了一下然後到骨科醫院做了彩超左髖關節腔積液,現在非常疼不能翻身不能動而且還串著疼怎麼回事
是的,你現在這個情況,關節腔裡面有積液的話,然後你這個地方被外力撞到了,即使你沒有骨折,你這個地方的肌肉出現損傷的話都會出現你現在這樣的一個表現。
5、哪裡有肌肉注射的教學視頻
不需要視頻,掌握要點就行了:
肌肉注射法:
(一)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如何定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脊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在外上四分之一為注射部位。
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緣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構成的角內。
②、以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病兒以自已手指寬度為標准)。
3、股外側肌注射法定位:部位為大腿中段外側,大約7.5cm寬,位於膝上10cm、髖關節下10cm左右。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為上臂外側,自肩峰下2-3橫指。
(二)注射原則有哪些?
①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感染。
②認真執行查對制度,做好三查七對工作。仔細檢查葯物,如有變質、沉澱、混濁、有效期已過或安瓿有裂痕等現象,則不能應用。多種葯物同時注射時應注意葯物配伍禁忌。
③根據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強弱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
④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防止損傷神經和血管,避開發炎、感染化膿、硬疤痕及患皮膚病處。
⑤葯物按規定時間臨時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盡空氣。
⑥進針後,先抽有無回血,靜脈注射見回血方可注入葯物,皮下、肌肉注射無回血方可注入葯物。
⑦熟練掌握無痛注射技術,解除病員思想顧慮,取得合作,易於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