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怎樣自查髖關節脫臼

怎樣自查髖關節脫臼

發布時間:2020-08-11 02:59:48

1、髖關節怎樣檢查?

髖關節由髖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韌帶和肌肉組成。前方為腹股溝,呈輕度凹陷,有股動脈、靜脈和股神經通過。後方臀肌飽滿,有坐骨神經走行。

視診:畸形髖關節畸形復合者居多,如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於腰椎前凸和骨盆傾斜的代償,畸形不明顯,檢查時需注意將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將骨盆在矢狀面上放正,可將健腿極度屈曲,患髖屈曲畸形即顯示出來。可用角度尺測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連線與軀干直線垂直,骨盆在冠狀面上擺正,患髖的內收和外展畸形顯示出來;旋轉畸形:使兩側髂前上嵴距床面距離相等,骨盆在橫截面上擺正,患髖的內旋或外旋即顯示出來,可利用髕骨面的垂線測量。有時對比雙足體位,可作粗略估計;縮短畸形:因髖關節傷病引起的下肢短縮,除尺量法之外,可通過對比兩側大轉子的位置來判斷。

腫脹和腫塊。髖關節本身的腫脹顯於前方,即腹股溝飽滿;而臀部的異常豐滿,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變。髖關節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脫位或半脫位引起,而外下方腫脹則屬大轉子病變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膿腫。大腿內上方腫脹,除恥骨和小轉子病變外,也可考慮流注膿腫。

臀皺襞嬰幼兒雙側臀皺襞不對稱,可反映先天性髖脫位的存在。

臀肌萎縮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中常見。

步態。臀式步態:在負重期,髖關節應呈輕度外展位,當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髖關節脫位時,髖關節不能外展負重,而是相反的呈內收位,即顯臀部下垂。為了減輕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動將軀干側向負重側的患腿,這種跛行步態稱之為臀式步態。當雙側髖脫位時,雙側臀部交替下垂,類似鴨行;下肢廣泛麻痹步態:主要表現在搖擺期的腿不能作屈髖動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離地。負重期也屬臀式步態,同時軀干後傾,因臀大肌麻痹,靠髖後伸緊張前方韌帶來維持站立。有時病人以手扶大腿來維持伸膝站立;關節強直時,靠骨盆的扭轉來移動下肢,即腰椎代償性的伸屈動作;髖關節各類型的畸形體位,表現出各式各樣的異常步態,有的難於描述,但經仔細分析即可明確。

觸診:壓痛點。髖關節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溝中點或臀部中央區尋找壓痛。大轉子壓痛易於尋找,有的按壓大轉子可引起髖關節痛。

腫塊。髂窩部可表現肥厚或飽滿(膿腫),有時在恥骨上可觸及腫塊(腫瘤)。疑有髖關節感染或恥、坐骨腫瘤時,應作肛門指診,尋找膿腫或腫塊。疑有髖關節脫位時,需在臀部或髖關節外上方尋找股骨頭,通過關節的旋轉可觸及股骨頭的轉動。

活動:被動活動。病人平卧位,髖關節伸直為0度,屈曲時大腿可貼腹壁,與軀干交角約為30度,屈伸角度可連續記錄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為0度,實際活動范圍共150度,外展和內收則以中立位為0度,小腿內收的角度等於髖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於股內收。檢查時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轉動代替了髖關節的活動而引起誤差。

主動活動主要檢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動伸屈髖關節,同時出現彈響聲,即所謂的「彈響髖」,常因為闊筋膜張肌腱肥厚與大轉子磨擦所致。有時在內側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與小轉子磨擦而來。

2、拍片能看出胯關節脫臼來嗎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孩子在出生時就有的股骨頭從髖臼滑出的疾病。由於脫臼程度的不同,本病可分為:(1)完全性脫位;(2)半脫位;(3)脫位前期,即主要表現為髖臼頂比較傾斜,它可以隨時發生完全脫位或半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以雙側同時發生,也可單側存在。女孩的發病率顯著高於男孩。它和外傷等引起的不同,沒有疼痛感。而且在孩子未能走路時,又不容易看出異常的表現,因此不易被父母所發現。先天性髖脫位的治療愈早效果愈好。盡可能地在孩子出生6個月內就能得到治療。1歲內的孩子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任何手法整復,只需用夾板將患兒的髖部固定於某一部位6-9個月就行。1-3歲的孩子則往往需用手法整復或用牽引來整復。如若延遲到4-7歲,則無特殊治療,要到8歲後才能進行手術,孩子將受到更大的痛苦。

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該怎樣診斷?

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間的關節稱髖關節,它與站立及行走的動作有關。先天性腦關節脫位是導致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在新生兒時期得到診斷,只需簡單的治療就能收到滿意的效果。下面介紹簡便易行的診斷方法,有利於本病的期診斷:

仔細比較兩條大腿,患病一側大腿短而粗,皮膚皺紋增多;

給孩子換尿布時髖關節不能充分外展,有時尚可有彈響聲及彈跳的感覺;

小兒平卧,將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時,患病一側的膝部較健康一側的為低。

4、髖關節輕微脫位怎麼辦?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就我國的情況看北方多於南方,一般的發病率北方為0.3%左右,女孩多於男孩,左側多於右側。這種疾病治療越早越好,2個月以內的嬰兒治療最簡單而且效果好,基本上可完全恢復正常。3個月至1歲以內的小兒通過整復及固定也可達到理想的效果。1-3歲的小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因此在復位之前要通過牽引,然後再復位也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3歲以上至8歲的小兒,他們脫位的時間更長,軟組織攣縮得更加嚴重,而且髖臼發育也差,手法復位極為困難,因此大多數都需要做手術,通過手術來使髖關節復位,這個年齡段的小兒的治療效果就不如前面,但也有不少能恢復正常。8歲以上的小兒,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而且效果也會更差一些,有的就不太容易復位了,可能就會形成終生殘疾。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第一,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越早治療恢復的越好;第二,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造成殘疾。那麼怎樣才能早發現呢?我們建議小兒出生後即做了個簡單的「蛙氏試驗」檢查,即將小兒屈膝屈髖,並向外展開髖關節,如果展開順利為正常,否則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另外還可觀察孩子的臀紋及股紋是否對稱,如果不對稱可到醫院由骨科醫生進一步檢查。還有在給小兒把屎尿時注意一下,孩子的髖關節處有沒有彈響或異常活動,如有就要到醫院來讓骨科醫生再檢查一下。

5、髖關節脫位如何診治?

按股骨頭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後和中心脫位,以後脫位最為常見,佔全部脫位的85%~ 90%。

(1)髖關節前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閉孔下、髂骨下與恥骨下脫位。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有強大暴力所致外傷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溝處腫脹,可以摸到股骨頭;X 線片可以了解脫位方向。

③治療復位以Allis 法最常用。固定和功能鍛煉方法同髖關節後脫位。

(2)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按有無合並骨折可以分為5 型。

單純性髖關節後脫位,無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髖關節後緣有單塊大骨折片;髖臼後緣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塊可大可小;髖臼緣及壁亦有骨折;合並有股骨頭骨折。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明顯外傷史;明顯的疼痛,髖關節不能活動;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X 線檢查,了解脫位情況及有無骨折。

③治療。

第1 型的治療:復位宜早,最初24 ~ 48 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 小時內復位完畢。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 法,即提拉法。復位後,用綳帶將雙踝暫時捆在一起,於髖關節伸直位下將患者搬運到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 ~ 3 周。不必石膏固定。需卧床休息4 周。卧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 ~ 3周後開始活動關節。4 周後扶雙拐下地活動。3 個月後可完全負重。

第2 ~ 5 型的治療:考慮到合並關節內骨折,日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3)髖關節中心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髖關節中心脫位可分為下列各型。單純性髖臼內側壁骨折(恥骨部分),股骨頭脫出於骨盆腔內可輕可重;後壁有骨折(坐骨部分),股骨頭向後方脫出可有可無;髖臼頂部有骨折(髂骨部分);爆破型骨折,髖臼全部受累。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強大暴力外傷病史;後腹膜間隙內出血甚多,可以出現出血性休克;傷處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大腿上段外側方往往有大血腫;肢體短縮情況取決於股骨頭內陷的程度;合並有腹腔內臟損傷的並不少見;X 線檢查可以了解傷情,CT 檢查可以對髖臼骨折有三維概念的了解。

③治療。髖關節中心脫位可以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並腹部內臟損傷,必須及時處理。

第1 型的治療:輕度股骨頭內陷,髖臼骨折不重的可不必復位,需卧床休息10 ~ 12 周,作短期皮膚牽引以緩解症狀。內移明顯者,需用骨牽引復位,一般牽引4 ~ 6 周。3 個月後方能負重。

髖臼骨折復位不良者,股骨頭不能復位者,同側有股骨骨折者都需切開復位,用螺絲釘或特殊鋼板作內固定。

第2 ~ 4 型的治療:這類損傷髖臼損毀明顯,治療比較困難。

一般主張切開復位和合適的內固定。第4 型病例,髖臼損毀嚴重往往發生創傷性骨關節炎,必要時可施行關節融合或全髖置換術。

6、怎樣判斷先天性髖關節脫臼?

25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即股骨頭不在髖骨臼窩里,或容易從裡面滑出來。此病有家族遺傳特點,女孩發病比男孩多。該病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均發現髓關節一側或雙側脫位或不牢固,關節周圍的纖維囊軟弱,或骨臼窩狹窄。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症狀有:1、跛行。
2、患肢後側臀下的皮膚褶皺比正常肢的皮膚多一些。髖關節不牢固的孩子,在出生後很快就能恢復。如果孩子髖關節異常,在2周時得不到恢復,可以採取夾板固定的辦法,使孩子的股骨頭固定在骨窩裡面。夾板一般戴2—4個月。當去掉夾板時,髖關節理應恢復正常。到下次例行檢查時,如果孩子的脫位還沒有恢復,只好開始長達幾周時間的股骨頭牽拉的辦法,強使股骨頭進入骨窩。牽拉後,孩子必須戴夾板或打石膏,堅持幾個月。
如果在孩子走路後才發現此病,那麼就要採取一系列的手術治療。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越早越好,如果在嬰兒期治療,孩子將來走路正常,也不會在以後的生活中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耽誤了治療,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髖關節炎。

7、關於髖關節脫位的問題,請大家幫忙!

指導意見:
現在情況是有效果的,要注意堅持為好,另外也是要注意控制飲食量為好的有利於減肥的。

8、髖關節脫位

你去醫院拍個片子吧。X光就好了。不治的話估計以後會難受。

與怎樣自查髖關節脫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