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中關節的形狀分為哪幾種?每種可繞什麼運動軸做什麼運動?
按關節面的形狀可分為
1、球窩關節
關節頭呈球狀,另一骨的關節面呈窩狀,包裹著關節頭的一部分。因此關節頭與關節窩只是鬆弛地連接,能作屈、伸、內收、外展、環轉和旋轉運動,是活動性最大的一種關節結構。典型:髖關節。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繞矢狀軸做外展和內收,繞垂直軸做旋轉。
2、平面關節
此關節活動的發生繼發與其他活動。例如,當你屈曲和伸展肘關節時,沒有引起其他的關節運動。然而,腕骨運動不能僅靠一個活動運行。腕骨運動,需要腕關節在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內收的前提下進行。
3、橢圓關節
由兩個分別是凸和凹的橢圓型關節面組成,可作前後和左右的運動。典型舉例:手腕。手腕以額狀軸為中心產生屈伸運動,以矢狀軸為中心做尺、橈偏。
4、鞍狀關節
兩個關節面均呈馬鞍型,彼此成十字形交叉接合,每一骨的關節面既是關節頭,又是關節窩,可作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動作,比橢圓型關節的活動能力大。
典型:大拇指關節。雖然大拇指能做屈、伸、內收、外展和旋轉動作,但是與腕骨運動相似,旋轉運動需繼發於其他關節活動出現。如果在不屈曲和外展的前提下,你試著轉動你的拇指,你發現無法做到。
當拇指內收的時候,請注意下拇指所指的方向;當外展和屈曲拇指時,所指方向大約改變了90度。這種旋轉動作並不是主動的,而是關節的形狀造成的。盡管大拇指關節不是一個真正的雙軸關節因為旋轉受限,但是因為主動運動還是繞兩個軸發生,因此還是歸位此類。
5、滑車(屈戌)關節
一骨凸起的部分嵌在另一骨凹陷的部分,只能作單一平面的屈、伸運動,仿如門鉸的操作一樣。肘關節中的肱尺關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6、車軸關節
橈尺關節,展示了另一種類型的單軸運動—車軸關節。當前臂旋前旋後時,尺骨不動,橈骨頭繞於尺骨產生活動。車軸運動其實就是以縱軸為中心在水平面上做運動。
2、關節可以分為幾類?
關節位於骨與骨的結合部,通過肌肉的活動來進行運動。
嚴格來講,關節可分五類,但是主要的有纖維軟骨性關節和滑膜性關節兩種。纖維軟骨性關節位於骨盆前面的恥骨聯合等部位,一般不活動。
滑膜性關節是能夠靈活活動的關節,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膜囊附於關節周圍,囊壁分內外兩層,外層緻密,與肌腱或韌帶相連,內層為滑膜層。
滑膜內是關節腔,滑膜分泌透明的有黏性的關節液(滑液)。健康的關節液只是少量地潤滑關節軟骨和滑膜表面,當有某種疾病時,關節液就會增多而使關節腔內積存大量的液體。
在滑膜表面有許多小突起,叫滑膜絨毛,當該部位有病時,也會大量增多。
為了控制運動的方向,在關節外側有韌帶,但由於關節不同,在內側也有制動韌帶。另外,在關節之間還有軟骨板,可以使運動靈活地進行。
關節的形狀有合葉關節和球窩關節。另外,也有稱為滑動關節的膝關節。
球窩關節的運動范圍很大,如肩關節和髖關節,不僅能屈伸,而且能迴旋。而合葉關節和滑動關節,像手指和膝關節,只能夠進行伸屈。為了不使關節發生異常運動,各種韌帶起著控製作用。不過,巨大的外力會使韌帶伸長或斷裂。當韌帶斷裂後,關節大都會脫位。
3、髖關節與膝關節分別是腿上那個部位。
如圖 紅色方框為髖關節位置 綠色為膝關節位置
很清楚吧
呵呵
4、髖關節指的是身休哪個部分
髖關節是人體關節中最深的球凹關節。它的主要功能是負重和維持相當大范圍的運動,因此,它的特點是穩定、有力而靈活。髖部肌肉豐富有力,軟組織損傷較少。
位置圖片http://www.bioon.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2288
5、人類關節分哪兩種類型?
根據連結組織的性質和活動情況,可將關節分為不動關節、半關節和動關節三類。①不動關節:兩骨之間以結締組織相連結,中間沒有任何縫隙,又叫無腔隙連結。如前臂骨和小腿骨之間的韌帶聯合,椎骨之間的軟骨結合以及坐骨、恥骨和髕骨之間的骨性結合等。②動關節:相鄰骨之間的連結組織中有腔隙的連結,又叫有腔隙骨連結,通常稱關節。人體絕大部分骨連結屬於此種類型,共有200多個,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它們是骨轉動的樞紐(即支點或支軸)。③半關節:是動關節和不動關節之間的過渡連結方式。其特點是兩骨之間以軟骨組織直接相連結,軟骨內有呈裂縫狀的腔隙,活動范圍很小,如恥骨聯合。
6、什麼叫髖關節?髖關節在什麼部位
就是髖臼與股骨頭的連接啊 形成髖關節 或者說是大腿根部與骨盆連接的地方。
意見建議:髖部是連接人體軀乾和下肢的重要樞紐。髖關節上撐軀干下連雙下肢,是人在行走、坐卧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
7、關節可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點?
在肌肉收縮的牽拉下,骨沿著關節軸所規定的軌跡進行移位運動,關節起著樞紐的作用。關節的運動軸取決於關節面的形態,一般通過關節頭的中心,假設三個互相垂直的水平冠狀軸、水平矢狀軸和垂直軸,關節頭的形態是一定形態的線段圍繞某個軸旋轉所產生的軌跡,因此,根據關節頭的形態將關節分為下列幾種:
(1)一軸性關節
a、滑車關節(屈戍關節):關節頭呈滑車狀,關節窩正中生有矢狀方向的嵴,與關節頭的溝相對應。僅能沿水平冠狀軸做屈、伸運動,手的指間關節屬於此型。屈flexion時兩骨互相靠攏,角度變小;伸(extension)時兩骨離開,角度增大。有的滑車關節關節頭的滑車兩端大小不一,關節窩上的嵴呈螺旋線狀,叫做蝸狀(螺旋)關節,其運動軸為斜冠狀軸,運動方向為從外下向內上的斜線,即屈時偏向內側,伸時偏向外側,肘關節屬此類型。
b、車軸關節:關節頭呈圓型面,關節窩常與韌帶相連形成環形,形同車軸與軸承,環樞正中關節和橈尺近側關節屬之。它僅能循長軸(垂直軸)做旋轉(迴旋)運動,旋內medialrotation時骨的前面轉向內側,反之骨的前面轉向外側叫做旋外lateralrotation。在上肢手背轉向前方叫旋前,反之手背轉向後方恢復標准姿勢時叫旋後。
(2)二軸性關節
a、橢圓關節:關節頭為橢圓球面,關節窩為橢圓形凹面,如橈腕關節。此關節可沿水平冠狀軸(長軸)做屈伸運動,又可沿水平矢狀軸(短軸)做收展運動。內收adction時向正中面靠攏,外展abction時則遠離正中面。此外,還可進行兩軸交替的環轉運動,即運動整體呈圓錐形軌跡。
b、鞍狀關節:相對兩骨的關節面都是馬鞍形,二者互為關節頭和關節窩,可沿水平冠狀軸做屈伸運動和水平矢狀軸做收展運動。
(3)多軸性關節
a、球窩關節:關節頭為球面,關節窩為球形凹,可以通過球心設無數個軸(直徑),因此能做任何方向的運動。一般以三個互相垂直的典型軸來理解它的運動,即沿水平冠狀軸的屈伸活動,沿水平矢狀軸的收展運動以及沿垂直軸的旋內旋外運動。一般的球窩關節的關節頭大而關節窩淺(如肩關節),其運動幅度較大;如果關節窩深,包繞關節頭的1/2以上時,則其運動度受限,叫做杵臼關節(如髖關節)。
b、平面關節:相對兩骨的關節面接近於平面,實際可理解為巨大球體或球窩的一小部分,故也屬多軸關節。但一般它們的關節囊堅固且緊張,只能做范圍很小的微動。腕骨間、跗骨間和椎間關節屬於此型。
此外,兩個或兩上以上結構獨立的關節,運動時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叫做聯合關節,如兩側的下頜關節和椎間關節等。
8、解剖學大腿分為幾個部分
指人下肢從臀部到膝蓋的一段,也叫股。大腿,是腿部的上半部分,與膝蓋連接小腿。 反過來說小腿,是腿部的下半部分,與膝蓋連接大腿。
1髂腰肌:定義髂(qià)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作用:近側支撐時,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縮時能使大腿屈,在跑動中大腿能否快速前擺和高抬與髂腰肌收縮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的關系。而在遠側支撐時,兩側髂腰肌同時收縮,使軀干前屈和骨盤前傾,又為跑動中身體重心積極前送完成抬腿下壓動作從而獲得向前的速度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臀中肌:臀中肌位於臀大肌的深面,起於髂嵴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其神經支配源於L4、5S1的臀上神經。此肌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單足站立時,此肌能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於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系極大。
4.縫匠肌:縫匠肌呈扁帶狀,是人體最長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內下方,經膝關節內側,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每一縫匠肌可有動脈5~13支,平均為7.6支,它們大致均勻地分布於肌的縫匠肌是使腿部彎曲的細長的大腿肌肉,負責將膝蓋舉起、放下與盤腿的動作。作用:屈髖、屈膝、大腿外旋外展、小腿內旋。起止點:髂前上棘-脛骨結節, 以不明顯的窄短腱起自髂前上棘前面及其下方的骨面,行向下內到股內側面,在關節運動軸的稍後方跨過膝部,在膝下轉向前並形成扁薄腱,大部分在股薄肌和半腱肌的上方和前面。共同形成鵝足止於脛骨體上部的內側面。部分移行於膝關節囊和小腿內側深筋膜。肌的長度50cm,肌腹寬2cm,厚度5mm
神經支配:股神經的分支2-3支
血供:股動脈、股深動脈、旋股外側動脈及其降支、旋髂前動脈、膝最上動脈及腘動脈。階段性分布約8支,約距離7cm就有一支動脈,在肌肉內緣進入。伴行靜脈1-2支。
比鄰關系:在闊筋膜的深面,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內下方7mm處又內向外越過縫匠肌,縫匠肌至點注意與髕骨尖平面行於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的隱神經。
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內下方7mm處又內向外越過縫匠肌,縫匠肌至點注意與髕骨尖平面行於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的隱神經。
5.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上部前外側,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闊筋膜的兩層之間,向下移行為髂脛束,止於脛骨外側髁。
作用:緊張闊筋膜並屈大腿。
臨床意義:由於闊筋膜張肌位置表淺,有恆定的血管神經分布,竊取後有臀肌等代償,對功能影響不大,是臨床常選用的肌皮瓣或骼脛束瓣的供體。
6.恥骨肌:
7.股薄肌:股薄肌是位於大腿內側扁薄的帶狀肌,以腱膜起自恥骨下支,向下於恥骨內上髁平面移行為條索狀肌腱,最後以扇形放散,止於脛骨粗隆內側。股薄肌血供豐富,為多源性,有股深動脈的股薄肌支、旋股內側動脈、閉孔動脈和膝降動脈等。供血於股薄肌中、上部的動脈,以來自股深動脈股薄肌支占絕大多數,多數從股深動脈內側壁和前壁發出,發出後恆定向下斜行於長收肌的深面,與之伴行的靜脈多數為雙支 ,少數為單支。供血於股薄肌下部的血管絕大多數來自膝降動脈。股薄肌上、中、下段之間的動脈吻合豐富,結扎切斷該肌的中、下端來源動脈,肌瓣血供可通過血管吻合溝通。支配股薄肌的神經均來自閉孔神經前支的分支,該神經進入大腿後,在長收肌與短收肌之間向內下斜行,逐漸與股薄肌的主要血管伴行,形成血管神經束,在股薄肌中上交界處前緣深部進入肌肉。
8.長收肌:
9.股直肌:
10.股四頭肌: 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頭肌,後面有股二頭肌,內側有縫匠肌、內收大肌。要使大腿強壯首要是發展股四頭肌,因為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由四個頭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內肌組成,肌腱構成人體最大的籽骨-髕骨和髕骨韌帶。股四頭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大腿伸和屈,伸膝(關節)屈髖(關節),並維持人體直立姿勢。
其英文名quadriceps意為四個頭。股四頭肌包括四大塊肌肉---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和股中間肌,此肌肉位於大腿前側。股四頭肌收縮時,拉動膝上的腱並使膝伸直。人類是用這些肌肉行走和奔跑。
2.臀中肌:臀中肌位於臀大肌的深面,起於髂嵴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其神經支配源於L4、5S1的臀上神經。此肌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單足站立時,此肌能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於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系極大。
3.臀大肌:略呈四邊形,起自髂骨、骶、尾骨及骶結節韌帶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過髖關節的後方,止於臀肌粗隆和髂脛束。
作用:後伸並外旋大腿;
神經支配:臀下神經支配。
7.股薄肌:股薄肌是位於大腿內側扁薄的帶狀肌,以腱膜起自恥骨下支,向下於恥骨內上髁平面移行為條索狀肌腱,最後以扇形放散,止於脛骨粗隆內側。股薄肌血供豐富,為多源性,有股深動脈的股薄肌支、旋股內側動脈、閉孔動脈和膝降動脈等。供血於股薄肌中、上部的動脈,以來自股深動脈股薄肌支占絕大多數,多數從股深動脈內側壁和前壁發出,發出後恆定向下斜行於長收肌的深面,與之伴行的靜脈多數為雙支 ,少數為單支。供血於股薄肌下部的血管絕大多數來自膝降動脈。股薄肌上、中、下段之間的動脈吻合豐富,結扎切斷該肌的中、下端來源動脈,肌瓣血供可通過血管吻合溝通。支配股薄肌的神經均來自閉孔神經前支的分支,該神經進入大腿後,在長收肌與短收肌之間向內下斜行,逐漸與股薄肌的主要血管伴行,形成血管神經束,在股薄肌中上交界處前緣深部進入肌肉。
11.股二頭肌: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頭肌,後面有股二頭肌英文名(biceps femoris muscle ),內側有縫匠肌、內收大肌等。
股二頭肌(又稱:腿二頭肌, )交叉在膝關節附近的肌腱群,主要負責控制膝蓋彎曲與大腿伸展的動作,位於大腿後側,有長短二個頭,基本功能是使小腿後屈。腿後肌群較腿前肌群不容易使用到,基於平衡的原則,當腿前肌群漸漸發達之後,有必要特別鍛煉一下腿後肌群。【右圖中紅色部位即為股二頭肌】當大腿肌肉發達到一定圍度時,就應著重細節部位的雕塑,尤其是股二頭肌。因為在健美造型中不論是後展肱二頭肌,還是側展胸部,股二頭肌都是一個「亮點」,它能使大腿有一種巨大的膨脹感和美感,
12.半腱肌:半腱肌位於大腿後側,起自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外,由坐骨神經支配。
13.半膜肌:半膜肌位於大腿後側,起自於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內側髁後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內,由坐骨神經支配。
9、關節主要分為哪幾種?
關節位於骨與骨的結合部,通過肌肉的活動來進行運動。
嚴格來講,關節可分五類,但是主要的有纖維軟骨性關節和滑膜性關節兩種。纖維軟骨性關節位於骨盆前面的恥骨聯合等部位,一般不活動。滑膜性關節是能夠靈活活動的關節,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膜囊附於關節周圍,囊壁分內外兩層,外層緻密,與肌鍵或韌帶相連,內層為滑膜層。
滑膜內是關節腔,滑膜分泌透明的有粘性的關節液(滑液)。健康的關節液只是少量地潤滑關節軟骨和滑膜表面,當有某種疾病時,關節液就會增多而使關節腔內積存大量的液體。
在滑膜表面有許多小突起,叫滑膜絨毛,當該部位有病時,也會大量增多。為了控制運動的方向,在關節外側有韌帶,但由於關節不同,在內側也有制動韌帶。另外,在關節之間還有軟骨板,可以使運動靈活地進行。
關節的形狀有合葉關節和球窩關節。另外,也有稱為滑動關節的膝關節。
球窩關節的運動范圍很大,如肩關節和髖關節,不僅能屈伸,而且能迴旋。而合葉關節和滑動關節,像手指和膝關節,只能夠進行伸屈。為了不使關節發生異常運動,各種韌帶起著控製作用。不過,巨大的外力會使韌帶伸長或斷裂。當韌帶斷裂後,關節大都會脫位。
10、強生人工髖關節分類
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最常見的有兩類手術: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和膝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由於材料的不同,手術的價格也相差很多。
髖關節人工關節
在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可以大體上分為兩類:骨水泥型人工髖關節和非骨水泥型人工髖關節,由於在選擇材料上的不同,價格也相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