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復位後注意事項

髖關節復位後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0-08-09 14:15:41

1、雙髖關節鏡手術,術後在康復上應該注意什麼?

上海優復門診提示您:髖關節術後要注意休息,不可劇烈運動,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含鈣多的食物,盡量不要吸煙與喝酒。

2、髖關節脫位後注意什麼 髖關節脫位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病情分析: 髖關節脫位手術後一定要定期隨診,通常隨診至少到14歲。建議拍片復查。另外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適量活動,堅持補鈣和維生素AD,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調理,多吃些骨湯等。

3、我馬上要做髖關節置換手術,想問問術後恢復注意事項有什麼,可以完成

這個你不用擔心,手術後你的主治大夫會跟你詳細說明的

4、髖關節鍛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部位,具有負重、將重量傳達給下肢、並控制著下肢活動的作用。髖關節患病,通常就是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原則就是恢復其解剖形態和功能,兩者不能兼得時,以恢復髖關節負重功能為主,運動功其次,嚴重股骨頭壞死經非手術治療不疼痛,可以站立行走,生活達到自理,雖說在解剖形態上不如正常人,有點變形,也是可以接受的。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另外還要堅持遵醫囑進行康復鍛練,李醫生建議大家在做康復功能鍛煉時,應該遵守以下幾原則:

1、鍛煉必須動作緩慢,持續有力,逐漸有力。

2、鍛煉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時間從短到長,次數從少到多,力量逐漸加大。

3、每個鍛煉方法禁止動作過大,用力過猛,禁止強行鍛煉,以免造成骨橋骨折,筋腱損傷。

4、股骨頭肥大,關節間隙消失的患者,應禁止該關節功能鍛煉,避免造成損傷。

5、換髖手術後的注意事項和飲食,手術完成後到現在已經有六個小時了

飲食上不需特殊注意,加強營養就可以的。

 1、第一階段功能鍛煉(術後1~3天):主要以肌肉的靜力收縮運動和遠端關節的運動為主,目的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對預防血栓形成十分重要。①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仰卧位,下肢伸直不離床,股四頭肌主動收縮向近端牽拉髕骨,緩慢運動,每次持續5—10秒,然後休息5分鍾,每天90次左右。②踝關節運動:仰卧位,主動地進行足趾伸屈運動,踝關節跖屈、背伸,每個動作保持10秒,再放鬆,每天90次左右。③臀肌收縮運動:患者仰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適地放在身體的兩側,收縮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鬆,每天60次左右。④髕骨推移運動:仰卧位,陪護人員輕輕推動髕骨上、下、左、右活動,每天30次左右。 2、第二階段功能鍛煉(術後4-10天):主要是加強肌肉的等張收縮和關節運動。①直腿抬高運動: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離床20厘米,在空中停頓2~3秒,以後停頓時間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②屈髖屈膝運動:仰卧位,陪護人員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行屈髖、屈膝運動,但屈髖角度不宜大,應小於45°,每天30次左右。 3第三階段功能鍛煉(術後11天至1個月):此時,患者疼痛已經減輕或消失,假體周圍的肌肉和韌帶開始修復,以離床訓練為主。但非骨水泥型假體的患者訓練應在15天以後進行。①卧位外展: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每天120次左右。②卧位到坐位訓練:雙手撐起,患肢外展,利用雙手和健腿支撐力將患肢移至床邊,每天30次左右。③坐位到站立、扶拐訓練:患者移至床邊,健腿先著地,患肢後觸地,拄雙拐,利用健腿和雙拐支撐力站立,開始訓練站立2分鍾即可,以防止體位性低血壓,以後逐漸增加。④站立到扶拐行走的訓練:患肢不負重,扶拐行走時必須有陪護人員保護,以免發生意外,時間根據患者體力而定,一般每次不超過15分鍾,每天3次。 4、第四階段功能鍛煉(術後1個月後):①屈髖練習:站立位,雙手拄雙拐或助行器,健側單腿站立,身體保持與地面垂直。患側屈髖屈膝,屈髖以90度為限,加強髂腰肌肌力。②伸膝練習:站立位,雙手拄雙拐或助行器,健側單腿站立,身體保持與地面垂直。患側下肢直腿抬高,加強股四頭肌肌力。③髖外展練習:體位與上面相同,患側髖關節外展,以40度為限,加強臀外展肌肌力。

6、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平常該如何鍛煉?

優復門診骨科醫生: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的康復訓練更為重要,尤其是要掌握一個度,以避免手術後的關節發生脫位以及關節周圍肌肉拉傷

7、做髖關節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目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被認為是人工關節置換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療方法,其它人工關節如人工肘關節、人工肩關節、人工椎體、人工骨盆置換都不同程度的開展。
術前注意事項
1、多喝水:一般來說,由於女性的尿道較男性短、寬且較直,術後容易發生尿路感染。為預防術後尿路感染,建議老年女性患者術前養成多飲水的生活習慣。
2、減輕體重:過於肥胖的患者容易導致出血增加、術後脫位、關節磨損及異位骨化等問題,因此,建議患者應盡可能地減輕體重,因為減輕體重可以減輕人工關節的負擔,安全度過康復期。而一些體重偏輕的患者則建議補充營養,盡可能多地儲備能量。
3、戒煙:由於吸煙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對麻醉後蘇醒不利,因此,如果有吸煙的患者如果打算進行手術治療,那麼需要在術前2周戒煙。
4、停用抗炎止痛葯:手術前大約10天就不能再服抗炎葯了,如阿司匹林通常會導致血液變稀,抑制凝血,增加出血風險。特別是在術中和康復期,更容易導致出血。如果患者擔心停用抗炎止痛葯後關節疼痛厲害,可以向主刀醫生咨詢以獲得更好的建議。此外,建議那些服用避孕葯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療等可能影響激素水平葯物的患者在術前幾周也要停服。
5、床上練習大小便:為防止患者在術後不習慣床上大小便而引起腹脹、便秘及尿瀦留等情況,術前患者可以自行在床上練習大小便。
手術當天
應維持患肢的特殊體位:仰卧位雙膝間墊枕、雙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髖內收內旋。當病人生命體征穩定,應盡早採用半坐位;囑病人開始進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和脛前肌組肌肉主動收縮,加速靜脈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給予冰袋冷敷24小時以減輕疼痛,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病人進行深呼吸、咳嗽,預防肺部感染。

手術後
由於手術後患者不能經常活動,務必注意防止血栓形成,這個階段一定要抗凝治療。
關節置換手術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手術的方法和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同任何手術一樣,它仍然有風險。因為術後需要卧床,制動,恢復後的活動也較以前大大減少,因此,很容易進入到血液高凝固的狀態。血液的高凝狀態容易導致血栓形成。醫生會給患者開一些稀釋血液的處方,以防止血栓形成。

8、脫臼癒合期注意事項

就是靜養,千萬千萬別受風,過冷過熱都不好。
不注意現在沒事以後就會出現問題的。
能不動最好不動,固定好,慢慢養吧~

與髖關節復位後注意事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