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松動有什麼症狀

髖關節松動有什麼症狀

發布時間:2020-08-09 08:28:46

1、人工髖關節假體松動的主要症狀是什麼 – 手機愛問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是骨肉瘤股骨頭置換,如果股骨頭松動了是可以重新手術再次置換的,不要擔心。

2、如何看出脫胯

小兒髖關節脫位,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出生時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親在懷孕2~3個月時,正逢胎兒髖關節形成時期,因孕媽媽的感冒、發燒或其他疾病導致胎兒生長停頓了一下,關節未正常發育,就出現了脫位。該病男女比例約為1:5,女孩兒出生時,年輕的爸爸媽媽必須注意檢查一下。 有一個簡單的檢查方法:寶寶躺著,將她的雙髖朝兩邊展開(膝蓋呈直角,大腿與身體垂直)。如果寶寶的雙腿硬硬的,不能展開,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寶寶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於有些輕度脫位、半脫位的很難靠手法檢查確診,而且寶寶腿上脂肪多、腿的長短也較難明確。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做超聲波檢查確診。要注意的是,由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寶白白遭受X光的傷害。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用X光確診。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3~6個月的寶寶診斷明確後,可用專用吊帶固定,3個月後95%以上可治癒,這種治療方法不損傷關節、並發症少。1歲左右、開始走路的寶寶,則需要先將脫位的關節整復,然後上3個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2歲以上的孩子則要動手術、再上石膏。4~7歲的孩子必須通過手術才能痊癒。做同樣的手術,寶寶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手術創傷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髖關節脫位不予治療,就會導致腿部殘疾,走路瘸腿,長大後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時就會感覺酸痛難忍。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對家長來說也好,對醫務人員來說也好判斷起來都有一定的困難。新生兒髖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呢?首先是看皮紋 。雙下肢的皮紋是否對稱,如果兩側皮紋不對稱,一側又多又深,這屬於孩子髖關節脫位可能性較大。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皮紋不對稱 都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據統計只有50%的雙側不對稱的皮紋患兒最後得出來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這是第一個所要觀察的症狀;第二個呢就是觀察孩子兩條腿它的彈動情況。脫位一側一般彈動情況較差、力量較弱。健康的一側彈動較好。正常來說這個孩子兩條腿在蹬彈的時候它是一樣的。頻率和幅度都是一樣的。可是如果一側脫位,就脫位這一側它的彈動相對來說弱一些,這也是判斷嬰幼兒時期髖關節脫位的指標;再一個體格檢查怎麼查,就是說我怎麼去檢查這個新生兒是不是髖關節脫位?這時候做一個簡單的蛙式試驗,什麼叫蛙式試驗呢?就是患兒平躺在床上,然後將兩個下肢屈曲90度,然後進行外展。如果外展到90度,這一側能外展到90度,大腿的外側面接觸床面 ,這證明髖關節脫位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不能外展到90度,大腿的外側面不能接觸到床面,這說明就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3、髖關節炎的症狀是什麼?如何判斷?方法誰懂?

局部髖關節炎的症狀:患髖痛,屈曲,外展,外旋被動體位。兒童患者膝關節痛,體溫高,脈快,髖前有壓痛。叩擊痛、托馬氏症(+),血液檢查:WBC高,中性分葉細胞高,ESR高,CRP(+)

4、髖關節半脫位不治療將來會出現什麼症狀?

一般受傷基本不存在髖關節半脫位的,就算有也是瞬間自己活動就復位了。髖關節半脫位基本上都是病理性的,髖臼發育不良出現髖關節半脫位的可能性就很大,或者腫瘤,股骨頭壞死等也可能。主要還是根據具體病因進行處理,一般都是需要手術干預,手法復不了位。如果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的,如果沒有不適症狀,可以不處理,到出現疼痛後在處理。

5、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

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間的關節稱髖關節,它與站立及行走的動作有關。先天性腦關節脫位是導致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在新生兒時期得到診斷,只需簡單的治療就能收到滿意的效果。下面介紹簡便易行的診斷方法,有利於本病的期診斷:

仔細比較兩條大腿,患病一側大腿短而粗,皮膚皺紋增多;

給孩子換尿布時髖關節不能充分外展,有時尚可有彈響聲及彈跳的感覺;

小兒平卧,將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時,患病一側的膝部較健康一側的為低;

最可靠的檢查方法是:讓小兒平卧在桌子或床上,檢查者正對小兒,將膝關節及髖關節各屈曲90度,然後用雙手握著小兒雙膝同時外展,正常時膝部可外展90度,其外側面能觸及桌面或床面。而髖關節脫位時,患病膝部外展僅75~80度,其外側不能觸及桌面或床面。有些髖關節脫位的小兒,患肢外展至75度左右時,髖關節處突然有彈跳感及彈響聲,之後雖可將腿展至90度,但仍屬不正常。

進行上述檢查時動作要輕柔,並防止孩子受寒感冒;檢查不宜在進食後進行,以免嘔吐;檢查的桌子或床鋪要平坦。如發現有可疑之處,應請醫生進一步復查確診。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在新生兒時期的治療方法比較簡單,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支架或綳帶使下肢呈屈膝及髖關節屈曲外展姿勢,多數經3個月治療就可見效。

6、髖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兩條腿活動少,不一樣長;
2、大腿內側及臀部皮紋皺褶不對稱;
3、活動髖關節有彈響;
4、髖關節外展受限,即兩條腿不能自如地向外張開。
5、學習走路較晚,而且走起來像鴨步,站立姿勢異常。

與髖關節松動有什麼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