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動圖

髖關節動圖

發布時間:2020-08-08 19:31:41

1、作用於髖關節的原動肌和對抗肌各有哪些

跨過一個關節的肌肉叫做單關節肌,如肱肌。跨過兩個或兩個以上關節的肌肉叫做多關節肌,如股直肌。多關節肌由於跨過的關節多,工作時會出現多關節肌「主動不足」和多關節肌「被動不足」。 1.多關節肌「主動不足」 多關節肌作為原動肌工作時,其肌力充分作用於一個關節後,就不能再充分作用於其他關節,這種現象叫多關節肌「主動不足」(其實質是肌力不足)。如充分屈指後,再屈腕,則會感到屈指無力(原來握緊的物體有松脫感),這就是前臂屈肌群發生了多關節肌「主動不足」現象。在體育運動中出現了多關節肌「主動不足」,應注意發展該群肌肉的力量。 當多關節肌收縮達到一定限度時,對其中一個關節發揮作用後,就不能再產生有效的張力,因此,對另一個(或其餘)關節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種現象稱為多關節肌的「主動不足」(或主動肌的「主動不足」)。還拿握拳這一動作分析,當腕背伸位或中立位時可以很充分,而在屈腕情況下再屈指,則會感到力量不足,這是因為屈腕再屈指超過了肌肉牽拉的限度,因此限制了握拳動作,即前臂屈肌群的「主動不足」。 2.多關節肌「被動不足」 多關節肌作為對抗肌出現時,已在一個關節處被拉長後,在其他的關節處再不能被拉長的現象,叫多關節肌「被動不足」(其實質是肌肉伸展不足)。如伸膝後再屈髖,即直腿前擺,腿擺得不高,這是由於股後肌群發生了多關節肌「被動不足」。在體育運動中針對容易出現多關節肌「被動不足」肌肉,要注意發展其伸展性,這對提高運動成績和預防運動損傷起到積極作用。 當多關節肌被拉長伸展時,在其中一個關節已經被拉長後,另一個(或其餘)關節就不能充分被拉長,這種現象稱為多關節肌的「被動不足」(或拮抗肌的「被動不足」)。例如,當仰卧位膝關節屈曲時,髖關節屈曲可達120°,而當膝關節伸直時,髖關節屈曲幅度就小的多,這是股後肌群「被動不足」的現象。

2、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2)髖關節動圖擴展資料: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

3、髖關節在哪個位置清晰圖片

髖關節是人體股骨最上端的股骨頭和骨盆形成的髖臼兩者之間組成的關節,叫做髖關節。在人體前側看,是在大腿的最上端和身體的連接處,在後方看是處於臀部的深處。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它具有屈曲、伸直、內旋、外旋、外展、內收等多個角度的活動范圍,而且它主要是起到人體負重以及下肢活動的功能。

由於負荷較大,活動范圍較大,比較靈活,髖關節容易發生滑膜炎,髖關節脫位,而且由於股骨頭特殊的血供來源,也比較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等疾病。髖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

(3)髖關節動圖擴展資料

髖關節疼痛大部分是因為骨節十字韌帶長期性挫傷導致的,一些常常從業體育競賽的人非常容易產生這類狀況,長期性骨節遭受外力作用碰撞,骨節處炎症敏感,肌肉拉傷,便會造成 疼痛,應當立即醫治而且適度的歇息,修復身心健康。

骨節發炎長期性反復發病是造成 髖關節疼痛的關鍵原因。

4、髖關節鍛煉方法有哪些

鍛煉目的是什麼? 髖關節的肌肉很多:股四頭肌,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肉,腘繩肌群,內收肌群等等可以做 蹲起,剪蹲,俯身後擺腿,肩橋挺身,河蚌式翻胯,側卧提腿等等動作來鍛煉控制髖關節運動的肌肉

5、髖關節可以做哪些運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6、什麼樣的動作能徹底打開髖關節

首先要劈叉到位,然後俯卧、頭盡可能的後仰,腿後擺帶動腳碰到頭,可用手拉緊腳尖,保持這個動作的持續。

7、髖關節動作疼痛

應該是肌肉或者韌帶拉傷了.最近有沒有劇烈運動.

還是去醫院檢查下.可能是髖關節和股骨頭那裡結合不好.

與髖關節動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