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的活動范圍有多大?最小折疊可達多少度?
這種動作少做為佳,搞不好就是對身體永久性的傷害,對練武的幫助還是對身體的損傷大.這是練舞蹈的功夫.
2、練瑜伽的時候髖關節折不下去 是什麼緣故
是因為身體比較硬多做一些拉伸的動作就可以了
3、身體被敲斷四次的折疊人終於出院,途中他歷經了多少磨難?
曾經有一位刷爆全網的折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李華,我還記得當時他的照片就是臉貼到了大腿上,他的身體已經彎曲成了那個程度,可見他當時承受的痛苦有多麼大,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在醫院裡面治療,他的身體曾經被敲斷了四次,來進行治療糾正,曾被敲斷了大腿,脖子,脊柱,然後又換掉髖關節,如今的他,幸運的是終於站起來了。年輕時的李華廋廋高高,穿著喇叭褲,前額劉海三七分,如同當時流行的小虎隊造型。1992年,18歲的李華偶然感覺膝蓋疼,走路不得勁。
先後找當地的赤腳大夫、縣城醫院的醫生看過,都說是關節炎,打幾針消炎針了事, 可是,李華的病情不但不見好,還越來越嚴重。到1996年,4年時間已經發展到坐輪椅的地步,李華在病友QQ群里得知,深圳大學總醫院的陶惠人醫生能治這個病,他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母親。
在第一次手術是將左右大腿根部與骨盆連接處的兩處股骨頸鋸斷,讓大腿不再貼著臉部。第二次手術是把頸椎打斷,讓李華能夠抬起頭來,這樣就能讓李華能趴著做手術,這也是整個手術最難的部分。第三次手術是把腰椎打斷,恢復脊柱的直立狀態,此時,李華身體已經可以直立了。第四次手術是把雙側髖關節置換,這樣他就能直立行走了。這個手術說它是手術里的珠穆朗瑪峰一點都不為過。
在手術期間他還伴隨著發燒等的疾病痛苦,從他發病到今天已經整整28年了,我難以想像他們母子是怎麼熬過來的,李華確實是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最終只要我們堅持,肯定會實現。我們身體都是健全的,人都是沒有疾病的人,我們為什麼不能像李華學習呢?遇到一點兒小事兒就退縮,永遠做不成大事。
4、怎樣快速提高髖關節靈活性和步幅?
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
5、大小腿折疊跑步動作分析表格
(一)騰空向前的加速度較大。在 後蹬力(地面反作用力)相同的條件 下,小腿與大腿折疊後,將使大小腿向 前擺動時獲得較大的加速度。因為,大 小腿向前擺動是以髖關節為軸心的,小 腿與大腿折疊後的重心靠近髖關節,擺 動半徑變小,使整個下肢繞髖關節軸的 轉動慣量減小、擺動的角速度提高,即 阻力變小、向前擺動的加速度提高。而 大小腿未折疊(半伸直)的跑步動作, 因大小腿的重心離髖關節較遠,擺動半 徑和擺動慣量較大,即阻力較大,向前 擺動的加速度就較小。這和花樣滑冰運 員把手臂緊貼身體能增加身體旋轉的速 度、把手臂伸展開能降低身體旋轉的速 度,是同一個道理。我仔細看了駝鳥奔 跑的視頻,其小腿在大腿後擺時也是折 疊的,折疊後再進行前擺。
6、身體被敲斷4次的折疊人出院,陶醫生創造了怎樣的醫學奇跡?
這位醫生其實創造出了非常神奇的醫學奇跡,他的醫術特別的高超,連這種奇怪的病都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