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後果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後果

發布時間:2020-08-07 13:45:28

1、年青的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怎麼辦?

你好,髖關節發育不良關節容易退變,股骨頭壞死風險也較高,這個平時走路不宜太多,會加重磨損

建議這個需要注意避免勞累,走動不宜過多,可以骨科就診看看是否可以手術治療

2、髖關節發育不良為何要早治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四肢畸形中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上世紀90年代後改稱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女孩比男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見。本病發生與種族、性別、環境有關,還與孕期胎位(如臀位)、遺傳因素、激素水平(如雌激素致肌肉韌帶鬆弛)及出生後的包裹方法(如蠟燭包)等有關。本病一般有三種類型: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全脫位。尤其是前者,因沒有脫位,臨床上常常被忽略,導致嚴重不良後果。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也可伴有其他畸形的存在,如斜頸、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等 。本病治療效果的好壞同年齡有密切關系,年齡越小不僅療效越好,而且方法越簡單。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差,所以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果小兒出生後發現雙下肢不等長,臀部、大腿皮膚皺褶兩側不對稱,或外展試驗陽性(患兒平卧,屈膝、屈髖各90度,將兩膝、兩髖同時外展、外旋。正常膝外側面可觸及床面,如不能觸及為陽性),就應及早到小兒骨科醫生處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存在。這對早期發現並獲得良好療效有重要意義。隨著年齡增大,小兒行走跛行,如是雙側都有脫位,則行走時左右搖擺像鴨步態,一般無關節疼痛,家長就應警惕。一旦明確診斷,就應及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預防股骨頭缺血壞死、再脫位、關節僵硬、關節運動受限的發生。在有經驗的小兒骨科醫生治療下以上情況完全可以減低到最低限度。(童學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3、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影響因素

1、地域因素(北方>南方)
2、性別因素 (女寶>男寶*6倍)
3、遺傳因素(兄弟姐妹其中一人-6%概率;爸爸媽媽其中一位-12%的概率;兄弟姐妹,爸爸媽媽其中一位-36%的概率)
4、生產因素(60%髖關節發育不良寶寶都是第一胎,尤其是臀位生產的寶寶,比正常分娩的寶寶風險增加17倍,剖腹產比正常的高7倍,左腿的發病率高於右腿(左枕前位,左髖關節剛好頂住媽媽的脊柱);後期羊水少-可能限制了寶寶的活動,寶寶改變體位,也容易發生髖關節脫位
5、人為因素(科學母嬰護育領導者「豆嫂」提示您:綁腿,裹腳都可能增加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與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後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