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扭挫傷

髖關節扭挫傷

發布時間:2020-08-07 03:15:37

1、髖關節扭傷的恢復辦法,急!!

建議口服三七片,外噴雲南白葯汽霧劑,晚上用毛巾熱敷。

2、髖關節扭傷、挫傷後有什麼要治療

髖部關節扭挫傷是指在過度外展、外旋、屈曲、過伸姿勢下,發生扭轉,致使髖部周圍肌肉韌帶和關節囊撕裂、水腫等一系列症狀。調理主要以以活血化瘀為主。
中葯蠟療具有很強的機械壓迫作用,使表麵皮膚毛細血管輕度受壓,熱作用達到深部組織,能防止組織內淋巴流和血液的滲出,減輕組織水腫,因而其消散吸收炎性浸潤及止痛作用良好
又有和營舒筋、通經通絡,行氣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恢復的作用。

3、扭傷怎麼辦

基本治療

治法 祛瘀消腫,舒筋通絡。以受傷局部腧穴為主。
主穴
腰部:阿是穴腎俞 腰痛穴委中。
踝部:阿是穴 申脈 丘墟 解溪。
膝部:阿是穴 膝眼 膝陽關梁丘。
肩部: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貞。
肘部:阿是穴 曲池 小海天井。
腕部:阿是穴 陽溪 陽池 陽谷。
髖部:阿是穴 環跳 秩邊 承扶。
配穴 可根據受傷部位的經絡所在,配合循經遠取,如腰部正中扭傷病在督脈,可遠取人中、後溪;腰椎一側或兩側(緊靠腰椎處)疼痛明顯者,可取手三里或三間,因為手陽明經筋夾脊內。也可根據受傷部位的經絡所在,在其上下循經鄰近取穴,如膝內側扭傷病在足太陰脾經者,除用阿是穴外,可在扭傷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陰陵泉,以疏通脾經氣血。因為手足同名經脈氣相通,故關節扭傷還可應用手足同名經取穴法,又稱關節對應取穴法,治療關節扭傷療效甚捷。方法是踝關節與腕關節對應,膝關節與肘關節對應,髖關節與肩關節對應。例如踝關節外側昆侖、申脈穴處扭傷,病在足太陽經,可在對側腕關節手太陽經養老、陽谷穴處尋找有最明顯壓痛的穴位針之;再如膝關節內上側扭傷,病在足太陰經,可在對側肘關節手太陰經尺澤穴處尋找最明顯壓痛點針之。
操作 諸穴均針,用瀉法;陳舊性損傷可留針加灸,或用電針。
方義《針灸聚英·肘後歌》言:「打仆傷損破傷風,先於痛處下針攻。」扭傷多為關節傷筋,屬經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療當以扭傷局部取穴為主,以疏通經絡,散除局部的氣血壅滯,使通則不痛。
其他治療

(1)耳針法 選取相應扭傷部位、神門,中強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2)刺絡拔罐法選取阿是穴,用皮膚針叩刺疼痛腫脹部,以微出血為度,加拔火罐。適用於新傷局部血腫明顯者或陳傷瘀血久留,寒邪襲絡等。
(3)用10%葡萄糖液10毫升,或加入維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注入壓痛肌束,如原有放射病者,針感要與其疼痛部相一致,每日或隔日一次。本法適用於急性腰扭傷。

4、在華佗臨床各症驗方中關於扭挫傷的有哪些?

消炎散【原料】乳香、沒葯、赤芍、白芷、梔子、黃柏、桃仁、川芎各30g。
【製法】將上葯研為細末,過篩為散劑,以白酒或75%酒精將葯粉調為糊狀,和勻即成。每次20—40g,敷於患處,每日1次。有破潰者敷於病灶周圍,在紅腫區敷之最宜。
【主治】清熱化瘀,消腫止痛。主治扭傷。
【驗效】治療扭傷250例,結果:治療1~2天內疼痛和紅腫消失,行動如常者為痊癒,共210例(84%);疼痛、紅腫明顯好轉,能行動自如,第3天症狀消失者為明顯好轉,共28例(11.2%);疼痛好轉,至第4天症狀才消失者為好轉,共12例(4.8%)。
活絡祛痛膏【原料】赤芍、大黃、五倍子、沒葯、延胡索、樟腦各等份。
【製法】上葯共研為細粉,加凡士林調膏,攤敷患處固定,24小時換葯3次。
【主治】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主治扭挫傷。
【驗效】治療扭挫傷39例,結果:治癒31例,顯效8例。用葯最多6次。
生梔子散【原料】生梔子30—50g,雞蛋清1個,麵粉適量。
【製法】研細末,用蛋清、麵粉調成糊狀,敷於扭傷處,用布覆蓋,綳帶固定。敷葯後休息,翌日取掉。
【主治】消腫止痛。主治扭傷。
【驗效】治療扭傷300例,其中踝關節扭傷207例,腰髖關節扭傷23例,腕關節扭傷60例,其他10例。結果:經1次治癒者298例。一般當日扭傷用葯者,次展即可腫消痛止。扭傷後1~5天內治療效果較好,對陳舊性扭傷效果差。
五行膏【原料】炒紫荊皮4份,炒獨活、炒赤芍、白芷各2份,石菖蒲、細辛、香附、炒乳香、炒投葯各1份。
【製法】上葯制備成葯膏,敷貼於患處固定。隔日換葯1次。
【主治】溫經活血,消腫止痛。主治急性踝關節扭傷。
【驗效】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30例,結果:痊癒(症狀、體征消失,關節功能恢復)21例;好轉(局部腫痛減輕,關節活動達功能位)8例,無效1例。

5、髖關節損傷【髖關節損傷】

您好,由於片子清晰度問題很難確診,通過病史以及年齡性別,軟組織扭傷可能性較大,建議拍普通X片,到當地醫院先就診,檢查髖臼發育是否異常

(青醫附院孫康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人體髖關節受傷後,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有多大?

1、風寒濕邪——股骨頭壞死患者一般由風寒濕邪引起的大約佔20%左右,因人體本身與外界自然環境是平衡的,當你感冒發燒、肝腎虧虛、骨營養不良、脫鈣骨質疏鬆或其它疾病導致陰陽失衡,風寒濕邪侵襲骨骼,而形成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腰腿疼,使經絡痹阻,氣血不通,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2、外傷——一般由外傷引起的股骨頭壞死患者約20%,如:股骨頸骨折、扭傷、摔傷、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全使血管受損,股骨頭缺少水份、養份、發生壞死。
3、激素類葯物——一般由激素和消炎鎮痛類葯物引起的股骨頭壞死患者約佔10%,因激素類葯物消炎鎮痛效果顯著,長期大量使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強的松等)均可造成骨質疏鬆、骨骼發生退行性改變,動脈血管阻塞使骨細胞、骨髓細胞逐漸發生壞死。
4、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股骨頭壞死患者約佔10%,長期酗酒,酒精的代謝產物在血內增多,聚積於骨骼微循環內,引起細胞毒性作用及微循環障礙,可引起血管發生局部炎症,當炎症發生於股骨頭內時造成血管壁通透性改變,血栓形成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5、綜合因素——由綜合因素引起的股骨頭壞死患者約佔40%,比如一個長期酗酒的人,在酒後摔倒(當時無任何感覺)骨質受挫,血管受損,自身體質和外界環境失去平衡,醒酒後自感腰腿疼,可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疼或風濕,大量長期口服激素或消炎鎮痛類葯物打封閉導致病

與髖關節扭挫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