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中心脫位

髖關節中心脫位

發布時間:2020-08-06 12:58:10

1、髖關節後脫位

需要手術的,修補下髖關節臼窩的肌腱,使之不易脫位。

可以恢復的。
注意不要右下肢太過於用力。

2、髖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兩條腿活動少,不一樣長;
2、大腿內側及臀部皮紋皺褶不對稱;
3、活動髖關節有彈響;
4、髖關節外展受限,即兩條腿不能自如地向外張開。
5、學習走路較晚,而且走起來像鴨步,站立姿勢異常。

3、髖關節脫位的病因

<

4、髖關節脫位怎麼辦??

查醫學網。

5、為什麼會出現髖關節脫位?

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前脫位時,髖關節多處於外展外旋和屈曲位。在膝部暴力由前向後,關節囊的前方被撕裂,股骨頭經髂股韌帶和恥股韌帶間破口處脫向前方。位於閉孔前,故又稱閉孔脫位。有時可壓迫閉孔神經。另外當髖關節在過度外展時,小粗隆後方受到向前的暴力也可發生前脫位。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後脫位多由間接暴力引起。當髖關節屈曲90°時同時在內收內旋位,暴力來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發生後脫位。如坐在公交車上,髖、膝屈曲各90°並內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謂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經膝部向後即可發生後脫位,或者膝頂住前面靠背當猛烈剎車或撞車時暴力經軀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樣可引起髖關節後脫位。若下肢內收較少,股骨頭撞擊髖臼後緣,可合並髖臼後唇撕裂骨折,或股骨頸骨折,撞擊或牽拉坐骨神經而產生神經挫傷。中心脫位暴力強大,損傷較重,常可伴有盆腔臟器損傷和休克的發生。應特別注意。

6、髖關節脫位如何診斷?

由直接或間接暴力作用,使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時,常常傷及附近的韌帶、肌腱與肌肉,造成筋脈氣血受損,氣血凝滯,阻塞經絡,淤血內停,不適則痛。因而城關節疼痛或壓痛,活動時疼痛加重。受損之後。關節周圍受損,經脈受損,血溢脈外,故短時間內出現腫脹,如損傷血脈,則出現血腫,關節脫位後引起關節構造失常,關節周圍筋肉發生損傷,筋脈受損,筋束骨不利。故關節不能屈伸,活動功能障礙,不能站立行走。髖關節脫位患者均有明確外傷史。傷後破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不同類型脫位,可有不同姿態的畸形。後脫位者股骨呈內收內旋髖膝關節呈半屈位,下肢短縮;前脫位股骨呈外展外旋髖膝關節呈半屈位,患肢相對長度變長;中心型筋脫位症狀及功能障礙較輕,患肢相對長度變短。X線檢查可確定脫出部位並觀察有無合並骨折。

7、髖關節脫位如何診治?

按股骨頭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後和中心脫位,以後脫位最為常見,佔全部脫位的85%~ 90%。

(1)髖關節前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閉孔下、髂骨下與恥骨下脫位。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有強大暴力所致外傷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溝處腫脹,可以摸到股骨頭;X 線片可以了解脫位方向。

③治療復位以Allis 法最常用。固定和功能鍛煉方法同髖關節後脫位。

(2)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按有無合並骨折可以分為5 型。

單純性髖關節後脫位,無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髖關節後緣有單塊大骨折片;髖臼後緣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塊可大可小;髖臼緣及壁亦有骨折;合並有股骨頭骨折。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明顯外傷史;明顯的疼痛,髖關節不能活動;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X 線檢查,了解脫位情況及有無骨折。

③治療。

第1 型的治療:復位宜早,最初24 ~ 48 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 小時內復位完畢。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 法,即提拉法。復位後,用綳帶將雙踝暫時捆在一起,於髖關節伸直位下將患者搬運到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 ~ 3 周。不必石膏固定。需卧床休息4 周。卧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 ~ 3周後開始活動關節。4 周後扶雙拐下地活動。3 個月後可完全負重。

第2 ~ 5 型的治療:考慮到合並關節內骨折,日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3)髖關節中心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髖關節中心脫位可分為下列各型。單純性髖臼內側壁骨折(恥骨部分),股骨頭脫出於骨盆腔內可輕可重;後壁有骨折(坐骨部分),股骨頭向後方脫出可有可無;髖臼頂部有骨折(髂骨部分);爆破型骨折,髖臼全部受累。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強大暴力外傷病史;後腹膜間隙內出血甚多,可以出現出血性休克;傷處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大腿上段外側方往往有大血腫;肢體短縮情況取決於股骨頭內陷的程度;合並有腹腔內臟損傷的並不少見;X 線檢查可以了解傷情,CT 檢查可以對髖臼骨折有三維概念的了解。

③治療。髖關節中心脫位可以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並腹部內臟損傷,必須及時處理。

第1 型的治療:輕度股骨頭內陷,髖臼骨折不重的可不必復位,需卧床休息10 ~ 12 周,作短期皮膚牽引以緩解症狀。內移明顯者,需用骨牽引復位,一般牽引4 ~ 6 周。3 個月後方能負重。

髖臼骨折復位不良者,股骨頭不能復位者,同側有股骨骨折者都需切開復位,用螺絲釘或特殊鋼板作內固定。

第2 ~ 4 型的治療:這類損傷髖臼損毀明顯,治療比較困難。

一般主張切開復位和合適的內固定。第4 型病例,髖臼損毀嚴重往往發生創傷性骨關節炎,必要時可施行關節融合或全髖置換術。

8、:左髖臼粉碎性骨折並髖關節中心型脫位請

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骨科就診檢查治療,髖臼粉碎性骨折可以影響以後的活動。

與髖關節中心脫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