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的功能位

髖關節的功能位

發布時間:2020-08-04 07:14:05

1、良肢位和功能位的有什麼區別

我以下說的體位適用於所有中風患者。一、仰卧位。健側肢體自然擺放。患側肩胛後墊枕,患側肩關節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開伸直、掌面向上。患側腿外側墊枕,保證髖關節無外旋,正直。二、健側卧位。健側肢體自然擺放。患側上肢前伸、墊枕。患側下肢自然屈曲,於患足下墊枕,防止患足內翻。三、患側卧位。健側自然擺放。患側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擠壓,手掌朝上。患側下肢自然屈曲擺放。中風患者的體位擺放,所謂「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癱分期有不同的定義。在早期,也就是「軟癱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擺放。而在「痙攣期」,良肢位指抗痙攣體位。

2、髖關節的組成和特點及作用

1、髖關節主要由股骨頭、髖臼組成。

2、髖關節特點:1髖臼窩深,股骨頭深陷與髖臼之間,關節面接觸面緊密2關節囊厚,囊外有韌帶加強,前壁最堅固3股骨上端形成多平面的彎曲角,與骨盆、下肢呈多曲拱結構

3、髖關節作用:負重並具有廣泛的運動范圍

(2)髖關節的功能位擴展資料:

解剖結構

股骨關節面占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髖臼橫韌帶封閉髖臼切跡,神經血管經過韌帶下出入關節。

髖臼凹陷與股骨頭關節面之間的間隙為髖關節間隙,正常成人此間隙寬為4~5mm。間隙的上半較窄,顯示兩相對骨性關節面的距離。

下半較寬,顯示股骨頭與髖臼窩底之間的距離。在正位片上,正常人股骨頸下緣與閉孔上緣雖不相連,但共同形成一比較自然的弧形曲線,稱為恥頸曲線(Shent-on曲線)。

關節囊一般堅厚,而其後下方較薄弱;在髖骨附於髖臼周緣及橫韌帶;在股骨,前方附於轉子間線,上方與下方附於大小轉子附近,在後方附著於離轉子間嵴約1cm處。

3、髖關節在身體的哪個地方?

就是髖臼與股骨頭的連接啊 形成髖關節 或者說是大腿根部與骨盆連接的地方。
意見建議:髖部是連接人體軀乾和下肢的重要樞紐。髖關節上撐軀干下連雙下肢,是人在行走、坐卧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

4、幫我試述一下肩,肘,髖,腕,膝關節的功能位

肩關節:全身最靈活的關節,可繞三種軸做九種運動。
1繞額狀軸做前屈後伸。2繞矢狀軸做內收外展。3繞垂直軸做旋轉(旋內旋外)。4環轉,水平屈和水平伸運動
肘關節:繞兩種軸運動。
1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2繞垂直軸做前臂的旋轉運動
髖關節:繞三種軸運動。
1繞額狀軸做前屈後伸。2繞矢狀軸做內收外展。3繞垂直軸做旋轉(旋內旋外)。4環轉,水平屈和水平伸運動
膝關節:繞兩種軸運動。
1繞額狀軸做前屈後伸運動。2當膝關節屈曲(半屈位)時,可繞垂直軸進行運動幅度不大的旋內旋外的運動。

5、什麼叫功能位?

功能位是指能使肢抄體發揮最大功能的位置。故肢體受傷後手骨折,一般需固定在功能位置,它是依據該部位功能的需要而綜合考慮得出的一種位置。
人體各大關節的主要功能位(中立位為0°)一般為:
肩關節:襲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肘關節:屈曲90°左右。
腕關節:背屈20°~30°。
髖關節:外展10°~20°,前屈15°~20°,外旋5°~10°。
膝關節:屈曲5度—10度,兒童可用伸直位。
踝關節:功能位即它的中立位,不背伸或跖屈,不外翻或內翻,足底平面不向任何方向偏斜

6、什麼叫功能位?

舉例說明一下
肩關節:全身最靈活的關節,可繞三種軸做九種運動。
1繞額狀軸做前屈後伸。2繞矢狀軸做內收外展。3繞垂直軸做旋轉(旋內旋外)。4環轉,水平屈和水平伸運動
肘關節:繞兩種軸運動。
1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2繞垂直軸做前臂的旋轉運動
髖關節:繞三種軸運動。
1繞額狀軸做前屈後伸。2繞矢狀軸做內收外展。3繞垂直軸做旋轉(旋內旋外)。4環轉,水平屈和水平伸運動
膝關節:繞兩種軸運動。
1繞額狀軸做前屈後伸運動。2當膝關節屈曲(半屈位)時,可繞垂直軸進行運動幅度不大的旋內旋外的運動。

與髖關節的功能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