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脊椎的原生動物有哪些特點?
拼音:wú jǐ zhuī dònɡ wù 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a) 是背側沒有脊柱的動物,其種類數占動物總種類數的95%。它們是動物的原始形式。動物界中除原生動物界和脊椎動物亞門以外全部門類的通稱。BBC主持人大衛·阿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所言:「如果一夜之間所有的脊椎動物從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仍會安然無恙,但如果消失的是無脊椎動物,整個陸地生態系統就會崩潰。」 一切無脊柱的動物,占現存動物的90%以上。分布於世界各地,在體形上,小至原生動物,大至龐然巨物的魷魚。一般身體柔軟,無堅硬的能附著肌肉的內骨骼,但常有堅硬的外骨骼(如大部分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及昆蟲),用以附著肌肉及保護身體。除了沒有脊椎這一點外,無脊椎動物內部並沒有多少共同之處。無脊椎動物這個分類學名詞以前用於與脊椎動物(該詞至今仍為一個亞門的名稱)相對,但在現代分類法上已經不用。 【分類情況】編輯本段 ·分類依據 ①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呈索狀,位於消化管的腹面;而脊椎動物為管狀,位於消化管的背面。 ②無脊椎動物的心臟位於消化管的背面;脊椎動物的位於消化管的腹面。 ③無脊椎動物無骨骼或僅有外骨骼,無真正的內骨骼和脊椎骨;脊椎動物有內骨骼和脊椎骨。 1822年J.-B.de拉馬克將動物界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1877年德國學者E.海克爾將柱頭蟲、海鞘、文昌魚等動物與脊椎動物合稱脊索動物門,與無脊椎動物的各門並列,把脊椎動物在分類系統中降為脊索動物門中的一個亞門,與半索動物亞門(柱頭蟲),尾索動物亞門(海鞘)和頭索動物亞門(文昌魚)並列。70年代以來半索動物已獨立成門,由於後3個類群屬於無脊椎動物范疇,這樣無脊椎動物實際上包括了除脊椎動物亞門以外所有的動物門類,是動物學中的一個一般名稱,而不是正式的分類階元。 ·種類劃分 無脊椎動物的種類非常龎雜,現存約100餘萬種(脊椎動物約5萬種),已絕滅的種則更多。它包括的門數因動物學的發展而不斷增加。由於對動物的各個方面研究得愈加詳盡,人們對其彼此間親緣關系的認識也愈加深入,因而各門的分類地位常有更動。 無脊椎動物中的門編輯本段 現在一般把動物界分為十門 包括 原生動物門 多孔動物門 腔腸動物門 扁形動物門 線形動物門 環節動物門 軟體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 棘皮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有: 尾索,頭索,脊索,脊椎動物四個亞門.除脊椎動物亞門外其它的便都是無脊椎動物 【形態特徵】編輯本段 無脊椎動物多數體小,但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大王烏賊屬的動物體長可達 18米,腕長11米,體重約 30噸。無脊椎動物多數水生,大部分海產,如有孔蟲、放射蟲、缽水母、珊瑚蟲、烏賊及棘皮動物等,全部為海產,部分種類生活於淡水,如水螅、一些螺類、蚌類及淡水蝦蟹等。蝸牛、鼠婦等則生活於潮濕的陸地。而蜘蛛、多足類、昆蟲則絕大多數是陸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大多自由生活。在水生的種類中,體小的營浮游生活;身體具外殼的或在水底爬行(如蝦、蟹),或埋棲於水底泥沙中(如沙蠶蛤類),或固著在水中外物上(如藤壺、牡蠣等)。無脊椎動物也有不少寄生的種類,寄生於其他動物、植物體表或體內(如寄生原蟲、吸蟲、絛蟲、棘頭蟲等)。有些種類如蚓蛔蟲和豬蛔蟲等可給人音帶來危害。 【身體結構】編輯本段 【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包括身體支撐和前進兩部分。 ·骨骼 無脊椎動物沒有脊椎動物那一根背側起支撐作用的脊柱和狹義的骨骼。廣義的骨骼包括外骨骼,(保護作用,不使水分蒸發)內骨骼和水骨骼三種。而無脊椎動物擁有的正是這三種骨骼。 外骨骼指的是甲殼等堅硬組織,如蝸牛的殼,螃蟹的外殼,昆蟲的角質層都屬於外骨骼。 內骨骼存在於脊椎動物,半脊椎動物,棘皮動物和多孔動物中,在內起支撐作用。多孔動物的內骨骼並不是中胚層起源的。棘皮動物的內骨骼是由CaCO3和蛋白質組成的,這些化學物晶體按同一方向排列。 水骨骼是動物體內受微壓的液體(無體腔動物的扁形動物也不例外!)和與之拮抗的肌肉,加上表皮及其附屬的角質層的總稱。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骨骼形式。除了上述的軟體動物,棘皮動物和節肢動物外的其他無脊椎動物都擁有水骨骼。 ·運動 無脊椎動物的運動方式有多種: 藉助纖毛的擺動前進 沒有剛毛,沒有環形肌的線形動物通過兩側縱肌的交替收縮實現的蛇行 有剛毛有環形肌有縱肌的蚯蚓的蠕動。這是通過不同節段縱,環肌肉交替收縮實現的 在海底沉積物中,通過膨脹身體某節段實現固定,身體的另外部分收細前鑽的星蟲 有爪動物的爬行 昆蟲的飛行 (只是少數) 【排泄系統】 並不是所有的無脊椎動物都有排泄器官的。例如扁形動物,它們靠的是位於下表皮向內伸出的表皮突起的排泄細胞完成排泄的。而無脊椎動物常見的排泄器官則是原腎管和後腎管。 【神經系統】 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沒有脊椎動物那麼復雜多樣。從最原始的神經細胞,到神經細胞集合成為神經節,到後來大腦的形成。其形式由彌散的神經網到有序的神經鏈,到中樞和梯狀神經系統的出現,也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感覺器官由刺胞動物的感覺棍(有視覺和重力覺),經過扁形動物頭部神經細胞群集形成的「眼」,到昆蟲的復眼和頭足動物,例如烏賊的眼(是由外胚層形成的!),解析度不斷上升。這更有利於動物逃避敵害和捕食。 【消化系統】 刺胞動物是桶形的,口和肛門是同一個開口。其消化系統被稱為胃管系統(Gastrovaskularsystem),它和扁形動物分支的腸一樣,行使消化和運輸功能,因為它們沒有循環系統。 內寄生的線形動物廠已經退化,它們靠頭節吸取宿主小腸內的營養。 而大部分的真後生動物動物都有貫穿身體全長的消化管道,以及與之配合的消化腺和循環系統,行細胞外消化。消化管道通常由:口,咽,食道(有如蚯蚓者,它還有膨大的嗉囊),(肌肉)胃,腸和肛門。而雙殼綱動物甚至用鰓過濾食物。 【循環系統】 無脊椎動物不一定有循環系統,例如上述的刺胞動物,扁形動物,緩步動物和線形動物。而有循環系統的動物,又有如軟體動物的開放式循環系統(頭足動物的循環系統有向閉合式的趨向)和環節動物的閉合循環系統。在昆蟲和蜘蛛等動物身體里有的是血淋巴。 循環系統的任務是運輸。它將呼吸系統里的氧氣和消化系統的營養物質運輸到身體的其他地方,而將代謝廢物運輸到排泄器官。 【呼吸器官】 無脊椎動物和其他生物一樣,需要氧化能源物質獲得能量,這個過程需要呼吸系統提供氧氣。無脊椎動物最常見的呼吸器官是鰓。但昆蟲的呼吸器官卻是氣管,它們開口於體表的可關閉的氣門(Stigmen),往體內不斷細分,不經過循環系統直接將氧氣運輸到細胞的線粒體旁邊,非常有效的一套呼吸系統。 【生殖情況】編輯本段 無脊椎動物的繁殖形式多樣。首先分為有性跟無性兩種。有些動物,如刺胞動物和寄生蟲線形動物,有世代交替現象。如果動物是雌雄同體,還會出現自體交配現象。 無性生殖常見的形式是出芽生殖。見於刺胞動物的無性世代。 有性生殖的特點是,生殖通過生殖細胞的結合完成。而生殖過程可以是由一者單獨完成,但更常見是兩個個體通過各自提供不同的交配類型的生殖細胞去共同完成。前者見於豬肉絛蟲,它後部性成熟的體節會受精於後一節體節。蚯蚓也會偶爾看到自身交配現象。 兩個個體交配時,雙方通常分別是雌雄異體的一方,(蚯蚓、蝸牛雖是雌雄同體,但它們的交配時卻只扮演一種性別角色)。無脊椎動物的交配形式可謂千奇百怪。蚯蚓交配雙方利用生殖帶(Clitellum)分泌的液體粘在一起。一方的生殖帶正對另一方生殖孔。一方的精子從雄性生殖孔排出,順著自身體表的自己精子溝到達對方精子袋(Receptaculum seminis)中被儲存,等待與對方的卵子受精。 雄性蠍子有一個特殊的生殖器官,叫精囊(Spermatophore),內藏精子。它通過分泌物將精囊粘著在地上。雄蠍子與雌蠍子跳求愛舞,先用尾部掃動地面,引起雌蠍子注意。然後兩者雙螯相抵,互相牽拉。雄蠍子會用毒針蜇一下雌蠍子,並釋放少量毒素,以麻痹迷魂雌蠍子。然後雄蠍子播下精囊,牽拉雌性蠍子,使之腹部的生殖部位與精囊開口接觸,獲得精子。雌性在交配過程中會嘗試吃掉雄性蠍子。 而雄馬陸將精囊放置在高處,然後離開。雌馬陸後來會發現精囊並取走,然後發生受精過程。 環節動物的多毛綱,會使用裂殖生殖(Schizogamie),即是脫離含有生殖細胞的身體部分,使之在水中完成受精。蝸牛身上有含CaCO3的「愛情之箭」。交配雙方通過數次前戲,就是互相磨蹭(中途會因疲倦而休息),雙方達到興奮狀態。然後向對方射出「愛情之箭」,達到高潮,交換生殖細胞。 世代交替,以缽水母為例,水母(Mesa)會通過精卵融合的有性生殖方式,生育出水螅(Polyp)。水螅然後經過無性生殖,即旁支出芽分裂,經過疊生體和蝶狀幼體階段再次成為水母。 【發展歷史】編輯本段 地球上無脊椎動物的出現至少早於脊椎動物1億年。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化石見於古生代寒武紀,當時巳有節肢動物的三葉蟲及腕足動物。隨後發展了古頭足類及古棘皮動物的種類。到古生代末期,古老類型的生物大規模絕滅。中生代還存在軟體動物的古老類型(如菊石),到末期即逐漸絕滅,軟體動物現代屬、種大量出現。到新生代演化成現代類型眾多的無脊椎動物,而在古生代盛極一時的腕足動物至今只殘存少數代表(如海豆芽)。 【筆石介紹】編輯本段 無脊椎動物筆石是奧陶紀最奇異而特殊的類群,自早奧陶世開始,即已興盛繁育,廣泛分布,有的固著,有的匍匐,有的游移,有的漂浮。奧陶紀的筆石主要是正筆石目的科屬,如對筆石(DIDYMOGRAPTUS)、葉筆石(PHYLLOGRAPTUS)、四筆石(TETRAGRAPTUS)、柵筆石(CLIMACOGRPTUS)等。 【相關學科】編輯本段 動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動物分類中,根據動物身體中有沒有脊椎骨而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研究無脊椎動物的分類、形態、生理特點、地理分布、繁殖、進化等的科學,叫無脊椎動物學。無脊椎動物學中包括:原生動物學、蠕蟲學、昆蟲學、軟體動物學、甲殼動物學等。
採納哦
2、無脊柱動物包括爬行動物嗎
如圖生物進化樹
3、學習任務古脊椎動物特徵及化石鑒定
【任務描述】 ①了解脊椎動物特徵,熟悉脊椎動物亞門各綱特徵;②掌握脊椎動物化石常見類型;③了解脊椎動物化石在地層古生物研究中的作用。
一、脊椎動物特徵
脊椎動物是脊索動物門的3個亞門之一,另外兩個亞門是尾索動物亞門和頭索動物亞門。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徵:①頭部顯著分化,腦和感覺器官有更完善的發展,也稱有頭類。②身體背側具有脊索,少數類群脊索終身存在,大部分類群脊索僅存在於胚胎期,成年後被脊柱所代替。③骨骸發達,可區分為頭骨,脊柱和附肢骨等。④咽腔側壁上有成對鰓裂,鰓裂外圍無圍鰓腔。⑤心臟肌肉質,腹位;循環系統閉管型。⑥腎管組合成的腎臟,有專司排泄的輸尿導管。⑦雌雄異體,有性生殖。
脊椎動物亞門各類化石代表及現生種類均繁多,通常依據脊椎動物的骨骼構造、活動方式、生殖特點、胚胎發育的變化等可將其分為九個綱(表2-5)。
表2-5 脊椎動物亞門的分類及主要特徵簡表
(據孫躍武等,2006)
脊椎動物最早出現於寒武紀直到現在,泥盆紀為魚類的時代,石炭紀至二疊紀為兩棲類時代,中生代為爬行類時代,新生代為鳥類和哺乳類的時代(圖2-49)。
圖2-49 脊椎動物亞門各綱的地史分布
(據Colbert,1980)
二、魚形動物
(一)魚形動物的一般特徵及魚體各部度量
魚形動物包括全部水生、冷血、鰓呼吸、自由活動的脊椎動物。它們身體多呈紡錘形,不具五趾的肢骨,而具發育的鰭,其中背鰭、臀鰭和尾鰭位於身體的對稱面上,因不成對,統稱奇鰭。胸鰭及腹鰭成對在身體左右兩側,統稱偶鰭。鰭內有骨質棘,稱鰭棘。鰭在身體的部位及相互關系,鰭刺及鰭條的排列情況,對鑒定魚類化石有重要意義。魚體各部名稱及度量如圖2-50所示。
圖2-50 魚類形態
◎尾鰭:是魚類重要的運動器官,也是分類和鑒定的重要根據之一。根據魚的尾部脊柱延伸狀況和尾鰭形態及對稱性等,可將尾鰭劃分為3種類型(圖2-51)。
◎鱗:多數魚類體表披鱗,有保護作用,一般可分為4種(圖2-52):①楯鱗,外形似盾,基板部分埋於皮層內,尖錐狀小棘突出體外;②硬鱗,多為菱形,厚板狀,表面具琺琅質層;③圓鱗,為骨質鱗,表面無琺琅質,可見同心狀生長線紋;④櫛鱗,也是一種骨質鱗,只是鱗片表面具小棘,後緣具小鋸齒。
圖2-51 魚尾鰭類型
圖2-52 魚鱗類型
(二)魚類的演化與陸生四足動物的起源
一般認為,現代各種魚類是由盾皮魚綱(Placodermi)發展演化而來的。該類化石發現於志留紀後期地層中,繁盛於泥盆紀,因具成對鼻孔、頜及偶鰭,從而增強了盾皮魚類的感覺、取食和運動的能力。泥盆紀時,由於地殼運動,古地理環境發生巨變,原在淡水棲息的魚類,有的不能適應炎熱乾旱的環境而逐漸絕滅,也有部分由陸地水域被迫遷居海中。盾皮魚的一支演變出早期軟骨魚類即是淡水魚類遷到海洋生活的代表;另一支為適應乾旱的環境,體內長出一對囊狀突起,司原始肺臟的功能,代替鰓的作用,因此演變為早期的硬骨魚類。
硬骨魚綱的肺魚類,總鰭魚類中的扇鰭魚類具內鼻孔及肉質偶鰭,能夠在環境多變的淡水水域中生活。過去認為總鰭魚類是陸生四足動物的祖先,但近年來新的資料表明,兩棲類不一定從總鰭魚類演化而來,有人重提肺魚類可能是有足兩棲類的祖先。總之,陸生四足動物的起源問題還有待解決。
三、兩棲綱
兩棲類是水陸兩棲的動物,一生中有變態過程。兩棲類在身體結構及機能上發生了許多重大變革:①由用鰓呼吸轉變為用肺呼吸,但幼蟲在水中生活時仍用鰓呼吸;②早期類型體外被蓋骨甲或堅硬的皮膜,以防止水分過分蒸發;③以四肢支持身體並司運動,其尾主要起平衡作用;④繁殖方式上,以水中產卵為主,部分是在潮濕地方產卵,卵孵化後,幼蟲仍需在水中生活。
最古老的兩棲類化石為晚泥盆世的魚石螈,其身體側扁,有一條魚形的尾鰭,它的頭骨和牙齒的結構都和總鰭魚很相似,但是它們已經長出四肢,脊椎上也已經長出了允許脊柱彎曲的關節突,前肢的肩帶與頭骨已失去連接並能活動,已屬兩棲類范疇(圖2-53)。我國兩棲類化石發現較少,保存完整和良好的有山東臨朐中新世地層中的玄武蛙。
圖2-53 魚石螈 (Ichthyostega stensiovi)
(據何心一等,1993)
四、爬行綱
爬行類比兩棲動物更進步,是真正的陸生四足動物,最先能在陸地上繁殖,這是因為爬行類的卵中有了能防止胚胎中水分蒸發的羊膜,卵可以在陸地上孵化,幼蟲不再變態,在羊膜卵內有羊水能供給胚胎發育的養分,因此爬行類擺脫了在水中繁殖的束縛,而向陸地發展。
根據爬行動物頭骨上的顳顬孔的有無、多少及相對位置來分類。顳顬孔位於頭骨後部(眼眶後方),用以容受和擴大頜肌,增強咬嚼的能力。顳顬孔一般可分四種類型(圖254)。
圖2-54 爬行類頭骨顳顬孔類型
(據Romer,1966,改繪)
依據顳顬孔類型可將爬行動物分為四個亞綱,無孔亞綱、下孔亞綱、上孔亞綱和雙孔亞綱。爬行類出現於晚石炭世,二疊紀增多,全盛於中生代,所以中生代又稱為「爬行類時代」。中生代末大多數爬行類絕滅,僅少數種類殘留到現代,如龜、鱷、蜥、蛇等。爬行類在中生代最繁盛的門類是恐龍類,一般身體龐大,四足或兩足行走,肉食和植物食性都有,最早出現於中晚三疊世,到白堊紀末全部絕滅。
五、鳥綱
鳥類是脊椎動物進化系統上從爬行類發展出去的一個旁支,適應於飛行,鳥類不是唯一能飛行的脊椎動物,但它對飛行的適應是最成功的。為適應飛行的需要,它的骨骼變得中空而輕,髓腔大,前肢變為翼,身披羽毛,心臟分隔完全,恆溫等。
鳥類起源於爬行動物,但其直接祖先尚未查明。最早的鳥類化石產於德國巴伐利亞索侖霍芬晚侏羅世地層中的始祖鳥(圖2-55),其特點是除具有羽毛外,其餘骨骼特點均與爬行類一致,如有尾,有牙,前肢末端仍具爪等。現在一般認為始祖鳥不是現代鳥類的直接祖先,只是進化中的一個側支,真正鳥類的祖先可能出現得更早。我國新疆、甘肅的白堊紀、青海的始新世地層發現過零星的鳥骨化石。1996 年,我國遼西侏羅世地層中採到一塊珍稀鳥類化石,取名中華龍鳥,也同時具有鳥類和爬行類特點,所以有人認為它是一隻恐龍,不管它是鳥還是恐龍,至少也是鳥類起源於爬行類的有力證據。
圖2-55 始祖鳥 (Archaeopteryx siemensii)
(據成都地院,1981)
六、哺乳綱
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中最高等的一個綱,具有更高的適應環境能力。恆溫,胎生,哺乳,腦發達,牙齒分化,頭骨中具有較大的腦腔,四肢骨由肩帶和腰帶與脊椎相接。
哺乳動物的牙齒是其硬體中最堅硬的部分,易保存為化石,其組合形態隨動物食性不同而多變化,因此,對分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哺乳動物的牙齒一般分化為門齒(I)、犬齒(C)、前臼齒(P)、臼齒(M)四種,牙齒類型通常以齒式來表示,其公式為:
地層古生物基礎
前臼齒和臼齒合稱為頰齒,根據其形態和食性關系大致可分三種類型:①切尖型,食肉動物;②脊齒型,食草動物;③瘤齒型,雜食動物(圖2-56)。
圖2-56 哺乳動物頰齒的主要類型
(據何心一等,1993)
(a)側視;(b)齒冠面;P.前臼齒;M.臼齒
七、人類的起源與演化
這里的人類起源指的是人類怎樣由古猿演化而來。是否習慣性地以兩足直立行走作為主要的行動方式,是目前學術界通常採納的區分人類和猿類的標准。能否製造工具已不再是區別標准。人猿分界的重新劃分,使得能夠兩腿直立行走,但還不會製造工具的南方古猿等進入到了人的范疇。截至2000年的化石資料,從南方古猿到現代人,人類的演化大致經歷了以下4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圖2-57)。
(一)南方古猿
440萬~100萬年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和東部,以具有粗壯的頜及厚層琺琅質的齒為特徵,能夠兩足直立行走。南方古猿在形態上具有猿和人的鑲嵌特徵,身高1.3 m以上,腦量400~500 mL。南方古猿至少包括了9種類型,其中以1994年公布的發現於衣索比亞距今440萬年的南方古猿始祖種最為古老。著名的「露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是迄今發現的最為完整的古人類骨骼之一(保存了40% 的骨骼),生存年代約為350 萬年前。
(二)能人
250萬~160萬年前,其主要特點是頭骨壁薄,眉脊不明顯,腦量500~700mL,比南方古猿明顯擴大,頰齒,特別是前臼齒比南方古猿非洲種窄,下肢骨明顯顯示兩足直立行走的特徵,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夠對握,但還不是很精確。能人最著名的化石代表是發現於肯亞的1470號頭骨,該頭骨比任何南方古猿的頭骨都要進步,腦容量可達775mL,肢骨基本上和現代人相似,地層年齡測定為190萬年左右。與能人同時發現的還有不少石器,典型的石器是用礫石製成的砍砸器,這種石器文化被稱為奧杜韋文化。
圖2-57 人科演化樹
(據Mader,1998)
(三)直立人
生活年代大致定在距今180 萬~30 萬年之間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亞、歐、非洲等地都有發現。直立人的名稱是根據其下肢骨能夠採取直立的姿勢而來,但並不表示他是最早直立行走的人。直立人最早由杜布瓦1892年發現於印尼的爪哇,其大腿骨後部有股骨脊,表明已能直立行走,但當時由於沒有發現共生的石器,其是否屬於古人類化石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質疑,直到我國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現,這一問題才得到解決。我國已發現的直立人化石比較多,有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北京猿人、南京湯山人等。
(四)智人
在分類上屬於人屬智人種,包括化石智人和現生智人,從解剖學上區分,智人可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兩類。
◎早期智人:生活於距今20萬~10萬年期間,發現於非洲、歐洲及亞洲,具有大腦殼,前臼齒及臼齒窄,臉平、頭骨薄,骨骼纖細,腦量已達現代人水平等特點。早期智人代表是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發現於德國尼安德特河谷。尼人的主要特徵包括強壯的身體,指、趾短,前牙、鼻子大,大鼻子可能是對寒冷的更新世氣候的適應。尼人可能直接從直立人演化而來,保存在胳膊中的DNA研究結果表明,尼人祖先在60萬年前就從演化主線上分離出來,但在演化上最終走進了死胡同,為晚期智人所代替。我國的早期智人化石有廣東的馬壩人、湖北的長陽人、山西的丁村人、遼寧的金牛山人、陝西的大荔人等。早期智人製造的石器已經有了很多改進,能夠狩獵巨大的野獸,能用獸皮當作粗陋的衣服,不僅會使用天然火,而且可能已會取火。
◎晚期智人:在形態上已非常像現代人,出現的時間約為10萬年前,與早期智人的區別是前額高,腦殼短、高,骨骼輕薄。晚期智人化石最早發現於1868年法國的克羅馬農村,稱克羅馬農人,主要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3.8萬年,身材高大,顱骨的高度增大,額部隆起,有明顯突出的下頜,前臂比上臂長,小腿比大腿長,腦很發達,有相當的智慧。我國的晚期智人化石包括廣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資陽人、內蒙古的河套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等。在晚期智人階段,除了石器比早期智人加工精細外,還有不少骨器、角器,以及用石頭或骨角製成的長矛等復合工具,已有相當好的捕魚技術,能夠摩擦取火。
八、技能訓練——常見脊椎動物化石鑒定
(一)目的和要求
(1)對脊椎動物各綱化石保存特點有進一步了解,如魚類的完整骨骼、魚鱗、甲片,哺乳綱的牙齒等。
(2)通過化石標本、各種有代表性的模型、掛圖、幻燈片、照片的觀察進一步理解脊椎動物各綱演化關系。
(二)使用儀器、工具、用品
多媒體設備,雙目實體顯微鏡,放大鏡(15~20 ×),實驗報告,化石標本。
(三)實習報告要求
每人至少觀察5塊標本,選3塊標本作圖並描述主要構造特徵。
(四)鑒定內容
主要鑒定魚類化石,重點觀察魚尾形態、魚鱗形態及腹背鰭的發育。
1.盾皮綱
化石多為頭和軀乾的甲片。
Wudinolepis Chang,1965 (武定魚)(圖2-58):個體小,頭甲和軀甲的背、側壁均具左右對稱,排列規則的棱脊骨片。中泥盆世。
圖2-58 Wudinolepis (武定魚)
2.棘魚綱
鰭棘及中間棘常保存為化石。
Sinacanthus Pan,1957 (中華棘魚)(圖2-59):鰭棘大,扁平,長而寬,末部顯著彎曲,形成尖刀狀,其上布滿細長的縱脊及溝痕,相互平行,並與棘的彎曲一致,大部分向末端聚合。早泥盆世。
圖2-59 Sinacanthus (中華棘魚)
胸棘印模,× 1.5
圖2-60 Heliooprion (旋齒鯊)
× 1.4,P1
3.軟骨魚綱
多保存尾牙齒、魚鰭河糞化石。
Heliooprion Karpinsky,1899 (旋齒鯊)(圖2-60):牙齒在上、下頜左、右兩塊頜骨接合處向下、向內捲曲成環圈狀,二疊紀—三疊紀。
4.硬骨魚綱
硬骨魚綱可保存完整的骨架和鱗片化石。研究時頭骨,鰭和尾部特徵最重要。
Lycoptera MulIer,1848 (狼鰭魚)(圖2-61):頭大,眼大,眶上骨一塊,眶上感覺溝止於頂骨;具顳孔,齒骨一塊,牙齒排列成行,前鰓蓋骨的下支較上支寬大,下鰓蓋骨很小;椎體呈筒狀,中部略收縮;胸鰭大,內側有一粗大而不分節的鰭條。晚侏羅世。
5.總鰭魚亞綱
Osteolepis Valenciennes et Pentland,1829 (骨鱗魚)(圖2-62):體呈紡錘形,表面歪尾型,有尾上葉。齒鱗菱形,頭骨排列方式與早期兩棲類相似。中泥盆世。
圖2-61 Lycoptera middenderffi (狼鰭魚)
圖2-62 OsteolepisMacroiepidota (骨鱗魚)復原圖
(據何心一等,1987)
6.肺魚亞綱
Coraios Agassiz,1838 (角齒魚)(圖2-63):顱頂都由兩大塊中板和兩對側板組成;顱骨底部有一塊長的副蝶骨,前端菱形;兩邊為翼齶骨,每塊翼齶骨上著生一塊大的三角形齒板,齒板上具輻射排列的嵴。三疊紀—中侏羅世。
圖2-63 Coraios (角齒魚)
4、五獸爬行法
五獸,是指大象.老虎.熊.袋鼠和蟲子,每天清晨都爬行一小時左右,爬行的姿勢完全是自行推敲得來,天天堅持鍛煉。 五獸爬行法要先備用一副手套,可兩掌著地,脊柱綳直,左胳膊邁右腿,右胳膊邁左腿,五種爬行方法,按自己喜好而來。 這種爬行法,適宜於肩周炎,頸椎病,心臟病和胃下垂,因為爬行使得氣血倒流,所以要慢慢來,爬的時候頭一定要抬起,目視前方,喜歡的可以練練試試。
5、脊柱保健如何訓練?
1.脊柱的生理作用人的直立行走導致人體結構多方面因素的改變,其中脊柱佔有主導地位。脊柱的骨結構含有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它們上下排列構成正常的頸曲、胸曲和腰曲。各椎骨表面的骨膜含有感覺神經末梢,椎骨內部的紅骨髓有造血機能。
脊柱內自上而下有一條管道,容納著脊髓、脊神經和脊膜,這些結構上連於腦、內連於臟腑、外連於皮膚、肌肉、關節,功能的涉及面十分廣泛。脊柱管內外還含有豐富的靜脈叢,與腦、前胸、腹盆腔臟器的靜脈叢直接或間接相互交通,對改善神經組織的營養有積極影響。2.鍛煉脊柱的保健意義因為脊柱有終生造血的功能;有支持人站立起來抗衡引力,維持體態、體位、體形的功能;有保護脊椎、腦、心血管和內臟的功能;有自身運動和對四肢運動的支持傳遞功能,所以說,脊柱的保健運動的外延影響和脊柱自身影響是一個雙向的組合,對促進造血、血液循環、強壯和調理神經系統、增強內臟功能、疏通經絡、堅骨壯筋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目前,醫學家們經研究表明有70多種疾病與脊柱力學平衡失調有關。這些病涉及人體神經、呼吸、消化、泌尿、內分泌等各個系統,並關聯到婦科、小兒科、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眾多科目。諸如心臟病、腿痛、眼痛、牙痛、糖尿病、月經不調、性功能低下、不育症、血壓異常、心臟神經官能症、膽囊炎、神經性皮炎、支氣管炎、冠心病、聽力障礙、眩暈、腹痛、慢性腹瀉、肩周炎、舌肌麻痹、暈動症、呃逆、腰痛、神經痛、血液病、矮個子等疾病都與脊柱有病變相關。由此,強健脊柱,是從根本上保證身體健康,是21世紀世界范圍內最流行的健身方法。
3.脊柱的保健方式1.避免脊柱受損盡量避免脊柱的外傷性損傷,如:摔傷、撞傷、砸傷;還應避免對脊柱過度過大的牽拉、扭轉或對脊柱的無戒備的突然刺激;還應避免超負荷的彎腰提重物,肩挑、舉重;還應避免長期的睡、坐、站、行時的姿態不端。更應留心飲食全面平衡以增強對脊柱的營養。
2.合理的姿勢(1)睡姿:盡量睡硬板床,床上鋪得不宜過分松軟;枕頭高低要適宜,不可過高,過高容易使頸椎受損。睡時身體要自然稍屈的側卧,盡可能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彎曲的姿勢。
(2)坐姿:坐於凳子或椅子上,兩腳踏地自然分開,兩腿的膝部不應分開過大,大體仍要保持胸挺、頸直、頭正。伏案寫字、讀書時,也應保持脊柱的正直,不要肩偏向一側,更不要彎腰、低頭伏在桌面上。
(3)站姿:兩腿自然伸直,兩膝微曲,兩腳分開如肩寬,背要挺直、頭要正,下頦內收,胸向前挺,兩肩後引,收小腹,腿部略微向後突,面帶笑容,全身放鬆。凡有正確站立姿勢的人,不僅有利於脊柱的良好保持,也顯得一個人端莊、挺拔瀟灑很有氣質。一旦建立起正確的站立姿勢,就要持之以恆使之成為一種習慣。
(4)走路姿勢:凡能保持正確站立姿勢的人,走起路來姿勢就容易正確。走路邁腳時,上體仍要保持與站立時相同的姿勢,重心平穩前移要始終保持在自體縱軸線上,不要左右搖擺,也不要前爬後仰。兩手臂的前後擺動,要自然、均勻、擺臂的幅度也不宜太大。
(5)跑步姿勢:健身跑時,身體不能再像走路時那樣挺直,而要求上體稍微前傾,足部落地時以前掌先著地或全腳掌著地,膝關節和踝關節應有一定彈力作用。兩腳交替向前跑動時,身體不要左右擺動。兩腳蹬地用力大小要均衡,兩臂自然彎屈,前後擺動幅度要適當自然。
3.脊柱的保健運動(1)頸部運動:頸部運動可使頸椎得到保健,預防頸椎疾病。頸部運動包括頭前屈,頭向前伸屈;頭後仰,頭向後仰,雙目視天;頭左擺,頭向左肩部彎曲;頭右擺,頭向右肩部彎曲;頭左前伸,頭頸向左前方盡量伸拉伸出;頸項伸長做順時針與逆時針的緩慢旋轉;下頦畫圓,頭頸向前伸,然後做下頦牽動頭頸的順時針與逆時針的畫圓圈的運動;也可常做肩的向上聳起再落下的聳肩運動;常以肩關節為軸做肩的環繞動作,即肩向前、向上、向後的伸展。
(2)胸、腰椎運動:常做胸、腰椎運動,可使胸、腰椎得到保健。胸、腰椎的運動方式很多,最常用的運動包括使腰前彎後仰,前彎時盡量不屈膝;使手指著地,後仰時盡力而為;左右側彎,一手叉腰,一手上舉,向叉腰方向使腰盡量側彎,左右交替進行練習;腰部旋轉,雙手叉腰自然放鬆站立,以腰為軸擺動臀部做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的交替旋腰運動;擺腰運動,自然站立,左右擺動雙手,帶動臀部的左右擺動,使腰也隨手與臀的運動做左右的擺動;扭腰運動,兩手平舉後腰下彎,隨之讓左手向下,手指觸及右腳,右手上舉,頭扭動,眼看右手,復原後,做反方向運動。
古今鍛煉脊柱的方式很多,如印度的瑜伽法;傳統的易筋經、五禽戲;現代的爬行法;反向行走法、倒立法等都是鍛煉脊柱的好辦法。
脊柱保健運動時應留心方法。脊柱的運動保健,一定要因人而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急於求成,用力過猛。動作要有緊有松,緊與松的節奏一定要均衡,而且要與呼吸配合得協調一致。每次運動嚴禁在飯後進行。
十、關節的保健訓練1.關節保健訓練的意義人們之所以容易患上關節病,是因為關節本身是血液供給的薄弱部位。關節處的軟骨部分並不直接參與血液循環,而是通過肌肉運動時發生的壓力和吸力來供血。因此,缺乏足夠的關節運動就不能充分實現關節處血液的供給和廢物的清除與排泄,也不能增強關節部位的免疫力,關節還會慢慢被自身紊亂的免疫力量所破壞,這就是所謂的自身免疫病。因此,預防關節部位的病變的最佳良方就是常做適當的大小關節的保健運動。關節的保健運動還會反作用於機體各臟器與各系統的保健。下面就淺述身體的大關節與小關節保健訓練。
2.大關節講練機體的大關節包括上肢部位的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下部部位有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這些大關節的保健除應避免提重物、擔重擔及各種外傷外,還應做到各種運動訓練的平衡進行,以促使上下肢大關節都能得到充分的屈伸、拉伸、旋轉、扭動活動,使大關節的正常運轉得到保證。
3.小關節訓練因為小關節是全身的末梢部位,有些運動項目並不能帶動小關節的活動,故宜專門進行。小關節包括指關節與趾關節。
1.指關節運動因為手指處於上肢末端,倘若指關節處血流不暢,不僅會影響指關節的健康,還會影響心臟輸出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從而使包括大腦在內的全身血液循環受影響。所以手指運動不僅可預防指關節病,還可對心臟、大腦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對預防心臟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症有良好的作用。其方法如下:
(1)雙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相揉,使指部關節、肌肉受到活動與刺激,可持續做幾分鍾。
(2)雙手十指指肚相對接,然後稍用力做十指的相抵彎曲運動,可做數十次。
(3)用雙手的拇指肚分別一個一個的彈刮其餘四個指甲蓋,然後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肚分別彈刮拇指指甲蓋,各彈30~50次。
(4)雙手常做握拳伸展運動,方法是先用力握拳,然後再展開,這樣一握一松地進行幾分鍾。
(5)也可經常手握健身球、握力器等健身器材做手指的保健運動。
2.趾關節運動腳趾位於下肢的末端,離心臟最遠,現代醫學與中醫的經絡學都認為腳趾與人的心臟、組織有密切的聯系。常做腳趾運動,除可增強趾關節的健康外,還能夠促進全身血脈暢通,舒經活絡、強化內臟功能,促進淋巴液的分泌,提高免疫功能。腳趾運動方法如下:
(1)轉動腳趾法:取坐姿,一腿伸直,另一腿膝蓋向上曲起來,然後用手抓住曲起之腿的腳趾,先順時針方向把每個腳趾轉動10多次,再逆時針方向把每個腳趾再轉動10多次。兩腿交替進行,轉動時要讓腳趾伸直,不可彎曲。轉動完腳趾後也可用同樣的方法把腳脖子轉動。
(2)十趾抓地法:站立、坐、卧時,讓腳趾稍用力向下作抓地狀,然後放鬆復原,這樣一抓一放為一次,可做數十次。
(3)十趾踮腳法:取站立姿勢,腳跟抬起,腳面盡量綳直,用腳趾撐地,此動作停留三秒鍾左右放下,休息三秒鍾左右再踮起,反復做數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