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腿部脊柱炎的早期症狀

腿部脊柱炎的早期症狀

發布時間:2021-07-21 16:30:24

1、強直性脊柱炎早期會出現哪些症狀

對於16~25歲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匿,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
AS病人多有關節病變,且絕大多數首先侵犯骶髂關節,以後上行發展至頸椎。少數病人先由頸椎或幾個脊柱段同時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圍關節,早期病變處關節有炎性疼痛,伴有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有僵硬感,晨起明顯。也可表現為夜間疼,經活動或服止痛劑緩解。隨著病情發展,關節疼痛減輕,而各脊柱段及關節活動受限和畸形,晚期整個脊柱和下肢變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2、脊柱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強直性脊柱炎是主要累及脊柱關節的炎症,也可累及周圍關節(特別是髖部、胸壁和足跟)。此外,還會影響眼睛和心臟,例如可引起虹膜炎、主動脈和主動脈瓣的增厚。
輕度或早期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初期常表現為腰背部鈍痛和背部僵硬。有些患者會出現持續數周的疼痛加重和僵硬發作。
腰背部、胸背部、髖部或頸部受累關節出現疼痛、僵硬及活動受限。疼痛常在數周或數月內緩慢加重。患者有夜間疼痛,凌晨時疼痛更明顯。僵硬常在早晨嚴重,通常身體活動後疼痛和僵硬緩解。
隨著疾病的進展,有些患者感到疲勞。這種疲勞是身體與炎症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也與持續的疼痛和僵硬有關。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虹膜炎。虹膜炎的症狀包括眼睛發紅、疼痛以及畏光。
嚴重或進展期強直性脊柱炎
如果炎症持續存在,將導致瘢痕化和永久性損傷。
脊柱瘢痕化導致脊柱關節融合。
隨著骨骼融合,背部疼痛逐漸消失,但脊柱仍然有僵硬感。融合的脊柱缺乏柔韌性,在受傷時更容易骨折(特別是頸部)。
脊柱的改變可能導致平衡、安全和活動方面的問題。上部脊柱可能向前彎曲,最終發展到患者難以直視前方。由於脊柱失去生理彎曲,站立和行走時難以保持平衡。
由於脊柱向前彎曲、胸壁僵硬,胸廓活動度下降,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可能會導致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吸煙的患者症狀更嚴重。
如虹膜炎未得到控制,會引起眼睛瘢痕化,繼而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害和青光眼。
少數情況下,心臟瓣膜發生炎症,繼而出現心力衰竭。主動脈靠近心臟的位置可能出現炎症和擴張。
腸道炎症有時與強直性脊柱炎有關。
在多年患病的人群,脊髓末端的神經周圍形成瘢痕導致馬尾綜合征,進而引起腹股溝和腿部馬鞍區感覺喪失,也可導致大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
胸部僵硬時,可感覺到類似心臟病發作的不適或沉悶。
強直性脊柱炎是脊柱關節病中的一種。脊柱關節病還包括銀屑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和腸病性關節炎(炎性腸病相關的關節問題)。雖然這些疾病也會出現脊柱炎症,但與強直性脊柱炎相比較為少見,也沒那麼嚴重。
發生強直性脊柱炎後,疾病會怎樣發展?
如果炎症持續進展,將導致瘢痕化和永久性損傷。在某些患者,病情較輕,進展緩慢,症狀不會加重;在其他患者,病情進展可能更快一些。強直性脊柱炎是否加重取決於許多因素,如發病年齡、是否早期診斷以及受累關節。
強直性脊柱炎逐漸加重後,發生在脊柱韌帶肌腱和關節的腫脹可導致脊柱骨骼連接或融合,進而導致頸部和腰背部的運動范圍縮小。隨著脊柱的融合和僵硬,頸部和腰背部失去生理彎曲,胸背部向外突出,導致患者出現腰部前屈和行走困難。
隨著連接肋骨、鎖骨與胸骨的小關節出現炎症或者關節融合,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身體的其他部位(如眼睛)也可能發生病變,有時還會影響肺、心臟瓣膜、消化道和主動脈。
何時應就醫?
對於懷疑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出現下列情形應及時就醫:
現腰背部或骶尾部疼痛,並且疼痛清晨或夜間加重、活動後緩解
關節疼痛,並伴有關節外病變,如虹膜炎
對於確診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出現下列情形應及時就醫:
持續治療後效果不好
用葯後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出現任何心臟或肺部症狀(包括胸悶或深呼吸疼痛)

3、患脊柱炎有哪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骶髂關節及四肢單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發病率為0.3%-1%,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其比例為9:1左右。男性患者有半數最終會出現脊柱的強直、駝背或直背,5%-10%的病人最終會發展為嚴重殘疾,喪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女性患者多數為較輕和良性的過程,僅有少數會發展成殘疾。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後沿脊柱逐漸向上發展,累及腰椎、胸椎、頸椎。受累脊柱不僅出現腰背疼痛,也可同時出現進行性關節及脊柱活動功能受限。如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使椎間盤、關節突及椎間各韌帶都會發生骨化。在X線片上顯示脊柱形成竹節狀的骨性強直,有的患者則形成不同程度的駝背畸形,有的頭部不能轉動。

本病過半患者會出現髖關節受累,它不僅可使髖關節間隙變狹窄,而且可引起骨質破壞導致髖關節疼痛,髖關節不敢做屈伸活動,久而久之會致髖關節骨性強直,失去活動功能,造成終身殘疾。 目前尚沒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葯物,只能通過葯物控制和緩解症狀,因而,對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狀的認識相當重要。早期診斷、正規治療有助控制病情,並減輕或防止嚴重的畸形。

只要治療得當,強直性脊柱炎不會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近幾年生物制劑抗腫瘤壞死因子的應用給強直性脊柱炎的康復帶來新的希望。

4、脊柱炎是什麼症狀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晨起床時,或在久卧的情況下,或在久坐起立時背部僵硬不適,嚴重者背部僵硬伴有疼痛症狀。晨僵或疼痛症狀一般發生在背部,也可以發生在骶髂關節部位。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狀一般都有腰骶關節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徵性的症狀,常為隱漸性疼痛。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發病症狀除晨僵、骶髂關節疼痛以外,還會出現腰椎疼痛,腰椎活動功能受限,腰椎疼痛症狀上下移動,有的呈現下行性,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徵的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有3%左右患者先從頸椎發病,其他都來自上升性擴展。少數先有頸椎炎,表現為頸椎痛,疼痛沿頸部向頭部,疼痛症狀多數向下出現背部疼痛,頸部肌肉開始時痙攣,以後萎縮進一步發展至頸、胸椎後凸畸形,頭部活動明顯受限,固定於前屈位,不能上仰、側彎或轉動,嚴重時頸椎活動功能消失,只能看見腳下地面。強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側彎是脊柱炎症病變原因之一,臨床研究證明有90%的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受累患者均出現脊柱側彎症狀。
脊柱竹節樣變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特點,圍繞脊柱前後左右所有韌帶都發生骨化,椎體上下邊緣骨贅形成,逐漸增大,導致椎體連成骨橋,椎體正側位的X線片影像學檢查呈竹節樣變,是椎間盤纖維環骨化的結果,常開始於胸腰段,從一個或數個椎體,逐漸向上下擴展,晚期呈彌漫性竹節樣變,脊柱活動功能嚴重受限。強直性脊柱炎的中軸關節炎,起病多呈隱漸性疼痛,疼痛症狀多能耐受,不影響日常工作,所以造成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診斷率很低,一般發現強直性脊柱炎已經到中晚期了。
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受累共占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的60%以上,髖關節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的主要症狀之一,常伴有髖關節功能障礙。表現為髖部疼痛劇烈,其部分表現為臀部、腹股溝部位、大腿內側部位疼痛,繼續發展髖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髖關節周圍肌肉萎縮,最後髖關節出現骨性強直,這種髖關節疼痛症狀多見於中青年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見,病情進展快,疼痛症狀重,易出現骨性強直,導致較高的致殘率,尤其青少年,預後最差。
強直性脊柱炎可引起膝關節強直。因膝關節滑膜肥厚和關節軟骨面破壞較輕,很少發生軟骨壞死吸收現象,膝關節腫脹疼痛症狀多在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期發生,一般不會呈現持續性膝關節腫脹疼痛症狀。

注意事項:如果已經確診了強直性脊柱炎,建議平時多注意保暖,堅持長期的功能鍛煉。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太勞累,保持愉快的心情。

5、脊柱炎的症狀是什麼

你好,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狀比較隱匿,一般表現為乏力,體重減輕,輕度貧血,長期或者間斷的發熱,腰背部不適,等,建議去內分泌科治療,是一種風濕性疾病,一定要及時用葯,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調理,保持良好的姿勢,睡硬板床,不要使用枕頭。

6、強制性脊柱炎前期症狀是什麼樣的?

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緩慢隱襲,常不為患者所注意。疾病的主要部位在脊柱,即骶髖關節由上而下地出現腰椎、胸椎和頸椎症狀。
求採納

7、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現

強直性脊椎炎的最為顯著的變化為關節的纖維化和骨性強直,引起骨性強直及畸形。累及髖關節者佔1/4,偶可累及膝、踝及手足小關節。有遺傳因素。寒冷及潮濕地區多見。男性青壯年多見。人類白細胞抗原HL-B1280% 陽性。X射線可見椎體骨質疏鬆,邊緣相連成骨橋,但是仍呈方形及保留椎間隙。治療重點是緩解 疼痛,防治畸形。截骨術可矯正脊椎駝背畸形、關節屈曲攣縮或融合畸形。還可做人工關節置換術。

全身症狀:
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局部表現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為常見的表現。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較輕,只有晨僵與腰部肌肉韌帶壓痛點,往往被診斷為"風濕痛"、"纖維織炎",甚至被認為有"神經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還長期被診斷為"腰腿痛"和"坐骨神經痛"。 早期時體征不多,可有輕度腰椎活動受限,但只在過伸或側屈時才能察覺。骶髂關節處可有壓痛,但一般不嚴重,隨著病變進展,骶髂關節處於強直,此時該部位可以完全無痛,而脊柱強硬成為主要體征之一。病員能保持雙膝伸直位時將指尖觸及地板並不能據此而認為腰部並無活動障礙,因為良好的髖關節完全可以起代償作用。檢查脊柱有無強直應該從脊柱的過伸、側屈與旋轉等方面全面檢查。下列方法(Schober試驗)有所幫助:病員直立位時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記號,再在脊柱中線距該記號10cm處作第二個記號。囑病員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關節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況下,兩點之間距離可增加5cm以上,即可達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視為腰椎活動減少。 病變繼續發展便會出現胸椎後凸與頸椎發病。此時診斷比較容易。病員靠壁站立,他的枕部無法觸及牆壁,嚴重時可有重度駝背畸形,病員雙目無法平視,他只能靠屈曲髖與膝才能得以代償。至於頸部表現,一般發病較遲;也有隻限於發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數病員早期即發生頸部症狀,並迅速強直於屈頸位。 2.胸廓擴張度減弱 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並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周圍大關節炎症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 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5.骨骼外病變 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在發病率方面,白種人的發病率為0.05%,多見於男性,男女的比例大致為10∶1。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女性病例,無論在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都進展較慢。由於症狀不夠嚴重,診斷往往遲延,造成女性病例稀少的現象。女性病例往往為輕型或亞型,估計男女之間的比例約為7:3。

與腿部脊柱炎的早期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