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種動物所能承受的最高溫度(包括人類)
-40度以上:極度寒冷,沒有足夠的衣服覺得受不了.大部分動物都將冬眠.
0~-39度:非常寒冷.人類受不了.
1~20度:有點冷走向比較舒適的溫度.大多動物可以耐此溫度
20~25度:覺得很舒適,是所有動物覺得最合適的溫度
26~35度:比較的熱,但還是可以忍耐.
40度:會覺得很熱,心情覺得很煩躁,動物一般都躲起來了
41~55度:一些動物將無法生存,人類也會之間減少.
55~65度:是這個溫度人類將無法生存..
65度以上:地球走向滅亡.
2、世界上的動物最高可以在多少度的溫度中生存?
http://ke.baidu.com/view/431026.html
超嗜熱生物,目前最高紀錄是121度。
3、能忍受最高溫度的動物是什麼?
在某些海底火山口生存著一些耐高溫的細菌叫激烈火球桿菌 ,這是生活溫度最高的,最耐高溫的是芽胞。這些生物的DNA或RNA含較多的氫鍵,所以會比較穩定。
4、動物的溫度是多少
每種動物的體溫不相同,大致分兩類: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溫血動物像人類一樣的哺育後代的動物,體溫都是恆溫的,再一定的小范圍波動;而冷血動物的溫度是不定的,像:蛇、蜥蜴,這些動物有冬眠的習性,冬天時其體溫很低,可以使零下的,夏天時太陽照使體溫回升,就可以"活"過來了。
求採納
5、動物能活下來的最高溫度是多少?
200多攝氏度~海洋中的一種生物
6、人的生存極限溫度是多少?
人的生存溫度極限是大約116℃。這是人體置身其間尚能呼吸的溫度。科學家曾對人體在乾燥的空氣環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溫度做過實驗:
人體在71℃環境中,能堅持整整1個小時;在82℃時,能堅持49分鍾;在93℃時,能堅持33分鍾;在104℃時,則僅僅能堅持26分鍾。據有關文獻記載,人體能忍受的極限溫度似乎還要高一些。實驗發現,由於無法透過排汗蒸發散熱,人在水中的耐高溫能力明顯低於乾燥空氣中耐熱的能力。
(6)脊柱動物極限溫度擴展資料
體溫極限:
人的核心體溫為37攝氏度,一旦體溫降到36攝氏度,人的反應和判斷能力就會削弱;降到35度走路會覺得困難;降到33度的時候,人會失去理智;30度的時候,人們則會失去知覺。核心體溫達到24攝氏度時,心跳則會停止。不過,現已知的世界最低體溫紀錄是13.7攝氏度。
在1980年,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氣溫為32.2℃,52歲的威利·瓊斯因中暑住進了亞特蘭大的格拉迪紀念醫院,當時他的體溫達到的最高記錄為46.5℃,經過24天後才完全退熱。正常人腋窩溫度的上限通常為37.4℃。如果發熱,最高不過達到42℃。
7、大多數動物最適應的溫度為多少度
一般恆溫在18至23度之間。
8、生物的極限溫度是多少?太陽上能否存在生物?
海底的黑煙囪附近就發現了微生物.溫度高達幾百度
恆星上大概不能存在生命吧,這么高的溫度有什麼微生物都被一直氣化了吧
9、動物物一般生活的溫度范圍是多少
這個問題就太寬泛了,如果是微生物的話適應性就強了去了,零下一百多,零上一兩百都沒問題,基本人在有裝備的時候能在上面溫度下活動它們也能在那種溫度下生存,地球上還有哪個角落沒有生物嗎?
10、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是什麼
作風兇悍、游動迅捷、利齒之下無有活口,這也許是很多人對鯊魚的印象。不過,在北冰洋寒冷的深海里還居住著一類「特立獨行」的鯊魚——小頭睡鯊(Somniosus microcephalus,也叫格陵蘭鯊)。它們的居住深度可達水下2000米,體型龐大,成體身長通常在4-5米,游泳速度卻只有0.34米/秒。除了游泳是「龜速」,它們還有比烏龜還烏龜的地方:超凡的壽命。
小頭睡鯊。圖片來源:NOAA Okeanos Explorer Program
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朱利爾斯·尼爾森(Julius Nielsen)和同事利用碳14測年法對小頭睡鯊的壽命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一隻體長5米的雌鯊的壽命甚至達到了392±120歲!換句話說,它甚至可能是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時就已存在,或者至少是清朝乾隆年間出世的老壽星。如果屬實,這項數據將使得小頭睡鯊一舉成為目前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尼爾森的研究論文[1]今天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
「小頭睡鯊主要的棲息地是北冰洋的北部,但是人們也同樣在墨西哥灣以及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這些相對『熱帶』的地區發現過它們的蹤跡。因為即使是在這些地區,深海的溫度同樣是很低的。」尼爾森在電話中向果殼網科學人介紹道,「小頭睡鯊可不在乎沙灘上有沒有棕櫚樹,對它們來說,那裡的深海一樣可以生活。不過總而言之,它們還是在北冰洋逗留得更多。」由於小頭睡鯊的生長速度很慢,每年甚至還不到1cm,而它們的成年體長又極大,因此它們的壽命就成為一個很吸引人的話題。
在鯊魚眼睛中窺探年齡
在2010年-2013年間,研究者從商業漁船和科研項目意外捕撈到的小頭睡鯊中選取了身受致命傷的個體,對它們進行安樂死。這些個體的體長會被測量,並被摘除眼球——它們的晶狀體核是研究者推測它們壽命的關鍵所在。
在格陵蘭西南被意外捕撈到的小頭睡鯊。圖片來源:Julius Nielsen
「小頭睡鯊幾乎沒有可以用來測定年齡的組織。因為不像硬骨魚類那樣擁有鈣化的組織,事實上大部分鯊魚的年齡測定都不容易。」尼爾森介紹道,「不過我們也不是第一批要面對這種問題的人。比如有其它研究者就在研究鯨時用到了眼睛。我們也因此得到許多啟發。晶狀體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組織,在它的內部有非常多的結晶態的蛋白,這些蛋白結晶在代謝上是非常不活躍的,你幾乎可以把它視為活的生物體中『死的』組織。」盡管如此,晶狀體還是不斷生長的,大的鯊魚個體里的晶狀體就比小鯊魚的要大。「於是我們把晶狀體一層層剝開,取得最核心位置的晶狀體核——這一結構中的蛋白質在鯊魚還是幼崽的時候就有了。」
有了這些小頭睡鯊的晶狀體核,尼爾森採取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也稱碳14測年法)來估測它們的大致壽命范圍。在所有的樣本中,最大的兩條小頭睡鯊的壽命分別預計為335±75歲和392±120歲;體長小於3米的小頭睡鯊應該不足100歲,而體長達到5米的那些龐然大物們則至少應該已經有了272歲的高齡——如果估計准確,它們的壽命已經打破了弓頭鯨(Balaena mysticetus)保持的211歲的脊椎動物長壽紀錄。這批小頭睡鯊中最大的鯊魚體長為502厘米,而按照研究者的估算模型,小頭睡鯊的體長極限可能是546±42厘米,這也確實很接近目前發現的小頭睡鯊的體長紀錄。
為什麼它們能那麼長壽?
小頭睡鯊為什麼會擁有如此長的壽命呢?「我也不知道。」尼爾森表示,「不過,小頭睡鯊是一種冷血動物,它們居住的環境溫度也非常低,它們的體溫和環境溫度都大約在-5℃到-1℃之間。而且,它們的游速非常慢,吃的可能也不多,或許它們還能夠保存能量,而不花費太多。總之,如果你的體溫很低,消耗的能量也不多,那麼你的代謝水平就很低。」但他也指出,北冰洋海域還有很多其他魚類,它們並沒有這么長的壽命,北極鱈就一般活不到十歲,所以水溫並不能解釋全部。「小頭睡鯊肯定還有著它的秘密,只是我們目前還不清楚。我們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研究來更好地了解小頭睡鯊,是什麼阻止它們的細胞死亡,又是什麼保證它們的心臟可以跳動這么久。」
研究人員朱利爾斯·尼爾森
同樣有待闡明的問題還有很多。小頭睡鯊怎麼捕食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小頭睡鯊的游速實在太慢了,有很多人甚至認為它們是食腐魚類。但是我個人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類更積極的獵食者,一種埋伏型的獵手。它們的食譜里包括了大西洋鱈魚、狼魚、鰩等魚類,鰭足類也常常成為它們的獵物。但是它們具體的捕獵手段至今還是鮮為人知的。」
不過,這些長壽的魚類倒是常會被人類意外捕撈,也有因捕魚器具而受傷的狀況。「我們其實還都不清楚小頭睡鯊的種群數量大致是什麼樣的,總體來說我並不認為小頭睡鯊已經到了面臨生存威脅的程度,但是它們肯定對人類的開發相當敏感。北冰洋環境在經歷巨大的變化,我們應該要對它們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保護它們。」尼爾森說,「但在我們對政策制定者說『我們得這樣那樣做』之前,我們必須掌握關於如何保護這些動物的知識。」
在格陵蘭北被科研船隻Sanna號放歸的另一種小頭睡鯊。圖片來源:Julius Nielsen
光知道歲數還不夠
談到未來的研究,尼爾森對於小頭睡鯊的一切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我們現在知道它們很長壽,這可以進一步引出一系列有趣的話題,比如它們何時何地出生、長大、尋覓配偶、繁衍後代。」他說,「我們知道如果給一隻小頭睡鯊安上標記,三個月後它能跑到距離捕獲地點1000千米遠的地方,這個遷徙距離是很遠的。我猜想它們必定會有一個關鍵的區域比如繁殖的區域,我對這一點很感興趣。另外,這么慢的魚是怎麼捕獵的,不同區域的種群之間有著怎樣的遺傳差異……這一系列最最基本的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目前最迫切想要知道的東西。」
一頭小頭睡鯊在格陵蘭迪斯科灣游到近海面的位置。圖片來源:Julius Nielsen
盡管小頭睡鯊在北冰洋地區的名氣著實不怎麼樣,漁民們常常捕撈到它們又無法處理,其他研究者甚至在開發將它們具有毒性的肌肉組織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手段。然而,對於在深海中縱橫了數百載光陰的小頭睡鯊來說,在工業發達的時代死於橫禍絕不應該是它們應有的宿命。希望尼爾森的進一步研究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小頭睡鯊,讓我們至少可以對它們的繁殖海域進行保護,或許這些老壽星們才能繼續保留昔日的風采。
內容源自: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健康TV),專注權威易懂、好看好玩的大健康視頻製作與傳播!
參考文獻:
Julius Nielsen et al. Eye lens radiocarbon reveals centuries of longevity in the Greenland shark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Science : Vol. 353, Issue 6300, pp. 702-704 DOI: 10.1126/science.aaf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