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解決太極拳練習中的斷勁?
斷勁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思想意識沒有把一套太極拳看成是一個整體,而是當成了一個一個單獨動作,這個動作完成了,再進行下一個動作,這就造成斷勁。動作轉換時,不放鬆,尤其是各個關節部位在沒有松開的情況下,就急於變換下一個動作,也會出現明顯的斷勁。動作不圓活,直出直入,稜角明顯。
2、中華太極拳中講得「絞別勁」是什麼勁?
太極包含多種勁:沾粘勁、聽勁、走勁、化勁、引勁、拿勁、發勁、借勁、開勁、合勁、絞別勁、符合勁、鑽勁、崩炸勁等等!
就是推手以巧破千斤的勁道。
化勁;對方來攻我方化解。
沾粘勁;對方出什麼招式我方都進著他的勁還擊。
借勁;以力借力。
鑽勁;就好比一種寸勁。
拿勁;就是擒住在借發力。
3、太極拳如何練習開肩和開胯?希望能得到具體指導,多謝
太極練習開肩和開胯的方法:
1、開肩
掌心內含,撐起來就可以了。腳趾也是一樣的也是輕輕的抓著地面,手指腳趾都是同樣的,輕輕的綳起撐起。
要做到兩肩崩彈,感覺到勁力能打到指尖,而且能夠彈出去再自動的彈回來,這樣效果就到了。並且從外形來看的話整個手臂會有顫動的感覺,從聲音來聽的話,肩部會發出「嘭嘭」的聲響,需要在數量上多累積,由量變到質變,這點非常的關鍵。
2、開胯
時刻保持前後運動狀態,切忌左右擰擺。多移重心有三個前提不得違背:一是固膝定腳,二是立身中正,三是襠的運行路線要接近直線。橫向開步腳要齊,縱向開步要控制角度,左右橫向開步時,兩腳尖要在一條直線上。
(3)太極拳脊柱崩彈擴展資料:
1、練太極拳要求襠要開,圓撐、虛撐、虛靈,實質上是對胯骨的要求,若要開襠,胯根必須松開撐圓。胯不開,襠為人字夾襠。
2、初練時,可盡量放鬆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肋骨下的腹肌要放鬆,這樣使體重落到胯骨之上。進行運動時,只須注意胯的旋轉,就能帶動腰部的旋轉。
3、下肢的內撐外裹,也全憑胯關節的松活圓轉,上下肢的靈活性全靠胯的領帶。拳勢中腰胯的平行旋轉甚多,發力就是在胯的旋轉速度加快時產生。引化來力也只須松轉而避之。
4、關於為什麼打太極拳後身體越來越差的問題。
恩...問題不少,咱們聊聊天,就算相互的一個小交流吧。
趙堡的架子基本還是母型,不錯的東西。
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給你講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流傳了很多年,因為很有教育意義。
從前有個技擊水平很高的老師,門下有很多徒弟,有一天老師的鄰居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拜師,希望看在往日多年鄰居的情分下教教孩子,但是他的孩子是個傻子(弱智),老師礙不過面子只好收下了,但是只教他三招,兩拳加一腿。老師技擊水平非常高,經常交流,所以很自負,5年後一個曾經在交流中被他打傷的人找上門來想報仇,此人顯露了一下功夫,老師自覺難以取勝,遂不想接手,後門下首徒代師比武,三招兩式便敗北,老師面上更無光,仇人便就此譏諷,此時傻子發怒沖向仇人,每每發招就三招,但令仇人無法招架,更無法破解,最終胸中一掌,小腿中一腿,被傻子拍倒在地,吐血敗北而去,臨走時言:有徒如此,師必盛之,今生報仇無望。仇人走了,師父晚上靜坐了一宿,第二天帶著所有徒弟到傻子的練功場,用手指著被傻子打出樹上的凹坑說「你們天資聰穎,但缺乏耐心,以往自以為是之事,必當為是,今後練拳當如傻子」
從那以後,基本上老一輩的老師,都會對自己的徒弟說「練拳如傻子」,這里是一個典故,意義就一個,因為你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會,老師怎麼教你便怎麼學,如果,還要自己抖點小聰明,自己胡琢磨,那就背道而馳了。傳統武術很強調水到渠成,一步步積累而成,你看似無用之處,往往才是精華。切不可因其無用,而廢之。
講完這個故事,你第一個問題自己就有答案了吧,還有一句老話兒,送給你——「吾意雖善安知天下無有善於吾者,吾藝雖精安知天下無有精於吾者」?
現在說第二個問題
這個問題有兩個出發點,第一,你真的喜歡武術嗎?這個問題我每年都在問自己,因為學習武術是一個異常枯燥的過程,領悟與體悟又是一個令人抓狂崩潰的過程,除真好此道之人,否則終難有成就。第二,你了解你的師父嗎?給我感覺你和你師父根本不熟,可以算陌路人,但是卻有敬畏,你從心裡就沒和你師父進行靠近與交流,甚至還抱著懷疑的態度,彼此都隔著面紗,如何學拳?師父就如同你今生的再生父親,拜師帖一遞,一個頭磕下,一杯茶敬過,那就是你的父親了。學拳,學的是老師的拳,練的是自己的拳,還要學老師的人品與性格。
你先給出自己這兩個答案,然後你自己再想想應不應該學,值不值得學,所謂懷疑,上百年的東西了,經過無數人的改良,憑一人之力就去懷疑,有點兒戲。其次,你懷疑自己,但是,你才練多久,一個體操冠軍4 5歲就要訓練,15 18歲拿成績,十多年,你才多久,你是在懷疑自己嗎?你根本就是不了解自己。
咱們再聊聊第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引申到鍛煉身體的層面了,首先說基本功,基本功必然是有,但是老師未必教,讓一大群血氣方剛的青年,成天就重復幾個簡單的動作,傻子才跟你學呢,所以老師有老師的考量,基本功會告訴你,但是不會讓你真去練,師父領進門,學藝在個人,東西告訴你了,回家練,此後天天找老師交流。其次,我們從來沒說太極拳的基礎是站樁,太極拳是活樁,什麼叫樁?古文有言——「定式為樁」,太極拳行拳過程中,無一刻不在動,但無一刻不在定,這就是陰陽,動中找靜,這是太極樁,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從靜找動,對不起,那不是太極拳的東西。
所以,這個問題很簡單,身體不好必須調理,這是中醫的說法,武術也是一樣,所以,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晚上鍛煉,練練聽力眼神膽氣,按時吃飯,年輕人,14天,差不多就能恢復回來,對了,還要少淫思,少妄想,這些都耗氣血,練的雖不是童子功,但是有句老話一定要記住「精養靈根氣養神,養根養氣固根基」。沒事多跑跑步,多游泳,累了就休息,也不必過量。
此時注意,練拳時,不可發力。
第四個問題
實際上交流不是讓你去技擊,每天把自己的身體感覺告訴老師,他是過來人,他見過很多練武之人,總有可借鑒之處,你把感覺告訴老師,老師由此可以判定是否你現在身體狀態正常,調養身體還是靠自己,你天天熬夜酗酒抽煙,我備十根大人參給你,你該損還是損。
正如我前兩天說的,你技擊能力可能提高了,但是身體損了。
拳可以打,不可發力,跑步與游泳則適量,等待精力恢復以後,再刻苦練拳。
不知道你改沒改呼吸方式,改了的話最好,但是千萬別用太極拳的呼吸方式去跑步,那樣你會暈過去的。
********************************************************************************************************
關於補充問題
中國武術近代史上我崇拜過兩個人,第一個是尚雲祥,形意拳大師,也是國民29軍的教頭,29軍的大刀術,就是他創的,名為「破鋒八刀」,他也是中年才習武,和你一樣,這在我們看來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他做到了。第二個人是薛顛,同樣是形意拳大師,我第一次知道薛顛的名字與事跡,是1987年,同年知道的葉問,他是個武痴,一生好武,最終為尋得突破,走上了「邪路」。
這兩個人身上的特性,代表了武術與人生,由此贏得了後代尊敬,雖然我不是形意門人,但是無限崇拜,所以您說您40歲,在我看來,不算什麼。
武術是什麼?武者攻也,術者變也,攻敵之變化謂武術。
太極拳是一門拳術,是拳術必然有技擊性,沒有技擊性就要被歷史淘汰,學太極拳,不學技擊,那等於就是沒學,你可以不去技擊,但是不可不學,我還是給你舉個「筷子理論」
父母教給你怎麼拿筷子,但是不告訴你筷子是幹嘛用的,你一生也不知道筷子是用來吃飯的工具,當你會用筷子吃飯時,你會發現,你對於筷子的拿法,對筷子的用法應用的更加熟練,日趨成熟。
同樣,一門拳術,不光是太極拳,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用,避開技擊而行,那一生拳術難有提高,避開技擊,太極拳基本上沒有什麼鍛煉效果可言,不如去跑跑步,爬爬山,明白技擊以後,你才明白什麼是太極拳,怎麼練太極拳,怎麼養生,怎麼用陰陽角度明事理。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裡面寫了一句令後人觸目驚心甚至規劃武術發展的話——「既得藝,必試敵」,不明白技擊,不去技擊,武術僅僅就是一套廣播體操。
然後說樁的問題
現代武術已經規范了,把樁功規范為兩種:一種是動樁功,一種是靜樁功。
太極拳與八卦掌就是動樁功,所以它很難,要求在不斷的運動中找靜,運動中找樁。
形意拳與意拳是靜樁功,但是練好也很難,要求在靜中找微動,靜中找樁。
你站在那裡一動不動找樁,那不是太極拳的東西,是別人的東西,兩個東西表現效果有些區別,練法也有區別。
太極拳的內勁像海浪,連綿不絕,沒有大,也沒有小,敵人強則強,敵人弱則弱,一波一波無枯竭,最簡單的就是推手中的雙打輪,粘黏連隨全憑著自己聽,只要不丟,能把對方累趴下。
形意拳的內勁像炸彈,兇猛且霸道,不論敵人強弱,皆摧毀之,劈崩鑽炮橫所像披靡,當然形意拳後人誤區很重,很多人練的是形意,但打出來根本不是形意,讓人看了覺得味如嚼蠟。
如果你和兩位大師切磋過,就會有如下感覺,跟太極拳大師打,別想逃,跟著走,別想拆招,跟著化,別想打過他,只拼體力與耐力吧,如果你不是一個絕頂高手,就應該明白你所學的技巧與招數根本就用不上。
跟形意拳大師打,你別想進去,你會永遠在外門,人家一上步,甚至不用出拳,你就能被趟出去,水平次點的,你可以與其拼個整勁,拼不過就1個照面的事兒,與其說是被打飛,不如說是被放出去,如同炮彈。
但是,這么多年來,我還未遇到一位真正會發人的老師,都是學會了放,發放是兩個層次,但是好像發人的方法,僅僅存在了書中。
令人遺憾的是,很多老師,居然將這兩個東西混為一談....
還是那句話,你問問自己,審視一下自己,真的喜歡武術嗎?喜歡就練,不喜歡別耽誤功夫,沒有技擊性的武術能鍛煉身體,絕對沒有你跑步的鍛煉效果大。
5、請問太極拳真的是騙人的嗎?
現在的太極拳我不覺得還有人真的會。
我家二爺爺是學螳螂拳的,祖傳的拳法,他也會打套路,但他小時候教我拳時卻很少讓我打套路,套路只是讓我平時熱身用,他教拳一招就是一招,不會連起來教,如果把他教的拳連起來打,那會非常難看。
比如雙風摜耳,那就是上步雙拳橫掄太陽穴,絕不會讓你先黑虎掏心再野馬分棕最後再連雙風摜耳。
因為每一招都是奔著讓人失去反抗能力去的,像打咽喉掏下陰,這些招都是有的。
如果說我長大後見過什麼像的拳法,那就只有當兵時學的軍體拳了,一招一式都是有意義的,沒有任何多餘的花哨。
我二爺爺說他小時候就是這么學的,家傳的拳是能打人的,套路也是必學的,不過套路不是為了練拳,學套路是為了糊口。
因為以前人窮,武師更窮,有時候為了糊口,一旦落魄了,需要上街賣藝討口飯吃,這時就需要打套路,說白了就是用來表演,怎麼好看怎麼來,實際上學拳卻不能那麼隨便,因為你用套路那大開大合的動作,根本不利於發力。
所以我覺得太極拳傳到現在基本已經失傳了,你說太極拳講究松,下盤要松垮,還有很多下胯的動作,這有什麼用?
別人打過來,站都站不穩,又怎麼卸力打力?
除非是拍電視劇,不然憑借人類的反應,想要後發制人,前提至少也要下盤穩,武術中最講究馬步穩,可我真不覺得太極那看起來仙氣十足的松胯能穩。
雖然詠春也在擂台上被人摩擦,但我覺得詠春確實真能打的,因為詠春是南拳,南拳講究短打,套路少,多數時間不是拿來練套路,而是需要打梅花樁木人樁或者牆靶。
所以像洪拳詠春這些拳法,雖然打起來難看,但真的是能打死人的。
都說長拳短打。
北方很多拳種多喜歡研究大開大合的長拳套路,所以我真心不覺得那些拳種還有幾個沒失傳的,就我知道能保證還有傳承的,大概也就是少林寺了。
因為少林寺有不外傳的心意把,沒什麼套路,屬於北方短打拳種。
其他可能還能打的,應該就是八極拳七星螳螂拳以及形意拳的半步崩了,因為這些也屬於短打。
其他的拳種,特別是太極拳,我覺得最多隻能算是健身操。
太極拳我猜如今就算沒失傳,那也是快了,等老一輩死絕了,估計太極拳連健身操都算不上了,因為根據體育總局武術協會等「高等部門」精簡改良以後,太極拳是越來越漂亮了。
特別是最新版的28式,堪稱完美的太極舞,你練太極的不學還不行,因為這是武術比賽的評賽套路,逼著你學呢。呵
如果說太極拳還剩下什麼的話,大概也就是最基本的八式五步了,要是傳說中的拳打千遍,其義自見是真的,那麼蘊含太極精髓的八式就是唯一能保留太極拳真意的精華了。
6、開胯不收胯很危險嗎?
開胯很重要,能使身體變得柔軟,也能讓腰部挺直,但收胯也同樣重要,但往往卻被人忽視。收胯不但可以提臀,可以防止胯太寬,也避免讓,盆骨變形。
開胯、收胯只要堅持練習,大腿減2cm、小腿細1cm根本不再是夢想。而且收胯也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好處很多。
(6)太極拳脊柱崩彈擴展資料:
1、腰胯不分
「活胯」與「彈胯」差距巨大,「胯」與「肩」相合,可以體現出身體的活,而「彈胯」是用胯根大筋崩彈而出,是一種被動發勁狀態,跟肩相合,可以使身體變得暴烈而靈動!而傳統拳中通常所說的「腰勁」。
其實並不是腰椎的擰轉,而是指將腰椎向後撐開,使脊柱成「弓」,要的是縱向的崩彈。一味看拳譜練,會形成很多的誤區,想當然用「腰椎」橫向擰轉發勁,會損傷脊柱。
大家都知道「脊」有縱向的支撐力,但卻沒有橫向勁力,橫向勁力來自於「胯」,縱向的脊柱崩彈卻得益於「腰椎」的後撐,「螺旋」是由胯的擰,脊的彈相合而撐成,明白這個道理,功夫就不容易出偏差。
2、襠胯不分
胯和襠是兩碼事,"襠"是兩腿所夾之角,而"胯"其實是骨盆之位的一塊地域。襠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隱私部位,難以示範。,不能簡單地把開胯理解為橫叉,壓腿等。
7、太極拳的9大口訣是什麼,我只知道2個<<太極陰陽決>> <亂環決>>
全部給你,好好看,好好練,祝你開心
太極拳九決原文
(太極拳九決原文
(一)全體大用決
太極拳法妙無窮,棚捋擠按扎衣生
斜走單鞭胸堂占,回身提手把著封
海底撈月亮翅變,挑打軟肋不容情
摟膝拗步斜中找,手揮琵琶穿化情
貼身撩近橫肘上,護中反打又稱雄
進步搬攔肋下使,如封似閉護正中
十字手法變不盡,抱虎歸山采列成
肘底看捶護中手,退行三把倒轉猴
墜身退走板勉勵,斜飛著法用不空
海底針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前進著法成
腕中反有臂拿法,雲手三進臂上功
高探馬上欄手刺,左右份腳首要封
轉身蹬腳腹上占,進步栽捶迎面沖
反身白蛇吐信變,採住敵手取雙瞳
右蹬腳上轉肋踩,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雙風貫耳著法靈
左蹬腳踢右蹬式,回身蹬腳膝骨迎
野馬分鬃功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搖化單臂脫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單邊下式順鋒入,金雞獨立占上風
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
十字腿法軟骨斷,指襠捶下*為鋒
上步起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閃正中
轉身擺連護腿進,彎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閉顧盼定,太極合手式完成
全體大用意為主,體松氣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決
十三字:棚.履.擠.按.采.列.肘.*.進.退.顧.盼.定。
棚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功
搭手僂開擠掌使,敵欲還著勢難退
按手用著似傾倒,二把採住不放鬆
來勢兇猛洌手用,肘*隨時任意行
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精
過敵上前迫近打,顧主三前盼七星
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
太極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功決
蓬手過擁摸入盤,粘沾不離得著難
閉棚要上采列法,二把得實急無援
按定四正隅方變,觸手即佔先上先
履擠二法趁機使,肘*功在腳跟前
遇機得勢進退走,三前七星顧盼間
周身實力意中定,聽探順化神氣關
見實不上得功手,何日功夫是體全
操練不按體中用,修到終期藝難精
(四)八字法決
三換二履一擠按,搭手過棚莫鑲先
柔里有剛功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避人功守要采咧,力在驚彈走螺旋
逞勢進取貼身肘,肩胯膝打*為先
(五)虛實決
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動
練拳不暗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
虛守實發掌中竅,中實不發藝難精
虛實自有虛實在,實實虛虛攻不空
(六)亂環決
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秒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四兩千斤著法成
手腳擠進橫豎找,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七)陰陽決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克二法隨著用,閃進全在動中求
輕重虛實怎的是,重里現輕勿稍留
(八)十八在決
棚在兩臂,履在掌中,擠在手背,
按在腰攻,採在十指,列在兩舷,
肘在屈使,*在肩胸,進在雲手,
退在轉舷,顧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滯在雙重,
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沖。
(九)五字輕決
按從側方入,閃展無全空,
但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
軟含力蓄使,粘沾不離宗,
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鬆,
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使,
軟非用拙力,擁臂要圓撐,
接進圓活力,摧堅戰敵鋒,
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勿失空,
擠他虛實現,推開即成功!
太極拳秘訣原文以及太極拳九決註解,均抄錄於太極拳理論書籍中,難免有錯處,讀時應謹慎!
8、太極拳如何習練?
怎樣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瑰寶,集健身,技擊於一體,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怎樣練習太極拳呢,怎樣練習才能達到健身、技擊的效果呢?這在各類拳論中,前輩們早已闡述過。現筆者結合老師的教導和自身練拳的體會,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放鬆
1.體松。即身體放鬆。身體各關節,部位的機肉群不緊張,肢體在受外力時,各關節自如轉動,而不是使身體成為僵硬的整體。這種狀態下的身體是由各靈活轉動的局部構成的。受力時則分解為局部,發力時則合為整體。這樣,才能化解來力,增強身體的穩定性和反擊能力。這就是真正的放鬆了。
2.精神放鬆。我認為,放鬆就是在大腦的支配下,肢體有意識地、能動地鬆弛,無論什麼情況,精神都不緊張,心中自然,無論發生何事,泰然處置,從容應對。
王老師所教放鬆方法是:在運動中著重注意肩、肘、手和胯、膝、腳上下三節的放鬆。在練拳時,要以無極樁的要求為標准,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向下松垂,一直松到腳底湧泉穴,無絲毫上挺之力。要多做旋腰轉胯的運動,兩腳開立,脊柱正直,左右轉動腰胯,膝、踝亦隨之轉動,兩手臂自然地隨之左右甩動,有利於肩部的放鬆。
蒙王成老師教授,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自己身體的肩、胯等關節就能很快松開了,手臂的反應也更加靈敏,一次,和別人推手時,在對方大力推來,我沒加思索,輕輕一擺,化開來力,手自然接在對方肘下,隨手一領對方出去老遠;對方和我都很吃驚,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效果,我這才體會到,王老師講的只要放鬆好,自衛、進攻的招式自生的道理。
二、渾圓。松的問題解決之後,就要解決渾圓的問題。有的人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一趟拳形容出來,仍是有凸凹處,不飽滿。就是渾圓的問題沒解決。所謂渾圓,就是渾厚、圓活、飽滿。在練拳過程中,始終有一種沉穩的內勁在裡面。看王成老師練拳,就可以體會到渾圓之韻。在他使用順攔肘時,尚未觸身就感覺到一股很大的力逼迫你向後跌出,這就是渾圓的效果。
三、旋轉。旋轉的問題是應該與渾圓同時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太極拳是圓運動,但這個圓不是平面的圓,而是立體圓,是以脊柱為中軸的公轉(源動腰脊、旋腰轉胯)和上下肢自身的自轉(上行為旋腕轉膀、下行為旋踝轉腿)相結合的旋轉,即所謂的蜾旋運動。如果圓形運動沒有螺旋式貫串其中,這個圓形運動仍然是走的直線。所以,要想解決旋轉問題,即達到螺旋運動,必須做到:
第一,在練拳時,要使脊柱正直,不歪不倒,所謂立身中正,以脊柱為軸左右旋轉。
第二,在每個式子中都要注意起、承、轉、合四個階段,尤其是上式結束向下式子過渡過程中,要充分做到主旋轉。
第三,上肢以手掌的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翻轉為標志,始終進行旋轉運動,而不是無變化的直來直去。
第四,以脊柱為中軸的旋轉要和上下肢的轉動相配合,相一致,以主動手方向為准,始終是向著同一個前進方向。這就是在公轉的基礎上進行的自轉,從而增加手臂旋轉的勁力。如與人接手時,螺旋鑽入的勁就會大大增加,而不是產生方向各異的分散勁,即所謂的「整勁」。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渾圓呢?我認為,上肢在做每個動作時,適當地處於彎曲狀態,並微有外撐、前鑽之意,左右手對稱撐圓運行中動作都以弧線構成。下肢要圓襠、開胯、進退轉換要走弧線,避免直來直去。這樣,身體上下肢圓撐,雖未用力,卻有一種頂天立地,支撐八面的感覺。就象一個充滿氣的球體一樣。這時,你就會氣血順暢,達於四梢,手指有一種發麻、發脹、針刺的感覺。
9、淺談練太極拳如何練到「震動」,「波動」
簡單說,靈感、直覺等,應該有相應的波動性質的物質載體,這種不熟悉的物質載體,可能是「宇宙中的暗能量」(屬於傳統哲學「炁」的范疇)。世界的所有物質,包括電子、質子、中子和原子以及所有的宏觀事物,也都有與其本身質量和速度相聯系的波動的特性。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且波長越長,頻率越低,波動性越顯著;反之波長越短,頻率越高,粒子性越顯著。阻尼振動和受迫振動就是說人的力點從腳(丹田)發出後,有損失,如不損失那就是說:「用意不用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整個過程運動,是把力從腳傳遞到手(運勁過程——按:我在此可以說它就是一個振動傳遞或波傳遞的過程),在過程中去最大程度減少無關部位的損耗或減小相關部位的阻尼……如人在氣墊上走(跑)時、沖浪等運動時一定要隨波。那就是帶給我們一個思考,如何去練好太極拳了,如何做到陰陽互濟,如何做到手足相通,瞬間一動即刻將足上之力全部傳遞(震動、波動)至手或身體表面的其他部位,產生「不加力而力自彰」的效應……
如形容人出拳(掌)有力和速度快時,會說出拳(掌)帶著聲音,它就是與空氣產生振動的效果。
如打血肉之軀,用一瞬間的震盪力(在此說的是震盪),輕者可令其神識暫空,氣血滯緩,立時能制住其形體,如被點了穴一般。重者震斷其筋脈,取其性命。所以,在施勁之時,這抖顫之力要自行掌握好,輕重有度,以控生死。選擇穴位而振,尤增效果。
聲波、光波、沖擊波等波同樣都能殺死人。
看到這您去感受一下您心臟的震動(振動)、腳與大地接觸的震動、外部撞擊您的震動……感受一下血液、水波、風波、聲波等的「波」動……
1、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ality)
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質同時具備波的特質及粒子的特質。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震動的微粒子的解說——量子論。
微粒子的振動+平動=波動粒子。
在經典力學中,研究對象總是被明確區分為兩類:波和粒子。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光,後者則組成了我們常說的「物質」。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人們開始意識到光波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1924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假說,認為和光一樣,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據這一假說,電子也會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動現象,這被後來的電子衍射試驗所證實。
2、共振創造了世界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在一次劇烈的大爆炸後產生的。而促使這次大爆炸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當宇宙還處於渾沌的奇點時,裡面就開始產生了振盪。最初的時候,這種盪振是非常微弱的。漸漸地,振盪的頻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強,並引起了共振。最後,在共振和膨脹的共同作用下,導致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然巨響,宇宙在瞬間急劇膨脹、擴張,然後,就產生了日月星辰,於是,在地球上便有了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也有了植物蓬勃葳蕤、動物飛翔騰躍。
共振不僅創造出了宏觀的宇宙,而且,微觀物質世界的產生,也與共振有著密不可分的干係。從電磁波譜看,微觀世界中的原子核、電子、光子等物質運動的能量都是以波動的形式傳遞的。宇宙誕生初期的化學元素,也可以說是通過共振合成和產生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簡直無法想像,但它們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100萬億分之一秒的瞬間,互相結合起來,於是新的化學元素便產生了。因為宇宙中這些粒子的生成與共振有著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粒子物理學家經常把粒子稱為「共振體」。
既然共振是宇宙間一切物質運動的一種普遍規律,人及其它的生物也是宇宙間的物質,當然共振也是普遍存在於這些生命中了。
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環等都有其固有頻率外,人的大腦進行思維活動時產生的腦電波也會發生共振現象。類似的共振現象在其它動物身上也同樣普遍地存在著。我們喉嚨間發出的每個顫動,都是因為與空氣產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個個音節,構成一句句語言,才能使我們能夠用這些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情感和進行社會交往。
許多動物身上還存在著其它一些形式的共振現象。炎熱的午間,蟬兒發出的「知了、知了」聲;寧靜的夜晚,蟋蟀發出的「嘰—嘶」聲;還有不知疲倦的大肚子蟈蟈的鳴叫聲,盡管這些昆蟲的聲調大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之處都是藉助了共振的原理,都是靠摩擦身體的某一部位與空氣產生共鳴而發聲。除了昆蟲之外,鳥類也是巧妙地運用著共振來演奏生命之曲的大師,它們運用共振所發出的圓潤婉轉的鳴叫聲,是自然界生命大合唱中最為優美的聲部和旋律。因此,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共振,世界將會失去多少天籟、大地將會變得多麼死寂!
3、萬物生長靠共振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其實也可以這么說:萬物生長靠共振。因為我們所熟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亦是葉綠素與某些可見光共振,才能吸收陽光,產生氧氣與養分。所以沒有共振,植物便不能生長,人類和許多動物也就因此會失去了食物的來源。也就是說,沒有共振,地球上的生命便不能長期存在。
4、音叉效應
音叉效應指的是,對於有的事物,不在於你對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關鍵在於找准了它的脈搏。由於音叉效應的存在,也有可能產生微小的擾動就帶來巨大影響的情況,比如雪崩。
在警匪片中我們有時候會看到這樣的情況,珠寶店裡的貴重珠寶都是放在可以防彈的特殊玻璃裡面,就是說這種玻璃特別堅硬,子彈都打不透,錘擊也無法敲碎,但是卻可以用音叉振動,當選擇的音叉頻率和玻璃的諧振頻率一致的時候,玻璃卻會嘩啦一下裂成碎片。這種通過感應對象用巧力而不用強力的方式我們把它稱作音叉效應。
一個更通俗的表達音叉效應的詞是共鳴,當互相作用的雙方產生共鳴的時候,就可以激發出特別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可能是建設性的,也可能是破壞性的。
共鳴體現的現象是:對於有的事物,不在於你對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關鍵在於找准了它的脈搏,由於音叉效應的存在,也有可能產生微小的擾動就帶來巨大影響的情況,比如雪崩。
5、單自由度系統的線性振動
指可用一個來確定系統位置的線性振動。它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許多振動的基本概念和特徵可由此引出。它包括簡諧振動、阻尼振動和受迫振動。
簡諧振動 物體在與位移成正比的恢復力作用下, 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按正弦規律作往復的運動
10、太極八卦怎麼破解
內家拳(太極拳)導論
太極拳為全球第一大拳種。中國武術國粹代表拳系。中國三大內家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和符號。它是用身體詮釋和表達中國傳統哲學的學問。
武術區別於其他門類學問的本質,就是具備克敵制勝、強身自衛的功能。任何一種拳法,都是從實戰中創來,太極拳更不例外。
一般人認為,與人相爭,勝在力,所謂力強勝力弱;勝在速度,所謂以快打慢。
而中國拳術更注重,巧勝,智勝。但不代表不注重力量與速度,而是強調對力量和速度的過程式控制制,以期達到最大的打擊敵人保護自己的對抗效果。
戰爭,貴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太極拳的精髓,也充分體現知己知彼的功夫。在一定法則規范中從內修煉體味,達成知己功夫,從而反推衍生,具備知彼能力。
通常我們看到的太極拳,都是慢騰騰軟綿綿,於是乎大家就認為太極拳的特點就是「慢」「綿軟無力」,誤解也,偏見也。
而真正的太極拳,其勁力剛猛無比,無堅不摧;其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一觸即發。其所以「慢」,在於其重視力量自始至終、此消彼長的感應控制和因勢利導,而實際應用要求慢來慢應,快來快應實現更精確的戰力投送;其所以「綿」,在於重視力量的隱藏和儲蓄,而實際應用表現出綿里裹鐵以逸待勞的玄妙。
那麼,太極拳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高手少有,有緣見之者則更少;太極拳到底好么?那為什麼高手如此之少,出功夫如此之慢?真的是「十年不出門」嗎?既如此其優勢又在哪裡?
「有用才有價值」,相比其他,有大用而且見效快,才算真的先進,才算占優勢,否則,便是落後,該淘汰了。太極拳,要說好,那就該做到,克敵制勝優於其他武功;練習得法,進步當一日千里,無需太刻苦太勞累,無需皮肉痛苦打熬,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自然而然成就絕世武功,可在談笑間克敵制勝,而且隨著年限的增長,功力可以與日俱增,老當益壯。能做到嗎?能!因為太極拳是真功夫,真學問,先進文化。
陰陽論------中國式相對論
中國傳統的文化核心就是陰陽五行學說,(而八卦學說(易學)本身就是陰陽學說),由此而包羅萬象和闡述其內在的聯系。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各自獨成體系,又可相互兼容。中國三大內家拳分別以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為理論依據。太極拳理論主要運用的是陰陽學說,形意拳理論主要運用的是五行學說,八卦掌理論主要運用的是八卦學說。
說到太極拳就不能不了解陰陽學說。陰陽學說包括了幾個內容:
1、陰陽可分,一分為二,以至無窮。
2、陰陽互根,獨陽不生,孤陰不長,陰為陽之體,陽為陰之用。
3、陰陽可易,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此消彼長,循環往復,如環無端。
陰陽學說,實際就是表述的幾個哲學問題:矛盾統一論,普遍聯系觀,物質和意識(功用)觀,事物的運動觀。增強對陰陽各觀點的理解,將有助於太極拳的正確體會。
欲,掌握太極拳的奧妙,必先破解太極拳的密碼,即太極拳的總法則規范。得此,即為得法,所練舉手投足皆太極拳,不得此法,所有拳架即為太極操。
太極密碼
一、太極基礎密碼
1、三維支架:身體站立時,有三個軸,即在上下方向、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三維立體的保持身體的支撐和平衡。具體要求,上下懸拉(懸頂---五趾抓地,以肚臍--命門為中心上下分拉),前後扳機(吸胯--斂臀,使骨盆在肌肉拉力下翻轉扳緊,形成彈簧扳機),左右相掙(扣膝---圓襠,大腿骨內旋形成下部膝內扣,上部股骨頭部位外撐從而襠圓撐)。如此身體在上下、前後、左右三維,都具備了矛盾統一的控制力量。
2、脊柱三關:人體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椎部、胸椎部、腰椎部、骶椎部。其中頸椎部、胸椎部、腰椎部在骨盆支撐以上。它們的作用是緩沖上部力量,但同時也消解腰腿部上傳的力量。要求含頜立頸、含胸拔背、收腹立腰,以此來使骨盆以上脊柱樹立筆直,已達到減少緩沖,腰臀部力量可沿脊柱直線上傳,減少力量的損失。
3、任督連接:督脈起於會陰經過肛門沿脊柱上行至百會,任脈起於百會經過口下行至會陰。在肛門處、口腔處斷開,於是就需要收撮穀道(肛門)----舌抵上齶這兩個動作來連接督脈和任脈。從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動作主要是起調節腹腔和胸腔的內部壓力,以便於力量的更好的收發傳遞。從生理學角度看,這兩個動作還有調節植物性神經和促進腺體分泌的作用。
以上三部,即為太極拳的基礎密碼,是太極拳所有動作的總法則和貫穿始終的總規范。是破解太極拳奧妙的總法門,是進入太極拳大門的鑰匙。此為武道一式,諸式之母。不了悟此間奧妙,打一輩子太極拳也是徒勞。
二、太極拳的上肢運動密碼:
沉肩墜肘,是太極拳對上肢運動狀態的基本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其本質在於肩胛骨的松沉與外展,也就是說只要肩胛骨沉降外展,自然就一定是「沉肩墜肘」。肩胛骨的基本運動為上提、下沉、內對縮、外展四種,所謂力走後背,實際就是指腰腿部大肌肉群發力時,力沿脊柱上傳,至肩胛骨部,通過肩胛骨的支撐傳導作用(肩胛骨處在沉下外展狀態),傳遞給臂、手。要求在發力之前手臂先到,所謂稍節起,根節催。
三、太極拳的下肢運動密碼:
邁步如貓行,是太極拳對下肢運動狀態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其本質是吸胯斂臀和大腿的提、落。所謂根節起(中節曲)稍節隨,腿部的根結是腰胯,中節是膝,稍節是腳。即動意在腰胯,起步在大腿,小腿以下當「木桿」,如踩高蹺。
以上即為太極密碼。以此可以破解以下太極拳的奧妙。
破解太極勁力
1、破解整體發力:
太極拳重視丹田發力,而丹田實際上在這里應該這樣理解:腰、腹、臀、大腿等部的身體最大肌肉群協調發力,下蹬上頂(蹬腿頂頭,腰髖膝關節由屈而伸),是為身體主力。力,快發如爆炸,以肚臍---命門為中心上下兩頭彈崩(腰為主宰,腰不僅僅只是轉動主宰),上沿直立的脊柱剛性傳導直達顛頂,下沿小腿直達根底。從而表現出全身整體、彈簧、爆發力;力,慢發如頂簧,以肚臍---命門為中心上下兩頭彈撐(腰為主宰),不丟勁不頂勁。整體勁(身體主力)存在於一切發力之中,為萬勁之始。
2、破解螺絲勁與纏絲勁:
所謂螺絲勁,即腰脊、腿、臂等在旋扭中順直發勁。應該這樣理解,旋扭,並不要旋轉很大,有旋扭之意,而旋轉的幅度以自然為度,往往幅度都很小。即,攻進時旋轉必伴有順直(順著主幹軸直向)發力推進才有意義,此勁即為螺絲勁(如同上緊螺絲釘)。同理,抽退時,如同退螺絲釘。無論進退,順直方向的勁力為主力,旋扭為副力。
纏絲勁,稍復雜一些,加進包卷纏繞的動作,由螺絲變成螺母,不過原理相同。
此勁,必由整體勁催動(身體主力),不可丟了下蹬上頂之意(虛靈頂勁,如踩高蹺)。
3、破解力走圓弧:
凡力必發直線,整體主力必順軸線(腰脊)向上,而同時有以軸線(腰脊)為軸的旋轉,從而表現為力走圓弧。而局部力相應配合整體主力,如腿腳、臂手,理同螺絲與纏絲。
4、破解弸捋擠按采挒肘靠勁:
太極有弸捋擠按四正勁,采挒肘靠四隅勁。以應八卦,以應和東、南、西、北四正向,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向。
弸勁為橫張勁,橫中帶順直之意;捋勁為順向我勁,直中帶卷(腰軸轉帶);擠勁為對擠勁,擠中帶旋(螺絲式進退);按勁為順向敵勁,直中帶曲(肘似直非直,腕似曲非曲);采勁為向外順帶;挒勁為向內順帶;肘勁為以肘進擊;靠勁為以肩靠擊。
此八勁,也必由整體勁催動(身體主力),不可丟了下蹬上頂之意(虛靈頂勁,如踩高蹺)。
5、破解粘、連、跟、隨:
所謂粘連跟隨實際是一種狀態、一個過程,是敵我雙方的相對狀態的描述,而不是什麼勁力。只要如上所述規范運用好,加上步法的運用(稍後再述),其身體對力量的感應與表達自然就是是這樣的狀態。
太極基本練習法
一、樁式基本運動【密碼與引導式】
1、養生樁式:雙腳平開[三維平衡支架、通背部三關、接任督二脈]
2、呼吸法:(上體)提吸----沉呼,(下肢)降吸----升呼,曲吸----伸呼,縮吸----開呼,蓄力吸-----發力呼,起步吸----落步呼等等。
3、肩胛骨運動:提-沉-縮-展,練習體會四種。用其沉--展兩種,以保持背部打開(拔背),以利於腰腿勁向上肢的傳遞。
4、無極式-太極式:無極者,混沌未分也,太極者,天地始分,清輕者上升為天,重濁者下沉為地。取其意,做升降(腰腿蹬伸---下沉曲)----提按(臂手提起--按下)
5、抱球式(混元樁)---體會五弓形【身弓(指軀干與頭、臂弓(2隻)、腿弓(兩只)】
6、按手式(向下、向前)---開弓法【總弓:肩扛橫弓,腰腿蹬伸頭上頂,雙手抓弓弦向下按。身弓:脊柱背豎弓,腰背拔伸向後靠,雙手合力向前推】
7、技擊樁:雙腳站成丁八步(三體式或三七式),練習1-6法。
8、輔助強化法:
①:吸胯、斂臀法:體會翻轉骨盆和脊柱的前後彎曲的運動,吊襠的感覺。熟練腰胯部大肌肉群的運動。
②:搖頭擺尾法:體會骨盆與脊柱的側曲運動感覺。
③:胯圈:體會骨盆的環轉運動感覺。熟練腰胯部運動姿態的精確控制。
④:抖胯:體會骨盆的縱軸線前後擺動運動感覺。
二:實用技基本模式
1、螺絲手擒拿:手臂只有外旋與內旋兩種螺絲形式。
外旋要領:肩胛推送手臂內旋---出手,身體抽帶手臂外旋---收手。
內旋要領:肩胛推送手臂外旋---出手,身體抽帶手臂內旋----收手。
2、太極圓圈:只有外劃圓與內劃圓兩種圓圈形式。
外劃圓圈:外切手式,雲手式,肘外切式。
內劃圓圈:內切手式,貓洗臉式,肘內切式。
3、纏絲手:外纏絲與內纏絲兩種。
外纏絲:小纏絲手(腕尺側切),抄肘纏絲,大纏絲手(單鞭手式)
內纏絲:小纏絲手(腕撓側切),包肘纏絲,大纏絲手
三:實用技發揮模式
1、大崴樁:半馬步變半弓步。臂手配合有撕擰式。撕擰式即雙手一前一後產生撕勁同時隨扭腰產生擰勁。
2、長腰大崴:撕擰式和拉別式。拉別式即一手拉回隨扭腰產生拉力一手向後別。
3、摟腿獨立式:一腿摟抱敵腿,做崩(向上)---擰(旋轉)。
4、采挒手式:類似涮的動作。
5、抱崩式:雙手抱敵腰,做崩(向上發力)
6、背崩式:半馬步蹬伸-----折疊臂----低頭----腳下拉擦
7、推沖式:手持小棒子放胸前,做馬步推沖,大崴樁推沖,長腰大崴推沖。
四:太極發力 基本力
1、基本力: 由屈胯屈膝-----伸胯伸膝,以腰胯部(丹田)為中心上下分別傳出,上傳給上體上肢,下傳經小腿足至地面,最終形成支撐反作用力。
2、陰陽力:向內為陰,向外為陽;慢為陰,快為陽;柔為陰,剛為陽;橫為陰,直(縱)為陽;圓為陰,方(直)為陽,等等。
3、三軸力:縱軸螺絲,水平軸包卷,矢狀軸輪轉。
4、四正力:弸(橫)、捋(順向我)、擠(相對擠壓)、按(順向敵)
5、四隅力:采(順向外)、挒(順向內)、肘(肘斜撞)、靠(肩斜靠)
6、四跤力:崩(向上蹬伸勁)、拉(順向我)、撕(相對錯撕)、沖(順向敵)
7、五行力:劈(自上向下,取斧劈之意)、崩(直前,取木順直生發之意)、橫(側橫如斜面,取土橫擋水之意)、鑽(旋轉鑽出,取水流曲轉之意)、炮(自下而上,取火性炎上之意)
8、直拳:散打直拳的改進,拳形全程採用立拳直出直回,發力時採用整體發力方式中的爆炸式發力(伸胯蹬腿--抖胯),利用肩胛骨的外展撐推,把勁力傳到臂拳。李小龍的日字沖拳與此差不多。
9、擺拳、勾拳:如上法改進,唯加上同側腿腰胯肩膀的向內轉動。
10、鞭手、鞭拳:如上法改進,唯加上同側腿腰胯肩膀的向外轉動。
11、砸拳:如上法改進,唯加上同側腿腰胯肩膀的向內、前轉動,手臂由上向下砸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