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武術如何開發脊柱
含胸拔背,頭頂懸,提肛靜氣。這就是在開發脊柱。
人是直立動物,脊柱的承壓方式和動物完全不同,所以武術將脊柱的姿態調整到最適合承力的狀態。將脊柱周邊的肌肉,筋膜調動起來保護脊柱在運動過程中不受傷害。
氣功引導的周天,脊柱上的經絡穴位,也是為了開發脊柱。
2、怎樣練腰部力量圖解
一、仰卧起座
仰卧起座可說是經典的簡易運動,曲起雙腳,雙手抱頭,靠腰力坐起,碰到雙膝為標准,這樣一來不只是可以練腰力,還可以減肚腩,練出馬甲線。
如果這標準式的仰卧起座對剛開始練腰部力量的來說有些困難,可以做個簡易版的,同樣雙腳曲起,不同的是要伸直雙手,指尖碰到雙膝就行了,做了一段時間後,可以從簡到難,做標準的仰卧起座就沒問題。
二、向後伸展運動
向後伸展運動可以藉助工具完成。可以用絲巾或者短圍巾,握著絲巾的兩端,兩手慢慢向上伸展,到達頭頂後,再向後伸展,伸展到所能達到的極限,然後停止5秒,再來回做個幾次,就會明顯感覺腰部有酸酸的感覺,沒錯,這就是有效鍛煉腰部的效果。
三、向後踢腿運動
向後踢腿運動很是簡單,扶著椅背,把腿盡量向後踢就可以了。別小看向後踢腿運動,向後踢腿運動可是舞蹈基本功之一,向後踢的時候要盡全力,這時不只是能鍛煉腰部,還能塑型腿部線條,經常練習不只是腰部有力量,雙腿的線條也美美的。
3、武式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手型分為掌、拳、勾三種。
1、掌
武式太極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攏,但也不要太開,以手掌寬為度,大拇指自然鬆弛,虎口自然圓開,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張,以自然舒適為度。食指領勁,用意不用力。掌形成瓦棱狀。
2、拳
武式太極拳的握法是四指並攏,一起向內卷屈,手指肚貼於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內勾。拳握的不宜緊或太松,應以自然握實為度。
3、勾
武式太極拳的勾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輕輕捏合在一起,手心圓空,手向內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步型分為開立步、弓步、虛實步、側弓步、仆步、獨立步、跟步、實轉步、扣步九種。
1、開立步
武式太極拳開立步的基本要求是: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兩個肩井穴與兩個湧泉穴成兩條直線;百會穴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兩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
武式太極拳的弓步具體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向前移使全腳踏實,弓腿之膝不可超過腳尖,蹬腿的腳掌和腳跟要全部著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凡弓步,都要以弓腿為實,蹬腿為虛。
3、虛實步
武式太極拳虛實步的基本要求是:虛實分清,實步為全腳掌著地,全身坐實,承擔體重的70%。虛步為腳尖或腳跟著地,承擔體重的30%。拳論雲:「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
4、側弓步
武式太極拳側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外側邁出,先以腳跟著地,腳尖向外撇,隨著重心前移使全腳踏實,兩腳成丁八字,前腿弓,後腿蹬,成側弓步。
5、仆步
武式太極拳仆步的基本要求是:以左仆為例:右腳外撇,重心後移,周身骨節均需松開,使身體重心向下坐,兩腳掌著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腳尖不可翹起。
6、獨立步
武式太極拳獨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一腿站立,不可挺的太直,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下垂,腳尖向前。
7、跟步
武式太極拳跟步也稱隨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不管是進步還是要撤步,另一條腿或是向前跟或是向回撤,使兩腿統一如一條腿,轉換靈活。拳論雲:「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和「進退須換得靈」。
8、實轉步
武式太極拳的實轉子步是武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身體旋轉時,必須以實腳跟為軸,虛腳掌輔助轉動。
9、扣步
武式太極拳的扣步也稱摜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以歷扣步為例:左腳站穩,歷腳橫扣手左腳尖前,距離一腳遠,扣步是武式太極拳在技擊中的主要步形,可左右練習。 軀乾的形態也稱為身形,武式太極拳的身法在拳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身法的「身」在這里是指人的頭、肩、胸、臀、腰五個部位。
1、頭
頭部包括眼、耳、嘴和頭部的形態。
眼在武式太極拳中是十分講究的,楊澄甫說:「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之不足。」耳聽前後左右,嘴微閉、齒輕合,頷微內收,頸部自然松舒,顯示出精神振作又穩健含蓄。對頭部姿態的要求可概括為「虛領頂勁」四個字,意思是頭宜正直,不可前俯後仰,也不可左右歪斜,轉動時要自然平正。
2、肩
對肩臂的要求是:沉肩墜肘。它是指練拳的時候,肩關節要松沉靈活,不可聳起,也不可前扣或後張。肘要下墜,自然彎曲,不可僵直,結合沉肩做到肘不貼肋,肘不離肋,使手臂仍有圓轉松活之意。
3、胸
對胸部的要求是:含胸拔背。練拳時胸不可前挺,要明顯內收,而且松舒自然,拔背是脊椎有放鬆拔長之意。胸背部肌肉有自然松落之感,能含胸則能拔背,達到體態中正自然。
4、臀
武式太極拳對臀部的基本要求是:臀部要收斂。不可突出或者左右搖擺,,腰脊意向下,脊尾骨向上翻,小腹松舒自然,使尾閭保持正中。
5、腰
太極拳對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是為了氣沉丹田和轉動靈活;「沉」是為了氣不上浮,下肢穩定有力;「直」能使脊椎骨節節松舒,有上下拔長之感,使轉動時能夠保持中正安舒,同時腰脊椎骨有後撐之意。拳論雲:「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機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故松腰是練拳的關鍵要領所在。
4、太極拳如何練轉腰胯
常言道,傳拳不傳腰,傳腰師不高。太極拳武技不高的重要原因,腰腿有病:一在腿腳不能松虛合一,二在腰胯不能靈活變轉。論壇中言腰胯的貼子也不少,可惜大都術語連篇,或者說一漏萬,也不言操作方法,故而等於白搭。本論僅對腰胯簡要描述如下:1、腰胯總的要求是松虛靈活,沉降隨意,旋轉如輪。身法要領上可以這樣表述,腰脊貫直命門鼓,尾閭內合要中正,圓襠松胯准頭平,會陰吸起懸百會,松腹沉氣下湧泉。2、放鬆腰胯基本操作方法:一是馬步站樁定軸轉腰松胯,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進行。一般使髖盆轉到肚臍能對准左膝或右膝的內側為宜,而頭宜正,眼神往前方鼻中線遠視。過則易扭腰反而失勢。二是弓步站立定軸轉腰松胯,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成弓步,轉腰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進行。要定住雙膝不動,從向前正向轉髖盆到側身向計90度樣子,意念往肚前中線上合,上體不能成扭狀。三是虛實樁定軸轉腰松胯,同樣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進行。以白鶴亮翅樁為基本練習方法,髖盆的轉幅也達90度樣子,而上體不能成扭狀。四是藉助拳架中的海底針、下勢練習腰胯折疊,用內擺腳、外擺腳幫助松胯。反復多練,注意尾閭無形垂線要指向兩腳根連線,一腳全虛時尾閭無形垂線指向實腳的腳根。五是適當向後折腰盪胯,輔助達到松腰活胯目的。但是在盤拳、推手、打手時切記不可向後折腰,不然失勢必敗。六是不要強行用物理拉伸的方式松腰活胯,而是藉助貫注意念上行玉枕(甚至到百會去)的方法來進行。不然,後果自負。七是在練習可以配合雙手運動,但只是為了體會雙手之動由轉腰帶動的圓活之趣。八是練習腰間太極球運化中虛提實沉的狀態,配合練習蹲牆功。以上練習,不出一周,在推手打手化勁時中自顯其效。然而,若要松得透徹,仍需許多時日。[補充] 本人言的腰胯,僅指人體大髖骨及其周邊結構(腰部骨間架,包括兩胯、尾閭、兩大髖骨、命門處腰脊),腰各處筋腱,神經及其肉組織。腰胯要求松整合一,系人體協調運動的發動機,是內勁貫通的重要媒介。1、尾閭內合而松垂,鼓起命門。尾閭不前去也不後拖(相對於兩腳跟連線而言的前與後),因為前去必致挺胯,後拖必致突臀。尾閭只能合住會陰而松垂。2、發揮尾閭無形垂線的定軸作用。雙腳平開或前後開立,腰胯及其上身整體以此定軸作協調旋轉,不貪不欠,貪則扭腰,欠則不能最大程度得到旋轉效果。3、尾閭無形垂線在兩腳跟連線的滑動。此滑動使腰胯及其上身整體位移,不要轉體。 4、定住尾閭,沉住腰胯,兩胯要平,松腹部而鼓命門,並使上身左右彎轉,前後折疊,或圓形擺開至極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放鬆腰胯各個關節,在一定程度上對練習化勁化掉來勢有些作用。當然,這種化勁是沒有中定狀態的化發來得快捷,因此只是一種輔助功夫。
5、怎樣練好武式太極拳
麻婆拐線勢是趙堡太極拳裡面的一個招式,是本人的一位趙堡太極拳恩師傳授。特向武式太極拳愛好者推薦,作為練習武式太極拳的輔助功法。這個招式原本在趙堡太極拳拳架裡面有,很多師傅簡化不教這個動作。如果根據拳譜依葫蘆畫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武式太極拳稱為干枝梅,是指該套拳裡面沒有一點點多餘的動作,也有人稱為木偶拳,也是看在拳動作簡潔的原因,特推薦該動作,作為熱身用。練起來很好看,也實用,也是趙堡太極拳的精華。我的恩師十幾歲開始學拳,給我教授該拳的時候,恩師已經八十多歲了。該拳傳到我的恩師那裡,到今天至少有70年以上的歷史,再加上師傅的師傅學習的時間,在我們那裡傳授遠遠超過100年以上的歷史。我將我的那個師傅的套路裡面的這個招式單勢練習辦法摘錄出來,教個同門師兄弟,大家特喜歡,簡潔舒服,上功夫快。推手中用該招式,往往打對方措手不及,很管用。特別是推手中,如果對方太極拳抽絲勁練習的好,往往我們束手無策。這個招式就在這個時候很好使用,快到斬亂麻,肘法定乾坤。該招式是典型的肘法練習。具體練習辦法:雙手抱拳,如古人初次見面行禮那樣。用兩個胳膊肘關節打自己的鼻子點,你當然打不到,但要有意識的這樣練習。兩個胳膊肘關節輪番的向上打,如麻婆拐線。就好像農村的婦女,紡線那樣,將線纏在拐子上面。我突然想起來了,武當山上的太極拳基本功訓練有類似的招式,區別是他們只是拐線,用雙臂纏很粗的繩索,不打自己的鼻子點。兩個胳膊肘輪番朝上打,不是直接打,是各自畫圓朝上打,和正雲手、反雲手有點類似的練習辦法和勁道,雙手畫圈改為兩個胳膊肘關節畫圈。順時針畫圓轉圈,然後逆時針畫圓,即朝反方向打。身法要求,與太極拳身法要求一樣,關鍵是松腰活胯,活肩關節。不要小看這個招式,練習的多了,肘法自然運用熟練了,上身也練習活了,胸椎、脊椎也自然練習活了,身上的排骨也練習活了,胸部折疊勁也出來了,腰、胯、肩、手腕關節不松無法練習。太極肘法練習的差不多了,還有更多的妙處,你自己練習一段時間,自己體會啊。練習百天後,你用這個要領去肘打沙袋,看看別人是否會傻眼。記住,不要用這個辦法去打人,因為你將全部的力量用在肘上面,傷人不輕啊,記住了!
6、練太極拳,一定要松著腰練,腰怎麼松
,建議先活胯、束腰,再求松胯、松腰吧。
在拳架練習過程中,試問能否做到這些:
腰胯活
每一動作有外形運動之前,先由腰裡啟動。即腰裡先微微轉動,然後軀干,然後四肢,然後手腳。舉例:比如由楊氏太極由起式轉為左捧,先要有腰胯里的微微一動,甚至僅僅是意動,這一動是向右轉動,以此動帶動軀干手臂變為右抱球,而後腰胯微微左轉,變左捧式。
2.腰胯固定(束腰)
腰胯不僅要活,還要穩固,能夠定的牢,所謂練武不練腰,到老一場漂。否則一切都是鏡花水月。舉例:左捧式出,如果左臂接對方的扶按,腰胯要能定住,用腰胯而不是手臂抵抗對方的推力。這里沒談化勁,只談能否抗住力。化勁是有了基本功以後的事情,就像談松胯松腰之前,腰胯要會動,能定一樣。
這里腰活、內動,是太極最基本的東西。正確理解了,太極就到了新的層次,向門里走,不理解,就永遠在手腳上做文章,難以取得實質進步。
至於松胯松腰,是有了功夫以後的狀態,不需要刻意找,一動一靜都符合。想要松腰松胯,先讓腰胯靈活起來,強壯起來吧。
現在很多人一練太極就往松的路子上走,不是不可以,但是這個松是太極的最高境界。在達到最高境界前,人難免犯各種緊、僵。不要緊,既然無法完全避免,索性就研究它。沒有松就沒有緊是不?
一點個人體會,難免偏頗,僅供參考。
7、太極拳怎麼練腰,這里說得最清楚了
其實吧,到底怎麼練腰。方法與訣竅好多地方都能找到,但是其實找個靠譜的老師是最合適的。
太極腰的練習,是在意念的主導下實現的。正如李亦畲宗師的《五字訣》中說:「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通過意念導引,腰才來能松展而有序地運行,進而主宰全身肌肉韌帶、關節進行准確修煉。《拳論》雲:「先在心,後源在身。腹松氣斂入股。」腰胯往上領拔采天之氣要在意念引領下;腰胯往下沉墜接地之力也是在意念引領下。腰胯的左旋右轉,須輕松靈活,用意識引導的行氣運勁由腰脊達於四梢。
沒有意念的正確引領容易造成腰和肢體僵緊不靈活。武禹襄說:「身雖動,心貴靜百。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心為驅使,神為主帥。」在這里,武禹襄闡述了練習太極拳時意念的重要性,這也說明了腰胯的意念引領性。太極拳每勢動作,從頭到尾都包含有腰之「弓狀」的對拉勁力,在完成一個動作時,總是先有一個意念,「偏沉則隨」,在充分腰後再上下、左右、前後進行對拉弓勁的拔長。
想要學習正宗太極,還得尋找名門名師。武當師和功夫館,其館長師從武當三豐派十四代傳承人鍾雲龍,對太極拳等武當武術都有獨到之處,端午有幸見過道長的度太極,真覺得仙風道骨,韻味非凡。
8、太極拳如何練習腰
看到樓上一大堆文字,眼花。。。各派太極的功法五花八門,但萬法不離其宗
把道理想通,理解消化了,比盲目練功更有效直接。
老師說你腰用不上,是因為樓主你還沒找著「腰」,勁在腰那就斷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呢?
勁的傳遞,是「起於根,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腰起到關鍵作用。
太極說「腰」,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平常理解的腰部,「腰」是丹田、命門所在的關鍵部位,以此部位表現最為顯著,
有時「腰」也可以放大到「大椎」到「會陰」這一整段,就是肩胯之間。
怎樣解決樓主「腰用不上」的問題,下面這幾點需要注意
一:六合
想信很多人也知道「六合」,其中「肩與胯合」,很大一部分是太極腰的作用,或者說胸腹的作用。
如果初學練拳時多抓住「外三合」練拳,很快就會體會到「整勁」。進而尋求「內三合」。
二:一身備五弓
「一身備五弓」這話我們練太極的應該都很熟悉,兩手臂兩腿是四張「弓」,脊椎是一張「弓」。「腰」就在脊椎這張「弓」上,多尋找脊椎「弓」的感覺,腰自然就找著了。弓需要一個把手,一個支點,才能挽弓,這個點就是「命門」或者說「後丹田」。
三:中正
李經梧先生說過,要練出一根「鐵軸」。這是「活似車輪」的前提。當然在這我只說人體中心線這一根「軸」,也是我們練太極拳要找的第一根「軸」。位置是人直立時,頭頂百會向地面的垂線(必定垂於兩腳之間,人體重心投影)。
初練時,這根軸絕不允許歪斜,始終垂直地面平移(使「百會」「會陰」「重心點」一垂直線)。腰,自然也貫穿其中。腰正,整個身體才能中正。體會身體中正,也有利於規范自己的「腰」。
話又說回來,太極不提倡「練」腰,應該「空腰」。只是得經過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不懂腰就尋求空腰,那是痴人說夢。所以去體會「太極腰」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找到後,我們又要丟掉。
可能說的有點玄了,呵呵。。。有些東西實在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表達,還忘樓主見諒
以上僅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請同道指正
本人郵箱taiji-china@foxmail.com
歡迎交流
9、太極拳如何練轉腰檔
常言道,傳拳不傳腰,傳腰師不高。太極拳武技不高的重要原因,腰腿有病:一在腿腳不能松虛合一,二在腰胯不能靈活變轉。論壇中言腰胯的貼子也不少,可惜大都術語連篇,或者說一漏萬,也不言操作方法,故而等於白搭。本論僅對腰胯簡要描述如下:
1、腰胯總的要求是松虛靈活,沉降隨意,旋轉如輪。身法要領上可以這樣表述,腰脊貫直命門鼓,尾閭內合要中正,圓襠松胯准頭平,會陰吸起懸百會,松腹沉氣下湧泉。
2、放鬆腰胯基本操作方法。
一是馬步站樁定軸轉腰松胯,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進行。一般使髖盆轉到肚臍能對准左膝或右膝的內側為宜,而頭宜正,眼神往前方鼻中線遠視。過則易扭腰反而失勢。
二是弓步站立定軸轉腰松胯,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成弓步,轉腰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進行。要定住雙膝不動,從向前正向轉髖盆到側身向計90度樣子,意念往肚前中線上合,上體不能成扭狀。
三是虛實樁定軸轉腰松胯,同樣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進行。以白鶴亮翅樁為基本練習方法,髖盆的轉幅也達90度樣子,而上體不能成扭狀。
四是藉助拳架中的海底針、下勢練習腰胯折疊,用內擺腳、外擺腳幫助松胯。反復多練,注意尾閭無形垂線要指向兩腳根連線,一腳全虛時尾閭無形垂線指向實腳的腳根。
五是適當向後折腰盪胯,輔助達到松腰活胯目的。但是在盤拳、推手、打手時切記不可向後折腰,不然失勢必敗。
六是不要強行用物理拉伸的方式松腰活胯,而是藉助貫注意念上行玉枕(甚至到百會去)的方法來進行。不然,後果自負。
七是在練習可以配合雙手運動,但只是為了體會雙手之動由轉腰帶動的圓活之趣。
八是練習腰間太極球運化中虛提實沉的狀態,配合練習蹲牆功。(略)
以上練習,不出一周,在推手打手化勁時中自顯其效。然而,若要松得透徹,仍需許多時日。
[補充]本人言的腰胯,僅指人體大髖骨及其周邊結構(腰部骨間架,包括兩胯、尾閭、兩大髖骨、命門處腰脊),腰各處筋腱,神經及其肉組織。
腰胯要求松整合一,系人體協調運動的發動機,是內勁貫通的重要媒介。
1、尾閭內合而松垂,鼓起命門。尾閭不前去也不後拖(相對於兩腳跟連線而言的前與後),因為前去必致挺胯,後拖必致突臀。尾閭只能合住會陰而松垂。
2、發揮尾閭無形垂線的定軸作用。雙腳平開或前後開立,腰胯及其上身整體以此定軸作協調旋轉,不貪不欠,貪則扭腰,欠則不能最大程度得到旋轉效果。
3、尾閭無形垂線在兩腳跟連線的滑動。此滑動使腰胯及其上身整體位移,不要轉體。
4、定住尾閭,沉住腰胯,兩胯要平,松腹部而鼓命門,並使上身左右彎轉,前後折疊,或圓形擺開至極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放鬆腰胯各個關節,在一定程度上對練習化勁化掉來勢有些作用。當然,這種化勁是沒有中定狀態的化發來得快捷,因此只是一種輔助功夫